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益髓颗粒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骨髓,综合征,颗粒剂,异常,紫癜,益气,感染率。
益髓颗粒剂论文文献综述
谢慧梁[1](2008)在《益髓颗粒剂的创意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发生在多潜能造血干细胞阶段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以造血细胞不可逆的数量和质量异常为特点,临床表现以贫血、感染或出血为特征。MDS治疗难度高,部分患者可转化为白血病,至今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思想为指导,可将MDS的发病机理概括为脾肾亏损为本、火伤血络为标、邪毒内袭为变,治疗采用相应的对策。益髓颗粒剂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制剂,该药由炙黄芪、党参、生熟地、菟丝子,阿胶、桃仁、当归、地龙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功效,主要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临床疗效相当满意。近年来,通过病症临床观察,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骨髓抑制等也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益髓颗粒剂自开发阶段至临床应用的过程,并探讨了其在现代血液病治疗上的意义及在此领域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5-01)
许亚梅,姜苗,陈信义[2](2004)在《益髓颗粒剂在现代难治血液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益髓颗粒剂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制剂,该药由炙黄芪、党参、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阿胶、龟板胶、桃仁、当归、地龙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主要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临床疗效满意。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许亚梅[3](2003)在《益髓颗粒剂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RITP)是指既往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例,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脾脏切除术无效,并需要采用其它综合治疗措施来维持血小板数量在安全范围的血液系统难治病。约叁分之一ITP患者为RITP。目前,RITP还没有公认较好的治疗方案,诸多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可取得一定疗效,但疗效维持时间短,停药后易复发,毒副作用大,或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RITP属于中医"血证"等范畴。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约70%的RITP患者具备“气阴两虚、血瘀内阻”证候,故确立“益气养阴活血法”为基本治疗原则,并以"益髓颗粒剂"为治疗药物,进行小样本病例观察,与长春新碱对照,初步总结了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研究方案,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对符合RITP诊断与中医证候标准的37例患者按5:1分配原则,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可供统计的有效病例30例,对照组6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按RITP临床疗效标准,治疗组显效2例,占6.67%;良效12例,占40.00%;进步15例,占50.00%;无效1例,占3.33%;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6.67%与96.67%。对照组显效1例,占16.67%;良效1例,占16.67%;进步2例,占33.33%;无效2例,占33.33%;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与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疗程结束后临床主症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神疲懒言、头晕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血瘀主症单项症状评分改善差值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后2周、4周、8周、12周及对照组疗后2周、4周、8周与自身疗前出血症状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从疗后第1周开始血小板计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比较,第2、3、4、6周,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2周时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疗后骨髓颗粒型、裸核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型巨核细胞数增多,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1。⑤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抗血小板抗体、血凝指标的PT与INR、总补体活性、IgG以及T细胞亚群的CD4+与Th/Ts数值较疗前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治疗组女性、病程≤36个月、年龄≤55岁以及中度以上病情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年龄≤45岁者临床疗效好于年龄>55岁者。⑦益髓颗粒剂临床应用仅6.67%患者出现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我们认为,益髓颗粒剂作用机制与调控患者机体免疫,促进巨核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维持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影响造血调控因子,促进造血细胞增殖、诱导巨核细胞分化以及增加血小板功能,改善凝血机制有关。(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3-05-01)
李冬云,陈信义[4](1998)在《益髓颗粒剂降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感染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都是临床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针对MDS临床“气阴(血)两虚,血瘀内阻”的主要证候,以MDS早期类型RA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益髓颗粒剂”治疗52例。通过临床观察表明,益髓颗粒剂能明显降低MDS患者临床感染发生率、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改善临床主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学报》期刊1998年06期)
陈信义,肖萍,胡凯文,王磊,左明焕[5](1998)在《益髓颗粒剂改善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性疾病MDS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益髓颗粒剂为治疗药物。通过临床观察表明 ,在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主症与出血症状的同时 ,能明显升高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 ,并对血红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近期临床显效率 5 5 88% ,总有效率 80 88%。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差异有显着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益髓颗粒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益髓颗粒剂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制剂,该药由炙黄芪、党参、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阿胶、龟板胶、桃仁、当归、地龙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主要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临床疗效满意。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益髓颗粒剂论文参考文献
[1].谢慧梁.益髓颗粒剂的创意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2].许亚梅,姜苗,陈信义.益髓颗粒剂在现代难治血液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学报.2004
[3].许亚梅.益髓颗粒剂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4].李冬云,陈信义.益髓颗粒剂降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感染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8
[5].陈信义,肖萍,胡凯文,王磊,左明焕.益髓颗粒剂改善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