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青少年的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运用亲社会行为问卷与基本共情量表进行调查,而后使用SPSS 22.0 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实验结果显示:青少年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正相关,共情可对亲社会行为产生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共情;亲社会行为;问卷调查法
青少年时期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都十分关键,在这个时期,个体开始摆脱对成人的依靠和保护,而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这个时期的个体在心理水平上也表现出成熟感和幼稚感同时存在的心理特点的变化,何林渥斯曾经在其著作上将青春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1]。这时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The frozen serum samples were brought to room temperature before analysis.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L-6,OPG,and RANKL were measured using ELISA,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3)从技术上解决数字化唐卡图像版权保护问题,使企业有能力变被动为主动,使合法版权所有者和使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针对未经授权的复制、传播行为,可以使用网络技术使未经授权的唐卡图像资源不被下载或无法复制,如限制保存图像或视频的目录的权限等操作。目前,该类技术方法无法完全杜绝非法复制和传播现象,然而,使用数字水印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侵权行为发生后的取证反击。针对假冒、恶意篡改等行为,数字水印技术更是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方案。
共情的概念最早是在德文中出现,用德语“Einfühlung”来表达,而“共情”在心理学领域的认识和发展,是由Titchener 提出的,在英文单词中,“empathy”被翻译为共情、同理心[2]。简单说来,“共情”的含义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人的信念、情感和意图的能力,又被称为“同理心”。共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认知共情是指辨别或者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以及观点采择能力的能力,而情感共情是指对他人的情感状态做出反应能力[3],近年来,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利用先进的相关仪器也得到了深入广泛探讨。已有研究发现,脑岛是情绪共情的生物学基础,颞顶联合区是认知共情的生物学基础[4]。“亲社会行为” 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别人和社会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行为,如日常人们经常看到的帮助、分享、宽恕和捐赠等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个体与他人交往、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的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目前,已有的研究对共情现状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总体水平上,而对具体的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的分析比较缺乏。在对个体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中,多以大学生作为被试群体的研究较多,而对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关注较少,因此,该研究在以往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把青少年群体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从认知、情感共情等多个方面加以分析青少年共情能力,旨在了解和验证青少年共情能力的发展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对共情能否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验证分析,这对改善现如今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水平下降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将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为青少年德育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综上所述,该研究采用问卷法的方式来研究青少年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共情可对亲社会行为产生显著预测作用,共情可以有效解释亲社会行为变异量的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2 基本共情量表
表1 被试人口学变量统计表(n=247)
人口特征 类别 人数 百分比性别39.3%60.7%42.1%57.9%生源地年级男女初中高中97 150 104 143农村城镇是否独生是否59 188 100 147 23.9%76.1%40.5%59.5%
1.2 研究方法
为了探讨青少年的共情水平是否会对亲社会行为有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以共情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的方法,运用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2可以看出,青少年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正相关(P<0.01),其中,青少年认知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正相关(P<0.01),青少年情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西南地区的中学生作为施测对象,该次研究总共发放问卷有280 份回收有效问卷247 份(88.2%)。具体样本情况如表1。
采用由夏丹等人改编的Darrick 编制的基本共情量表(BES)的中文版本,例如,“在和情绪忧伤的朋友相处后,我自己也经常感到忧伤”等,此量表一共分为两个维度,分别为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计算每个得分的总分,越高表示青少年的共情能力越高。本量表的Cronbach’sα 系数是0.78,认知分维度上α=0.75,情感分维度上α=0.71,信度良好[5]。
对中学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的研究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的统计方法,对共情的总体以及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运用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
1.3 统计处理
该研究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青少年的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
为了更直观的表现小学生口算速度发展的趋势,以年级为横坐标,速度为纵坐标,对加法和减法共7种口算速度的年级发展趋势折线图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表2 青少年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r)
注:** 表示α<0.01。
?
采用董奇,林崇德编制的亲社会行为问卷进行测量,问卷一共包含12 个题目,例如,“当其他人不能做好某件事时,我会鼓励他们”。采用4 点计分的形式。计算12 个题目的平均分数,分数越高可以从侧面表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变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越多。此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
2.2 青少年的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
1.2.1 亲社会行为问卷
表3 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β)
注:*** 表示α<0.001。
?
“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2.3 共情的具体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
为了探讨青少年共情的具体维度是否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预测的作用,该研究以共情的具体维度(认知共情、情感共情)作为自变量,以亲社会行为作为因变量,运用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共情的具体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注:** 表示α<0.01,*** 表示α<0.001。
因变量 自变量 B t F R2亲社会行为 认知共情情感共情0.33 0.18 4.55***2.80**20.75 7.86 0.08 0.03
从表4可以看出,共情的具体维度可以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预测作用,认知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解释量为9%。情感共情对亲社会的解释量为3%。
3 讨论
运用软件SPSS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共情水平与亲社会行为两者存在着正相关,青少年的共情能力越高,其亲社会行为越多,反之,青少年的共情能力越低,其亲社会行为越少,这与以往研究一致[6]。最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共情可以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该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已经有研究也表明个体的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联系,共情能够激发出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7]。当然,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是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而要结合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4 结语
通过使用SPSS 22.0 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共情可以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该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已经有研究也表明个体的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联系,共情能够激发出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当然,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而要结合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例如可采用运输组织规模。增加用于运输的车辆,则反应时间缩短,运输的频率大幅度提高,运输的服务水平有效增长,但同时也造成车辆的利用率降低。确实车辆的规模是取得运输效益的重要环节。
该研究的局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该研究只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属于一项横断研究,无法进行因果推论。(2)该次研究只选取了西南地区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代表性不足,结论的推广性较差。以后在进行研究时可以结合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他人评价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也可考虑设计纵向研究来探讨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 Darrick J,David PF.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basic empathy scale.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589-611.
[3] 丁梦媛,方燕玉,倪军,等.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4):528-531.
[4] 范明惠.青少年共情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训练[D].温州:温州大学,2017.
[5]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6] 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113-116.
[7] 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77-80.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9)06(a)-0037-02
作者简介:周慧强(1996-),男,浙江江山人,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
标签:社会论文; 青少年论文; 认知论文; 情感论文; 能力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6期论文;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