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研究

国内城市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研究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往周边扩张,城市绿地将面临被占用和破坏的风险,为了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需要加快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形成“城市绿肺”,同时提供城市公共活动游憩空间。本文先简述郊野公园的由来,然后对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郊野公园建设现状进行了介绍,希望为郊野公园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郊野公园;生态保护;城市绿地

1.郊野公园的由来及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已经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随着城市建设逐渐从中心城区向外延发展,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研究的热点。

郊野公园译自“countrypark”,这名称源用于英国,是英国政府在1970年代根据《CountrysideAct1968》所划分出来的。在英国,郊野公园是指定为人们提供参观和游憩的郊外的区域,使市民在邻近市区的地方可以享受到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而无需深入广大的国家公园。它有两个目标,保护自然和供人游憩,前者比后者更重要。香港亦跟随英国划分了多个郊野公园,20世纪70年代初,急剧的市区发展对天然景观和动植物造成了重要威胁,为保存生态、保护景观和提供康乐场地和教育设施,香港政府于1976年制定了郊野公园条例,由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下设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管理局,划管23个郊野公园、15个特别地区、4个海岸公园及1个海岸保护区。在高强度的城市发展和旺盛的土地需求的情况下,香港郊野仍然保持着青山隐隐,绿意盎然。

随着国内大型城市城市中心区建设的完成,城市外围副中心逐步形成规模,原来位于郊外的大型绿地逐步被城市包围,为了保护现状绿地不被城市建设占用和破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提升周边城市的公共配套,越来越多的绿地被规划为郊野公园。目前国内郊野公园建设正在大举进行,但有关郊野公园的概念,学术界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均未明确提及郊野公园的定义和分类,但因郊野公园一般为城郊大型绿地,可按大型综合性公园或专类公园等来进行建设,规划设计时对公园用地比例及指标的控制可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在国家统一标准尚未确立的情况下,各地已经在逐步进行探索和尝试,建设了一批郊野公园,同时开展了相关地方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2.国内城市在郊野公园方面的规划建设

2.1北京市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情况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6年颁布了《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结合公园管理工作实际,按照公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本市公园分为五类,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历史名园、主题文化公园、生态公园。其中生态公园是指以原生态或低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为特色,侧重满足市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兼具科普生态教育功能的公园,包括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郊野公园作为生态公园的一种类型来建设,根据绿地率、道路用地比例、支路密度、建筑用地比例、广场用地比例、科普宣传栏设置密度、植物标志卡设置密度和游憩设施设置强度等指标作为分类依据细分为锻炼游憩型、亲近自然型、综合型。按照《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年前北京要在北京要在中心城区外围建成北郊森林公园、南郊生态郊野公园、东郊生态休憩公园、西北郊历史文化公园四大郊野公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建设一个公园群,面积在数万亩。

2.2上海市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情况

上海一直在推进郊野公园及郊区休闲林地建设和改造开放,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近年来已经陆续建成开放了一批郊野公园,正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享受野趣的好去处。上海郊野公园建设以生态优先,注重郊区功能发展,切实推进城乡发展战略转变;以人为本,聚焦都市游憩需求,塑造上海特色郊野活动空间。2012年,上海在全市规划了21个郊野公园,并确定廊下、青西、长兴岛、浦江、嘉北、广富林和松南7个郊野公园先行建设试点。目前,廊下、青西、长兴岛和浦江4个郊野公园已经开园,嘉北、广富林、松南3个郊野公园正在抓紧建设,也将陆续开园。浦江郊野公园是距离上海市中心最近、到达最便捷的近郊都市型郊野公园,公园内不仅有森林花溪、花园城堡、白鹭柳树,还能野营探险、健身运动、划船游湖,是一座具有艺术主题特色的近郊秋景公园。

2.3深圳市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情况

深圳市以创新而闻名,在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上,深圳也一直以高标准、高要求去探索、创新,近年来提出了打造“公园之城”和“世界著名花城”的目标,在公园建设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根据《深圳市公园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提出,到2020年,深圳公园总量将达到1000个以上,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千园之城”。在郊野公园的建设上,已经建成马峦山郊野公园,银湖山郊野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等一大批郊野公园。深圳是一座山海城市特质的城市,郊野公园建设更偏向于风景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优越的游憩地类型。深圳最具有自然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是岸线,目前在东部的滨海建设海洋公园、海滨公园,生态修复保护公园,把整个东部的滨海连接起来,成为具有高水准的海滨旅游的目的地。另外就是山地资源价值,深圳从东到西有很好的山地景观,包括大南山、塘朗山、梅林山、银湖山、三洲田,都将建设为公园。

3.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

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一方面扮演着“城市绿肺”,另一方面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而郊野公园主要指在城市边缘区或远近郊区及乡村,基于山林水体等优越的风景资源,规划建设郊野公园。对城市来说,郊野公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生态型的保护用地,承担着水土保持、森林抚育、自然防护、生态保育、环境修复等多种功能,承担着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功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

但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约束和生态游憩空间缺乏等多重压力。对于城市外围区域来说,由村镇或工业区转变为新城区,周边也在加快推进高质量的深度城市化,将来人口会形成聚集效应。如何有效增加城市功能配套,比如增加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来满足人们的都市游憩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郊野公园尚未有相当明确的定义,更多是在规划理念层面,在实践中都按照专类公园、生态公园或综合性公园等方式来建设。目前对郊野公园的建设大都充分考虑了都市圈内的大型公共绿地的实际情况,在坚持生态优先、彰显自然特色的同时,融入了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部分功能,满足周边市民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需求,既能保护生态,又能亲近自然,满足都市需求。

参考文献:

[1]齐童;曾瑶;张凡.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年12期

[2]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郊野公园规划探索和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3]张玉钧;张力圆;张玏.郊野公园概念的演变与发展[J].风景园林.2013年05期

[4]孙瑶;马航;宋聚生.深圳、香港郊野公园开发策略比较研究[J].风景园林.2015年07期

标签:;  ;  ;  

国内城市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