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一、新时代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只有持续深入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的四个自信,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3.3 管理 管理精细,增施有机肥,及时剪去病枝的,发病轻;耕作粗放,有机肥不足,修剪不到位,导致树体郁蔽的,发病重。
(二)“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引领和感召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在激发全体人民信心和热情、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社会阶层、各群体的愿望和要求,是党领导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和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只有持续深入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最大共识,帮助人民铸牢理想信念、坚守价值追求,形成强大的合力去攻坚克难,坚定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既带来了发展的空前活力,也导致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社会出现价值取向多样化与矛盾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实现。只有持续深入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社会多元利益诉求中,找到增进认同、凝聚大众共识和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群策群力。
“这里就是你说的糖人国?”唐小果用一种被骗的眼神盯着糖龙。为了记录自己接下来的伟大壮举,唐小果一路都举着摄像机拍摄。
(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始终自觉地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增进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着力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燃气锅炉烟气经过冷凝式节能器后,温度会降低到50℃以下,此时回收的热量既包括显热量又包括潜热量,很难分别单独计算。因此,对于锅炉出口烟气在100℃以上时,未发生冷凝,节能器仅回收显热;对于烟气温度从100℃降到50℃时,节能器工作在湿空气下既回收显热又回收潜热。
二、新时代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考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变动,国际文化交流与思想交锋日趋激荡。只有持续深入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鼎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淀和精神精髓,才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在世界上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立足优秀文化,增强认知认同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和人民大众主流价值观念对接融合,才能成为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追随和追求的理想。新时代坚持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首先必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文化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厚重的红色资源,帮助、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提升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自觉认识,用“红色文化”奏响核心价值观的最强音。
(三)善用多种载体,深化宣传普及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党和政府要强势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心、入脑,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并逐步转化为自觉认识和行动。一要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创新宣传形式、方法和手段,大力宣传最美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亲身实践效果;二是要善于运用网络新平台传播核心价值观,占领社会舆论制高点,传达好声音、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舆论;三要充分发挥文化载体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精神渗透、融入创作,创作更多更好凸显本土特色的文艺作品。
(四)抓好关键群体价值体系建设
首先,党员干部表率是最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身体力行,自觉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榜样模范作用。其次,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要以制度为保障,纯洁社会文化环境,净化网络空间,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五)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实践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践行就是要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行动。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普及并落到实处,动员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能力。同时,要善于利用制度权威和法律手段的导向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标签:核心价值观论文; 新时代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文化论文; 国家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人生观论文; 人生哲学论文; 《活力》2019年第4期论文; 中共河北省衡水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