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泸沽湖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搬迁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徐梦佳,刘冬,鞠昌华,邹长新,杨悦[1](2021)在《“五水统筹”治理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文中指出"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旧严峻,共抓大保护的格局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此,本文从构建"五水统筹"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修复,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提供参考。
苟廷佳[2](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邵秀英,张金瑞[3](2021)在《古村落旅游地及其共生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村落旅游发展迅速,共生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旅游领域的研究,并向古村落旅游方向发展。国内关于古村落旅游的共生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古村落旅游企业共生、产业共生、利益主体共生和空间共生4个方面,并认为对称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是古村落旅游发展的最优行为模式和最优组织模式。未来,应该在丰富古村落旅游共生的研究内容,增加研究数量,探索古村落旅游共生模式的定量研究方法,深挖古村落旅游共生机制与共生路径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赵慧林[4](2020)在《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人类遗产,分析保护区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探寻驱动景观格局变化的因子,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保护规划策略。本论文运用目视解译结合实地考察的方法,对保护区1998年、2008年的Landsat5卫星影像和2018年的Landsat 8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总结对比景观变化幅度、景观转化方向、景观变化速率及景观格局指数四个方面特征,分析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探索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规划策略。论文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1998年至2018年的景观格局变化林地、建设用地景观持续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且林地景观始终是景观中的优势景观类型。水域、耕地、牧草地景观呈现持续的减少趋势,其他用地景观呈现微弱的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总体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而多样性和均匀度则表现出持续走低的态势,整体看来,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存在林地景观在景观中有绝对优势,各景观类型的分布呈现不均匀的发展态势。(2)驱动力研究方面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作用明显。人为因素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主要的景观格局驱动力,政策因子对动态景观格局有着直接的作用。(3)保护规划策略方面保护区应当持续发挥林地景观的基质优势,加强森林防火宣传与森林防火巡逻工作;持续改造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控制耕地斑块面积持续下降,提高耕地景观复合利用;严格控制放牧规模和数量,引导放牧村民改变营生方式;合理开发,走生态旅游路线;坚持施行合理的人口政策,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秦冉[5](2020)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文中提出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研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保护对象等重要自然资源进行管控保护,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通过分析指标选取,既能从宏观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生境进行把握,也可以对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进行精确保护。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因为游客骤增、管理不善、保护意识较低等诸多原因,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出现了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生境问题。面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恶化,为了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生境、保护对象进行更好的保护,合理的功能区划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论文以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多因子叠加等研究方法,遵循“指标选取——权重计算——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功能区划——保护建议及发展策略”这一主线研究分析,分析研究区域的敏感性分布及功能区划,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划,限制人为活动区域,给保护区生态系统合理的生存、恢复空间,达到引导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相关研究指标的频度分析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人为活动以及地质灾害三个方面的十一个分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权重值,分别为高程0.0577、坡度0.0264、坡向0.0373、水域缓冲0.1265、珍稀植被0.3410、植被盖度0.0831、土壤类型0.0214、土地覆被0.1169、坡度0.0304、道路缓冲0.0398、景观资源0.1194。(2)对十一个指标逐一进行单因子分析,按照按生态敏感性指数值的高低分为5级: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较低敏感和低敏感,利用ArcGIS对各个分析指标转换为30m*30m的GRID格式的栅格数据,按照专家判断矩阵的权重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泸沽湖湿地敏感性在1.5761—7.6751之间,低敏感区域面积1519hm2,占比9%,较低敏感区域面积4764hm2,占比28%,中敏感区域占比24%,面积为4115hm2,高敏感区域占比17%,面积2775hm2,极敏感面积3694hm2,占比22%。(3)按照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依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为目标进行分区规划,一般控制区6485.8hm2,占比38%,包含低敏感区、较低敏感区,核心保护区面积10381.2 hm2,占比62%,包含中敏感区、高敏感区、极敏感。(4)在完成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结果对自然保护区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建议,为保护区制定了控制人口数量、栖息地建设、资源研究、泸沽湖管控、草海生态恢复为主的保护措施和强化中心城镇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和摩梭文化发展的发展策略。
魏唯一[6](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傅求妹[7](2019)在《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带薪假期的延长,旅游正逐渐从简单的观光模式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变。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都是休闲度假产品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湖泊旅游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旅游小镇作为城镇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如何提升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档次,转变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发展模式成为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分别从研究湖泊旅游资源与旅游小镇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几种开发模式,对国内国外较有影响的旅游规划理论以及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本文将云南省抚仙湖海口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抚仙湖的自然环境与区位交通等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接着对抚仙湖流域内的内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归类,分析了当前抚仙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以及提出解决思路,然后再将前文的研究结果运用到海口镇的旅游开发中。本论文通过对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综合分析,总结在保护湖泊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对旅游小镇进行旅游开发提供建议与对策。
崔景悦[8](2018)在《泸沽湖云南段沿岸摩梭村落空间规划及小落水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数量锐减,乡村建设成为热点。传统村落传承着民族地域文化、生活智慧及历史记忆,但过度旅游开发促使乡村失去自身特色、传统文化流失、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冲突、传统生活方式和认同感弱化。云南省拥有众多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而泸沽湖环湖村落更具特色,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发展并造成空间异化。但目前的规划手法对村落风貌、特色及持续发展等方面大多缺乏针对性控制和引导。因此,一般性的乡村建设模式难以完全满足具备特殊环境背景、民族文化和空间特色的乡村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本论文以云南省永宁乡泸沽湖环湖摩梭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泸沽湖云南段环湖村落空间形态演变规律、演变因素和规划实施成效的研究和评价,总结出村落空间演变共性特征,提出传统民族村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问题并综合评价,通过解读上位及相关规划,总结有益于解决现状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为环湖村落提供规划启示。本论文在总结当前环湖村落保护发展问题的基础上,肯定了传统文化内在涵化力和生命力对村落空间的重要作用,并选取小落水村为规划设计对象,以摩梭文化影响下的传统空间类型为基本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在整体空间、临湖空间、合院空间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和设计控制引导,尝试在满足村落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延续摩梭传统并落实在空间层面,用以指导摩梭环湖村落的未来发展和空间建设。
张寿香[9](2017)在《泸沽湖旅游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地处"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和文化生态脆弱区交汇点,泸沽湖生态旅游环境发展对于促使当地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能够繁衍生息,使人文环境能延续并得到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贤全[10](2017)在《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怒江、金沙江流域沿岸三个村寨的傈僳族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大坝下的经济生活变迁。这三个处于不同地域的村寨在电站建设中移民搬迁中的实证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村寨经济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牵引与塑造。正是这两种力量促使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上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巨大转型与变迁。换言之,民族地区的经济变迁密切关联于国家权力与资本。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在当下取得了利益一致性的表达。当政府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而资本追逐利润的不竭冲动得不到适当遏制时,权力和资本在利益上密切勾连,即为权力和资本的合谋提供了最大可能和巨大的空间。民族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常常成为资本追逐巨额利润的重要场域。地处西部边陲的云南西部,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傈僳族主要分布三江流域沿岸靠近河谷地带的区域,当资本以建设水电站的方式介入到这一区域时候,当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与政绩的时候,当地傈僳族村民的经济生活由此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在国家工程的介入之下所引发的傈僳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对不同的村寨、不同的村民产生的影响不同,村寨与村民获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种来自外部力量推动的变迁在民族地区主要和国家基层权力与资本密切关联。在移民搬迁中,电站业主方、地方政府、村民形成了三角利益博弈关系。在这个博弈三角之中,任何两方之间都有相互抵抗与妥协的地方,有时候抵抗强一些,有时候妥协多一点,抵抗与妥协始终伴随着博弈的过程。在此博弈过程中,也逐渐建构出了所谓的“刁民”与不屈的抵抗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对处于弱势的村民来说,导致了村民内部的经济与利益关系的分化,从以前的大致均同化转变成差异化的经济层次结构。村民同时面对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生活境遇,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泸沽湖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搬迁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泸沽湖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搬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五水统筹”治理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 |
顶层设计日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纵向深入 |
一是发布系列规划和指导意见。 |
二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
三是组织实施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四是加大生态多样性保护力度。 |
跨区域协作不断深化,共抓大保护格局初步建立 |
一是建立长江经济带“1+3”省际多边协商合作机制。 |
二是建立省际双边协调机制。 |
三是建立市县协调机制。 |
四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 |
激励机制不断强化,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 |
一是建立基于保护绩效的生态补偿制度。 |
二是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机制。 |
三是大力开展绿色金融试点。 |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问题 |
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扭转 |
一是上、中、下游缺乏统筹保护。 |
二是生态系统破碎化加剧,大量的生态空间被挤占。 |
三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
共抓大保护有效联动不足 |
一是尚未构建“五水”联动的大保护布局。 |
二是各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仍未建立健全,中央层面的统筹协调依旧不足[4]。 |
三是协同保护的行动不够。 |
过高依赖行政手段,缺少市场化调节 |
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
构建“五水统筹”综合治理体系 |
一是突破难点,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 |
二是找准核心,大力促进水生态保护修复。 |
三是巩固基础,协同保障流域水资源。 |
四是严守底线,牢牢守住流域水安全。 |
五是发扬特色,大力弘扬水文化。 |
加强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修复 |
一是加强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 |
二是加强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修复。 |
三是开展长江流域系统性生态环境研究。 |
四是构建长江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体系。 |
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
一是强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 |
二是强化依法治理。 |
三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四是引导支持全社会的参与。 |
(2)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文献分析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2 生态产品价值 |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
4.1 三江源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生态地位 |
4.1.5 生态保护 |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
5.1.2 问卷基本情况 |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1.4 描述性统计 |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
5.2.1 问卷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空间交叉分析 |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
6.1.1 生态农畜产品 |
6.1.2 淡水资源产品 |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
6.2.3 绿电交易现状 |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3)古村落旅游地及其共生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古村落旅游地及相关研究 |
2 共生理论在旅游中的研究 |
3 古村落旅游的共生研究 |
3.1 古村落旅游企业共生 |
3.2 古村落旅游产业共生 |
3.3 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共生 |
3.4 古村落旅游空间共生 |
4 结语 |
(4)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观格局研究 |
1.2.2 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 |
1.2.3 驱动力研究 |
1.2.4 泸沽湖区域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保护区范围及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社会经济 |
第3章 保护区景观解译及分类 |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2 景观类型分类 |
3.2.1 景观分类体系 |
3.2.2 景观解译方案 |
3.2.3 建立解译标志 |
3.3 景观分类结果 |
第4章 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
4.1 保护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4.1.1 变化幅度分析 |
4.1.2 变化方向分析 |
4.1.3 变化速率分析 |
4.1.4 小结 |
4.2 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特征分析 |
4.2.1 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级别动态变化研究 |
4.2.2 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类型级别动态变化研究 |
第5章 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5.1 自然因素 |
5.1.1 降水因子 |
5.1.2 地势因子 |
5.1.3 气候因子 |
5.1.4 生物因子 |
5.2 人为因素 |
5.2.1 景观格局变化人为驱动因子获取与处理 |
5.2.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 |
5.2.3 政策因子 |
5.3 保护规划策略 |
5.3.1 基质优化建设 |
5.3.2 廊道建设策略 |
5.3.3 斑块优化策略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现状 |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 |
1.2.3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关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主要保护对象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现状 |
2.2.2 经济现状 |
2.3 保护区典型性 |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权重确定 |
3.1 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分析指标选取原则 |
3.1.2 分析指标选取方法 |
3.1.3 层次分析法构建 |
3.1.4 指标体系内涵 |
3.2 指标权重 |
第4章 单一指标生态敏感性分析 |
4.1 数据库建立 |
4.2 敏感等级界定 |
4.3 指标因子分析 |
4.3.1 生境敏感性 |
4.3.2 人为活动强度 |
4.3.3 地质灾害敏感性 |
第5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
5.1 敏感性分析结果 |
5.1.1 生境敏感性分析 |
5.1.2 人为活动强度 |
5.1.3 地质灾害敏感性 |
5.1.4 综合分析 |
5.2 区划结果 |
5.2.1 区划功能 |
5.2.2 功能区划结果 |
5.3 区划对比分析 |
5.3.1 区划与活动现状矛盾调整 |
5.3.2 区划与保护对象矛盾调整 |
5.3.3 区划与风景名胜区矛盾调整 |
5.3.4 圈层调整 |
5.4 保护区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 |
5.4.1 生态环境保护 |
5.4.2 发展策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建设旅游小镇的意义重大 |
1.1.3 湖泊水环境均呈恶化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 |
1.5.1 旅游小镇相关概念 |
1.5.2 旅游小镇的特点 |
1.5.3 湖泊旅游相关概念 |
1.5.4 湖泊旅游资源的类型 |
1.5.5 湖泊旅游资源的特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旅游开发模式相关理论 |
2.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2 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2.1 国内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2.2 国外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3.1 国内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3.2 国外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探讨 |
3.1 湖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湖泊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源多 |
3.1.2 过渡开发导致湖泊面积减少 |
3.1.3 湖滨景观设计不合理 |
3.1.4 湖泊旅游开发模式滞后 |
3.1.5 湖泊旅游与周边城镇的互动弱 |
3.2 旅游小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旅游小镇与当地居民互动缺失 |
3.2.2 对生态重视不够,环保意识较差 |
3.2.3 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吸引力不够强 |
3.2.4 旅游开发资金紧缺 |
3.2.5 相关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低 |
3.3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原则 |
3.3.1 生态安全和修复原则 |
3.3.2 系统性开发原则 |
3.3.3 区域功能分异原则 |
3.3.4 特色化开发原则 |
3.3.5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
3.4 湖泊保护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 |
3.4.1 从开发主体的角度 |
3.4.2 从旅游小镇依托要素角度 |
3.4.3 从旅游小镇开发结构的角度 |
3.5 国内案例分析 |
3.5.1 乌镇 |
3.5.2 千岛湖 |
3.5.3 湖州太湖 |
3.5.4 小结 |
3.6 国外案例分析 |
3.6.1 新西兰皇后镇 |
3.6.2 日本琵琶湖 |
3.6.3 小结 |
第四章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实践 |
4.1 抚仙湖周边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
4.1.1 地区概况 |
4.1.2 区位交通 |
4.1.3 抚仙湖旅游发展历程 |
4.1.4 抚仙湖客源市场分析 |
4.1.5 区域湖泊类旅游资源竞合分析 |
4.1.6 抚仙湖周边景区旅游资源对比 |
4.1.7 抚仙湖周边主要景区开发模式分析 |
4.1.8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4.2 前期资料收集与整理 |
4.2.1 海口镇概况 |
4.2.2 上位规划分析 |
4.2.3 现状分析 |
4.2.4 旅游资源分析 |
4.2.5 海口镇旅游开发SWOT分析 |
4.3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的应用 |
4.3.1 开发理念 |
4.3.2 项目定位 |
4.3.3 开发模式 |
4.3.4 旅游产品策划 |
4.3.5 从新旅游发展六要素角度拓展旅游业态 |
4.3.6 方案设计 |
4.3.7 多维度贯彻环保理念 |
4.4 后期运营 |
4.4.1 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链 |
4.4.2 全要素导入服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8)泸沽湖云南段沿岸摩梭村落空间规划及小落水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村落消逝及云南村落众多的现状 |
1.1.2 乡村建设现状 |
1.1.3 云南省民族村落现状 |
1.1.4 泸沽湖现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1 转型期 |
1.4.2 空间形态 |
1.4.3 特定区域 |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 |
2.1.2 国外乡村村落空间及形态研究 |
2.1.3 国外乡村建设与文化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国内民族村落旅游研究 |
2.2.2 国内乡村村落空间研究 |
2.2.3 国内民族地区村落发展与规划研究(摩梭) |
2.2.4 国内乡村规划与文化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泸沽湖环湖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
3.1 区域环境历史发展 |
3.2 区域现状概况 |
3.2.1 地理 |
3.2.2 气候水文 |
3.2.3 交通 |
3.2.4 资源 |
3.2.5 区域旅游发展现状概况 |
3.2.6 区域内沿湖村落概况 |
3.2.7 区域问题概况 |
3.3 研究范围确定 |
3.4 物质空间形态的演变 |
3.4.1 空间格局(形态)演变二维分析 |
3.4.2 空间格局(形态)演变的量化分析 |
3.5 村落空间形态模式归纳 |
3.5.1 整体布局及形态 |
3.5.2 宅院 |
3.5.3 山、湖、田、村位置关系 |
3.5.4 街巷及公共空间 |
3.5.5 功能/商业空间 |
3.6 小结 |
第四章 泸沽湖环湖村落空间形态演变因素分析与评价启示 |
4.1 环湖村落空间形态原因分析 |
4.1.1 自然 |
4.1.2 经济产业 |
4.1.3 政策、规划与管理 |
4.1.4 交通 |
4.1.5 文化 |
4.1.6 规划实施 |
4.1.7 村规民约及村民意愿 |
4.2 环湖村落问题评价 |
4.2.1 环湖村落综合问题 |
4.2.2 环湖村落综合评价 |
4.3 对规划启示 |
第五章 规划研究—区域策略与典型村落规划设计 |
5.1 规划理念及策略 |
5.1.1 规划理念 |
5.1.2 规划策略 |
5.2 小落水村现状分析 |
5.2.1 用地结构单一,新增用地种类、空间位置过于固定或聚集 |
5.2.2 新增院落/建筑平面形式异化破坏传统空间格局及形态 |
5.2.3 道路整体联系性较弱,部分可达性差 |
5.2.4 沿湖建筑形成屏障影响景观渗透 |
5.2.5 公共空间与新增功能关联性弱,商业影响打跳空间形式 |
5.2.6 规划技术手段和政府强制性政策的失效 |
5.3 小落水村上位规划 |
5.4 小落水村规划设计 |
5.4.1 规划构思 |
5.4.2 具体规划设计方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现状村落情况调查表 |
附录D:相关规划图件 |
(9)泸沽湖旅游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两省区政府合作机制, 完善制定统一环境标准 |
二、建立专业的景区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完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
三、创新和完善资金保障投入机制, 多渠道筹集湖泊保护治理资金 |
四、完善生态旅游环境技术保障体系 |
五、加强泸沽湖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综合治理 |
六、进行旅游线路调整, 实现游客分流 |
七、协同创新构建新型生态旅游环境格局 |
(10)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现代社会中的政府与资本 |
三、经济人类学视野下对发展的反思 |
四、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回顾 |
五、云南民族地区的国家工程:大坝建设 |
第二章 大坝工程下的傈僳族三村 |
一、影子大坝下的小沙坝村 |
(一) 移民搬迁前小沙坝村村民的经济生活 |
(二) 悬在村民心头的影子大坝 |
(三) 搬迁后小沙坝村民的生活现状 |
二、阿海建坝下的库支村与牛克席 |
(一) 阿海建坝 |
(二) 位于电站库区与施工区的库支村 |
(三) 移民搬迁的牛克席村 |
三、小沙坝村、库支村、牛克席村的比较 |
第三章 大坝下傈僳族经济生活变迁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 |
一、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与运行机制 |
(一) 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 |
(二) 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行机制 |
二、民族传统力量在基层政权中的延伸 |
(一) 家族势力 |
(二) 退休返乡的干部 |
(三) 退伍返乡的干部 |
三、外部资本的介入 |
(一) 电站方 |
(二) 外来投机商 |
第四章 移民搬迁中的利益博弈 |
一、不同利益集团的视角 |
(一) 地方基层政府的视角 |
(二) 企业的视角 |
(三) 村民的视角 |
二、被建构的“刁民”与“钉子户” |
(一) 征地与移民搬迁中村民的抵抗 |
(二) 弱者的武器 |
第五章 村民内部的分化 |
一、村民经济阶层的分化 |
(一) 新兴的领头人 |
(二) 失败的投资者 |
(三) 底层的拾荒者 |
二、村民利益关系的分化 |
第六章 危机与生机 |
一、危机 |
(一) 身份模糊的失地农民 |
(二) 民族文化传承的潜在危机 |
(三) 大坝蓄水后的灾害 |
二、生机 |
(一) 潜在的生计方式 |
(二) 被组织起来的农民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小沙坝村50户村民调查表 |
附录二:小沙坝村摄于2012年12月 |
附录三:阿海电站、库支村、牛克席卫星图 |
附录四:2009年与2016年的库支村 |
四、泸沽湖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搬迁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五水统筹”治理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J]. 徐梦佳,刘冬,鞠昌华,邹长新,杨悦. 环境保护, 2021
- [2]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3]古村落旅游地及其共生研究综述[J]. 邵秀英,张金瑞. 中国名城, 2021(11)
- [4]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D]. 赵慧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D]. 秦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7]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D]. 傅求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泸沽湖云南段沿岸摩梭村落空间规划及小落水村规划研究[D]. 崔景悦.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9]泸沽湖旅游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对策研究[J]. 张寿香.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7(05)
- [10]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D]. 王贤全. 云南大学, 2017(09)
标签:三江源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传统村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