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传感特性论文_陈华俊,方贤文,陈昌兆,李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质量传感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质量,力学,微结构,特性,胺基,回音壁,网络。

质量传感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华俊,方贤文,陈昌兆,李洋[1](2016)在《基于双回音壁模式腔光力学系统的光学传播特性和超高分辨率光学质量传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基于双回音壁模式腔光力学系统中的相干光学传播特性,通过控制该系统中两腔之间的耦合,证明了基于光力诱导透明的慢光效应.该系统中的腔-腔耦合起着关键作用,提供了一个量子通道并影响透明窗口的宽度.基于该系统理论上提出一种光学质量传感方案.通过检测探测吸收谱中由于额外质量引起的机械共振频移可直接测出沉积在回音壁腔表面上的额外纳米颗粒的质量.与单腔光力学质量传感相比,多模式光力学系统中腔-腔耦合显着提高了质量传感的分辨率.双回音壁模式光力学系统将在光学存储和超高分辨率质量传感器件上有着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19期)

李君伟,李士宁,张羽[2](2015)在《具有局部特性的传感网链路质量估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编程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软件更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重编程协议性能评价方法仍然存在通过实验床和仿真平台评价其性能的优劣。目前,通过对重编程协议的软件更新过程建模并建立分析模型的性能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床和仿真平台,既能准确灵活地评价大规模部署的网络的性能,又能快速高效地给出性能分析结果,是当前重编程协议性能评价方法的新领域。然而,这一分析模型依赖于传感网链路质量的估计值。当前的传感网链路质量估计方法没有考虑到软件更新过程存在的局部特性,因而网络适应性差,无法广泛使用。提出了一种具有局部特性的网络链路质量估计方法,将软件更新过程中任一节点的局部邻居区域的链路质量期望作为这一节点的局部链路质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软件更新过程的网络特征。使用这一具有局部特性的网络链路质量估计方法计算的估计值,将使得分析模型所计算出的重编程性能指标即完成时间与实验床运行时间的吻合度提高。将这一估计方法应用于分析模型,对线型和网格型网络的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结果与实验床的运行结果的误差低于5%。因此,与现有的估计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在线型和网格型网络中适用性更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王冲[3](2015)在《环形微腔光机械系统的相干光学特性及其在质量传感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物理研究的重点领域。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验上,相关领域的创新和突破都层出不穷。在以前的实验中,和光相互作用的物体一般为厘米到毫米的量级。近些年,由于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纳米尺度的下的结构如量子点、金属纳米颗粒、半导体纳米线和微型光腔在实验中被制备出来。这就使在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成为了可能。光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光机械系统。纳米尺度下的光机械系统如单量子点-纳米机械振子耦合系统、量子点与光子晶体的耦合系统、DNA-量子点耦合系统和量子点-自旋耦合系统被相继提出。虽然光机械系统的种类有很多,但是由于腔光机械系统所具有的超高品质因子、超大振动频率、超轻质量尤其是制备过程较为方便等特性,使得其成为光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回音壁模腔光力系统。基于光学pump-probe技术,我们提出了一种全光探测回音壁腔光力系统相干光学特性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在质量探测中的应用。在第一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了光机械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腔光力系统及其研究进展。而后,我们着重介绍了腔光力系统的光学特性。在泵浦光的驱动下,通过调制泵浦光的频率和功率,腔光力系统可以实现光力学诱导透明以及在特定频率下的光信号吸收及放大。利用腔光力系统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得到机械振子的频率。由此,腔光力系统将可以用作微型质量传感器。在第二章中,我们研究了腔光力系统的二阶光力学耦合效应对其信号光光谱的影响。近期的研究表明,腔光力系统具有较强的二阶光力学耦合效应。我们的结果表明了非线性光力学耦合会对系统的光学双稳态过程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我们比较了考虑和未考虑非线性耦合项的信号光透射谱,并且发现了放射和吸收峰的一个频率位移。这就说明了光力系统的能级被非线性耦合项所修饰。基于这种现象,我们提出了一种测量系统的二阶光力学耦合系数的方法。在第叁章中,我们分别提出了基于单个回音壁模式腔和基于双腔耦合模式的质量探测方案。经典的看,将纳米颗粒放到回音壁腔的表面时会对环形微腔的机械振动频率产生影响。在回音壁腔光力系统中测量出这个频率位移即可推算出纳米颗粒的质量。通过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方案,我们发现当一个光腔耦合到回音壁腔的时候,会对回音壁腔的光场产生影响并增加系统探测的灵敏度。这将使腔光力系统在不改变光腔的制作工艺情况下取得更好的应用。第四章是本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颜永红,曾健平,尹霞,黄敬良,龚磊[4](2000)在《氢化碳膜的胺掺杂及其对甲酸蒸气的质量传感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其他元素或原子基团掺入氢化非晶碳膜网络结构中的方法 ,可以实现对 α-C∶ H薄膜的改性 ,赋予 α-C∶H膜新的特性 ,从而满足某些特殊应用的需要 .用含胺基的碳氢化合物正丁胺作为碳源 ,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 α-C∶H膜 .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胺基团已掺入薄膜的网络结构中 .喇曼光谱分析表明薄膜具有无序态碳、叁配位碳和四配位碳原子的混合结构 .但主要成份为无序态碳 .将掺胺的 α-C∶H薄膜作为质量传感膜沉积到石英晶体表面制成气相质量传感器 .该传感器对甲酸蒸气具有较高的响应灵敏度、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和宽的线性响应范围 .(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4期)

颜永红,曾云,向建南,尹霞,靳九成[5](1998)在《对甲酸蒸气具有质量传感特性的类金刚石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含有胺基的正丁胺 (CH3CH2 CH2 CH2 NH2 )作为碳源 ,用射频辉光放电方法制备出碳膜 .Raman谱分析表明 ,该种碳膜具有类金刚石结构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薄膜中存在着SP2和SP3结构的碳氢键 .并表明薄膜中有完整的胺基团存在 .正是胺基和氢原子的存在使得SP2 和SP3键发生畸变从而引起其振动频率发生漂移 .将这种碳膜沉积在石英晶体振荡器上制成气相质量传感器 ,测试表明这种含有胺基团的类金刚石膜对甲酸蒸汽具有好的质量响应特性 ,并且响应速度快 ,性能稳定 ,再现性好 ,对甲酸蒸气响应在 6个月的观察时间内没有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8年15期)

质量传感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重编程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软件更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重编程协议性能评价方法仍然存在通过实验床和仿真平台评价其性能的优劣。目前,通过对重编程协议的软件更新过程建模并建立分析模型的性能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床和仿真平台,既能准确灵活地评价大规模部署的网络的性能,又能快速高效地给出性能分析结果,是当前重编程协议性能评价方法的新领域。然而,这一分析模型依赖于传感网链路质量的估计值。当前的传感网链路质量估计方法没有考虑到软件更新过程存在的局部特性,因而网络适应性差,无法广泛使用。提出了一种具有局部特性的网络链路质量估计方法,将软件更新过程中任一节点的局部邻居区域的链路质量期望作为这一节点的局部链路质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软件更新过程的网络特征。使用这一具有局部特性的网络链路质量估计方法计算的估计值,将使得分析模型所计算出的重编程性能指标即完成时间与实验床运行时间的吻合度提高。将这一估计方法应用于分析模型,对线型和网格型网络的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结果与实验床的运行结果的误差低于5%。因此,与现有的估计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在线型和网格型网络中适用性更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质量传感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华俊,方贤文,陈昌兆,李洋.基于双回音壁模式腔光力学系统的光学传播特性和超高分辨率光学质量传感[J].物理学报.2016

[2].李君伟,李士宁,张羽.具有局部特性的传感网链路质量估计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5

[3].王冲.环形微腔光机械系统的相干光学特性及其在质量传感上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

[4].颜永红,曾健平,尹霞,黄敬良,龚磊.氢化碳膜的胺掺杂及其对甲酸蒸气的质量传感特性[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5].颜永红,曾云,向建南,尹霞,靳九成.对甲酸蒸气具有质量传感特性的类金刚石薄膜[J].科学通报.1998

论文知识图

光纤EFPI传感头实物图片

标签:;  ;  ;  ;  ;  ;  ;  

质量传感特性论文_陈华俊,方贤文,陈昌兆,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