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维观测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观测器,系统,矩阵,线性,不等式,转速,因子。
全维观测器论文文献综述
郭真真,高存臣[1](2016)在《一类时滞离散非线性系统的全维观测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类Lyapunov方法,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给出了具有时滞的Lipschitz非线性离散系统全维观测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扰动的时滞Lipschitz非线性离散系统的鲁棒观测器,提出了该鲁棒观测器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用具体例子说明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管坤,岳志凯[2](2015)在《线性系统的全维观测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线性系统,给出了全维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其结构图,说明了具体的算法,最后举例说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期刊2015年12期)
孙济晖,徐明跃[3](2011)在《一类可微非线性系统全维观测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类可微Lipschitz非线性系统的全维观测器设计的探究.主要借助拟单边Lipschitz条件给出对一类可微非线性系统全维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仿真算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赵晓琨,杜永贵[4](2010)在《全维观测器问题的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维观测器就是通过两个状态反馈矩阵F和G的选取,得到这两个矩阵就可以得到全维状态观测器。对于多输入线性时不变系统,状态反馈矩阵F和G不唯一。目前,常用设计方法都没有解决F和G的优化设计,本文将矩阵遗传算法引入基于Sylvester方程的算法中,优化反馈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求出的反馈矩阵F和G优于其它各种方法,对于工程实现无疑是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0年11期)
张胜文[5](2008)在《基于全维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用于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辨识。该方法将电机矢量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相整合,异步电机作为参考模型,而全阶观测器为可调模型,利用两模型输出的误差构造了一个自适应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转速辨识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令人满意的动静态性能。(本文来源于《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期刊2008年05期)
史岩,齐晓慧[6](2006)在《基于全维观测器的系统控制律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律与状态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律往往是某些状态变量的函数。当控制系统的某些元件发生故障时,系统将无法得到构成控制律所需的状态变量,因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针对此类情况,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全维观测器的控制律重构方法,并针对某随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河北省科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高龙[7](1985)在《全维观测器的新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直流电气传动系统,提出了全维状态及外扰观测器的新设计方法。它具有积木式的结构,并且易于调整。在理论上对降维观测器和全维观测器做了某种沟通。(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1985年01期)
全维观测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针对线性系统,给出了全维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其结构图,说明了具体的算法,最后举例说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维观测器论文参考文献
[1].郭真真,高存臣.一类时滞离散非线性系统的全维观测器设计[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管坤,岳志凯.线性系统的全维观测器设计[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
[3].孙济晖,徐明跃.一类可微非线性系统全维观测器设计[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
[4].赵晓琨,杜永贵.全维观测器问题的算法研究[J].软件.2010
[5].张胜文.基于全维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控制[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8
[6].史岩,齐晓慧.基于全维观测器的系统控制律重构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
[7].高龙.全维观测器的新设计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