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校长导师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导师制”,校长,培训模式,个性化发展
校长导师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远峰[1](2018)在《“双导师制”校长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导师制"校长培训模式以校长的培训需求为出发点,突出校长培训课程的个性化,彰显校长的主体地位,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导师引领,达成校长个性化发展的培训目标。(本文来源于《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杨金林[2](2017)在《发挥“导师制”在校长培训中的独特作用——学做“导师”的几点心得》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江苏凤凰教育智库负责的淮安市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培育工程采用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培训方式,其中"导师制"是最具特色最受学员欢迎的一种。笔者不才,忝列导师小组。为尽量减少对学员进步的耽误,我从接受任务起就将"让每位学员有尽可能多的获得感"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我的基本原则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以自己从教30多年来参加各种培训的体验为参照,凡是自己不喜欢的培训方式绝不用于我对学员的指导中,而自己感觉最有效的(本文来源于《教育视界》期刊2017年Z1期)
周俊[3](2015)在《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导师制革新趋势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师制是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的传统环节。但是,美国众多的学校领导培训项目开展的导师制活动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这一制度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近年来,美国在导师培训、信息收集、时间保障、目标转向等方面对导师制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效地提升了导师制的质量和成效。这些革新趋势对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有着深刻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5年09期)
傅树京[4](2012)在《张扬双导师制在区域培育校长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把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小学与基础薄弱的中小学联系在一起,把具有理论知识和研究技术的大学教师与具有实践经验和现实问题的中小学校长联系在一起,建立联合互动,进而推动“增长极”产生扩散效应。 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学校(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2-12-06)
夏芳,屠广越[5](2010)在《中小学名校长导师制培训模式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名校长的培养许多培训部门都采用过导师制,但是这种培训模式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导师的遴选、师生的双向选择、指导与学习的有效性及督导考核措施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发现这种导师与学员的面对面及贴近学校实际的指导方式,可以最直接地发现并解决校长及学校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校长的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0年11期)
王平[6](2010)在《名师名校长培训中“双导师制”的探索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苏州市第叁期名师名校长培训班推行了以教育理论导师与教育实践导师有机结合的"双导师制"。通过导师的选聘、明确导师职责、学员自我反思诊断、个性化培训及弹性的评价监督机制等工作环节,开创了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双导师制"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特色。本文就"双导师制"产生背景、实施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0年02期)
华明[7](2007)在《苏州名教师名校长培训实行“双导师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苏州市举办第叁期名教师名校长培训班。此次培训,73位学员每人都将拥有两位导师,其中一位是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由华东师大组织的行动研究导师团队成员担任:另一位是教育一线的专家,由苏州市教育局(本文来源于《成才导报.教育周刊》期刊2007-04-18)
张明[8](2007)在《校长导师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物,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切实保证。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在引进导师制作为培养教育领军人才——校长的一种新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校长导师制成为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者瞩目的焦点。怎样运用导师制提高培养校长的质量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探索和研究。本论文以此作论题,研究成果以期为完善中小学校长导师制提供参考,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通过中央有关政策及上海校长培养工程实施状况的现实分析,揭示进行校长导师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证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导师制培训模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导师制的产生和发展。首先考察了西方导师制产生的基础和发展变化;其次,重点探索总结了我国导师制的引入和发展中的变化,明确揭示了导师制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由正规教育转向非正规教育,由封闭型人才培养转向开放式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第叁章,导师制功能的理论探讨。首次从内隐学习理论,默会知识观、情境学习理论和个性化教学论四个维度,论证了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内隐学习的情境,个性化的指导,及获得默会知识的功能。第四章,校长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从校长成长的特征、成长的规律、培训特点及模式论证了校长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校长导师制的四个特点:导师类型的匹配性、指导内容的针对性、指导方式的互动开放性、指导途径的灵活性和指导过程的整合创新。第五章,校长导师制实施现状及分析。重点通过对上海长宁区校长导师制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校长导师制满足了学员个性化需求、是传授默会知识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也存在遴选制度不完善、缺乏指导、考核、激励制度等问题。第六章,完善校长导师制的思考。根据导师制功能理论,结合校长成长的特点、规律,针对目前校长导师制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构建校长导师制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培训原则,其中明确提出了完善校长导师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李小融,高启明,卢雄[9](2004)在《“‘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的新型校长培训模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 ,推进校长培训的专业化发展 ,是当前校长培训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四川省中学校长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提出了中学校长高级研修“‘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新模式。该模式的实践 ,实现了校长培训模式的变革 ,提高了培训工作的效益与质量。文章认为 ,必须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研究 ,进而实现校长培训体制与模式的创新(本文来源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校长导师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江苏凤凰教育智库负责的淮安市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培育工程采用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培训方式,其中"导师制"是最具特色最受学员欢迎的一种。笔者不才,忝列导师小组。为尽量减少对学员进步的耽误,我从接受任务起就将"让每位学员有尽可能多的获得感"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我的基本原则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以自己从教30多年来参加各种培训的体验为参照,凡是自己不喜欢的培训方式绝不用于我对学员的指导中,而自己感觉最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长导师制论文参考文献
[1].陈远峰.“双导师制”校长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
[2].杨金林.发挥“导师制”在校长培训中的独特作用——学做“导师”的几点心得[J].教育视界.2017
[3].周俊.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导师制革新趋势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
[4].傅树京.张扬双导师制在区域培育校长中的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2
[5].夏芳,屠广越.中小学名校长导师制培训模式的问题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
[6].王平.名师名校长培训中“双导师制”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
[7].华明.苏州名教师名校长培训实行“双导师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
[8].张明.校长导师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9].李小融,高启明,卢雄.“‘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的新型校长培训模式构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