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邓小平法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治,思想,抗日战争,启示,马克思,里程碑,中国。
邓小平法治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曲长海[1](2019)在《邓小平生态法治思想的理论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生态法治思想蕴含在邓小平理论中,对生态法治的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做出重要论述,指引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握其当代价值,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继续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宋林,刘晓霞[2](2018)在《邓小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无产阶级社会法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创造了历史的、唯物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法学。邓小平法治思想深刻总结法律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立法为民,执政为民,法律的民主化表达,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邓小平的法治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法学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法学领域的中国化。(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23期)
吴天娇[3](2018)在《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我国对以往国家建设方面存在的得失展开了深刻反省,并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进行了客观审视,开始了对法治建设的探索,并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在认真总结近二十年来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对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为后期“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法治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论述了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讲述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理念,还剖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第叁部分,主要讲述邓小平法治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详细阐述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从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内容与特征详细阐述了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内核。第五部分,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重要治国思想中进一步探讨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在新时期、新时代下的继承和发展。第六部分,阐述了邓小平法治思想在现今社会的地位和现实启示,对我国现今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七部分,根据十九大对构建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总结邓小平法治思想对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对广大人民的社会生活现实启示以及深远影响。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坚持法治的建设,坚持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继承。因为邓小平法治思想有着正确的内核,他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优秀继承和发展。他开创性的提出了民主法治的理念,将法治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保障,作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撑,作为提升我党执政能力的抓手。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叁位领导人在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领我国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今后的中国,因为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祖国的未来必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必然更加幸福美满。(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饶琨,闫美文[4](2018)在《邓小平军队法治建设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和我军重要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卓越见识、丰富经验和责任担当,为推进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始终要求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法制保障,对军队强调以"严肃纪律"来执行和确保"党的领导";要求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指出了军队"建章立制"的方向和途径;要求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注重"依法"与"从严"的有机统一;始终注重加强纪律教育和干部模范作用,强调通过学习教育来推动官兵法治意识的提升。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依法治军思想,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军、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邓小平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宋珊珊[5](2017)在《习近平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开创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在现阶段,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依法治国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习近平阐述了一系列关于法治的重要思想,他继承了邓小平推进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强调法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阐释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阐明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阐明了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蒋传光[6](2017)在《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自中共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后,强调要把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作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内容丰富系统的邓小平法制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已经历了五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阶段。这五个里程碑分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1997年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开启的依法治国新征程,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这五个里程碑和邓小平及其法制思想从理论逻辑上说均有密切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邓小平法制思想为指导,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坚持中国法治道路的民族特性,坚持理论上的超越与创新,坚持学习、借鉴与立足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立足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环球法律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孙鑫[7](2016)在《邓小平法治思想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法治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它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要建设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而言,即依法治国。“民主和法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矛盾的两方面地论述了民主和法制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全面领导中央工作后,他曾多次阐述民主法治思想的重要性:“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们吃够了动乱的苦头。要制定一系列法律,这是建立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必要保障。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及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公安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做出“稳定压倒一切,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重要论断,为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时期的公安实践指明了正确、科学的发展方向。它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包含了从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蕴含着法制监督的问题。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的公安机关承担了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机关公平、公正、廉洁、高效、文明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在维护和服务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进入新时期,公安工作更应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深化改革创新,着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和水平。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安机关和其执法主体—人民警察应如何运用邓小平法治思想这一有力武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结合当前形势下公安工作面临的挑战,从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有效履行法定职责,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利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多途径论述运用邓小平法治思想指导公安工作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法治观点下公安执法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从公权力源于公民权、保障公民权、服从公民权等多个方面归纳了二者统一的实质;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秩序价值与自有价值、执法权威与消极对抗等矛盾归纳了二者对立的表征,提出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平衡公共执法权与公民权的对策等。本论文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研究和学习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内容。从理论依据、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叁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重点探究了其四个核心内容: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强调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凸显法治建设教育人的目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以论证运用邓小平法治思想指导公安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从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人际冲突因素、社会利益调整因素、敌对势力破坏因素四个方面展现了公安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指出邓小平同志做出的一系列论断才是从根本解决上述矛盾问题的方法。第叁部分从叁个不同角度将邓小平法治思想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一是在思想意识上贯彻执法为民理念,强调保障人权,践行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社会责任;二是在法律层面规范公安机关的执法自由裁量、控制监督公权力、提升执法正当性和公信力;叁是将邓小平法治思想应用在保障公安执法活动和人民警察合法权益上,以期探求符合我国公安工作实际的解决方法和对策。(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11-28)
杨娟[8](2016)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法治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法治思想,与邓小平的其他思想共同组成了邓小平理论。十一届叁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并确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该思想萌发于抗日战争时期,并在工作中得到体现。通过科学立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固的群众和经济基础;通过正反面分析严格执法,为政府行为提供指引;倡导全民守法,提升全党全民法律素养。(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11期)
胡月[9](2016)在《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始终作为一条鲜明的主题贯穿于中国发展进程中。邓小平法治思想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其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来源和特定的历史背景。邓小平法治思想科学严谨、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民主,健全法制;注重树立法律权威;正确处理好党和法律、党和政府的关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坚持司法独立;重视全民法治教育。在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同全面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目标相比,我国的法治建设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法治意识不强;立法问题突出;行政执法不公;司法体制存在缺陷;社会腐败问题严重。为推进我国法治建设,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邓小平法治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因此,坚持以邓小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对于推进我国法治理论发展、部署法治建设战略、促进法治建设实施、实现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完善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推进立法民主性;严格执法,明确划分行政机关执法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完善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职业意识,加强司法信息公开,强化独立的司法制度,保证司法公正;全面落实国家公职人员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建立以党内民主为基础的反腐制度体系,加强党外监督,建立健全反腐机制。(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佟佳[10](2016)在《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不断推进,法治建设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内核。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建设更是上升到了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做出了巨大的探索,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论述。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法治建设作为保障,而本文正是以邓小平法治思想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发展过程深入的剖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以邓小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丰富其现实价值,为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构想实现进一步的挖掘,发挥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现实,实现符合在现阶段法治建设时代语境下的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总结国内外关于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结合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内容进行分析,为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作为理论依托。第叁部分主要介绍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一是民主与法制思想的相关理论研究,二是建立法律体系的相关理论,叁是邓小平法治思想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理论,四是增强全民法律意识理论,在这一章节中深入分析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实践应用的呈现。通过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特征进行分析,掌握理论研究的规律性和原则性,旨在提升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的现实价值。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的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现实启示,结合实际的中国国情,分析出了邓小平法治思想对当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邓小平法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无产阶级社会法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创造了历史的、唯物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法学。邓小平法治思想深刻总结法律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立法为民,执政为民,法律的民主化表达,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邓小平的法治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法学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法学领域的中国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邓小平法治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曲长海.邓小平生态法治思想的理论价值[J].继续教育研究.2019
[2].宋林,刘晓霞.邓小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8
[3].吴天娇.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4].饶琨,闫美文.邓小平军队法治建设思想研究[J].邓小平研究.2018
[5].宋珊珊.习近平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新乡学院学报.2017
[6].蒋传光.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J].环球法律评论.2017
[7].孙鑫.邓小平法治思想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8].杨娟.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法治思想探微[J].戏剧之家.2016
[9].胡月.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
[10].佟佳.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