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电容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它包括安装平台整形机构、平行移送机构以及换向机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组件以及开合组件,整形组件包括两块相对滑动的滑动板、依次设置于滑动板上的平面整脚模块、竖直整脚模块以及多组检测模块,开合组件用于驱动两块滑动板在同一直线上相向或相背运动,每组检测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上的两个检测块以及固定于检测块上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的极性的传感器。在平送机构的平送过程中利用平面整脚模块和竖直整脚模块完成电容导针的整合,然后在检测块、换向机构的作用下将电容的导针设置成相应的位置,为下一步的套胶做好准备,保证这个工序的有序顺利进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平台、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用于电容导针整形和检测的整形机构、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用于电容在整形机构上移动的平送机构以及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用于将电容正负极转向的换向机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平台上方的整形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整形组件运动的开合组件,所述整形组件包括两块相对滑动且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的滑动板、依次设置于滑动板上的用于将电容的导针整合在同一平面的平面整脚模块、用于将电容针脚整合成竖直状的竖直整脚模块以及多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极性的检测模块,所述开合组件用于驱动两块滑动板在同一直线上相向或相背运动,所述换向机构置于两个检测模块之间,每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上的两个检测块以及固定于检测块上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的极性的传感器。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平台、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用于电容导针整形和检测的整形机构、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用于电容在整形机构上移动的平送机构以及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用于将电容正负极转向的换向机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平台上方的整形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整形组件运动的开合组件,所述整形组件包括两块相对滑动且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的滑动板、依次设置于滑动板上的用于将电容的导针整合在同一平面的平面整脚模块、用于将电容针脚整合成竖直状的竖直整脚模块以及多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极性的检测模块,所述开合组件用于驱动两块滑动板在同一直线上相向或相背运动,所述换向机构置于两个检测模块之间,每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上的两个检测块以及固定于检测块上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的极性的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检测块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电容导针通过的竖直槽,另一个所述检测块上对位竖直槽设置有与竖直槽卡合连接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两侧壁分别抵接于电容的一个导针,所述凸起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别压合于竖直槽的侧壁与凸起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侧壁或竖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沿滑动板的运动方向贯穿检测块后一端抵接于凸起的侧壁或竖直槽的侧壁且另一端电连接于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整脚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整脚块、固定于一个整脚块上方用于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开的“V”形的分脚器以及固定于另一个整脚块上且对位分脚器开设有“V”形槽的分脚片,所述分脚器与分脚片的“V”形槽对位配合,两个所述整脚块的相对面均为竖直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的轴线转轴连接于安装平台且位于两个检测模块之间的换向架、两个对称设置且铰接于换向架上方的换向夹、固定于安装平台上且传动连接于换向架用于驱动换向架转动的换向电机、用于驱动两个换向夹开合的开合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换向架转动角度或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整脚模块包括置于一个滑动板上的整脚座、置于另一个滑动板上且对位整脚座设置的整脚顶块、置于整脚座向着整脚顶块一侧且竖直设置的整脚板、两个铰接于整脚座且分别位于整脚板两侧的整脚压板以及连接于每个整脚压板的背离整脚顶块一端的整脚辊轮,所述整脚顶块的向着整脚座的一端设置为“V”形,所述整脚顶块在向着整脚座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所述整脚座后两侧抵接于整脚辊轮用于驱动整脚压板向着整脚板的方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构还包括若干固定于安装平台上的水平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每个水平导轨的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动板分别固定于一个所述滑块上,所述开合组件连接于所述滑块或滑动板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相对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送机构包括固定于安装平台上的移送固定座、水平装设于移送固定座上的移送导轨座、固定于移送导轨座内的移送导轨、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移送导轨且运动方向垂直于滑动板的移动方向的移送箱、若干平行于滑动板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移送箱的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啮合于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之间且轴转连接于移送箱内的齿轮、用于驱动移送箱滑动的移送杠杆组、固定于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的向着平面整脚模块一端且对位配合的夹头、沿移动上齿条的滑动方向滑动且抵接于移动上齿条或移送下齿条的背离夹头一端的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架以及用于驱动滑动架移动的驱动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上齿条的向着滑动架的一端设置有摩擦滚轮,所述滑动架抵接于摩擦滚轮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上的夹头相分离,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滑动架向着移动上齿条方向滑动的驱动连杆以及设置于移送上齿条或移送下齿条上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上的夹头相靠近的夹紧驱动组。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6个工位,依次为平面整脚模块、竖直整脚模块、用于检测电容负极的检测模块、换向机构、用于检测换向后的电容导针正负极是位置的检测模块以及用于确认正负极方向是否准确的检测模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电容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解电容的生产和使用中,需要在铝外壳外部套上一层胶套。在电解电容器的生产中,必须保证电容器不错极,在制成电容器的裸品后,通过套管机在其裸品外壳上套设一个胶管,一来在其上正确地标印出电容器正极、负极、有关参数、特性等,同时也为了确保电容器外壳对外绝缘。其生产流程通常为:一边通过振动盘将电容器的裸品倒立起来(导针朝下),通过移送装置排列理顺成批的电容器裸品,再转送到夹持装置,另一边通过送管装置将胶管先送到套管针上,保持胶管上正极\/负极标记在一定的方向,并切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将套管针上的胶管压下套在电容器裸品外面,最后通过热风等形式加热收缩胶管,让胶管严密的包裹在电容器裸品上。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自动检测和换向功能的移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它包括安装平台、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用于电容导针整形和检测的整形机构、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用于电容在整形机构上移动的平送机构以及设置于安装平台上用于将电容正负极转向的换向机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平台上方的整形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整形组件运动的开合组件,所述整形组件包括两块相对滑动且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的滑动板、依次设置于滑动板上的用于将电容的导针整合在同一平面的平面整脚模块、用于将电容针脚整合成竖直状的竖直整脚模块以及多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极性的检测模块,所述开合组件用于驱动两块滑动板在同一直线上相向或相背运动,所述换向机构置于两个检测模块之间,每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上的两个检测块以及固定于检测块上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的极性的传感器。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检测块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电容导针通过的竖直槽,另一个所述检测块上对位竖直槽设置有与竖直槽卡合连接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两侧壁分别抵接于电容的一个导针,所述凸起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别压合于竖直槽的侧壁与凸起之间。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侧壁或竖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沿滑动板的运动方向贯穿检测块后一端抵接于凸起的侧壁或竖直槽的侧壁且另一端连接于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平面整脚模块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整脚块、固定于一个整脚块上方用于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开的“V”形的分脚器以及固定于另一个整脚块上且对位分脚器开设有“V”形槽的分脚片,所述分脚器与分脚片的“V”形槽对位配合,两个所述整脚块的相对面均为竖直平面。

优选地,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的轴线轴转连接于安装平台且位于两个检测模块之间的换向架、两个对称设置且铰接于换向架上方的换向夹、固定于安装平台上且传动连接于换向架用于驱动换向架转动的换向电机、用于驱动两个换向夹开合的开合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换向架转动角度或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整脚模块包括置于一个滑动板上的整脚座、置于另一个滑动板上且对位整脚座设置的整脚顶块、置于整脚座向着整脚顶块一侧且竖直设置的整脚板、两个铰接于整脚座且分别位于整脚板两侧的整脚压板以及连接于每个整脚压板的背离整脚顶块一端的整脚辊轮,所述整脚顶块的向着整脚座的一端设置为“V”形,所述整脚顶块在向着整脚座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所述整脚座后两侧抵接于整脚辊轮用于驱动整脚压板向着整脚板的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整形机构还包括若干固定于安装平台上的水平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每个水平导轨的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动板分别固定于一个所述滑块上,所述开合组件连接于所述滑块或滑动板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相对运动。

优选地,所述平送机构包括固定于安装平台上的移送固定座、水平装设于移送固定座上的移送导轨座、固定于移送导轨座内的移送导轨、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移送导轨且运动方向垂直于滑动板的移动方向的移送箱、若干平行于滑动板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移送箱的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啮合于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之间且轴转连接于移送箱内的齿轮、用于驱动移送箱滑动的移送杠杆组、固定于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的向着平面整脚模块一端且对位配合的夹头、沿移动上齿条的滑动方向滑动且抵接于移动上齿条或移送下齿条的背离夹头一端的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架以及用于驱动滑动架移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移动上齿条的向着滑动架的一端设置有摩擦滚轮,所述滑动架抵接于摩擦滚轮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上的夹头相分离,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滑动架向着移动上齿条方向滑动的驱动连杆以及设置于移送上齿条或移送下齿条上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和移送下齿条上的夹头相靠近的夹紧驱动组。

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6个工位,依次为平面整脚模块、竖直整脚模块、用于检测电容负极的检测模块、换向机构、用于检测换向后的电容导针正负极是位置的检测模块以及用于确认正负极方向是否准确的检测模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平送机构的平送过程中利用平面整脚模块和竖直整脚模块完成电容导针的整合,然后在检测块、换向机构的作用下将电容的导针设置成相应的位置,为下一步的套胶做好准备,保证这个工序的有序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形机构和换向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整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直整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开合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图1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上齿条、移送下齿条以及齿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它包括安装平台1、设置于安装平台1上方用于电容导针整形和检测的整形机构2、设置于安装平台1上用于电容在整形机构2上移动的平送机构3以及设置于安装平台1上用于将电容正负极转向的换向机构4,整形机构2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平台1上方的整形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整形组件运动的开合组件21,整形组件包括两块相对滑动且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的滑动板22、依次设置于滑动板22上的用于将电容的导针整合在同一平面的平面整脚模块23、用于将电容针脚整合成竖直状的竖直整脚模块24以及多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极性的检测模块25,开合组件21用于驱动两块滑动板22在同一直线上相向或相背运动,换向机构4置于两个检测模块25之间,每组检测模块25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22上的两个检测块251以及固定于检测块251上的用于检测电容导针的极性的传感器252。

基于上述结构,首先平送机构3将电容从振动盘上夹取到平面整脚模块23上,通过平面整脚模块23的作用将电容的两个导针整合在同一个平面上,下一步,通过平送机构3将平面整脚模块23上经过整形的电容移动到竖直整脚模块24上进行整合,经过平面整脚模块23和竖直整脚模块24的整合后,电容的两个导针的长度方向沿竖直平面向下,然后将电容移动到检测块251上利用传感器252对电容的两个导针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利用换向机构4将两个导针的位置换向然后移动到下一个检测模块25上进行检测,如果两个导针的方位正确则不需换向,直接移动到下一个检测模块25进行检测,经过检测合格后的电容经过平送机构3移动到一个工序上继续作业;由此,利用在平送机构3的平送过程中利用平面整脚模块23和竖直整脚模块24完成电容导针的整合,然后在检测块251、换向机构4的作用下将电容的导针设置成相应的位置,为下一步的套胶做好准备,保证这个工序的有序顺利进行;由于整形组件中的平面整脚模块23、竖直整脚模块24以及竖直整脚模块24之间时分离的,即使有异物掉落在整形组件上,由于整形组件的开合位置落空,只要异物不超过产品体积,异物都会掉落至安装平台上,不会在生产中损坏设备和产品,提高生产稳定性。

为了保证电容在检测极性的过程中,导针不会变形,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检测块25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电容导针通过的竖直槽253,另一个检测块251上对位竖直槽253设置有与竖直槽253卡合连接的凸起254,凸起254的两侧壁分别抵接于电容的一个导针,凸起254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别压合于竖直槽253的侧壁与凸起之间。利用竖直槽253和凸起254之间的配合,保证检测模块25在检测的过程中电容的两个导针的位置不会交叉变形。

为了便于凸起254将两个导针分开,本实施例的凸起254向着竖直槽25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开的倒角(倒圆角或直角)。利用倒角可以轻易的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开。

为了保证电容导针与传感器252的连通,本实施例的凸起254的侧壁或竖直槽253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电体255,导电体255与传感器252电连接。当电容的导针夹持于竖直槽253和凸起254之间时,导电体255与电容的导针接触,并将信号传递给传感器252,从而检测出导针的极性。

为了便于导电体255的安装,本实施例的导电体255沿滑动板22的运动方向贯穿检测块251后一端抵接于凸起254的侧壁或竖直槽253的侧壁且另一端连接于传感器252。

本实施例的导电体255设置于开设有凸起254的检测块251上,设置有竖直槽253的检测块251上对位导电体255开设有让位槽256。

每组检测块251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用于检测电容极性的导电体255,用于检测电容导针正极和负极的导电体255的设置在检测块251上高度不同。本实施例的检测原理是基于电解电容的两个正负极导针的长度不同,通过检测导针的底端位置从而确定相应的导针是正极还是负极,具体为测定导电体的位置上是否有导针,每组检测块251设置一个或两个导电体255也是基于导针的长度不同。

为了实现电容导针的平面整形,本实施例的平面整脚模块23包括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动板22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整脚块231、固定于一个整脚块231上方用于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开的“V”形的分脚器232以及固定于另一个整脚块231上且对位分脚器232开设有“V”形槽的分脚片233,分脚器232与分脚片233的“V”形槽对位配合,两个整脚块231的相对面均为竖直平面。利用平送机构3将电容从振动盘首先移动到平面整脚模块23上,利用分脚器232和分脚片233的“V”形结构,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分开,然后在两个整脚块231的相对竖直平面上将电容的两个导针压合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

为了将电容的两个导针换向,本实施例的换向机构4包括沿竖直方向的轴线轴转连接于安装平台1且位于两个检测模块25之间的换向架41、两个对称设置且铰接于换向架41上方的换向夹42、固定于安装平台1上且传动连接于换向架41用于驱动换向架转动的换向电机43、用于驱动两个换向夹开合的开合机构(图中未示出,如开合机构为设置于两个换向夹之间的气缸)以及用于检测换向架41转动角度或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44。经过检测模块25检测的电容需要将导针换向时,利用平送机构3将电容从检测模块25上移动到换向机构4的位置,然后利用换向夹42将电容夹住,换向电机43驱动换向架41转动从而使得换向夹42上的电容随之转动,利用位置检测传感器44确定换向夹42转动的位置或角度,换向完成后的电容经过平送机构3移动到下一个检测模块25确认是否完成换向;经过检测模块25检测的电容不需要需要将导针换向时,换向架41不转动,直接由平送机构3移动到下一个检测模块25。

本实施例的换向架41上设置有一个沿换向架41的径向方向向两端伸长的止位块45,位置检测传感器44通过检测止位块45的两端的位置从而确定换向架的转动以及停止。

为了将经过平面整脚模块23整理后的电容的导针整合竖直,本实施例的竖直整脚模块24包括置于一个滑动板22上的整脚座241、置于另一个滑动板22上且对位整脚座241设置的整脚顶块242、置于整脚座241向着整脚顶块242一侧且竖直设置的整脚板243、两个铰接于整脚座241且分别位于整脚板243两侧的整脚压板244以及连接于每个整脚压板244的背离整脚顶块242一端的整脚辊轮245,整脚顶块242的向着整脚座241的一端设置为“V”形,整脚顶块242在向着整脚座241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整脚座241后两侧抵接于整脚辊轮245用于驱动整脚压板244向着整脚板243的方向转动。两个滑动块22相向运动的过程中,整脚顶块242穿过整脚座241后,利用整脚顶块242的“V”形,使得两个整脚辊轮245沿整脚顶块242的边缘向两侧移动,从而驱动整脚压板244向着整脚板243转动,整脚压板244和整脚板243之间的压合作用,将电容的导针整合成竖直方向。两个整脚压板244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整脚压板244张开的装置(如磁铁或弹簧,本实施例未示出)。

为了保证两个滑动板22的相对滑动,本实施例的整形机构2还包括若干固定于安装平台1上的水平导轨26以及滑动连接于每个水平导轨26的两个滑块27,每个滑动板22分别固定于一个滑块27上,开合组件21连接于滑块27或滑动板22用于驱动滑动板22相对运动。

为了保证所述开合组件21可以提供相对且同步移动的作用了,本实施例的开合组件21包括固定于安装平台1上的固定座211、轴转连接于固定座211上且同步相对转动的两个开合臂212、用于驱动开合臂212转动的拉杆213以及滑动连接于每个开合臂212上的平移块214,开合臂212包括轴转连接于固定座211上的轴转部121、沿轴转部121的径向方向作延伸后形成的转动部122以及沿轴转部121的径向方向作延伸后形成的拉动部123,转动部122和拉动部123在垂直于轴转部121的轴线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V”形,平移块214沿轴转部121的径向方向滑动连接于转动部122,平移块214连接于滑块27或滑动板22上上用于驱动滑动板22沿水平导轨26移动,两个开合臂212的拉动部123相搭接,拉杆213铰接于一个开合臂212的拉动部用于驱动两个开合臂212同步转动,轴转部121的轴线水平且垂直于滑块27的移动方向,平移块21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滑动板22可相对转动。利用拉杆213拉动两个开合臂212的拉动部123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开合臂212的转动部122绕轴转部121的轴线转动,平移块214在滑动板22的作用下与转动部122发生相对滑动,从而驱动滑块27沿水平导轨26相对滑动,平移块214与转动部122或滑块27之间设置为相对转动,保证平移块214在滑动的过程中,不会与滑块27锁死,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平移块沿轴转部121的径向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转动部122上沿轴转部121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滑槽124,平移块214滑动连接于滑槽124内。

进一步的,平移块214的位于滑槽124内的一段,其周壁设置为圆形。平移块214位于滑槽124内的圆形结构,保证平移块214在滑槽124内移动时,可以和滑槽124发生相对转动。

为了保证两个开合臂212的同步转动,本实施例的两个开合臂212的拉动部123之间设置有联动块215,一个开合臂212的拉动部123上沿轴转部121的径向方向开设有联动槽125,联动块215滑动连接于联动槽125内,联动块215滑动的过程中与联动槽125或未设置联动槽125的开合臂212可相对转动。拉杆213拉动其中一个开合臂212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联动块215的作用,另一个开合臂212也同步转动,联动块215滑动的过程中与联动槽125或未设置联动槽125的开合臂212可相对转动可以保证联动块215在滑槽内的移动不会卡死。

进一步的,联动块215的位于联动槽125内的一段,其周壁设置为圆形。联动块215位于联动槽125内的圆形结构,保证联动块215在联动槽125内移动时,可以和联动槽125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联动块215的位于联动槽125内的一段,其周壁设置为矩形或腰型,联动块215转动连接于未设置联动槽125的卡合臂212。该结构保证联动块215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卡死。同理,平移块214和转动部122之间也可以设置成矩形或腰型。

为了保证电容的移动,本实施例的平送机构3包括固定于安装平台1上的移送固定座31、水平装设于移送固定座31上的移送导轨座32、固定于移送导轨座32内的移送导轨33、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移送导轨33且运动方向垂直于滑动板22的移动方向的移送箱34、若干平行于滑动板22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移送箱34的移动上齿条35和移送下齿条36、啮合于移动上齿条35和移送下齿条36之间且轴转连接于移送箱34内的齿轮37、用于驱动移送箱34滑动的移送杠杆组38(或者气缸等可实现往复运动的机构均可)、固定于移动上齿条35和移送下齿条36的向着平面整脚模块23一端且对位配合的夹头39、沿移动上齿条35的滑动方向滑动且抵接于移动上齿条35或移送下齿条36的背离夹头39一端的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35和移送下齿条36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架30以及用于驱动滑动架30移动的驱动机构5。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移动上齿条35和移送下齿条36在齿轮37的作用下发生相对移动,使得夹头39松开或夹紧,从而松开或夹紧电容;利用移送杠杆组38驱动电容在夹头上的移动。

进一步的,移动上齿条35的向着滑动架30的一端设置有摩擦滚轮351,滑动架30抵接于摩擦滚轮351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35和移送下齿条36上的夹头39相分离,驱动机构5包括用于驱动滑动架向着移动上齿条方向滑动的驱动连杆(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移送上齿条35或移送下齿条36上用于驱动移动上齿条35和移送下齿条36上的夹头39相靠近的夹紧驱动组51。

本实施例的夹紧驱动组51为设置在移送上齿条35上的接近块511以及与接近块511磁性吸附的电磁铁512。利用磁力的作用使得两个夹头39夹紧。或者在移送下齿条35和\\或移送下齿条36上设置弹簧用于夹头夹紧。

进一步的,滑动板22上设置有6个工位,依次为平面整脚模块23、竖直整脚模块24、用于检测电容负极的检测模块25、换向机构4、用于检测换向后的电容导针正负极是位置的检测模块25以及用于确认正负极方向是否准确的检测模块25。

进一步的,移送上齿条35和移动下齿条36对位换向机构4和整形机构2设置为7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8725.1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82950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29C65/66

专利分类号:B29C65/66;B29C63/42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深圳市鑫长丰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鑫长丰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合水口社区第四工业区A3号02栋3楼12区

发明人:舒海元;舒韶华

第一发明人:舒海元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鑫长丰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晓波

代理机构:4439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用于电容套胶的移送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