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能力论文_范静,马腾壑,王攀林,石雷,李云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精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子,活性,能力,母鸡,绵羊,细胞质,活性氧。

受精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范静,马腾壑,王攀林,石雷,李云雷[1](2019)在《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群体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探究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在品种间的差异和群体内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合理的输精间隔和开展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7周龄的白来航、哥伦比亚洛克、芦花和洛岛红4个品种健康的母鸡各158只为试验材料,连续输精2 d,第3天开始按照母鸡个体收集种蛋孵化,统计输精后4周内的种蛋受精情况,比较各品种输精后产蛋数、日/周受精率、4周平均受精率、最长受精天数和最大连产受精蛋数等性状,并计算部分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4个品种输精后日受精率随着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但程度不同,白来航、哥伦比亚洛克、芦花和洛岛红日受精率大于90%的输精后最大天数分别为10、9、8和11 d。4个品种输精后前9 d种蛋的日受精率除了第4天(P=0.01)外均无显着差异(P>0.05),第10~18天种蛋的日受精率除了第13(P=0.08)和16天(P=0.19)外均差异显着(P<0.05),第19~28天无显着差异(P>0.05);输精后品种间第1(P>0.05)和4周(P>0.05)的周受精率均无显着差异,第2(P=0.005)和3周(P=0.04)均差异显着;不同品种母鸡的产蛋数、4周受精蛋数、4周平均受精率、最长受精天数、最大连产受精蛋数、第1周受精蛋数、第2周受精蛋数、第3周受精蛋数和第2~3周受精蛋数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洛岛红的各个指标均最高;品种内个体间上述性状也存在变异,其中洛岛红变异较小,哥伦比亚洛克和芦花变异较大;母鸡受精能力相关性状间均为正相关,其中第2周受精蛋数(r=0.86,P<0.000 1)、第2~3周受精蛋数(r=0.92,P<0.000 1)与4周受精蛋数相关系数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存在差异,可制定品种特异性输精间隔;品种内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存在较大变异,具有进一步选育的基础;第2周受精蛋数可以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减少性状测定的工作量,相较而言是评估和选育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理想性状。(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邱乙卿,高倩,魏迎辉,刘莎莎,牟玉莲[2](2019)在《小鼠Wip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受精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Wip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为阐明Wip1基因对雄性繁殖的影响提供新的着眼点。选取相同饲养环境、同一遗传背景的8周龄左右的野生型雄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Wip1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组织及雄性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ip1蛋白在睾丸组织及精子细胞中的分布情况。以Wip1敲除型雄鼠为试验组,野生型雄鼠为对照组,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睾酮水平;通过体外受精试验比较两组的2-细胞率及囊胚率。结果显示,Wip1基因mRNA在野生型雄鼠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雄性生殖器官中表达量较高,其中睾丸中表达量最高,附睾体、附睾头、附睾尾次之;Wip1蛋白主要定位于睾丸组织中的长形精子细胞及附睾成熟精子细胞的头部。ELISA检测结果发现,与野生型雄鼠相比,Wip1敲除型雄鼠血清内睾酮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体外受精结果表明,Wip1敲除后2-细胞率及囊胚率均极显着下降(P<0.01)。结果表明,Wip1基因敲除能够引起雄性小鼠受精能力降低,这可能与Wip1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0期)

冯星,叶红,胡元波,汤佳楠,王志凯[3](2019)在《不同参数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在IVF治疗中受精能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参数精子的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受精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5例接受IVF或短时IVF治疗的少弱精子或正常精子病例进行术前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不明原因和有受精不良史病例优先入组。比较顶体酶正常值组和低值组的精子参数差异和IVF受精结果;进一步比较精子高浓度组(>35×10~6/m L)和低浓度组[(10~35)×10~6/m L]的顶体酶活性值差异和IVF受精结果。结果顶体酶活性正常值组和低值组的精子浓度分别为(61.88±35.95)×10~6/m L和(32.89±12.94)×10~6/m L,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别为(48.76±12.60)%和(36.35±1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别为(22.41±7.02)%和(16.35±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VF或短时IVF总受精率分别为67.65%和41.74%,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不受精率分别为19.51%和3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受精率0%VS 14.71%(P<0.05)。精子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的精子顶体酶活性值分别为(76.55±32.65) VS (43.17±19.68)(P<0.01), IVF或短时IVF总受精率70.65%VS 41.20%(P<0.01),不受精比例17.95%(7/39) VS 38.89%(14/36)(P>0.05),低受精比例0%(0/39)VS 13.89%(5/36)(P<0.05)。精子高浓度组完全不受精病例卵子数均大于6枚,没有低受精病例,顶体酶异常占12.8%(5/39),其中只有1例不受精;而精子低浓度组完全不受精病例大部分卵子数少于6枚,顶体酶异常占80.56%(29/36),其中不受精和低受精率为58.62%(17/29)。结论在IVF治疗中,粗子浓度与受精能力的相关性比活动力和顶体酶活性更强;在低浓度组通常伴有顶体酶活性的低下,提示低受精或不受精可能性增大;而高浓度精子顶体酶大多正常,呈现"全"或"无"的受精模式,其不受精原因可能与顶体酶活性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男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马征兵,薛力[4](2019)在《精子的顶体酶活性与受精能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在精子受精能力中的作用,查找不明原因性不育症的病因。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符合不明原因性不育症的3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精子动态学(密度、活率、前向运动率)和形态学检查的基础上,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比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对其中162例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行精液优化和人工授精治疗,随访治疗结果。结果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动态学(密度、活率、前向运动率)和形态学等各参数呈正相关(P<0.05),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均正常者的人工授精妊娠率显着高于均异常者(P<0.05)。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异常是不明原因性不育症的潜在病因,对这些患者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姜珊[5](2019)在《冷冻处理对牛、绵羊、山羊精子形态及受精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绵羊与山羊精子解冻后活力和受精率与牛冻精相比明显低下。为了探索绵羊与山羊精子解冻后活力以及受精率下降的原因,为提高绵羊与山羊精子解冻后活力以及受精率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进行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1.检测比较了牛、绵羊、山羊精子冷冻处理前后精子顶体完整率及精子头部超微结构;2.检测比较了牛、绵羊、山羊精子冷冻处理前后精子活力、透明质酸酶活性、顶体蛋白酶活性;3.对比分析了牛、绵羊、山羊精子体外受精能力。本研究叁部分实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实验结果表明,(1)经吉姆萨染色后精子顶体共分为5种类型,(1)顶体完整、(2)顶体轻微膨胀、(3)顶体膨胀、(4)顶体部分脱落、(5)顶体全部脱落;其中牛、绵羊、山羊精子冷冻处理前后、以及牛、绵羊、山羊不同物种之间顶体完整率均显着下降。(2)冷冻处理前后精子头部超微结构共分为4种类型,(1)顶体与质膜完整、(2)顶体完整、质膜膨胀、(3)顶体膨胀、(4)顶体与质膜囊泡化;牛冷冻精子的前3种类型占的比例>山羊>绵羊;牛、绵羊、山羊精子冷冻保存处理后精子顶体完整率与超微结构显示了物种差异。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1)牛、绵羊、山羊精子在冷冻处理后活力均显着下降;冷冻处理导致各物种活力均有下降,牛冷冻精子活力>绵羊>山羊,物种之间存在显着差异;(2)牛、绵羊、山羊精子在冷冻处理后透明质酸酶活性、顶体蛋白酶活性均显着下降,并且牛冷冻精子透明质酸酶活性、顶体蛋白酶活性>绵羊>山羊,物种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第叁部分实验结果表明,(1)牛、绵羊、山羊精子在冷冻处理前后受精卵裂率均是牛>绵羊>山羊,但各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2)冷冻处理导致各物种受精卵裂率均有下降且存在显着差异。本实验结果表明冷冻保存处理对牛、绵羊、山羊精子的顶体、细胞膜具有损伤作用,并且在冷冻耐受性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物种差异;另一方面,冷冻保存处理也造成牛、绵羊、山羊与受精相关的活力下降、透明质酸酶与顶体蛋白酶的部分流失,从而导致受精能力下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冷冻处理影响了牛、绵羊、山羊与受精相关的结构、功能变化,但是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的差异,其原理或机制需要从生殖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角度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5)

闫奕源,李花妮,石凤英,魏晓冉,韩文朋[6](2019)在《纯系蛋鸡持续受精能力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京红1号"、"京粉1号"配套系母本纯系群体连续2个世代共7 430个个体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包括入孵蛋数、受精蛋数、受精率、最大连产受精蛋数、有效持续天数和最大持续天数6个性状。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重复力在0.16~0.33,表明这些性状单次度量的代表性有限;遗传力估计值在0.06~0.19,均为低遗传力性状;受精率和受精蛋数的重复力和遗传力估计值在所有性状中最高,鉴于受精率为比率性状,受精蛋数是育种实践中对母鸡持续受精能力进行选育的理想性状;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各性状和早期性状之间相关性较弱,通过早期性状对母鸡持续受精能力进行间接选择并不可行;对受精蛋数和受精率的公鸡效应影响分析后发现,公鸡效应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超过11%,因此在模型中不应忽视公鸡效应的影响,否则会导致遗传参数估计出现偏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黄自强,王玲玲,庞云渭,郝海生,杜卫华[7](2018)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牛冷冻精液品质及受精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究牛冷冻-解冻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精液品质及受精能力的影响。在牛冷冻-解冻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10和20μmol·L~(-1))EGCG,38.5℃孵育1h后,检测精子动力学参数、结构完整性、精子中相关酶活力和体外受精能力。结果表明,10μmol·L~(-1)EGCG处理显着提高了精子活力(TM,%)和鞭打频率(BCF,Hz,P<0.05);与对照组相比,5、10和20μmol·L~(-1)EGCG处理组精子质膜和顶体完整率显着升高(P<0.05);5和10μmol·L~(-1 )EGCG处理组精子线粒体膜完整率显着升高(P<0.05);10和20μmol·L~(-1 )EGCG处理能够显着提高精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10μmol·L~(-1 )EGCG处理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10和20μmol·L~(-1 )EGCG处理显着提高了精子受精后早期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综上表明,10μmol·L~(-1)EGCG处理牛冷冻-解冻精液能提高精液品质及受精能力。(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崇阳[8](2018)在《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对奶牛性控冻精精子质量和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流式分选的奶牛性控冻精人为控制犊牛出生后的性别,可实现畜牧生产利润最大化;同时,性控冻精在商业化的体外性控胚胎生产中起重要作用。但性控冻精分选过程会去除富含抗氧酶的精浆,导致内源性抗氧化酶的不足,同时刺激精子氧化应激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破坏精子内部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平衡,造成精子氧化应激损伤。褪黑素(MT)和白藜芦醇(Res)作为高效的外源性抗氧化剂,可去除ROS,提高常规冻精质量,但在奶牛性控冻精中的研究非常罕见。因此,本研究通过在3头荷斯坦奶牛性控冻精解冻后的洗精液和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Res和MT处理,检测了不同浓度抗氧化剂对性控冻精质量和受精能力的影响,探究了这两种抗氧化剂在奶牛性控冻精中的最佳作用浓度,并应用MT受体抑制剂,探究了MT受体对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在3头牛性控冻精解冻后,在其洗精液和受精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Res(0M、10~(-3)M、10~-44 M、10~-55 M、10~(-6)M),经1.5h孵育后,分析了不同浓度的Res处理对奶牛性控冻精ROS水平、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线粒体膜电位(Δψm)、ATP和丙二醛(MDA)含量、顶体完整性、以及囊胚率和囊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0~(-3) M和10~(-4) M的Res处理组精子的ROS和MDA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10~(-3) M和10~(-4) M的Res处理组中未发生凋亡活精子和高Δψm,以及较高ATP含量的精子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10~-44 M Res处理组顶体完整的活精子比例以及囊胚率和囊胚质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性控冻精洗精液和受精液中添加10~(-4) M Res处理可显着降低其ROS水平、PS外翻比例、MDA水平,并保护线粒体功能和顶体完整性,从而提高性控冻精囊胚率和囊胚质量。2.在3头牛性控冻精解冻后,在洗精液和受精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MT(0M、10~-33 M、10~(-5)M、10~-77 M、10~-99 M),经1.5h孵育后,分析了不同浓度的MT处理对奶牛性控冻精ROS水平、MDA水平、凋亡事件(PS外翻、Δψm)、内源性抗氧化酶(GSH-Px、SOD、CAT)活力水平、顶体膜完整性、获能及获能相关事件(胞内Ca~(2+)水平,[Ca~(2+)]i;环磷酸腺苷水平,cAMP水平);以及IVF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5) M MT处理可显着降低性控冻精ROS含量,提高GSH-Px、SOD、CAT酶活力水平,从而抑制精子PS外翻和MDA水平,提高精子Δψm、顶体完整性、获能反应相关变化和受精能力。3.通过Western Blot确定奶牛性控精子中MT1和MT2受体的存在,以及根据实验证实10~(-5) M MT可有效提高性控冻精受精能力,10~(-5)M MT处理3头牛的性控冻精时分别添加MT受体抑制剂4-P-POD和Luzindole,检测对性控冻精精子获能相关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MT通过MT1受体参与奶牛性控冻精精子获能调节。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10~-44 M Res和10~(-5)M MT都可通过清除ROS,抑制凋亡和脂质过氧化反应(LPO),保护精子结构与功能,提高奶牛性控冻精受精能力。此外,本实验还表明,MT除直接抗氧化保护作用外,还可通过精子膜上的MT1受体,参与调节奶牛性控冻精获能相关事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奶牛性控冻精受精能力和探索抗氧化剂相关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李崇阳,赵亚涵,郝海生,杜卫华,刘岩[9](2018)在《白藜芦醇对奶牛性控冻精品质和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对奶牛性控冻精品质和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在解冻后的奶牛性控冻精中分别添加0、10~(-3)、10~(-4)、10~(-5) mol/L的白藜芦醇,各组精子在受精液中获能孵育1.5 h后,测定精子质量和体外受精能力。结果表明:添加白藜芦醇均可有效降低性控冻精中活性氧(ROS)含量、提高顶体完整活精子比例(P<0.05),其中10~(-3)、10~(-4) 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对降低ROS含量最为显着;10-4 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可显着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并提高性控冻精的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外源性天然抗氧化剂,通过降低性控精液中过量的ROS水平、抑制精子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顶体完整性,从而提高性控精子质量和体外受精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张奇波,皮文辉[10](2018)在《Ala-Gln二肽代替Gln提高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L-谷氨酰胺二肽比L-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稳定。用Gln二肽代替Gln,降低了培养液中铵离子蓄积,有利于培养液的稳定,改善了细胞或胚胎健康状态。在绵羊体外受精的胚胎发育液(Synthetic Oviduct Fluid,SOFaa)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nyl-L-glutamine,AlaGln)二肽或Gln,比较2种成分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la-Gln代替Gln,提高了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绵羊体外胚胎发育液中,可以采用商品化的Ala-Gln溶液代替Gln。(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受精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探讨Wip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为阐明Wip1基因对雄性繁殖的影响提供新的着眼点。选取相同饲养环境、同一遗传背景的8周龄左右的野生型雄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Wip1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组织及雄性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ip1蛋白在睾丸组织及精子细胞中的分布情况。以Wip1敲除型雄鼠为试验组,野生型雄鼠为对照组,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睾酮水平;通过体外受精试验比较两组的2-细胞率及囊胚率。结果显示,Wip1基因mRNA在野生型雄鼠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雄性生殖器官中表达量较高,其中睾丸中表达量最高,附睾体、附睾头、附睾尾次之;Wip1蛋白主要定位于睾丸组织中的长形精子细胞及附睾成熟精子细胞的头部。ELISA检测结果发现,与野生型雄鼠相比,Wip1敲除型雄鼠血清内睾酮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体外受精结果表明,Wip1敲除后2-细胞率及囊胚率均极显着下降(P<0.01)。结果表明,Wip1基因敲除能够引起雄性小鼠受精能力降低,这可能与Wip1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精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范静,马腾壑,王攀林,石雷,李云雷.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群体变异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9

[2].邱乙卿,高倩,魏迎辉,刘莎莎,牟玉莲.小鼠Wip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受精能力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9

[3].冯星,叶红,胡元波,汤佳楠,王志凯.不同参数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在IVF治疗中受精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9

[4].马征兵,薛力.精子的顶体酶活性与受精能力的临床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9

[5].姜珊.冷冻处理对牛、绵羊、山羊精子形态及受精能力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

[6].闫奕源,李花妮,石凤英,魏晓冉,韩文朋.纯系蛋鸡持续受精能力遗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9

[7].黄自强,王玲玲,庞云渭,郝海生,杜卫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牛冷冻精液品质及受精能力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8

[8].李崇阳.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对奶牛性控冻精精子质量和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9].李崇阳,赵亚涵,郝海生,杜卫华,刘岩.白藜芦醇对奶牛性控冻精品质和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8

[10].张奇波,皮文辉.Ala-Gln二肽代替Gln提高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18

论文知识图

睾丸和附睾结构模式图虾夷扇贝精子产至海水中的形态及受一6使用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检测保存最佳保...具受精能力的雄体百分率与雄体年...具受精能力的雄体百分率与雄体年...虾夷扇贝卵子产至海水中的形态及受

标签:;  ;  ;  ;  ;  ;  ;  

受精能力论文_范静,马腾壑,王攀林,石雷,李云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