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浮游动物论文_张晔,李超伦,杨光,王延清,陶振铖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型浮游动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物,原生动物,群落,东江,水蚤,台湾海峡,硅藻。

小型浮游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晔,李超伦,杨光,王延清,陶振铖[1](2017)在《南大洋及相邻温带海域夏季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型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2年12月—2013年3月,利用稀释培养方法开展了南大洋及温带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04—0.89 d~(–1),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为0.07—1.29 d~(–1)。浮游动物日摄食量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6.4%—72.5%,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也较大,为14%—776.9%。尽管本实验中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可能被高估,但在南大洋及温带海域生态系统中,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仍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张邦杰,莫介化,李敏,陈浩,黄林波[2](2016)在《1982―1983年、2008―2010年东江东莞段水系小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分两时段调查东江东莞段水系小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982―1983年检出有61属109种,年际平均密度303.7个/L,生物量0.070 8 mg/L;2008―2010年检出有46属91种,年际平均密度1 350.4个/L,生物量0.845 6 mg/L。两时期的群落相似性指数为63%,纤毛虫最低仅26.3%,优势种相似性指数为50%;2008-2010年有23个物种没检出,新检出有23种。群落构成从1982―1983年的自养、食藻的原生动物与喜贫营养的轮虫群落为主,演替为2008–2010年以耐污食菌及碎屑的原生动物与喜富营养的轮虫群落为主,显现群落结构趋简单化,物种数减少,生物量增大,优势种的优势度非常明显,耐污(富营养)指示种大量出现。这与调查水质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徐吉洋[3](2015)在《毒死蜱对小型组合系统中浮游动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毒死蜱的用量及环境化学特征,其对环境生物,尤其是水生生物存在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水生生态风险评估。本文在室内培养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中华薄壳介Dolerocypris sinensis,研究了毒死蜱对上述4种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在此基础上,论文作者以含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的室内水生生态系统(2L)为工具,研究了混合种群在毒死蜱胁迫下的变化与恢复情况并检测了水质的变化。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研究表明,轮虫的平均寿命和世代周期分别为78.76+33.08h和51.56±20.55h。随着接种密度的提高,轮虫种群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为此,毒性试验以35ind/100mL作为受试种群的起始密度,试验周期定为144h。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对轮虫的96h-ECso和120h-ECso分别为0.6066mg/L和0.7323mg/L。论文测定了毒死蜱对隆线溞、锯缘真剑水蚤、中华薄壳介的48h毒性,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隆线溞、锯缘真剑水蚤、中华薄壳介的48h-LC50分别为0.6000、6.9200、2.8600μg/L。为研究隆线溞、锯缘真剑水蚤及中华薄壳介与萼花臂尾轮虫的相互关系,论文作者分别将不同密度的甲壳纲动物与萼花臂尾轮虫(接种密度为0.35ind/mL)进行混合培养。结果表明,叁种甲壳纲动物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种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轮虫种群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可以导致轮虫种群消亡。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隆线溞和轮虫之间只存在简单的竞争关系,锯缘真剑水蚤和中华薄壳介在抑制萼花臂尾轮虫的同时,自己的生长反而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针对4个物种的混合种群开展PCA,结果表明,叁种甲壳纲动物与农药因子呈负相关;轮虫与农药因子呈正相关。在水质参数方面,氨氮和浊度与农药因子呈正相关;pH、电导率和总氮与农药呈微弱负相关;总磷无相关性。PCA结果还表明,水中壳二糖酶活性与甲壳纲动物(隆线溞、锯缘真剑水蚤、中华薄壳介)种群密度呈正相关,与轮虫种群密度呈负相关。在PCA的基础上,对各取样时间所对应的样本得分做Williams检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于混合群落的NOEC和LOEC分别为0.25和1.25μg/L(p<0.01)。(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6-01)

彭秋志,廖剑宇,伍凯,刘全儒,周云龙[4](2013)在《东江支流夏季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0年7月对东江流域主要支流进行调查,共布设79个有效样点,定量鉴定出原生动物和轮虫共计36属,据此研究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种类组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运用小型浮游动物辅助评估河流水环境状况可能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多数样点内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呈现种类少、密度小的特征,在样点内相对密度占绝对优势的种类多,但在样点内相对密度和区域频度均占优势的种类少;②顺流而下,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密度、多样性均趋向增大,第一优势种类相对密度趋向降低,优势种类频繁变化,种类组成结构不稳定;③小型浮游动物密度与环境因子关系较为密切,具备成为评估河流水环境状况辅助或备选指标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吴玲玲,朱艾嘉,郭娟,方宏达,蔡伟叙[5](2012)在《珠江口夏季中、小型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9年8月珠江口18个站位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珠江口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种类多样性和个体数量分布状况,并探讨了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经鉴定共发现终生浮游动物120种和阶段性浮游幼体5个类群。调查期间浮游动物平均个体数量为4 131.92个/m3。优势种为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肥胖叁角溞(Evadna tergestina)和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stris)。珠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和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浮游动物的种类数、个体数量和群落结构主要受到珠江冲淡水和浮游动物本身的生态习性的影响。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夏季珠江口浮游动物群落可划分为河口群落和近岸群落两大类,而盐度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2年06期)

敖礼林[6](2011)在《人工培养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高峰期是提高鱼苗下塘成活率的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营养丰富、全面,是鱼苗下塘初期的最佳适口饵料,对提高下塘鱼苗的成活率有重要的作用。为使鱼苗下塘后能摄取(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1年09期)

刘樵[7](2011)在《阳澄湖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富营养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澄湖是太湖平原上第3大淡水湖泊,其面积为119.04km2,对于渔业资源、工农业用水、旅游及洪水控制等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阳澄湖湖中具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因此湖泊中网围养殖了中华绒螯蟹。网围养殖对湖泊环境的生态学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其主要研究都集中在水生植物、理化因子、环境效应及底栖动物等方面,而对轮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却很少有报道。本文对阳澄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7个湖区及河道采样点进行原生动物及轮虫群落结构的调查,同时对2008年6月对2009年5月阳澄湖3个网围采样点及其对应的湖区采样点的轮虫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分析统计,得出阳澄湖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群落结构组成、季节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同时分析不同湖区、河道及网围之间生物组成关系,进而对阳澄湖进行水质评价及为生态网围养蟹对水质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08~2009年阳澄湖共鉴定出原生动物237种,分属于3纲96属。2008~2009年阳澄湖共检测出轮虫111种,隶属于38属。两年中原生动物的种类数呈现季节变化,在春秋季出现高峰,在冬季出现最低峰。轮虫的种类数则在夏秋季成为高峰,在春季种类数最少。2、2008年原生动物优势种为28种,2009年为23种;优势种的优势度排在前6位的物种均为植鞭毛虫且优势度均大于0.08。2008年轮虫优势种共出现21种,2008年轮虫优势种共出现20种。3、2008~2009年阳澄湖原生动物平均生物密度为226590ind./L,平均生物量为2.212mg/L。2008~2009年阳澄湖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2996ind./L,平均生物量为7.51mg/L。二者均存在季节变化但变化趋势不同。4、2008~2009年阳澄湖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H'、D和J的均值分别为1.832、2.020及0.578。2008~2009年阳澄湖轮虫多样性指数H'、D和J的均值分别为1.88、1.51及0.76。原生动物和轮虫的H'、D均为夏秋季高而冬春季低,但J则无明显季节变化5、2008~2009年阳澄湖原生动物生物密度及生物量均与水温呈负相关,与总磷、叶绿素a及卡尔森营养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密度与pH呈显着负相关而与总氮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量与透明度呈显着负相关。轮虫生物密度及生物量与水温、叶绿素a及卡尔森营养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密度与pH、CODMn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量与总氮及总磷呈极显着正相关。6、2008~2009年阳澄湖出现的所有原生动物中,共有74种污染指示种,其中α-中污型占多数,达到总污染指示种的31.08%。轮虫中,共有84种污染指示种,其中β-中污染指示种占总污染指示种的33.3%。通过原生动物及轮虫的H'、D和J评价水体水质为α-中污染。2009年多生存在较清洁水体的食藻类和光合自养群落原生动物种类数所占比例较2008年有所升高;同时适宜生长在富营养化水体的腐生类群和食菌类群有所减少。7、通过对2008~2009年湖区及河道之间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比研究发现阳澄湖4个水域之间的优势种相似度、生物密度、生物量、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及污染指示种均无显着性差异。然而东湖湖区的原生动物及轮虫的生物密度、生物量均低于其他叁部分,而二者的寡污染指示种种类数均高于其他叁个水域。8、同过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网围和湖区的6个采样点轮虫群落结构的对比发现网围之间优势种相似度很高。网围内年平均生物密度及生物量均低于湖区年平均值。6个采样点污染指示种均以β-中污染指示种最多。采样点C1中寡污染指示种类数所有采样点中比例最高;而A1采样点中o-β中污染指示种类数在所有采样点中比例最高。水质分析表明两个网围内采样点C1和A1的污染程度较轻,但网围内外6个采样点均为富营养化、β-α中污染水体,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网围养蟹并没有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有些指标表明由于生态养蟹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1-05-01)

洪一川,陈栩,朱长寿[8](2009)在《湄洲湾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2007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湄洲湾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共记录了浮游动物115种,及若干类别的阶段性浮游幼虫和临时性浮游动物.湾内浮游动物种类丰富,生态类群多样,优势种皆为小型浮游动物.浅水Ⅱ型网获的浮游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均较浅水Ⅰ型网获的丰富.中、小型浮游动物个体总密度分布较均匀,4个季节均值高达73.34×102个/m3,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值都很高,4个季节均值分别为3.30和0.68.湾内浮游动物的分布,大致反映了不同水系影响的动态.(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09年02期)

曾祥波,黄邦钦[9](2008)在《围隔实验研究台湾海峡2005年夏季小型浮游动物对硅藻水华的摄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小型浮游动物对近岸浮游植物藻华的摄食调控作用,于2005年7月,应用"稀释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光合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台湾海峡船基围隔实验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率的日变动。结果表明:由于营养盐添加的影响,迅速形成了以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为优势种的藻华,生物量(叶绿素a)从实验初始7月6日的1.45μg/dm3迅速增加到7月8日的29.80μg/dm3,随后消退。镜检和光合色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期间一直以此硅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在藻华峰值(7月8日)前保持了较高的生长速率(>1.0/d)且大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也逐渐增加,7月7日时达到0.86/d,显示有57%以上的浮游植物现存量被摄食。7月8日后,水华迅速消退,摄食率除13日外,均大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小型浮游动物主要由急游虫(Strombidiumspp.)、侠盗虫(Strobilidiumspp.)等无壳纤毛虫、异养甲藻-螺旋环沟藻(Gyrodinium spirale)及砂壳纤毛虫等组成,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迅速作出了反应,各类群的丰度在水华峰值后的7月9日均几达最大值,水华后期(11日)大型的无壳纤毛虫达最大值。小型浮游动物的这种组成及变动特点是其保持较高摄食率及一定程度上控制和促进藻华消退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8年06期)

曾祥波,黄邦钦[10](2008)在《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11月16日和27日,运用稀释法和桡足类添加法,对厦门宝珠屿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及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均大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小型浮游动物对总的Chla和nano-Chla具有一致的显着的摄食作用(0.51~0.78d-1),当存在螺旋环沟藻等大型的异养甲藻时,亦能摄食micro-级浮游植物.所添加的桡足类主要摄食micro-级的浮游植物,也显着摄食小型浮游动物,16日,所添加的桡足类促进nano-级浮游植物的每天生长效应达0.03ind/dm3.说明了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及桡足类的摄食共同控制着浮游植物的生长,由于桡足类的杂食性,可产生一定的营养级联效应.(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08年04期)

小型浮游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两时段调查东江东莞段水系小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982―1983年检出有61属109种,年际平均密度303.7个/L,生物量0.070 8 mg/L;2008―2010年检出有46属91种,年际平均密度1 350.4个/L,生物量0.845 6 mg/L。两时期的群落相似性指数为63%,纤毛虫最低仅26.3%,优势种相似性指数为50%;2008-2010年有23个物种没检出,新检出有23种。群落构成从1982―1983年的自养、食藻的原生动物与喜贫营养的轮虫群落为主,演替为2008–2010年以耐污食菌及碎屑的原生动物与喜富营养的轮虫群落为主,显现群落结构趋简单化,物种数减少,生物量增大,优势种的优势度非常明显,耐污(富营养)指示种大量出现。这与调查水质变化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型浮游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晔,李超伦,杨光,王延清,陶振铖.南大洋及相邻温带海域夏季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J].极地研究.2017

[2].张邦杰,莫介化,李敏,陈浩,黄林波.1982―1983年、2008―2010年东江东莞段水系小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比较[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

[3].徐吉洋.毒死蜱对小型组合系统中浮游动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

[4].彭秋志,廖剑宇,伍凯,刘全儒,周云龙.东江支流夏季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研究[J].资源科学.2013

[5].吴玲玲,朱艾嘉,郭娟,方宏达,蔡伟叙.珠江口夏季中、小型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J].海洋通报.2012

[6].敖礼林.人工培养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高峰期是提高鱼苗下塘成活率的关键[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

[7].刘樵.阳澄湖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富营养化的关系[D].上海海洋大学.2011

[8].洪一川,陈栩,朱长寿.湄洲湾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分布[J].台湾海峡.2009

[9].曾祥波,黄邦钦.围隔实验研究台湾海峡2005年夏季小型浮游动物对硅藻水华的摄食[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

[10].曾祥波,黄邦钦.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8

论文知识图

中对叁个评价方法的结合方式(摘...黄海上混合层月平均小型浮游动物6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ind./...3.1饵料浓度差减法示意图藻华期间小型浮游动物各类群丰...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和浮游植物...

标签:;  ;  ;  ;  ;  ;  ;  

小型浮游动物论文_张晔,李超伦,杨光,王延清,陶振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