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包括该电子烟雾化器的电子烟,其中,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下端敞口式的储油仓、用来封堵储油仓敞口的且带有注油孔的密封塞、下端贯穿密封塞且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气管、设置在气管内部下端处的能够透气的雾化部件、设置在雾化部件上的和气管相通排气孔,雾化部件和密封塞位于同等高度且二者之间设置有供烟油和空气通过的路径。如此设置,往储油仓注入烟油时,先倒置电子烟雾化器,使雾化部件和排气孔位于储油仓上方,再从注油孔注油,储油仓内的空气从设置的排气通道进入排气孔再进入气管继而进入空气中,气体从储油仓上方排出,烟油也无法从上方的雾化部件处泄露,完全避免了烟油泄露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封闭、下端敞口的储油仓(1),所述储油仓(1)的侧壁设有进气口(14)和一端与所述进气口(14)相连通的进气管道(15);连接于所述储油仓(1)下端的密封塞(2)、以密封所述敞口,所述密封塞(2)设置有与所述储油仓(1)连通的注油孔(3);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用以密封所述注油孔(3);设置在所述电子烟雾化器内部的气管(6),所述气管(6)的顶端与所述电子烟雾化器的出烟孔(13)相连通、下端贯穿所述密封塞(2)且与所述进气管道(15)相连通,所述气管(6)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能够透气的雾化部件(7),所述雾化部件(7)设有将其两端贯通的排气孔(8),且所述排气孔(8)与所述气管(6)相连通,所述气管(6)与所述雾化部件(7)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一渗油件(9)、所述气管(6)与所述密封塞(2)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二渗油件(10),所述气管(6)的位于所述第一渗油件(9)和所述第二渗油件(10)之间的管壁上设有渗油孔(11)。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端封闭、下端敞口的储油仓(1),所述储油仓(1)的侧壁设有进气口(14)和一端与所述进气口(14)相连通的进气管道(15);
连接于所述储油仓(1)下端的密封塞(2)、以密封所述敞口,所述密封塞(2)设置有与所述储油仓(1)连通的注油孔(3);
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用以密封所述注油孔(3);
设置在所述电子烟雾化器内部的气管(6),所述气管(6)的顶端与所述电子烟雾化器的出烟孔(13)相连通、下端贯穿所述密封塞(2)且与所述进气管道(15)相连通,所述气管(6)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能够透气的雾化部件(7),所述雾化部件(7)设有将其两端贯通的排气孔(8),且所述排气孔(8)与所述气管(6)相连通,所述气管(6)与所述雾化部件(7)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一渗油件(9)、所述气管(6)与所述密封塞(2)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二渗油件(10),所述气管(6)的位于所述第一渗油件(9)和所述第二渗油件(10)之间的管壁上设有渗油孔(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位于所述储油仓(1)的侧壁下端,所述密封盖(5)的一端与所述储油仓(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为柔性连接,所述密封盖(5)能以与所述储油仓(1)相连接部位为轴进行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的与所述注油孔(3)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能够塞入所述注油孔(3)内的第一凸起(19),所述第一凸起(19)与所述注油孔(3)为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仓(1)的顶端外罩有可拆卸的吸嘴盖(16),所述出烟孔(13)位于所述吸嘴盖(16)上,所述气管(6)与出烟孔(13)之间设置有防油塞(4),以防止所述气管(6)的内壁上的烟油进入出烟孔(13),所述防油塞(4)上设置有连接孔(23),所述连接孔(23)一端与所述出烟孔(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管(6)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塞(4)的下端面设置有直径与所述气管(6)的外径相同的第二凹槽(22)、以供所述气管(6)伸入,所述吸嘴盖(16)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0),所述第一凹槽(20)与所述出烟孔(13)相连通,所述防油塞(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起(21),上端的所述第二凸起(21)伸入所述第一凹槽(20)内且下端的所述第二凸起(21)伸入所述气管(6)内,所述连接孔(23)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21)上且将所述第二凸起(21)的上下两端贯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塞(4)的下端面与所述储油仓(1)的顶端相接触,在二者之一的接触面上设置第三凸起,在另一者的接触面上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能够塞入所述第三凹槽内并塞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6)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座(12),所述气管(6)的下端外端面设置有凸起管(17),所述固定座(12)的上端面设置有微孔(18)、以供所述凸起管(17)插入,所述固定座(12)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管道(15)的通气管道,所述微孔(18)与所述固定座(12)的通气管道连通,且所述微孔(18)的大小、个数和位置与所述凸起管(17)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管(17)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气管(6)的下端外端面且与所述气管(6)为一体式结构。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盖(16)与所述储油仓(1)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嘴盖(16)内壁和所述储油仓(1)外表面二者之一的第四凸起、和设置在另一者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凸起能够卡入所述第四凹槽内。
10.一种电子烟,设有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器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包括该电子烟雾化器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雾化器设有储油装置,储油装置上开设注油口,用密封盖密封。当需要注油时,打开密封盖从注油口进行注油,注油完成后再盖上密封盖。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化器结构示意图。雾化器上端有吸嘴盖1,油杯4设置在雾化器中心部位,上端设有注油孔3,注油孔3用密封盖2密封,油杯4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有机棉5连通,有机棉5穿入呈管状的发热丝6中,而有机棉5和发热丝6所在的腔室设有出烟口7,出烟口7通过管道与气管及吸烟口相连通。使用时,油杯4中的烟油能够渗入到有机棉5内,发热丝6雾化有机棉5上的烟油,烟雾从出烟口7进入吸烟者口腔。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结构设计,当雾化器注油时需要先取下吸嘴盖1和密封盖2,将烟油从注油孔3注入油杯4,而取下密封盖2后,油杯4的两端均与大气连通,丧失密封系统,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油杯会通过管道往有机棉5上漏油,影响使用,甚至烟油会通过出烟口7进入气管被吸入口腔。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烟雾化器注油过程漏油的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能够避免注油过程中烟油泄露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子烟雾化器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
顶端封闭、下端敞口的储油仓,所述储油仓的侧壁设有进气口和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管道;
连接于所述储油仓下端的密封塞、以密封所述敞口,所述密封塞设置有与所述储油仓连通的注油孔;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以密封所述注油孔;
设置在所述电子烟雾化器内部的气管,气管的顶端与所述电子烟雾化器的出烟孔相连通、下端贯穿所述密封塞且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气管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能够透气的雾化部件,所述雾化部件设有将其两端贯通的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气管相连通,所述气管与所述雾化部件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一渗油件、所述气管与所述密封塞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二渗油件,所述气管的位于所述第一渗油件和所述第二渗油件之间的管壁上设有渗油孔。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位于所述储油仓的侧壁下端,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所述储油仓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为柔性连接,所述密封盖能以与所述储油仓相连接部位为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的与所述注油孔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能够塞入所述注油孔内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注油孔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储油仓的顶端外罩有可拆卸的吸嘴盖,所述出烟孔位于所述吸嘴盖上,所述气管与出烟孔之间设置有防油塞,以防止所述气管的内壁上的烟油进入出烟孔,所述防油塞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一端与所述出烟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防油塞的下端面设置有直径与所述气管的外径相同的第二凹槽、以供所述气管伸入,所述吸嘴盖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出烟孔相连通,所述防油塞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起,上端的所述第二凸起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下端的所述第二凸起伸入所述气管内,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上且将所述第二凸起的上下两端贯通。
优选地,所述防油塞的下端面与所述储油仓的顶端相接触,在二者之一的接触面上设置第三凸起,在另一者的接触面上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能够塞入所述第三凹槽内并塞紧。
优选地,所述气管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气管的下端外端面设置有凸起管,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微孔、以供所述凸起管插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的通气管道,所述微孔与所述通气管道连通,且所述微孔的大小、个数和位置与所述凸起管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凸起管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气管的下端外端面且与所述气管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吸嘴盖与所述储油仓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嘴盖内壁和所述储油仓外表面二者之一的第四凸起、和设置在另一者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凸起能够卡入所述第四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设有电子烟雾化器,所述电子烟雾化器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器,将储油仓下端设置成敞口式,用密封塞塞紧密封,并在密封塞上设置注油孔,同时设置与外部大气相通的气管的下端穿入密封塞,而将雾化部件设置在气管下端内部、与密封塞处在同等水平高度,雾化部件上设置用来排出储油仓内空气的与气管相通的排气孔。如此设置,在注油时,先将电子烟雾化器倒置,即储油仓倒置,使雾化部件和排气孔的位置位于储油仓的上方,再从注油孔注油。烟油注满储油仓的过程中,气体受烟油挤压向上流动通过排气通路进入排气孔继而从气管排出,烟油也无法从雾化部件处泄露,完全避免了注油过程中的烟油泄露问题。
同时,为了保证储油仓的空气能够顺畅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雾化部件和气管之间、气管和密封塞之间均设置了能够透气的渗油件,两个渗油件之间的气管壁上设置渗油孔,雾化部件设置为能够透气的雾化部件,排气孔与气管相通,而气管下端与吸烟时用来进空气的进气管道相通。如此设置,渗油路径即为排气路径,注油时,储油仓的气体依次穿过第一渗油件、渗油孔、第二渗油件、雾化部件,进入排气孔,从排气孔进入气管再进入进气管道从进气口排出,排气顺畅,避免了储油仓内空气压力较高影响注油的问题,而且空气从储油仓上方排出,烟油无法泄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方案中,密封注油孔的密封盖的一端与储油仓柔性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以连接部位为轴进行转动。如此设置,注油时,打开密封盖,密封盖不易丢失和弄脏,注油完成后盖上密封盖,整个过程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烟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烟雾化器注油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烟雾化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中:
储油仓-1、密封塞-2、注油孔-3、防油塞-4、密封盖-5、气管-6、雾化部件-7、排气孔-8、第一渗油件-9、第二渗油件-10、渗油孔-11、固定座-12、出烟孔-13、进气口-14、进气管道-15、吸嘴盖-16、凸起管-17、微孔-18、第一凸起19、第一凹槽20、第二凸起21、第二凹槽22、连接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能够避免注油过程中烟油泄露的技术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子烟雾化器的电子烟。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附图2-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设置有顶端封闭下端敞口的储油仓1、连接于储油仓1下端的密封塞2和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气管6。密封塞2塞入储油仓1的下端用以密封敞口并且设置有与储油仓1连通的注油孔3。而气管6的下端贯穿密封塞2且气管6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能够透气的雾化部件7,雾化部件7和密封塞2处在同等高度且二者之间设置有供烟油和空气通过的路径。同时,雾化部件7上设置有将其两端贯通的排气孔8,排气孔8与气管6相连通进而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如此设置,往储油仓1中注入烟油时,先将电子烟雾化器倒置,使雾化部件7和排气孔8位于储油仓1上方,再从注油孔3注油,烟油无法到达雾化部件7处,无法从此处泄露;而储油仓1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通道进入排气孔8再进入气管6再排入外界大气中,从储油仓1上方排气,且排气顺畅,不会导致烟油泄露也避免了储油仓1内气压过高影响注油的问题。整个注油过程都避免了烟油泄露的问题。
请参考附图4,上述储油仓1的顶端指靠近出烟口13的那端,下端指与顶端相对的一端,下端更靠近固定座12。在附图2和附图3中,储油仓1的下端即连接有密封盖5的那端。
请参考附图4,上述渗油和排气路径具体设置如下,雾化部件7与气管6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一渗油件9、气管6与密封塞2之间设有能够透气的第二渗油件10,位于所述第一渗油件9和第二渗油件10之间的气管6的管壁上设有渗油孔11,而密封塞2连接在储油仓1内部下端,烟油从储油仓1内依次通过第一渗油件9、渗油孔11、第二渗油件10到达雾化部件7处继而被雾化。
如此设置,一则渗油路径即排气路径:注油时,储油仓1内的空气受烟油推挤依次穿过能够透气的第一渗油件9、渗油孔11、第二渗油件10和雾化部件7,进入排气孔8,再进入气管6,继而进入与气管6相通的储油仓1的进气管6道,最终从进气口14排出;二则雾化部件7、排气孔8和密封塞2处于同等高度,注油时倒置电子烟雾化器,雾化部件7和排气孔8即处于储油仓1上方,利于排气和注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渗油件9和第二渗油件10均可以设置为有机棉,有机棉的渗油性能和透气性能良好;雾化部件7可设置为带有微孔和通电发热结构的陶瓷发热芯,既能透气又能雾化烟油。
请参考附图2,同时,储油仓1的侧壁下端设置有用以密封注油孔3的密封盖5。密封盖5的一端与储油仓1柔性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密封盖5的另一端能以与储油仓1相连接部位为轴进行翻转转动,从而密封盖5可以开合。而密封盖5上与注油孔3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能够塞入注油孔3内的第一凸起19,第一凸起19与注油孔3为过盈配合。如此设置,电子烟雾化器注油时,打开密封盖5,密封盖5与储油仓1一体,不易被丢失和被弄脏;注油完成后,盖上密封盖5,密封盖5能很好地密封注油孔3。整个过程操作简便。
请参考附图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储油仓1的侧壁设有进气口14和一端与进气口14相连通的进气管道15;储油仓1的顶端外罩有可拆卸的吸嘴盖16,吸嘴盖16的顶端设置有出烟孔13;而气管6从储油仓1的内部穿过,气管6的上端贯穿储油仓1且与出烟孔13相连通、下端贯穿密封塞2且与进气管道15相连通。如此设置,形成了一个气流流通路径,吸烟时,空气从进气孔进去,通过进气管道15进入气管6,和气管6内的烟雾一起从出烟孔13进入吸烟者口腔。
吸嘴盖16与储油仓1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吸嘴盖16内壁和储油仓1外表面二者之一的第四凸起、和设置在另一者的第四凹槽,第四凸起能够卡入第四凹槽内。如此设置,吸嘴盖16和储油仓1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和拆卸操作方便。
电子烟使用时,烟油被雾化部件7雾化,继而大量囤积在气管6中,随后和从进气口14进入的空气一起被吸入吸烟者口腔。所以可能会有以下情况发生:一则少量烟雾可能会被冷凝,重新变回烟油状态凝结在气管6内壁上,二则雾化部件7的少量烟油可能会随气流流动进入气管6。
为防止气管6内壁上的烟油进入出烟孔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器在气管6与出烟孔13之间设置有防油塞4。防油塞4上设置有连接孔23,连接孔23一端与出烟孔13连通、另一端与气管6连通,以供烟雾通过。
进一步说明,防油塞4的下端面设置有直径与气管6的外径相同的第二凹槽22,气管6的顶端伸入第二凹槽内。同时,吸嘴盖16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0,出烟孔13位于第一凹槽20内。防油塞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起21,上端的第二凸起21伸入第一凹槽20内且下端的第二凸起21伸入气管6内。连接孔23设置在第二凸起21上且将第二凸起21的上下两端贯通,从而连接孔23的上端与出烟孔13连通、下端与气管6连通。如此设置,烟雾可以通过连接孔23流通,从气管6到达出烟孔13;而凝结的少量烟油随气流方向流动,在气管6顶端遭到第二凸起21拦截,无法到达出烟孔13。
为了提高防油塞4的连接紧固性,设置防油塞4尺寸大于气管6的直径,使防油塞4的下端面与储油仓1的顶端相接触,继而在二者之一的接触面上设置第三凸起,在另一者的接触面上设置第三凹槽,第三凸起能够塞入第三凹槽内并塞紧。
同时,为了防止烟雾和烟雾冷凝形成的烟油从气管6下端进入进气管6道,在气管6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内部设置有连通气管6与进气管道15的通气管道,然后气管6的下端外端面设有凸起管17,固定座12的连接端设有微孔18,凸起管17插入微孔18内,微孔18与固定座12的通气管道连通,则气管6通过凸起管17与固定座12的通气管道连通,进而与进气通道15连通。凸起管17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气管6的下端外端面且与气管6为一体式结构。微孔18的大小、个数和位置与凸起管17相适配。
如此设置,气管6通过数个直径很小的凸起管17与固定座12的通气管道连通进而与进气管道15相连通,保障管道相连通的同时有效防止了烟雾从气管6进入进气管道15,也使烟雾冷凝形成的微量液体吸附在连接结构上,既增强了烟雾密封性也避免了冷凝液渗漏。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设有电子烟雾化器,该电子烟雾化器为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其电子烟雾化器能够能够避免注油过程中烟油泄露的技术问题。而且用以密封注油孔的密封盖5的一端连接在储油仓1上且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密封盖5易被弄脏、被丢失的情况。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电子烟雾化器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943.4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49682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A24F 47/00
专利分类号:A24F47/00
范畴分类:15P;
申请人:深圳多客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多客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南海大道1067号科技大厦一期五层abG16
发明人:张浩淼
第一发明人:张浩淼
当前权利人:深圳多客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芳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