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农场适宜发展井灌水田规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浩,夏卫生,雷国平[1](2021)在《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耕地合理利用规模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资源平衡是耕地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前提,为定量评估粮食主产区水土资源平衡关系,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该研究提出"以水定地"的耕地配置模式,并以三江平原腹地的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多源水土信息数据支持下,依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原理构建水土资源平衡模型,以评估水土资源平衡态势,进而揭示该流域耕地合理利用规模特征。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挠力河流域水田持续扩张,旱地轻度萎缩,至2018年其水田化系数已达37.33%,垦殖率为62.61%。旱地和水田的水分胁迫蒸散能力处于同一水平,但水田的水分亏缺量显着高于旱地;2)当前,挠力河流域的灌溉供水量范围为21.23~211.91mm,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处于水资源超载状态,且水田均呈"土多水少"状态,饶河县、宝清县、七台河市和双鸭山市辖区则"土少水多";3)依据"以水定地"耕地配置模式,该流域水田面积可增加11.02万hm2,对应的水田化系数控制在44.76%以下。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应适度控制或减小水田利用规模,宝清县应成为未来"旱改水"的重点备选区。研究结果对挠力河流域乃至三江平原的耕地有序开发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慕然[2](2018)在《区域农业水土环境特征及其对系统恢复力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建三江管理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其自然条件较适宜农业的发展,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粮食储备基地以及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土资源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已受到明显影响,水土污染、水资源总量剧减、荒漠化现象严重等一系列的水土环境和生态问题直接导致农业水土资源系统发展失衡,前景不容乐观。建三江管理局出现地下水开采过量、土地构成突变、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建三江管理局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建三江管理局下属的15个农场为例,对2016年度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进行评价并对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土资源恢复力测度分析方法,揭示其恢复力空间分布规律,完成驱动机制分析,为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本文根据F值法,标准和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2016年度建三江管理局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建三江管理局整体水质中等,自西南向东南水质逐渐变差。(2)本文根据综合指数质量评价模型,利用均权叠加综合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加权叠加综合指数法对2016年度建三江管理局土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度污染区和严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北部,而研究区南部的城区污染程度较轻。(3)本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模型,在遵循可操作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地区性原则下运用DPSIR模型,加入水质及土质评价结果,优选了降雨量X1、人口数量X2、人口增长率X3、社会总产值X4、农膜使用量X5、农药施用量X6、万元GDP能耗X7、耕地灌溉率X8、人均水资源量X9、土壤质量综合指数X10、地下水水质综合指数X11、人均GDPX12、耕地面积比重X13、供水模数X14、生态环境用水率X15、森林覆盖率X16、水土流失治理率X17、工业水重复利用率X18等18个影响因子。(4)根据已经建立的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分别采用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FA-PP模型)和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RAGA-PP模型)对建三江管理局15个农场2016年的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评价,基于诊断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筛选出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FA-PP模型)为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最优测度方法,更适用于评价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5)根据最优恢复力测度方法FA-PP模型,结合Arc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绘制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空间变异分区图。表明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大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南增强的趋势:恢复力等级为I级和II级的农场主要出现在建三江管理局西南一带,还有少部分以零星状分布在北部靠近黑龙江和松花江一带;恢复力等级为III级和IV级的农场出现在建三江管理局中部和东南靠近乌苏里江一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河流、水网分布引起的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经济发展程度情况不同及各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同。(6)基于改进DEMATEL模型分别对建三江管理局15个农场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各农场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关键驱动因子。其中原因驱动因子主要包括X10(土壤质量综合指数)、X11(地下水水质综合指数、X13(耕地面积比重)、X17(水土流失治理率)、X8(耕地灌溉率)5个驱动因子;结果驱动因子主要包括X7(万元GDP能耗)、X16(工业水重复利用率)、X15(水土流失治理率)、X12(人均GDP)、X3(人口增长率)5个驱动因子。(7)结合建三江管理局水土资源概况、水土资源恢复力能力评价和各农场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关键驱动因子,提出建三江管理局水土资源的恢复力建设路径,为各农场维持农业大系统稳定性提供决策依据。
孟祥玉[3](2017)在《水资源约束下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建三江分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区域生产的粮食主要供给我国各个省份,在我国粮食供应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水田的大规模种植使得日趋短缺的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区域内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截止到2014年,区域内现有耕地已发展到8641.52 km2,与2000年比较增加了536.37 km2。其中,水田面积增加了5370.25 km2,到2014年面积已经达到7289.50 km2占区域耕地面积的比例由2000年的24%到2014年达到84%,占区域面积的比例由2000年的16%发展到2014年为60%。区域内水田规模发展迅速,而且还呈现着扩增的趋势。近些年来,随着水田面积的增加,农业耗水量剧增,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机电井吊泵现象常有发生,造成水稻减产,致使区域农业经济损失惨重,威胁区域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为保证粮食安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计算区域内在现有的水利设施条件下,即在区域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量的条件下,合理利用区域耕地面积及水田面积问题,成为区域内基于水资源条件下开发利用耕地,解决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等矛盾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区域水资源量的角度计算区域耕地面积。以黑龙江省垦区建三江分局为研究区,依据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二调数据,社会经济,水文气象数据等资料,根据区域特点仅仅围绕着区域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区域内现有水利设施条件下的供水量,需水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开采模数法计算各个农场的水资源量。结合求解区域耕地规模模型计算区域内适宜耕地规模。最后将计算的适宜规模与区域现有耕地面积及水田面积进行比较,分析区域内耕地及水田是否超限。以期为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耕地的适宜规模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建三江分局由15个国有农场组成,农业经济是该区域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式,农业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农业耗水量巨大,因此对于建三江分局耕地规模尤其是水田规模的研究尤为重要。根据以上计算过程进行计算,本文所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水资源的分析,建三江分局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9.87亿立方米。部分农场开采量超限严重,如创业农场、浓江农场、前进农场、大兴农场、七星农场和前锋农场这几个农场的开采量已超过适宜的地下水开采量。勤得利农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继续开采区域水资源。建三江分局耕地总体规模变大,其中水田、旱地的变化最为明显。水田面积增加,旱地面积缩减且水田的变化速率高于旱地的变化。到2014年区域耕地规模与适宜规模比较超限6411.81 km2。其中,水田面积超限5303.71 km2。和区域耕地超限面积非常接近,由此可知,区域内耕地的超限面积主要来自于水田面积的增加。其中,八五九农场,前进农场,七星农场和前锋农场水田面积超限严重,超限面积在360-480 km2之间。二道河农场,创业农场,浓江农场,青龙山农场,红卫农场,洪河农场,前哨农场和大兴农场,这几个农场的水田面积也都超限,超限面积在230-290 km2之间。根据计算可知,各个农场的适宜水田面积占各自区域面积的25%或26%。2000-2014年间水田面积变化显着。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变化,在空间上也有显着的变化。且集中连片式的规模发展扩张。水田的大面积集中扩张,而旱地仅在区域的边缘地带成零星状分布存在。因此,根据结论可知建三江分局在现有的水利设施,现有水资源利用条件下,已不再适合继续扩大耕地面积。
薛剑[4](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陈志辉,秦超,姚章村[5](2011)在《井灌与渠灌典型区农业发展特点剖析——以创业农场与兴凯湖农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三江平原垦区灌溉典型区井灌创业农场与渠灌兴凯湖农场农业发展历年变化因素的分析,突显井灌诸多优势,二者相比,井灌区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耕地灌溉率;工省效宏且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条件,提高水旱作物单产,更加提高总产和发展区域经济。二者主要水利环境条件差异是井灌区地下水埋深低,而渠灌区埋深高,这是产生上述诸多差异的根本原因。
闫学义,杨玉春,姚章村[6](2010)在《井灌稻典型区地下水动态综合分析与发现》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三江平原4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井灌稻农场的地下水动态分析有若干新发现:①从三江平原地下水动态分析,可进行地区农业用水量估算(与垂直补给为主者吻合)。若此推估量小于地区农业生态用水,说明有丰富的横向补给,有的可达雨养水稻有余;②即使4个典型区中开采强度大者地下水埋深在410 m,处于理想与允许埋深,具有抗灾、资源、环境生态水利功能,且尚有一定开采潜力。而全区平均地下水埋深虽约5 m,但开采强度偏小地区或地表灌区地下水埋深偏高,还应提高开采强度;③若三江平原全区开采强度达到4个典型区2006年开发利用水平,可发展以井灌稻为主的266.7×104hm2的宏伟规划;④从4个典型区现状分析,形成地下水库对于三江平原全区可达(200400)×108m3的防洪除涝和多年调节地下库容,相当于全省总库容的2倍以上。可见三江平原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除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繁荣经济,且具有以上发现与功能。
霍洪元[7](2007)在《三江平原梧桐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黑龙江省水利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灌溉用水定额分析与研究》的子课题。通过数据分析,希望为探讨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的资料整编工作提供参考。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的东北部,面积10.88×104km2,经过近50年的开发,已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3.51×104km2,粮食总产超过128.81×108kg,总人口达852万人。三江平原地区还拥有我国最大面积的湿地,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储备需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三江平原已经成为水资源紧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三江平原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以三江平原梧桐河灌区为研究对象,在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优化配水研究,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确保三江平原经济与农业永续增长,解决国家粮食供求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梧桐河灌区近年来井灌水稻面积不断扩大,无节制、无计划人为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其今后发展的制约因素。本论文主要针对梧桐河灌区面临的各种水资源问题,如水资源匮乏,水资源调蓄能力差,供水保证率低等特点,对灌区主要水源联合调水。通过模拟实际计算,得到不同频率下灌区调度和调水的结果,以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利用BP网络模型,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并对梧桐河灌区2008年平均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确定了灌区地下水位正在不断下降;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利用时历年法求解了灌区充分灌溉时不同水平年下的灌溉定额;建立了灌区水资源供给消耗系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灌区水资源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模拟,得到了现状条件下不同水平年地下水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利用季节时序模型对梧桐河灌区2008年各月降雨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地表水地下水优化分配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08年地表水地下水优化分配结果及充分灌溉面积、控制灌溉面积。本文探讨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方案,以及不同年份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灌溉定额,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提供了有益的建议。论文结合灌区实际生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得结论符合灌区实际情况,对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刘仁涛[8](2007)在《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通过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评价地下水的脆弱程度,可以警示人们在开采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论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有关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紧密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对该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研究。1、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构建了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原则、建立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传统的DRASTIC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了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经相关性分析,该指标体系建立得较为合理。这套指标体系对于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提出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新方法。本论文开发基于参数系统法的综合性脆弱性评价模型,将数学模型嵌入该综合模型中。几类方法相互补充,以克服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论文应用到数学模型有:熵权系数法评价模型、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以及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其中,前两种方法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均为首次应用。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得出三江平原各地区的地下水脆弱程度。将三种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评价结果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3)对三江平原农业需水量及地下水埋深进行了预测。地下水埋深是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论文用农业需水量法和地下水开采模数法两种方法对三江平原农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目前实际农业用水条件下,总体上当地水资源尚不能满足要求。而缺少的这部分基本上是由开采地下水补充,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地下水下降漏斗。本论文建立了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等维灰色递补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三江平原建三江分局下属的创业农场地下水进行了动态分析,对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内,如果仍按目前的发展模式,井灌水稻面积仍逐年加大,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仍会逐年增加,势必造成地下水供需动态平衡被进一步破坏,降雨及周围河水的侧向渗漏来不及补给,导致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持续下降。从2007年到2012年,该地区地下水平均每年下降0.3m。因此,提醒该地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如对机井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好地表水资源、采用新的节水灌溉措施等,以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同时也应适当缩减井灌水稻的种植面积,退耕还林,使地下水动态平衡得以逐渐恢复,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本论文的创新点:1)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传统的DRASTIC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研究建立了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2)提出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新方法:熵权系数法评价模型及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3)在运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三江平原地下水水位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考虑两种模型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两种模型的结合方式有所创新。
刘殿伟[9](2006)在《过去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与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借助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了三江平原地区50余年LUCC的过程和特征,并深入探讨了自然和社会因子对LUCC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 经历了3次大规模以及持续不断的小规模农垦活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重大变化。 2、湿地等自然景观逐渐被农田所替代,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3、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地貌和土壤关系密切,粮食需求及人口压力是其直接驱动因素。 4、本区沼泽和林地的开垦存在一种稳定的宏观开发模式,即以道路、居民地建设为先导、根据水文情势进行耕地开垦的总体路线。 5、LUCC引发了一系列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杨澍[10](2005)在《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技术、多方法对三江平原区进行综合研究,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该区生态地质环境演变规律和现状,揭示了影响生态环境地质状况的主要因子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三江平原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客观评价,为该区水、土、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生态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及生态地质环境分区,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恢复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从研究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地下水优化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方案。该研究将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结合起来,具有全面性和典型性,可为其它区域的生态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对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二、创业农场适宜发展井灌水田规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农场适宜发展井灌水田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耕地合理利用规模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2.1 多源水信息数据 |
1.2.2 耕地信息数据 |
1.2.3 气象数据 |
1.2.4 其他数据 |
2 研究方法 |
2.1 灌溉需水量WD |
2.2 灌溉供水量Ws |
2.3 水土资源平衡 |
2.4 水田化系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流域耕地分布特征 |
3.2 流域农田土壤水分盈亏特征 |
3.2.1 土壤水分胁迫蒸散特征 |
3.2.2 农田作物需水特征 |
3.2.3 土壤水分盈亏特征 |
3.3 流域耕地水土资源平衡 |
3.3.1 灌溉供需特征 |
3.3.2 水量平衡特征 |
3.3.3 耕地平衡特征 |
3.3.4 流域耕地合理利用规模特征 |
4 讨论 |
5 结论 |
(2)区域农业水土环境特征及其对系统恢复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农业水土环境特征研究 |
1.3.2 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建三江管理局地下水环境变化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资源概况 |
2.2 评价方法 |
2.2.1 F值法 |
2.2.2 传统内梅罗指数法 |
2.2.3 改进内梅罗指数法 |
2.3 数据来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地下水质评价标准 |
2.4.2 F值法评价结果 |
2.4.3 标准及改进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建三江管理局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 |
3.1 土地资源概况 |
3.2 评价方法 |
3.2.1 均权叠加综合指数法 |
3.2.2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
3.2.3 加权叠加综合指数法 |
3.3 数据来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土壤质量指标统计分析 |
3.4.2 综合指数质量模型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研究 |
4.1 评价方法 |
4.1.1 DPSIR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4.1.2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1.3 萤火虫算法(FA) |
4.1.4 加速遗传算法(RAGA) |
4.2 数据来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确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4.3.2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数据集归一化 |
4.3.3 构建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数据集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3.4 评价样本指标归一化 |
4.3.5 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
4.3.6 基于FA-PP模型的建三江管理局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 |
4.3.7 基于RAGA-PP模型的建三江管理局水土资源恢复力评价 |
4.4 讨论 |
4.4.1 水土资源恢复力空间分布特征 |
4.4.2 恢复力测度方法对比分析 |
4.4.3 恢复力测度空间差异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土环境对系统恢复力影响效应研究 |
5.1 评价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驱动因子选取 |
5.2.2 各农场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
5.3 农业水土资源系统恢复力建设路径及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水资源约束下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适宜规模理论 |
2.2 地下水补给量 |
2.3 地下水可开采量 |
2.4 水量平衡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地貌特征 |
3.3 气候特征 |
3.4 水文特征 |
3.5 土壤特征 |
3.6 社会经济 |
3.7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 区域水资源分析 |
4.1 供水量分析 |
4.1.1 大气降水 |
4.1.2 地表水资源 |
4.1.3 地下水资源 |
4.2 需水量分析 |
4.2.1 非农业需水量 |
4.2.2 供给农业用水量 |
4.3 用水状况分析 |
5 区域耕地规模变化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遥感影像比较分析 |
5.3 区域耕地规模动态变化分析 |
5.4 各农场耕地相对变化比较分析 |
5.5 区域耕地变化分析 |
6 区域耕地规模分析 |
6.1 耕地规模数学模型 |
6.2 耕地适宜规模的计算 |
6.3 各农场的水田规模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5)井灌与渠灌典型区农业发展特点剖析——以创业农场与兴凯湖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创业农场与兴凯湖农场主要自然与社会条件 |
3 创业农场与兴凯湖农场历年农业发展情况 |
4 创业农场井灌与兴凯湖农场渠灌的不同特点 |
(1) 井灌区土地利用率、耕地灌溉率高。 |
(2) 井灌区发展快, 投入少, 经营状态好, 实现多快好省。 |
(3) 井灌区比渠灌区水稻单产高, 粮食单产更高。 |
(4) 井灌区地下水位低, 埋深大;渠灌区地下水位高, 埋深小。 |
(6)井灌稻典型区地下水动态综合分析与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地下水动态分析 |
2 若干问题新发现 |
4 结 论 |
(7)三江平原梧桐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井渠结合灌溉对农业用水持续发展的作用 |
1.2.1 井渠结合灌区的由来、发展及类型 |
1.2.2 井渠结合灌溉的优越性 |
1.2.3 井渠结合灌溉成功经验 |
1.3 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1.3.1 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1.3.2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梧桐河灌区概况及地下水位预测 |
2.1 梧桐河灌区概况 |
2.2 灌区地下水位预测 |
2.2.1 预测模型选择及模型原理 |
2.2.2 BP模型算法 |
2.2.3 BP网络训练学习步骤 |
2.2.4 灌区地下水位预测 |
3 灌溉制度分析 |
3.1 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
3.1.1 水稻泡田定额的确定 |
3.1.2 水稻灌溉制度的确定 |
3.1.3 旱田灌溉制度的确定 |
3.2 寒区水稻控制灌溉制度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结果 |
4 水资源平衡分析 |
4.1 水资源系统概化 |
4.2 灌溉期用水量分析 |
4.3 灌溉期引水量分析 |
4.4 地下水补给量分析 |
4.4.1 降雨入渗补给量分析 |
4.4.2 灌溉水入渗补给量分析 |
4.4.3 地下水补给及排泄量分析 |
4.5 总腾发量 ET分析 |
4.6 潜水蒸发量E |
4.7 水资源平衡分析 |
5 梧桐河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 |
5.1 灌区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5.2 降雨量预测 |
5.2.1 随机季节模型 |
5.2.2 季节性模型的建模方法 |
5.2.3 季节性时序模型实例 |
5.3 水资源优化配水建模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自然状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研究区范围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2 三江平原各灌区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条件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3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 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 |
3.1.1 本质脆弱性影响因素 |
3.1.2 特殊脆弱性影响因素 |
3.2 建立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1 建立原则 |
3.2.2 建立过程 |
3.2.3 各评价指标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4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4.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总述 |
4.1.1 迭置指数法 |
4.1.2 过程数学模拟法 |
4.1.3 统计方法 |
4.1.4 模糊数学方法 |
4.2 评价模型简介 |
4.2.1 嫡权系数法基本原理 |
4.2.2 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 |
4.2.3 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
4.3 模型应用 |
4.3.1 熵权系数法评价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 |
4.3.2 改进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 |
4.3.3 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 |
4.4 几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结果比较分析 |
4.5 地下水脆弱性编图 |
4.5.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5.2 编图的目的和意义 |
4.5.3 编图方法简介 |
4.6 本章小结 |
5 三江平原适宜水稻种植面积估算及地下水动态预测 |
5.1 三江平原农业需水量及适宜水稻种植面积 |
5.1.1 三江平原作物种植结构及作物需水量 |
5.1.2 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量 |
5.1.3 农业需水量法估算适宜水稻种植面积 |
5.1.4 用地下水可开采模数估算水稻适宜种植面积 |
5.1.5 结论 |
5.2 三江平原地下水动态 |
5.2.1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5.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5.2.3 地下水水位预测 |
5.2.4 地下水水位动态分析 |
5.2.5 地下水动态对脆弱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过去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与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遥感信息在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
一、土地资源遥感监测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
(一) 土地资源遥感调查 |
(二)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
(三) 土地开发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四) 草地遥感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
(五) 灾害遥感监测和损失评估 |
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全球变化研究 |
(一) 全球变化研究 |
(二) LUCC与全球变化研究 |
三、遥感信息技术在景观格局动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一) 景观动态研究方法概述 |
(二) 景观斑块和类型动态研究现状 |
(三)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景观格局动态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四) 景观格局动态遥感信息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及湿地动态变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湿地科学研究进展 |
二、中国湿地科学研究现状 |
(一) 中国湿地研究历史简单回顾 |
(二) 三江平原湿地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三江平原区域特征及土地开发历史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地质地貌特征 |
(一) 研究区地质特征 |
(二) 研究区地貌特征 |
二、研究区气候条件 |
(一) 四季气候特征 |
(二) 主要气候要素特征 |
三、研究区水文特征 |
(一) 年径流量和过境河川径流量 |
(二) 河川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 |
四、研究区土壤植被特征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历史变迁 |
一、历史沿革 |
二、近50年的大面积开荒 |
第三章 土地景观格局动态遥感信息数据库建立 |
第一节 数据库内容和分类 |
一、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原理和方法 |
(一) 需求分析 |
(二) 软硬件环境 |
(三) 数据库设计原则 |
(四) 空间数据分析地图投影设计 |
二、数据库内容 |
三、数据库分类系统 |
第二节 数据库建立和数据质量控制 |
一、数据支持 |
二、数据库设计 |
三、系统建立 |
(一) 图件及数据收集 |
(二) 数据标准化 |
(三) 数据处理 |
(四) 信息提取 |
(五) 数据集成 |
(六) 数据规范与质量控制 |
四、环境背景数据的集成处理 |
(一) 数字地形数据 |
(二) 地貌数据 |
(三) 土壤数据 |
(四) 水系数据 |
(五) 气候数据 |
(六) 社会经济数据 |
第四章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
第一节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 |
一、三江平原近50年的耕地动态变化过程 |
二、三江平原近50年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过程 |
(一)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幅度及速度分析 |
(二)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转化研究 |
(三)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空间组合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三江平原景观动态过程研究 |
一、斑块尺度的区域景观结构的变化 |
(一) 斑块面积周长及数量统计特征 |
(二) 斑块几何特征动态变化 |
二、景观尺度的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一) 景观指数分析 |
(二) 景观组分分析 |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差异研究 |
一、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研究 |
(一) 桦南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二) 宝清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三) 虎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四) 抚远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二、典型区土地景观差异研究 |
(一) 桦南县景观特征分析 |
(二) 宝清县景观特征分析 |
(三) 虎林县景观特征分析 |
(四) 抚远县景观特征分析 |
(五) 区域典型土地景观图谱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三江平原农田开垦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研究 |
第一节三江平原耕地资源时空特征分析 |
一、三江平原垦殖指数时空特征分析 |
(一) 三江平原分析 |
(二) 典型区分析 |
二、三江平原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化 |
(一) 三江平原耕地转入分析 |
(二) 三江平原耕地转出分析 |
第二节 三江平湿地农田化时空特征研究 |
一、三江平原湿地分布特征及成因概述 |
(一) 三江平原湿地分布 |
(二) 湿地形成分析 |
二、三江平原湿地湿地时空动态变化 |
(一)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动态变化特征 |
(二) 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过程研究 |
(三)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转入分析 |
第三节 三江平林地农田化时空特征研究 |
一、建国以前三江平原林地的历史变化 |
(一) 19世纪末以前林地状况 |
(二) 19世纪末到建国初林地状况 |
二、研究时段内三江平原林地变化情况分析 |
(一) 林地的转出情况分析 |
(二) 林地的转入情况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自然影响因素 |
(一) 地形地貌条件 |
(二) 气候条件 |
(三) 土壤条件 |
(四) 水文条件 |
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一) 土地利用的人地关系机制 |
(二) 土地利用结构的相互协调与制约机制 |
(三) 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机制 |
(四) 市场规律的调控机制 |
(五) 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驱动因子分析 |
(一) 地势和坡度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二) 土地利用动态及其对地貌因子的响应分析 |
(三) 土壤条件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 |
二、土地利用与人文因素的关系 |
(一) 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的关系 |
(二) 区域土地利用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
(三) 国家经济政策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分析 |
(四) 土地利用变化方式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间距离关系分析 |
一、空间距离模型原理 |
二、湿地、林地变化与其它土地利用的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一节 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开垦湿地的负面冲击 |
(一) 湿地生物多样性受损 |
(二) 湿地功能下降 |
二、湿地生物过程的变化 |
(一) 植物群落的变化 |
(二) 净初级生产力变化 |
三、不同时期湿地开发对动物资源的影响 |
(一) 大面积开发前(1956年以前) |
(二) 开发初期(1956~1978年) |
(三) 开发高峰期(1978~1985年) |
(四) 人为活动高峰期(1985~1996年) |
(五) 野生动物保护期(1996~2005年) |
四、三江平原湿地大面积开发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一) 开垦前后土壤水理性质变化 |
(二) 开垦前后水文要素变化 |
(三) 开垦前后土壤肥力变化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
一、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小气候变化 |
(一) 沼泽及开垦后农田的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 |
(二) 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温度变化 |
(三) 沼泽湿地开垦前后气温与湿度变化 |
二、三江平原区域气候变化分析 |
(一) 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 |
(二) 气温变化分析 |
(三) 三江平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四) 日照时数的变化 |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变化对二氧化碳、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
一、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排放研究概述 |
二、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利用管理对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三、湿地垦殖对温室气体净通量和土壤碳库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论文的结论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项目、 论文、专着简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进展 |
一、当前国际生态地质环境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向 |
二、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本次研究的创新点 |
小结 |
第二章 三江平原的环境概况 |
第一节 气象、水文 |
一、气候特征 |
二、气象特征 |
三、水文 |
第二节 土壤植被 |
一、土壤 |
二、植被 |
第三节 社会经济 |
一、位置与交通 |
二、经济状况 |
第四节 地形地貌 |
一、地貌基本特征 |
二、地貌形成因素 |
三、地貌分类及形态描述 |
四、微地貌 |
第五节 地质构造 |
一、大地构造概述 |
二、第四系基底构造简述 |
三、新构造运动 |
第六节 地层岩性 |
一、前第四系 |
二、第四系 |
第七节 地下水 |
一、含水层系统分析 |
二、区域性地下水流系统分析 |
三、地下水系统特征与功能 |
四、水位动态与水化学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遥感解译与信息提取 |
第一节 遥感技术方法及技术数据 |
一、遥感技术方法 |
二、遥感的技术数据 |
第二节 遥感解译标志及解译内容 |
一、遥感解译标志 |
二、地貌类型及水系、植被的解译标志 |
第三节 遥感解译结果 |
一、黑龙江水系的现状、变迁及演化 |
二、洪泛区和涝区的具体分布范围 |
三、三江平原水土流失解译结果 |
四、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遥感解译结果 |
五、植被遥感解译结果 |
六、现有湿地和可恢复性湿地解译结果 |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构成特点 |
一、地质环境系统 |
二、生态系统 |
第二节 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规律 |
一、地层岩性形成与演化 |
二、三江平原水系变迁 |
三、植物与气候的变化 |
四、湿地与土地利用变化 |
第三节 气候与水因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一、气候因子概述 |
二、水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四节 地貌与岩石因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一、地貌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二、岩石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五节 土壤与第四系松散堆积因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一、土壤因子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
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六节 植被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一、植被的生态功能 |
二、植被的类型与分布 |
三、主要环境生态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土地资源潜力分析 |
一、土地潜力评价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三江平原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
三、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潜力评价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
一、评价原则和依据 |
二、水文地质模型概化及其数值模拟模型 |
三、源汇项数据整理 |
四、模型识别 |
五、地下水资源计算 |
六、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
第三节 湿地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
一、湿地的功能 |
二、湿地存在的效益 |
三、湿地分布现状与还湿地目标 |
四、还湿工程实施建议 |
小结 |
第六章 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优化管理 |
第一节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一、评价原则与方法 |
二、各子系统的质量评价 |
三、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二节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
一、地下水分级 |
二、选择评价因子 |
三、单因子评价 |
四、权重的确定 |
五、模糊综合评价 |
六、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承载力研究及生态环境地质评价 |
一、生态承载力判定模式与计算方法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三、综合评价方法 |
四、三江平原生态弹度性质计算与分析评价 |
五、三江平原资源承载指数计算与分析评价 |
六、三江平原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
七、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第四节 生态地质环境分区 |
一、拟建三江平原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 |
二、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六节 三江平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摘 要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创业农场适宜发展井灌水田规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耕地合理利用规模特征[J]. 周浩,夏卫生,雷国平.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2)
- [2]区域农业水土环境特征及其对系统恢复力的影响效应研究[D]. 慕然.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3]水资源约束下区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孟祥玉.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2)
- [4]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5]井灌与渠灌典型区农业发展特点剖析——以创业农场与兴凯湖农场为例[J]. 陈志辉,秦超,姚章村.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10)
- [6]井灌稻典型区地下水动态综合分析与发现[J]. 闫学义,杨玉春,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10(01)
- [7]三江平原梧桐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方案研究[D]. 霍洪元.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2)
- [8]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D]. 刘仁涛.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2)
- [9]过去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与环境效应[D]. 刘殿伟. 吉林大学, 2006(10)
- [10]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 杨澍. 吉林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