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烯醇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烯醇酶-α,原核表达,生物信息学
烯醇酶论文文献综述
王波,刘思雨,罗红[1](2019)在《重组人烯醇酶-α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原核表达技术获得人烯醇酶-α(ENO1)重组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抗体结合测定,为应用血清学检测技术进行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ENO1序列(cDNA clone BC015641, MGC:23319 IMAGE:4643088),设计特异性引物,以ENO1的cDNA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ENO1序列,构建该基因的克隆载体pEASY-T1/ENO1及表达载体pET-32a(+)/ENO1,通过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ENO1。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 4.1 server、Signal-3L、TMpred、DAS、NetPhos 2.0 Server)分析人ENO1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域及磷酸化位点等信息,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其与相应抗体的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ASY-T1/ENO1及表达载体pET-32a(+)/ENO1,构建的克隆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ENO1序列的比对符合率为100%。获得的ENO1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7 ku。该ENO1片段由434个氨基酸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7 168.96,理论pI为7.01,是一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该蛋白与相应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结论重组人烯醇酶-α可以通过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获得的烯醇酶-α融合蛋白片段为稳定的亲水性胞外蛋白,可以与相应抗体反应,为其作为相关标志物用于肝纤维化的早期快速诊断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9期)
张慧,刘李文姬[2](2019)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其血流动力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内皮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颈项部夹脊穴,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抽取血液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内皮素(ET)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功能积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 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应用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TMFV、PSV均明显提高,而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PI、RI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的NSE和E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NSE和ET水平的降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关。(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王先梅,吴甲佳,李祎,刘群,刘晶[3](2019)在《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基因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型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gigantea)是羊体内一种常见寄生虫,多寄生于羊横纹肌内形成包囊,导致羊肉大量废弃,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尝试筛选能有效诊断住肉孢子虫感染的抗原。通过免疫印迹及质谱分析筛选到巨型住肉孢子虫候选诊断抗原烯醇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两侧翼未知序列并表达重组蛋白。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印迹对该蛋白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到的候选蛋白为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SgENO),克隆得到1 181 bp的基因并获得重组蛋白rSgENO。对rSgENO应用进行初步评价,发现其与其他顶复亚门原虫的烯醇酶氨基酸相似性均较高(71%~92.1%),且能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交叉反应性。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后期评价发现该重组蛋白与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性,不能用于羊住肉孢子虫的血清学诊断,但有成为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沫,王桂斌,易晓静,刘彬[4](2018)在《血清结合珠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血清结合珠蛋白(Hp)结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元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102例ACI病例为ACI组,并依据头部影像学检查计算梗死体积,依据发病14天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较好组、预后不良组。选取相同时间段我科81例既往曾患脑梗死的病例为陈旧性脑梗死组;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一般资料相匹配的不同年龄、性别的体检者97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p、NSE含量。结果 :ACI组血清Hp、NSE水平均显着高于陈旧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ACI血清Hp、NSE水平与梗死体积呈显着正相关;ACI预后不良组血清Hp、NSE水平显着高于预后较好组。结论 :血清Hp、NSE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CI患者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并与预后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林博德,吴莉莉,何荣威,陈婷婷,杜进林[5](2018)在《α-烯醇酶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α-烯醇酶(α-enolase,ENO1)对MGC-803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方法扩增ENO1基因编码区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ENO1并测序;脂质体转染胃癌细胞,以pc DNA3.1/ENO1质粒转染细胞为ENO1组,以空质粒pc DNA3.1转染细胞为对照组,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EN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在转染24 h收集两组细胞,Real-time PCR检测并比较EMT特异标志基因E-cadherin、Snail及Vimentin表达水平;合成特异干扰ENO1的siRNA片段,脂质体转染癌细胞,在转染24 h收集干扰组和对照组细胞,Real-time PCR检测EMT特异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ENO1组ENO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发现,ENO1组ENO1蛋白相对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发现转染24 h后ENO1组E-cadherin、Snail及Vimentin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24 h后干扰组E-cadherin、Snail及Vimentin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细胞内过表达及干扰ENO1表达,对细胞EMT并无明显作用,ENO1对胃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可能与EMT无关。(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10期)
陈峰,邓小柱,王鹏涛,王德智[6](2018)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糖分解烯醇酶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糖分解烯醇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外伤性脊髓损伤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ASIA分级标准分为完全性损伤组(42例)、不完全损伤组(23例)、脊髓震荡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1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血清中的HSP70、NSE和TRAF6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完全损伤组患者伤后12小时血清中HSP70、NSE和TRAF6含量显着增高,血清中HSP70、NSE含量在伤后36小时达到峰值,而血清中TRAF6含量却在伤后3天达到峰值,随后均出现下降趋势;不完全损伤组患者伤后12小时HSP70、NSE含量也显着增高,血清中HSP70、NSE含量伤后36小时达到峰值,而血清中TRAF6含量在伤后3天达到峰值,但各时间点增幅小于完全性损伤组,随后均出现下降趋势。对照组和脊髓振荡组血清中HSP70、NSE和TRAF6含量差异无显着性。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HSP70、NSE和TRAF6的含量在脊髓损伤程度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陈圳川,冷泠,季守平[7](2017)在《类泛素蛋白FAT10对人肾上皮细胞α-烯醇酶共价修饰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α-烯醇酶(ENO1)基因以及带Myc标签的人白细胞抗原F相关转录物10(FAT1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鉴定ENO1和FAT10在人肾上皮细胞株HEK293中的表达,检测类泛素蛋白FAT10是否共价修饰ENO1。方法:以人宫颈癌细胞系He La的c DNA为模板进行PCR,得到eno1目的片段,与分别经EcoRⅤ和SalⅠ酶切的pFlag-CMV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Flag-CMV-eno1并进行鉴定测序;以人脑组织c 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得到fat10目的片段,与分别经Eco RⅠ和XhoⅠ酶切的p CMV-Myc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 CMV-Myc-fat10并进行鉴定并测序。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K293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ENO1和FAT10蛋白的表达。将重组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用免疫共沉淀检测FAT10对ENO1的修饰情况。结果:重组克隆载体内的eno1和fat10序列与Gen Bank报告的序列完全一致;转染HEK293细胞后,ENO1和FAT10蛋白过表达;FAT10能够共价修饰ENO1。结论:类泛素蛋白FAT10共价修饰ENO1,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迁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7年05期)
张耀刚[8](2017)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壁抗原筛选与烯醇酶和转酮醇酶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筛选出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囊壁蛋白中有望成为免疫学诊断抗原的分子,为早期诊断包虫病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提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囊壁组织蛋白,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借助蛋白质印迹技术初步掌握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囊壁蛋白表达谱及免疫原性;利用二维电泳技术分离原头节、囊壁蛋白,选取原头节40个蛋白点、囊壁8个蛋白点切胶,胰蛋白酶酶解,利用基质辅助激光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获得各个蛋白点的肽指纹图谱数据,应用Mascot软件检索NCBInr、SWISS-PROT蛋白数据库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分析,选取质谱分析鉴定结果中有望成为候选抗原分子的烯醇酶、转酮醇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从理化性质、信号肽、B/T细胞表位、空间结构,亚细胞定位等分析烯醇酶、转酮醇酶成为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构建烯醇酶、转酮醇酶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蛋白为后期实验提供一定基础。结果1.原头节蛋白质在分子量72KD左右有大量浓集,囊壁的蛋白质浓集在72k D、26k D和17k D左右;2.原头节、囊壁中分别有36、6个蛋白点得到鉴定,大致可以分为:(1)细胞骨架蛋白(2)代谢相关酶类(3)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蛋白(4)物质转运相关蛋白(5)热休克蛋白(6)蛋白翻译有关蛋白等;3.烯醇酶基因全长1449bp,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CDS为1302bp,编码43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等电点、不稳定指数分别为46.56k D、6.48、32.97,半衰期较长,为稳定蛋白;烯醇酶亲水性、柔性区域、抗原性、表面可及性得分较高的氨基酸区域分别有9、12、19、8个;可能的B细胞线性表位有15个;CTL细胞表位和Th细胞表位各有10个;二级结构中主要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为主;与人类烯醇酶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6.23%。转酮醇酶基因由7个外显子,6个内含子构成,CDS为1878 bp,编码62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67.76 k D;预测结果显示转酮醇酶可能为跨膜蛋白,位于细胞质,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为主;有16个潜在的B细胞线性表位,11个CTL细胞表位,13个Th细胞表位;与人类转酮醇酶一致性仅为58.68%;4.成功构建pet28a-Eg EN、pet28-Eg TK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蛋白,Eg En、Eg TK与CE病人血清反应阳性率均大于75%,CE与AE有部分交叉反应。结论初步鉴定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囊壁组织中的部分蛋白点,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代谢、细胞骨架、信号传导、物质转运、蛋白合成等,细粒棘球绦虫青海株原头节、囊壁蛋白表达数据库得以初步建立。初步认为烯醇酶、转酮醇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特异性抗原,但需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17-05-01)
孙聪聪[9](2017)在《果蝇烯醇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醇酶在细胞的许多生理生化功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烯醇酶的差异化表达还被认为是一些病理状态的标志,诸如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本文以果蝇总cDNA为模板,克隆了烯醇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基因与GenBank报道的果蝇烯醇酶序列完全一致。将含有该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后,经SDS-PAGE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在BL21中得到了表达,获得了大小为47KD的蛋白,并具有较高的表达量,符合预期结果。在亲和层析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脱盐处理和凝胶过滤层析后获得纯度非常高的电泳纯目的蛋白,符合下一步的结晶要求。用座滴气相扩散法对果蝇烯醇酶蛋白进行大规模晶体筛选,初筛条件为10 mM CoCl2,0.1 M MES pH6.5,1.9 M(NH4)2SO4。晶体形成后再进一步优化,最终的优化条件为10 mM CoCl2,0.1 M MES pH6.5,1.9 M(NH4)2SO4,0.1 M CdCl2。优化后得到颗粒较大,生长良好的单晶。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的方法对优化后的晶体进行初步解析,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BLl7U光束工作站收集晶体衍射数据,用HKL2000进行数据处理。其分辨率可达2.1?,属于C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68.746?,b=119.210,c=103.191?,α=γ=90.00°,?=114.28°。果蝇烯醇酶的蛋白晶体结构由分子置换的方法确定。其结构解析表明,和其他大多数烯醇酶一样,果蝇烯醇酶能够在一个二聚体界面形成同型二聚体。果蝇烯醇酶的蝶形二聚体具有保守残基,并且通过离子键、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维持。它有一个保守的催化区域及一个带有不稳定L1环的相对活跃的构象。其活性位点被一个镉离子,两个钴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占据,硫酸盐取代烯醇酶底物磷酸基团并且和残基Ala106,Arg440以及Ser441形成盐桥和氢键。与其他物种烯醇酶不同的是,果蝇烯醇酶在N末端有一超长区域,这一超长区域可能对其功能的发挥起着调节作用。本文首次对果蝇的烯醇酶(69-500)进行了结构解析,为进一步研究烯醇酶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7-04-15)
熊雨美,王萍,杨好妹,洪燕,吴玫瑰[10](2017)在《脐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低氧诱导因子-1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及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脐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组(46例)和重度组(14例),另选取同期出生的8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pH、PaCO_2、PaO_2和BE)及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结果轻度组和重度组患儿脐血pH、PaO_2和BE明显低于对照组,脐血PaCO_2又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和轻度组患儿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患儿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组患儿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又显着高于轻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窒息新生儿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与脐血PaCO_2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与脐血pH、PaO_2及BE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窒息新生儿脐血HMGB1、HIF-1 a和NSE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较差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脐血HMGB1、HIF-1a、NSE水平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结合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烯醇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颈项部夹脊穴,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抽取血液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内皮素(ET)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功能积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 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应用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TMFV、PSV均明显提高,而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PI、RI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的NSE和E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NSE和ET水平的降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烯醇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波,刘思雨,罗红.重组人烯醇酶-α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2].张慧,刘李文姬.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其血流动力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内皮素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
[3].王先梅,吴甲佳,李祎,刘群,刘晶.巨型住肉孢子虫烯醇酶基因克隆与表达[J].畜牧兽医学报.2019
[4].刘沫,王桂斌,易晓静,刘彬.血清结合珠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5].林博德,吴莉莉,何荣威,陈婷婷,杜进林.α-烯醇酶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
[6].陈峰,邓小柱,王鹏涛,王德智.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糖分解烯醇酶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诊断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
[7].陈圳川,冷泠,季守平.类泛素蛋白FAT10对人肾上皮细胞α-烯醇酶共价修饰的初步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17
[8].张耀刚.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壁抗原筛选与烯醇酶和转酮醇酶生物信息学分析[D].青海大学.2017
[9].孙聪聪.果蝇烯醇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
[10].熊雨美,王萍,杨好妹,洪燕,吴玫瑰.脐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低氧诱导因子-1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及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