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果树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果树,生理,教学内容,流胶病,核果,农业院校,生态。
果树生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南南[1](2019)在《利用心理学规律提高大学生在多媒体学习中信息加工的效率——以《果树生理生态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梅耶的多媒体学习模型,从信息输入、信息传递、信息组织与整合、信息反馈等角度阐释了相关心理学规律在《果树生理生态学》多媒体授课中的应用,为提高该课程的授课效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69期)
张鹏飞,牛铁泉,张小军,高燕,巩磊[2](2019)在《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分配与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园艺专业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包括《果树栽培学》、《果树育种学》等8门课程,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课程之间存在部分教学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在将果树生理生态课程群作为整体考虑的基础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同时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设立《果树学实验》课程,构建了合理、完善的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朱京民[3](2019)在《探究板栗等果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年生盆栽板栗及其他果树作为试验素材,一共设置了4个水分处理水平,用以探究水分胁迫对2年生板栗及其他果树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出结论 ,水分胁迫下的2年生板栗及其他果树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水分来改变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分配,从而加大根冠比,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水分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程度,以此来有效抵御干旱环境持续健康生长。(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王南南,赵彩平[4](2019)在《高等农业院校《果树生理生态学》授课效果调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授课效果调查是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感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生理生态学》课程为例,运用问卷法调查了该课程的授课效果。结果表明,本科生的主要选课原因是为了拓宽专业知识和较为轻松地获取学分;该课程的整体授课效果较好,但学生对各章节的兴趣点较为分散,更喜欢新颖的、应用型强的话题。据此,笔者提出优化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培养自学能力、改进考核制度等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21期)
张蓓,王拥军[5](2018)在《果树根部土壤中乳酸菌群的分离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其中生活着极其丰富的微生物类群,蕴藏着自然界中最巨大的微生物种质与基因资源。然而土壤污染会严重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生物量、种群结构以及生理生化性质。文章以土壤中的乳酸菌群为研究对象,从河南省12个果树根部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132株菌,其中119株革兰氏染色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阴性的菌被鉴定为乳酸菌,并对这119株乳酸菌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本文来源于《焦作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鹏飞,牛铁泉,张小军,巩磊,王艳芳[6](2018)在《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对果树生理生态相关知识的需求,对果树生理生态相关课程进行了相应调整,构建了以果树栽培学、果树育种学等8门课程为主的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体系,并对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配和调整,使之更符合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9期)
王南南,赵彩平[7](2018)在《《果树生理生态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果树生理生态学》设立的缘由、课程的教学框架,指出可通过立足生产实践、反映学科前沿、分清内容主次、融入思想教育等优化教学内容,并认为注重资料库的建设、鼓励学生课前演讲、布置试验方案写作训练、强调过程考核等方法可改进教学效果。本文为《果树生理生态学》课程的进一步实践和完善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39期)
文晓鹏,仇志浪,洪怡[8](2018)在《果树落果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落花落果是果树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是由于细胞壁降解而引起的花果脱落过程,是利于果树进化的一种表现,但落花落果不利于果树生产。前人研究表明,果树花果脱落部位能够感受外界环境因子及自身生长因子等脱落信号,从而调节果树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理生化反应而导致整个器官脱落过程,但各影响因子间的互作机理研究尚待加强。本文从果树落花落果的类型和特点,环境因子对落花落果的影响,以及果树落花落果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全面深入理解果树落花落果特性和形成机制,促进果树高产稳产提供新信息。(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赵德英,徐锴,袁继存,闫帅,程存刚[9](2018)在《果树对光环境变动的生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光合作用是果树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我国目前90%的苹果园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树冠郁闭,内膛光照恶化,产量品质下降,成为制约我国苹果品质提升和产量增加的重要瓶颈。该文综述了果树栽培生理过程中光环境变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环境变动对叶片功能和光合生理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光合作用分析技术的新进展,并对未来果树对光环境变动生理响应方面应该开展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揭示果树适应动态光强的机理以及我国现阶段乔砧密植果园树形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果树》期刊2018年01期)
胡巧冕[10](2017)在《叁种核果类果树接种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胶病是果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害在核果类果树桃、樱桃、李、杏、梅上都有发生。其中桃流胶病(Peach tree gummosis)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最为广泛,在我国南方桃产区,流胶病已经严重危害到桃树的经济效益。但是流胶病在李和梅上的病症并不严重。本实验对桃、李、梅一年生枝条进行流胶病病原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的离体接种,发病后对枝条内部的生理生化反应进行差异比较分析,以期找到桃易感流胶病的原因。经过对比接种前桃、李、梅的表观结构、接种后枝条内部桃流胶病病原菌生物量大小、生理代谢反应以及抗性相关酶活性发现:1)相同枝龄下,桃枝条皮孔密度和皮孔大小显着大于李和梅,病原菌更容易通过皮孔进入桃树体内。2)接种后桃枝条中病原菌的生物量显着大于李和梅,但是在叁种不同植物组织中该病菌的生物量大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又增加的变化规律。3)接种后桃枝条中丙二醛(MDA)、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醛酶(GN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物质含量水平变化均比其他两种果树明显。由此猜测桃树对病原菌的敏感性比李和梅强。4)接种后桃枝条内部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在增强抗性中起到作用,也可能对胶体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果树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园艺专业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包括《果树栽培学》、《果树育种学》等8门课程,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课程之间存在部分教学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在将果树生理生态课程群作为整体考虑的基础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同时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设立《果树学实验》课程,构建了合理、完善的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果树生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南南.利用心理学规律提高大学生在多媒体学习中信息加工的效率——以《果树生理生态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2].张鹏飞,牛铁泉,张小军,高燕,巩磊.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分配与调整[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朱京民.探究板栗等果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J].种子科技.2019
[4].王南南,赵彩平.高等农业院校《果树生理生态学》授课效果调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5].张蓓,王拥军.果树根部土壤中乳酸菌群的分离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8
[6].张鹏飞,牛铁泉,张小军,巩磊,王艳芳.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
[7].王南南,赵彩平.《果树生理生态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
[8].文晓鹏,仇志浪,洪怡.果树落果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8
[9].赵德英,徐锴,袁继存,闫帅,程存刚.果树对光环境变动的生理响应[J].北方果树.2018
[10].胡巧冕.叁种核果类果树接种Lasiodiplodiatheobromae后的生理生化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