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莹: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英语新闻中的态度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为例论文

李王莹: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英语新闻中的态度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为例论文

【内容摘要】本研究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究相关报道中态度系统中的三大子系统(情感、判断、鉴赏)的分布特点及其意义,从而揭示中美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以期对该倡议的进一步宣传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发现,中方媒体更多采用判断与鉴赏资源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论坛或是其包含的价值进行评价,而美方媒体报道中判断与情感资源占比更大。从态度倾向来看,《中国日报》使用了大量的正面资源,而《纽约时报》主要使用的是负面资源。研究总结得出中方对该倡议的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该倡议可以推动沿线参与国家的共同发展,而美方更倾向于消极看待这一战略并且怀疑中国提出该倡议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评价理论 态度系统“一带一路”中美媒体

一、引言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自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对此,国内学者展开了相关研究。从报道内容上看,孙发友、陈旭光[1]等关注了一带一路媒介话语的产生与国家形象建构间的关系;从报道的传播策略上看,周文韬[2]等关注了如何在“一带一路”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从报道的框架上看,周萃、康健[3]等则关注了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为“一带一路”报道构建媒介框架。总的来说,以上研究大多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加深了读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报道内容、主题、框架等方面的理解。相比之下,鲜少有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一带一路”报道中语言使用的特点以及媒体的态度倾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作为科学领域的基本目标之一,明确提出了“生活”于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活情境中的各种事件和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数学知识。对于具有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幼儿来说,把数学活动生活化才能使之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有趣,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思维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在2013年—2017 年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最受关注的热点事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 年5 月14 日至15 日在北京举办,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加强国际交流,实现合作共赢。众多西方媒体特别是掌握强大话语权的美国主流媒体对此给予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发现,美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将对美国的利益产生威胁 [4]。但随着该倡议的不断推进,美国主流媒体的态度可能会发生改变,实时了解美国的态度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宣传策略。因此,本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评价理论体系下的态度子系统,对比中美主流媒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中的语言评价资源,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宣传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评价理论概述

马丁(Martin)所提出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对系统功能语言中人际功能的新发展,关涉“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面价值的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5]。评价理论本身包含三个子系统,即“态度(attitude)”、“ 介入(engagement)”与“ 极差(graduation)”,其中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态度系统又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与“鉴赏(appreciation)”三大子系统,分别用以表达人的情感,判定人的性格与行为以及评判事物的价值[6]。所有态度评价资源均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参考学者马丁和怀特对态度系统的阐释[7],本研究绘制了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主要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态度资源类型分析框架

(二)语料收集与分析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是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因此,本研究从这两大主流媒体中选取相关报道进行分析。为获取相关报道,本研究以论坛召开时间2017 年5 月14 日为基准点,分别向前后各辐射两周(14 天),将报道时间限定为2017年5月1日至28日。本文利用LexisNexis 数据库,以“Belt and Road Forum”与“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为关键词,在上述报道来源与时间范围内选取报道,最终在《纽约时报》中收集到9 篇报道,共计10314 词;在《中国日报》中收集到13 篇报道,共计10040 词。为方便语料的分析与统计,笔者运用UAM Corpus Tool 这一语料库工具,对报道中的态度评价资源进行了标注。

表1 中美报道中态度资源总体分布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态度系统对比分析

表3 为中美报道中判断资源的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中判断资源出现的频次相似,但其中各个类型的分布存在着一定差异。在《中国日报》中能力、妥当、常规资源占比更大,且判断资源大多是积极的,因中方一直在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人类所共享的,中国并无称霸的野心,因此中国的所作所为是合理并且正当的。同时,面对质疑,中方也明确表示有将该倡议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美方报道中判断资源主要分布在妥当与韧性资源中,且以消极为主。因在美方眼中,中国的部分做法仍有不合理之处。例如在“Mr.Xi is pressuring companies already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to participate no matter what the prospects”一句中,美方记者使用了“pressuring”一词代表了中国的强硬态度。在他们看来,不论外资企业立场如何,中方都施压让其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这是不合理且不道德的行为。美方的判断资源大多集中在中国或他国处理“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事宜中,鲜少涉及美方自身,说明美国为将来与中方的合作留有一定的余地。

(二)情感子系统对比分析

表2 中美报道中情感资源分布对比

表2 对比了中美相关报道中情感资源的分布。结果显示,《纽约时报》中情感资源出现的频次比《中国日报》多出了将近一倍,其中不/安全与不/意愿类型占绝大部分,说明美方媒体多从人们是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安全与是否有意愿加入该倡议角度出发进行评价。从态度极性上看,中方媒体多积极的情感评价(比例为86.21%),美方媒体则更多地使用消极的情感资源(比例为62.96%)。综合看来,《中国日报》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是令人满意并且可靠的,因其认为该倡议能带领人们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此外,在中方报道中,各国与会领导人均表现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因此相关报道中多包含积极的情感资源。相反,在美方报道中,媒体多次使用worry、concern 等词,表明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仍有疑虑。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方所使用的不/意愿类型情感资源中,约72%的评价资源是积极的,且大都出现于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这说明,虽然美国仍不确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但鉴于其目前取得的成就,美国愿意与中国进行经济方面的合作。

由于信息和相关视频在网络传播存在“时间差”,此事在中国网友间所引发的强烈反应经历了戏剧性的“反转”,许多“围观者”最初普遍同情三名同胞的遭遇,并对瑞典方面的“疑似种族歧视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但随着各方提供的细节和视频大量涌现,不少人发现3名“受害人”早先散布的消息经过剪裁取舍,许多信息并不一定属实,而他们的某些做法和形象也令人难以认同和接受,开始纷纷表达对酒店、警方的理解和对3人的不满,有些人甚至迁怒于介入进行领事援助的中国使领馆,认为“不该是非不分给这种人帮忙”。

(三)判断子系统对比分析

在表1 中,N 代表数量,P 代表百分比,由表1可看出中美媒体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报道中所使用的态度资源的总数类似,但分布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中国日报》运用了更多鉴赏与判断资源(分别为43.20%、39.64%),而《纽约时报》中判断与情感资源占比更大(分别为45.18%、33.13%),这主要是由于中美主流媒体关注的重点不同。中方媒体侧重于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或是倡议本身进行评价,而美方媒体则更加关注人们如何看待这一倡议。这一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发起,中国媒体理应向外界阐释其构成与价值,而身为看客的美国媒体会通过人们的看法对该倡议进行相应的评价。从态度极性分布上看,《中国日报》报道中态度资源绝大多数属于积极评价(比例为89.41%),《纽约时报》中消极评价占比更大(比例为70.30%),说明中美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明显不同的态度,当然这也与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外媒进行涉华报道时往往遵循特定的模式[8],美媒在对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进行报道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折射出一定的价值取向。

表3 中美报道中判断资源分布对比

(四)鉴赏子系统对比分析

表4 中美报道中鉴赏资源分布对比

表4 显示了中美报道中鉴赏资源的分布。从中可以看出,与美方相比,中方运用了更多的态度资源,说明中方更愿意对倡议本身进行评价。其中,构成资源与评估资源占比更大,说明中方始终在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中方期待能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其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毫无疑问中方报道中积极的鉴赏资源占比更大。在美方报道中,同样也是构成与评估资源出现的频次更高。这说明,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时,中美双方都侧重于讨论倡议的构成及其价值。与中方报道不同,出于对中方意图的担忧,美方认为该倡议仍具有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美方使用的评估资源中积极的评价占比更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美方肯定“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贡献。但由于语料较少,对评估资源的探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美双方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时,都善于使用评价资源以表明自身的立场。但出于不同的目的,双方使用的评价资源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展现这一倡议,中方媒体多使用判断资源与鉴赏资源,以期向大家说明这是一项受益全体的伟大工程。而美方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更多地使用了情感资源和判断资源,表明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但与先前全然否定的态度不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美方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从其使用的情感资源中可看出,美国显然愿意与中国进行经济上的合作。当对该倡议进行消极评价时,美媒也大多从别国角度出发间接地进行评价,从而为中美未来的合作保留一定的余地。从中可以看出,美方逐渐开始承认“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但由于本研究选取的语料有限,只是初步性地探索美方态度是否有转变,为了深入了解,后续研究可建立更大的语料库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态度的转变以及背后的原因,从而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宣传提供有益的参考。

式中:Id0为直流线路上电流的直流分量;Id2为直流线路上电流二倍频分量;φid2为二倍频分量的初始相角。

参考文献:

[1]孙发友,陈旭光.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1).

[2]周文韬.“一带一路”报道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新闻联播》“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系列报道为例[J].传媒观察,2018(01).

[3]周萃,康健.美国主流媒体如何为“一带一路”构建媒介框架[J].现代传播,2016(06).

[4]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

[5]Martin,J.R.&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6]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06).

[7]Martin,J.R.&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 [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8]王宏俐,闫开伦.涉华舆情研究述评——对2008-2017年间国内文献的分析与反思[J].情报杂志,2018(1).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9)10-0081-04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外宣战略视角下关于‘中国崛起’涉华网络舆情研究”(编号:17XXW009)研究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王宏俐。

* 作者简介:李王莹(1995—),女,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刘书凝(1996—),女,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宏俐(1972—),女,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潘维永)

标签:;  ;  ;  ;  ;  ;  ;  ;  ;  ;  ;  ;  ;  ;  

李王莹: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英语新闻中的态度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