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油箱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油箱,油箱包括下壳体、安装柱体、降噪薄膜及上壳体,将安装柱体的一端固定于下壳体内,降噪薄膜套在安装柱体外,安装柱体的相对两端穿过通孔,上壳体盖设于下壳体上,边沿部压设于下壳体的边缘与上壳体的边缘之间,安装柱体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口处。降噪薄膜的中间部漂浮在油液表面,油液的高度变化带动降噪薄膜升降。当急刹车、快速启动或转弯等造成较大的油液晃动时,由于降噪薄膜的中间部漂浮在油液表面,因此大量油液与降噪薄膜的表面接触,增大油液表面受力,降低晃动幅度以降噪,同时降噪薄膜变形阻挡油液移动,达到降噪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防浪板,具有轻量化、节能化的优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安装柱体,呈空心状,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安装柱体的侧壁开设有过油孔;降噪薄膜,包括中间部及边沿部,所述中间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柱体的相对两端穿过所述通孔;及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边沿部压设于所述下壳体的边缘与所述上壳体的边缘之间,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柱体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口处。

设计方案

1.一种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

安装柱体,呈空心状,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安装柱体的侧壁开设有过油孔;

降噪薄膜,包括中间部及边沿部,所述中间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柱体的相对两端穿过所述通孔;及

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边沿部压设于所述下壳体的边缘与所述上壳体的边缘之间,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柱体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孔沿所述安装柱体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孔包括第一过油孔及第二过油孔,所述第一过油孔贯穿所述安装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油孔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油孔的最高点,所述第二过油孔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油孔的最低点但低于所述第一过油孔的最高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与所述边沿部之间形成有过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过油口之间形成一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沿部与所述中间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包括中间区及边缘区,所述中间区位于所述边缘区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中间部的边缘区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区的厚度,所述通孔周边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区的厚度,所述边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区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的厚度范围为0.05mm—0.5mm,所述边缘区、所述边沿部及所述通孔周边的厚度范围均为2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安装柱体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上壳体的安装口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油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泵,所述油泵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体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油箱。

背景技术

油箱是燃油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人们对车辆的要求只是代步工具,较少关心车辆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品质,对油箱简单理解为存油箱体,很少关心燃油晃动导致的异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不但要求车辆具有代步功能,还要求车辆具有舒适的NVH性能、较低的异响,从而要求油箱晃动声音尽可能的小,不能影响乘员舱声学品质。

目前,大部分车型上没有相应的降噪措施,少部分车型使用防浪板进行降噪。即,在燃油晃动的最大方向或者各个方向上安装一块或者多块缓冲板,减小燃油碰撞油箱壁面的冲击力,从而降低油箱内的燃油晃动音。然而这种降噪措施增加的防浪板质量较重,与现在轻量化、节能化车辆设计的理念相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以达到降噪目的,又能实现轻量化、节能化的目的的车辆及其油箱。

一种车辆的油箱,,包括:

下壳体;

安装柱体,呈空心状,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安装柱体的侧壁开设有过油孔;

降噪薄膜,包括中间部及边沿部,所述中间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柱体的相对两端穿过所述通孔;及

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边沿部压设于所述下壳体的边缘与所述上壳体的边缘之间,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柱体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油孔沿所述安装柱体的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油孔包括第一过油孔及第二过油孔,所述第一过油孔贯穿所述安装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油孔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油孔的最高点,所述第二过油孔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油孔的最低点但低于所述第一过油孔的最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与所述边沿部之间形成有过油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油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过油口之间形成一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沿部与所述中间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包括中间区及边缘区,所述中间区位于所述边缘区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中间部的边缘区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区的厚度,所述通孔周边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区的厚度,所述边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区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区的厚度范围为0.05mm—0.5mm,所述边缘区、所述边沿部及所述通孔周边的厚度范围均为2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安装柱体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上壳体的安装口处。

上述车辆的油箱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装配时,将安装柱体的一端固定于下壳体内,降噪薄膜套在安装柱体外,使安装柱体的相对两端穿过通孔,上壳体盖设于下壳体上,边沿部压设于下壳体的边缘与上壳体的边缘之间,安装柱体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口处。向车辆的油箱内注入油液后,降噪薄膜的中间部漂浮在油液表面,油液的高度变化带动降噪薄膜升降。当急刹车、快速启动或转弯等造成较大的油液晃动时,由于降噪薄膜的中间部漂浮在油液表面,因此大量油液与降噪薄膜的表面接触,增大油液表面受力,降低晃动幅度以降噪,同时降噪薄膜变形阻挡油液移动,达到降噪的目的。上述油箱通过设计降噪薄膜来达到降噪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防浪板,具有轻量化、节能化的优势。

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油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油泵,所述油泵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体内。

上述车辆因为应用了上述油箱,因此也具有降噪、轻量化、节能化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省去下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包括油箱及油泵,油泵用于泵出油箱内的油液。油箱不仅具有降噪防晃动的特点,还具有轻量化、节能化的优势。具体地,请参阅图1及图2,油箱10包括下壳体100、安装柱体200、降噪薄膜300及上壳体400。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下壳体100为中空状,且顶面敞口。因此,下壳体100内形成有下储油腔。下壳体10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更节能。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下壳体100还可以为其他轻量化节能的材质。

安装柱体200呈空心状。具体地,安装柱体200的外形为薄壁圆柱状。安装柱体200的材质也可以为塑料,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更节能。安装柱体200的一端固定于下壳体100内。具体地,安装柱体200的一端固定于下壳体100的底面。例如,安装柱体200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下壳体100的底面,工艺简单。

安装柱体200的侧壁开设有过油孔,过油孔允许油箱10内的油液流向安装柱体200内,被油泵泵出。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过油孔沿安装柱体200的轴向延伸。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过油孔也为沿安装柱体200的侧壁螺旋延伸,只要能够实现允许油箱10内的油液流向安装柱体200内的目的即可。

过油孔包括第一过油孔210及第二过油孔220,第一过油孔210贯穿安装柱体200的一端。即,第一过油孔210与下壳体100的底部相通,保证下壳体100底部的油液顺利进入安装柱体200内。第二过油孔220的最高点高于第一过油孔210的最高点,第二过油孔220的最低点高于第一过油孔210的最低点但低于第一过油孔210的最高点。如图2及图4所示,第二过油孔220位于安装柱体200的侧壁中部。因此,第一过油孔210与第二过油孔220在安装柱体200的径向方向上有重叠,既能够保证下壳体100底部的油液被泵向安装柱体200内,还能够保证上壳体400内的油液被泵向安装柱体200内,保证供油正常。

具体地,第一过油孔2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过油孔210沿安装柱体200的周向间隔平均分布。第二过油孔2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过油孔220沿安装柱体200的周向间隔平均分布,且第一过油孔210与第二过油孔220错开布置。因此,能够在达到过油效果较好的同时保证安装柱体200的强度。

请参阅图3,降噪薄膜300包括中间部310及边沿部320,中间部310开设有通孔311,安装柱体200的相对两端穿过通孔311。具体地,上壳体400与下壳体100大致为矩形,因此,降噪薄膜300对应的也可以为矩形。中间部310也呈矩形,边沿部3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边沿部320形成矩形环围绕在中间部310四周。降噪薄膜300的材质可以为丁腈橡胶(NBR,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柱体200的相对两端穿过通孔311,因此安装柱体200的中间部分穿设于通孔311内,降噪薄膜300能够在油箱10内的油液的高度变化时,实现同步升降。例如,通孔311的侧壁可以与安装柱体200的侧壁直接接触,或者通孔311的侧壁与安装柱体200之间存在一定间距。

进一步地,中间部310与边沿部320之间形成有过油口330。因此,当急刹车、快速启动或转弯造成较大的油液晃动时,一部分油液会从下壳体100由过油口330流向降噪薄膜300的上面,因此可以降低油液晃动对降噪薄膜300造成的冲击力,一定程度上降低晃动幅度。

进一步地,过油口3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过油口330之间形成一限位带340,限位带3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边沿部320与中间部310上。限位带340可以使降噪薄膜300紧贴油液表面,避免降噪薄膜300的中间部310过渡折叠而紊乱。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带340预留有一定的多余的长度,当中间部310上升到最高点或下降到最低点时,限位带340预留的长度刚好与之匹配,避免降噪薄膜300受到额外的拉扯。

进一步地,中间部310包括中间区312及边缘区313,中间区312位于边缘区313与通孔311之间,中间部310的边缘区313的厚度大于中间区312的厚度,通孔311周边的厚度大于中间区312的厚度,边沿部320的厚度大于中间区312的厚度,防止边缘区313、通孔311周边在受力时断裂。例如,中间区312的厚度范围为0.05mm—0.5mm,边缘区313、边沿部320及通孔311周边的厚度范围均为2mm—5mm。

请参阅图1及图2,上壳体400为中空状,且底面敞口。因此,上壳体400内形成有上储油腔,上储油腔与下储油腔共同形成储油腔。上壳体40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更节能。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上壳体400还可以为其他轻量化节能的材质。

上壳体400盖设于下壳体100上,边沿部320压设于下壳体100的边缘与上壳体400的边缘之间,上壳体400上开设有安装口410,安装柱体200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口410处。具体地,下壳体100与上壳体400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安装柱体200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上壳体400的安装口410处。油泵安装于安装柱体200内,以将油箱10内的油液泵出。

上述车辆及其油箱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装配时,将安装柱体200的一端固定于下壳体100内,降噪薄膜300套在安装柱体200外,使安装柱体200穿设于通孔311内,上壳体400盖设于下壳体100上,边沿部320压设于下壳体100的边缘与上壳体400的边缘之间,安装柱体200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口410处。

向车辆的油箱10内注入油液后,降噪薄膜300的中间部310漂浮在油液表面,油液的高度变化带动降噪薄膜300升降。当急刹车、快速启动或转弯等造成较大的油液晃动时,由于降噪薄膜300的中间部310漂浮在油液表面,因此大量油液与降噪薄膜300的表面接触,增大油液表面受力,降低晃动幅度以降噪,同时降噪薄膜300变形阻挡油液移动,达到降噪的目的。上述油箱10通过设计降噪薄膜300来达到降噪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防浪板,具有轻量化、节能化的优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车辆及其油箱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7651.3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81091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F02M37/00

专利分类号:F02M37/00;F02B77/13

范畴分类:28B;32A;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8-458号成悦大厦23楼

发明人:黄兴来;赖开昌;曾志新;肖迪;吴丹;何靖慧

第一发明人:黄兴来

当前权利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利;李丹

代理机构:44224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车辆及其油箱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