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过程诊断论文_刘命

导读:本文包含了燃烧过程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火焰,技术,激光,模糊,过程,射流,重油。

燃烧过程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刘命[1](2018)在《重油富氧燃烧过程的OH-PLIF诊断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xy-fuel燃烧技术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碳捕集技术之一,该技术可以同时实现燃烧污染物的减排及燃料的高效利用。本文通过OH-PLIF系统研究了重油oxy-fuel燃烧方式下的点火及稳定燃烧过程中火焰结构的变化、OH的生成与分布特性。通过对高速相机拍摄的燃烧火焰自发辐射图像的研究,对高湍流度下重油燃烧的点火过程和稳态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重油的点火过程可分为点火前期、点火中期和点火末期叁个阶段:点火前期,火核的生成与发展;点火中期,火核逐渐发展转变为锥形结构;点火后期,火焰锥形结构消失,火焰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对点火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的计算发现,在相同气氛下,氧气浓度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在相同氧气浓度下,N2气氛下的传播速度要比CO2气氛下的高。通过对稳定燃烧过程中火焰结构变化的研究,发现火焰结构局部的熄灭、变形和成长。通过PLIF系统研究了重油在富氧燃过程中局部火焰中OH的分布特性。在点火过程中,观察到火核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根据33%O2/67%N2气氛下火焰中OH的分布得到火焰平均传播速度为5.32m/s。在稳定燃烧过程中,火焰中OH的分布形状随着火焰抖动而不断变化。在相同反应气氛下,氧气浓度越高则OH密集分布及高温区分布范围越大;在相同氧气浓度下,N2气氛下OH密集分布及高温区分布范围比CO2气氛下的大。29%O2/71%CO2时火焰形态与空气气氛下的相似,但此时OH相对信号强度及其波动率都远大于空气氛的。在相同燃烧工况下,OH相对浓度场高浓度区滞后于温度场高温区。OH相对信号强度与氧气浓度、过量空气系数、气体流量、反应气氛相关,同时也受到油雾散射、入射激光能量及测量位置等测试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4-20)

朱文堃[2](2017)在《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燃烧过程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模拟工业煤粉炉燃烧环境的光学诊断型携带流煤粉反应器系统上开展了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特性研究,通过OH-PLIF测量技术重点研究煤粉颗粒群的着火问题,同时分析颗粒群周围OH*的分布情况,以及单颗粒周围的OH*分布情况,分析煤粉颗粒的着火机制;而且通过叁种不同测量手段获得粉射流火焰总光强信号归一化分布曲线、OH*自发辐射信号归一化分布曲线以及OH-PLIF荧光信号归一化分布曲线,分析叁种手段得到的着火点以及着火延时情况,判断叁种测量手段的优劣;采用火焰总光强着火延时、OH*自发辐射着火延时及OH-PLIF着火延时,结合OH-PLIF测量技术在煤粉燃烧的应用,考察环境氧浓度对煤粉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分析射流火焰着火燃烧特性;最后通过煤焦样品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以及孔隙特性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研究煤焦的燃尽特性,同时煤焦的燃尽程度也是对前文光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氧浓度的升高(10%-30%O_2),神华烟煤和蒙东褐煤的颗粒群着火延时呈现下降趋势;OH-PLIF结果给出神华烟煤的颗粒群着火的OH*分布稳定,颗粒群的着火是挥发分着火燃烧加热挥发分火焰内部的焦炭颗粒,是以均相着火机制占主导地位;分散良好的煤粉颗粒群着火的OH*分布包裹在整个煤粉流的外表面,伴随氧浓度的升高,挥发分燃烧反应区域在扩大,同时燃烧更加剧烈,同时氧分子的渗透能力更强,加剧颗粒群内部的燃烧反应;通过总光强信号强度归一化曲线和OH*自发辐射信号强度归一化曲线以及OH-PLIF荧光信号强度归一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发现OH-PLIF荧光信号对燃烧反应响应效果最好的,OH-PLIF测量手段是煤粉挥发分燃烧反应区测量的重要工具;经历长时间的加热以及燃烧过程中煤焦表面发生软化、熔融、孔的崩塌以及灰的熔化等现象,煤焦的孔隙结构会先急剧增多后又变少的情况,所以孔隙结构整体在减少,验证上文的煤焦燃尽特性分析;进而煤焦的燃尽特性也与上文光学测量结果相印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高晓明,张为俊,蔡廷栋[3](2014)在《吸收光谱技术在燃烧过程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烧过程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质,通过燃烧产物的测量,对改进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这篇报告中,将主要介绍吸收光谱诊断技术在燃烧排放气体检测中的应用,利用TDLAS吸收光谱技术对燃烧排放的高温气体谱线参数、燃烧气体成分及燃烧温度场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期刊2014-08-04)

谭丞,徐立军,曹章[4](2009)在《煤燃烧过程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首位,其燃烧过程的监测与诊断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煤燃烧过程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指出了现存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煤燃烧过程的监测与诊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期刊2009年02期)

朱民,APDowling,KNCBray[5](2007)在《振荡燃烧过程的计算和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振荡燃烧现象是在发展洁净,高效和安全动力推进系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作者近些年在针对油雾振荡燃烧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把CFD和稳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发展了预测和诊断振荡燃烧的非稳定性及其振荡频率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求解系统稳态方程和线性扰动方程可得到流场的动态信息和其稳定模态,将为深入认识振荡燃烧机理和开发控制方法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裴毅强,周培钰,张书利,苏万华,从胜辉[6](2006)在《基于燃烧过程分析及模糊诊断技术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先进的内燃机燃烧学和热力学模型,建立了基于模糊诊断技术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柴油机工作过程参数隶属度函数,构造了模糊故障诊断矩阵,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柴油机常见故障的模糊诊断,在柴油机故障诊断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内燃机》期刊2006年03期)

范玮,严传俊,张群[7](2004)在《二极管激光燃烧诊断与燃烧过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烧过程的实时准确诊断及其性能控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述了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术(DLAS)用于燃烧多 组分多参数测量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然后,通过应用实例,阐述了将该法用于燃烧过程的自适应实时控制的方法和实施 效果。结果表明, DLAS技术为燃烧的基础研究及实施燃烧监控提供了一种适应性强、速度快、准确性高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周学铁,王俊德,李燕,刘大斌[8](2003)在《现代光谱对燃烧与爆炸过程瞬态温度的实时诊断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烧温度是表征燃烧和爆炸行为和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将有效地指导新型炸药,火工品,爆破器材和新型武器的设计与制造。本文综述了现代光谱对火焰与爆炸过程瞬态温度的实时诊断技术,如原子发射-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双谱线法、原子发射多谱线光谱法、分子转振光谱法、激光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法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的应用和新近发展。其中原子发射-吸收光谱法的最大时间分辨率可达25μs,双谱线法的时间分辨率可高达0.1μs,完全适应于猛烈的爆炸和燃烧火焰的瞬态实时温度诊断的需要。其他的方法也将对研究火焰与爆炸过程的规律和燃烧瞬态特征的表征提供了新的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3年02期)

孙万臣,刘巽俊,刘忠长,李骏[9](2001)在《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分析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柴油机燃烧过程分析诊断方法——特征参数分析法 ,应用燃油有效热能率、滞燃期、预混合燃烧期、预混合燃烧率、预混合燃烧指数、扩散燃烧指数、燃烧效率等特征参数可对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应用该分析方法对复合增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 ,找到了一定的规律性。结果表明 ,应用特征参数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分析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为评价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分析诊断手段。(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01年01期)

张国军,盛凯夫,余墩录,薛中渝[10](1997)在《光学法诊断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一个用于发动机燃烧过程监测和分析的光电测量系统,包括一个以镀膜蓝宝石棒为传感头的光纤燃烧传感器,一套以光电倍增管PMT为光探测器的检测电路和一套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应用这个系统在一台汽油机上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表明,光学法可以准确地测出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时间参数,从光强变化曲线可以得到混合气均匀性和燃烧循环波动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8期)

燃烧过程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模拟工业煤粉炉燃烧环境的光学诊断型携带流煤粉反应器系统上开展了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特性研究,通过OH-PLIF测量技术重点研究煤粉颗粒群的着火问题,同时分析颗粒群周围OH*的分布情况,以及单颗粒周围的OH*分布情况,分析煤粉颗粒的着火机制;而且通过叁种不同测量手段获得粉射流火焰总光强信号归一化分布曲线、OH*自发辐射信号归一化分布曲线以及OH-PLIF荧光信号归一化分布曲线,分析叁种手段得到的着火点以及着火延时情况,判断叁种测量手段的优劣;采用火焰总光强着火延时、OH*自发辐射着火延时及OH-PLIF着火延时,结合OH-PLIF测量技术在煤粉燃烧的应用,考察环境氧浓度对煤粉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分析射流火焰着火燃烧特性;最后通过煤焦样品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以及孔隙特性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研究煤焦的燃尽特性,同时煤焦的燃尽程度也是对前文光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氧浓度的升高(10%-30%O_2),神华烟煤和蒙东褐煤的颗粒群着火延时呈现下降趋势;OH-PLIF结果给出神华烟煤的颗粒群着火的OH*分布稳定,颗粒群的着火是挥发分着火燃烧加热挥发分火焰内部的焦炭颗粒,是以均相着火机制占主导地位;分散良好的煤粉颗粒群着火的OH*分布包裹在整个煤粉流的外表面,伴随氧浓度的升高,挥发分燃烧反应区域在扩大,同时燃烧更加剧烈,同时氧分子的渗透能力更强,加剧颗粒群内部的燃烧反应;通过总光强信号强度归一化曲线和OH*自发辐射信号强度归一化曲线以及OH-PLIF荧光信号强度归一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发现OH-PLIF荧光信号对燃烧反应响应效果最好的,OH-PLIF测量手段是煤粉挥发分燃烧反应区测量的重要工具;经历长时间的加热以及燃烧过程中煤焦表面发生软化、熔融、孔的崩塌以及灰的熔化等现象,煤焦的孔隙结构会先急剧增多后又变少的情况,所以孔隙结构整体在减少,验证上文的煤焦燃尽特性分析;进而煤焦的燃尽特性也与上文光学测量结果相印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燃烧过程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刘命.重油富氧燃烧过程的OH-PLIF诊断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朱文堃.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燃烧过程诊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高晓明,张为俊,蔡廷栋.吸收光谱技术在燃烧过程诊断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2014

[4].谭丞,徐立军,曹章.煤燃烧过程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2009

[5].朱民,APDowling,KNCBray.振荡燃烧过程的计算和诊断[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

[6].裴毅强,周培钰,张书利,苏万华,从胜辉.基于燃烧过程分析及模糊诊断技术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内燃机.2006

[7].范玮,严传俊,张群.二极管激光燃烧诊断与燃烧过程控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

[8].周学铁,王俊德,李燕,刘大斌.现代光谱对燃烧与爆炸过程瞬态温度的实时诊断技术[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

[9].孙万臣,刘巽俊,刘忠长,李骏.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分析诊断方法[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1

[10].张国军,盛凯夫,余墩录,薛中渝.光学法诊断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实验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主流程画面3光纤燃烧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固体推进剂燃烧场中的喇曼光谱2.2实验台部分组件Figure2...给出了某燃烧锅炉的温度场图像主要组分浓度随高度分布

标签:;  ;  ;  ;  ;  ;  ;  

燃烧过程诊断论文_刘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