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公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正,伦理学,哲学,人大常委会,均等,师德,英国。
教育公正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宏,陈越明,卞江[1](2019)在《专题询问监督义务教育公正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9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容纳近百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12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特邀列席常委会的市人大代表,就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向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6个政府组成部门“一把手”接连发问,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这是我市建市以来市人(本文来源于《盘锦日报》期刊2019-09-20)
孟庆雪[2](2019)在《教育哲学视野下教育公正的审视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公正的理念就是借助科学的教育制度,合理的分配各种教育资源,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与其相称的教育,这样才能够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我国教育公正的外部公正、内部公正以及结果公正作为切入点分析发现,教育中还有很多的不公正问题,包括国家教育政策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发展差异等。为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必须要对国家教育政策、相关法规进行健全,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升教育的公平性。(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6期)
唐秋香,顾銮斋[3](2018)在《战时思潮与教育公正——英国1944年教育改革动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英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它从多种角度和层面促进了英国社会各阶级平等化的趋势,一种和平时期根本不具有的人人平等的思潮蔓延开来,社会各界普遍要求教育改革。1944年8月3日,充分体现"教育是一项人权"、"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精神的教育法案获准通过。1944年教育法案成为英国战后40多年教育领域的奠基石,它为"人人受中等教育"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公正与平等。(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8年06期)
李雨宸[4](2018)在《教育公正视角下的“双一流”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强调了人才和高新科学技术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创建一流大学、培养高新科技人才的热潮。我国为了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取优势,同时也是对“211”、“985”等“重点建设”政策进行修整,“双一流”政策应运而生。“双一流”政策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一次重要调整,将极大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局与趋势,因此对“双一流”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将有助于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动态,也对探寻科教兴国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邓恩的理论,公共政策分析者需要提供政策相关的事实、价值和行动叁方面的信息,而进行价值判断和提供行动建议的前提是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立场,因此综合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属性,本研究以教育公正理论为基础和分析框架,对“双一流”政策方案及其执行进行系统审视,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在此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并通过对教育公正问题和“双一流”建设问题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了我国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存在教育公正概念不清或混用的问题,且“双一流”建设的相关研究中缺乏以理论为导向的经验型政策研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契机,并进一步确定了本研究的方向,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界定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了正文第一章内容,这一部分是全文的理论起点,通过对“教育公正”的理论阐释,确定并厘清了“教育公正”在本研究中的内涵,构建了后文对“双一流”政策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的理论视角和框架。第叁部分包括了正文第二章和第叁章内容,这一部分旨在提供“双一流”政策的事实信息,事实信息主要分为政策的形成和跟进两个部分。第二章通过对“双一流”政策形成的历史由来、与前序政策关系的厘清以及政策发展特点的总结,对“双一流”政策的形成做了详细梳理;第叁章则是通过政策文本的解读、实施进程的跟进以及政策响应情况的分析来对“双一流”政策的实施进行跟进。第四部分包括了正文第四章内容,这一部分是对“双一流”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提供政策相关的“价值”信息。基于前文所述的“教育公正”立场,以教育公正的内部公正和外部公正两个维度作为分析框架对“双一流”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和审视,研究发现“双一流”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资源配置分配不公正以及政策执行中有失程序公正这两个影响教育外部公正的问题;在教育内部公正中存在缺乏公正的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的教学资源减少以及学业成功机会不公正的问题。第四章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内容体系、政策执行和政策环境叁个维度进行了归因分析。本研究的第五部分主要包括了论文的第五章,这一部分旨在以维护教育公正的立场上从建立完善公正的制度体系、重申教育公正的价值理念、改进政策工具、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与“双一流”政策并进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的行动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01)
马睿[5](2018)在《基于特征分析的老年教育公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年教育是我国老龄事业与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普惠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其中发展性教育包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老年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存在不公正现象。同时,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学习权的现状亦值得引起注意。对老年教育特征进行分析,多角度寻找保障老年教育公正的基础条件,将有助于使老年人充分享有平权、主动的受教育的权利。(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8年09期)
王正平[6](2017)在《论教育公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公正是教育伦理学的一项根本原则。当下中国,追求教育公正,实现教育公正,既是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又是广大民众对教育利益的基本价值诉求。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落实和体现。今天,我们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深刻而合理地理解教育公正,践行教育(本文来源于《教育伦理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糜海波[7](2017)在《论教育伦理学视域下的教育公正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其看作是个体美德的全部。公正作为伦理学的范畴,强调的是公平正义,是在调节人们的关系中,出于无私的公心,不偏袒其中的一方面损害另一方应得的利益。公正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或社会。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原则在教育领域和教育过程中的延伸和体现。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性社会资源,本身就是为全体教育对象服务的,每个人都应享有与(本文来源于《教育伦理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黄琳薇[8](2017)在《教育哲学视野下教育公正的审视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公正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切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都获得与其相称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以我国教育公正的外部公正、内部公正、结果公正为中心对教育进行审视发现,教育存在的若干不公正的现象,如国家教育政策的实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的差异等是影响公正的因素。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完善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7年18期)
沈萍[9](2017)在《彰显教育公正:信息化平台在民办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分工不明确、权责利不清晰、缺乏双向反馈机制、人员素质不高等现象,而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习惯养成较差、缺乏对自身的生涯规划,如果管理失之以宽,部门民办大学生不能完成大学阶段的受教育任务。而民办高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助于管理者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有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获得起点公正和机会均等。(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7年08期)
黎慧钦[10](2017)在《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视角下的教育公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教育公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与问题的分析,以审视角度关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各种影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进而结合美、英、日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经验,分析对我国高校办学思路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7年07期)
教育公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育公正的理念就是借助科学的教育制度,合理的分配各种教育资源,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与其相称的教育,这样才能够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我国教育公正的外部公正、内部公正以及结果公正作为切入点分析发现,教育中还有很多的不公正问题,包括国家教育政策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发展差异等。为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必须要对国家教育政策、相关法规进行健全,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升教育的公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公正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宏,陈越明,卞江.专题询问监督义务教育公正均衡[N].盘锦日报.2019
[2].孟庆雪.教育哲学视野下教育公正的审视与反思[J].青年与社会.2019
[3].唐秋香,顾銮斋.战时思潮与教育公正——英国1944年教育改革动因探析[J].安徽史学.2018
[4].李雨宸.教育公正视角下的“双一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马睿.基于特征分析的老年教育公正研究[J].教育观察.2018
[6].王正平.论教育公正[J].教育伦理研究.2017
[7].糜海波.论教育伦理学视域下的教育公正问题[J].教育伦理研究.2017
[8].黄琳薇.教育哲学视野下教育公正的审视与反思[J].教育观察.2017
[9].沈萍.彰显教育公正:信息化平台在民办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7
[10].黎慧钦.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视角下的教育公正[J].学理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