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中培养数感

在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中培养数感

【关键词】动感美感情感课堂教学培养数感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0-095-01

数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与数时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它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感知和领悟。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动感、情感和美感三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

一、数感的特质

l、直接性

数感是凭借感知对象、语言、动作等经验直接地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作出敏锐的判定,表现为瞬时性的理解和记忆。如图形的推测:折线统计图,是一条条线段连接起来的。?

2、模糊性

数感带有较多的经验性和主观性,因而是比较模糊的,有些数学内容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线只有长短,没有粗细,到底细到什么程度?圆的直径无数条,还是许多条?一张纸是长方形还是长方体?等等,只有靠数感的模糊性才能回答。

3、重复性

形成数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定数量和足够时间的学习,在适宜的重复性训练后便自然形成数感。

二、动感互动,打造活力数感动态课堂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平等、民主、互动的课堂主要体现的是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在问答、讨论等互动中,学习气氛热烈而快乐,热情高涨的动态课堂更彰显课堂生命活力。

1.构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体验数感的存在。如为了让学生感应信息数字化,教师构建一个活动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父母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抄下并且解读。当明白了身份证号各位数字所代表的信息后,请学生当一次校长助理,仿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为学校设计全校学生的学号。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

2.开放活动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能

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开放活动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往后我又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以绳子当篱笆,去围一块地,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操作活动,学生很有创意的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围法,有在操场上围成长万形的,有靠一边围墙的,还有找一个角靠了两边墙围的""学生通过相互比较,最后择优选定了操作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就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借助美感培养数感

数学,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毫无美感可言,就是一堆数字的堆砌。但其实数学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无论是数字之间的逻辑之美,还是数学公式的构想之美,亦或是几何之中的对称之美,都是妙不可言。就像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库默所说:"一种奇特的美统治着数学王国,这种美不像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那么相类似,但她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与艺术之美是十分相象的。"而且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它的很多美也同样在生活之中有所体现,就像数学中所提到的黄金分割线,在实际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的应用,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建筑,也是运用几何中的美感来进行设计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的美的元素,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理解、感悟,从而让学生去发现美、观察美、体会美、创造美,并让学生的数感在数学这片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四、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总之,数感是一种感悟,包含感知与领悟。只有动感、美感、情感刺激作用下的"感",才能形成学生经过自身思考产生的"悟"。数感既是教师的教学支点,又是学生的学习燃点。学生在动感、美感与情感引导下的课堂学习中,更加易于形成数感。

参考文献

[1]唐明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分析.《读写算.教研版》.2014.06

[2]韩东.读中感悟培养数感.《新教师》.2018.03

标签:;  ;  ;  

在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中培养数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