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纱器论文和设计-殷伟刚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纱器,包括主干、主导向轮、弹性张紧组件及出纱嘴,主干的一端设有主干延伸部,另一端设有与主干轴向平行的进纱孔一,主导向轮连接于主干的侧部,主导向轮连接于进纱孔一的端部,弹性张紧组件有两组,两组弹性张紧组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主干的两侧,主干还设有进纱孔二,进纱孔二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弹性张紧组件,出纱嘴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出纱嘴的材质是人造金刚石或陶瓷,出纱嘴设有出纱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两组弹性张紧组件能够调节纱线的松紧程度,出纱嘴采用硬度较高的材质,并且出纱嘴与弹性张紧组件均能够实现快速更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1)、主导向轮(2)、弹性张紧组件(3)及出纱嘴(6),所述主干(1)的一端设有主干延伸部(13),另一端设有与主干(1)轴向平行的进纱孔一(11),所述主导向轮(2)连接于主干(1)的侧部,所述主导向轮(2)连接于进纱孔一(11)的端部,所述弹性张紧组件(3)有两组,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主干(1)的两侧,所述主干(1)还设有进纱孔二(12),所述进纱孔二(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所述出纱嘴(6)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13),所述出纱嘴(6)的材质是人造金刚石或陶瓷,所述出纱嘴(6)设有出纱孔(63)。

设计方案

1.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1)、主导向轮(2)、弹性张紧组件(3)及出纱嘴(6),所述主干(1)的一端设有主干延伸部(13),另一端设有与主干(1)轴向平行的进纱孔一(11),所述主导向轮(2)连接于主干(1)的侧部,所述主导向轮(2)连接于进纱孔一(11)的端部,所述弹性张紧组件(3)有两组,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主干(1)的两侧,所述主干(1)还设有进纱孔二(12),所述进纱孔二(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所述出纱嘴(6)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13),所述出纱嘴(6)的材质是人造金刚石或陶瓷,所述出纱嘴(6)设有出纱孔(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张紧组件(3)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31)、弹性部(32)、轮架(33)及过渡轮(34),所述过渡轮(34)通过中心轴连接于轮架(33),所述弹性部(32)设有用于穿过纱线的通槽(321),所述连接部(31)连接于主干(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的一端焊接于主干(1)的侧部,所述连接槽(4)还设有顶丝(41),当连接部(31)连接于主干(1)时,所述连接部(31)插入至连接槽(4)内,所述顶丝(41)连接连接部(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的连接部(31)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1)的主干延伸部(13)对端还设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设有通孔(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有两个,两个安装板(5)对称设置于主干(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纱嘴(6)包括加粗端(61)及螺纹段(62),所述螺纹段(62)通过外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轮(2)的直径大于过渡轮(34)的直径,所述过渡轮(34)的材质是尼龙或聚四氟乙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纱器,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纱器是用于在纺织过程中,将纱线准确地引导至针织件上,也就是说导纱器的工作的过程中对即将进入至针织件上的纱线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便于纱线能够更好地进入至针织件。导纱器的工作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耐磨性能和稳定的张紧性能,耐磨性能和张紧性能的好坏也是决定导纱器整体使用效果的两个核心指标,现有技术中的导纱器通常无法兼顾上述两个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性和张紧性能兼备的导纱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主导向轮、弹性张紧组件及出纱嘴,所述主干的一端设有主干延伸部,另一端设有与主干轴向平行的进纱孔一,所述主导向轮连接于主干的侧部,所述主导向轮连接于进纱孔一的端部,所述弹性张紧组件有两组,两组弹性张紧组件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主干的两侧,所述主干还设有进纱孔二,所述进纱孔二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弹性张紧组件,所述出纱嘴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所述出纱嘴的材质是人造金刚石或陶瓷,所述出纱嘴设有出纱孔。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弹性部、轮架及过渡轮,所述过渡轮通过中心轴连接于轮架,所述弹性部设有用于穿过纱线的通槽,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主干。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端焊接于主干的侧部,所述连接槽还设有顶丝,当连接部连接于主干时,所述连接部插入至连接槽内,所述顶丝连接连接部。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两组弹性张紧组件的连接部相对设置。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的主干延伸部对端还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通孔。

优选的,前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有两个,两个安装板对称设置于主干的两侧。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纱嘴包括加粗端及螺纹段,所述螺纹段通过外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轮的直径大于过渡轮的直径,所述过渡轮的材质是尼龙或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两组弹性张紧组件能够调节纱线的松紧程度,出纱嘴采用硬度较高的材质,并且出纱嘴与弹性张紧组件均能够实现快速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张紧组件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纱嘴的轴线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主干;2-主导向轮;3-弹性张紧组件;4-连接槽;5-安装板;6-出纱嘴;11-进纱孔一;12-进纱孔二;13-主体延伸部;31-连接部;32-弹性部;33-轮架;34-过渡轮;321-通槽;41-顶丝;51-通孔;61-加粗端;62-螺纹段;63-出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纱器,包括主干1、主导向轮2、弹性张紧组件3及出纱嘴6,主干1的一端设有主干延伸部13,另一端设有与主干1轴向平行的进纱孔一11,主导向轮2连接于主干1的侧部,主导向轮2连接于进纱孔一11的端部,弹性张紧组件3有两组,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主干1的两侧,主干1还设有进纱孔二12,进纱孔二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出纱嘴6通过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13,出纱嘴6的材质是人造金刚石或陶瓷,出纱嘴6设有出纱孔63。

具体的,如图2所示:弹性张紧组件3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31、弹性部32、轮架33及过渡轮34,过渡轮34通过中心轴连接于轮架33,弹性部32设有用于穿过纱线的通槽321,连接部31连接于主干1。

还包括连接槽4,连接槽4的一端焊接于主干1的侧部,连接槽4还设有顶丝41,当连接部31连接于主干1时,连接部31插入至连接槽4内,顶丝41用于顶住连接部31,将弹性张紧组件3安装于主干1的侧部。当弹性张紧组件3需要更换时,例如过渡轮34过渡磨损或弹性部32的弹性降低、甚至断裂,只需松开顶丝41即可拆下整个弹性张紧组件3。

如图1所示;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的连接部31优选相对设置,所谓相对设置就是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的过渡轮34朝向两个相反的方向。

主干1的主干延伸部13对端还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设有通孔51,通孔51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于纺纱设备上。

安装板5优选有两个,两个安装板5对称设置于主干1的两侧。

如图3所示:出纱嘴6包括加粗端62及螺纹段62,螺纹段62通过外螺纹连接于主干延伸部13。

主导向轮2的直径大于过渡轮34的直径,过渡轮34的材质是尼龙或聚四氟乙烯,尼龙或聚四氟乙烯属于骨子自润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磨损纱线;另一方面,这两种材料强度较高但密度不大,因过渡轮34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频繁的震动,因此其质量小对于降低其惯性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时,首先将纱线沿进纱孔一11穿过主导向轮2,然后依次穿过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及进纱孔二12,最后经过出纱嘴6进入至针织件上。当放线速度小于进纱速度时,两组组弹性张紧组件3的弹性部32会被相对压缩拉直,相反两者处于相对弯曲状态。当弹性部32处于相对弯曲状态时,弹性张紧组件3对于纱线的拉力较大,能够加速其放卷速度,反之能够降低放卷速度。

由于靠近出纱嘴6的过渡轮34在纱线的拉力下会发生频繁震动,并且处于出纱嘴6另一端的纱线也会频繁摆动,因此纱线在出纱的过程中肯定要与出纱嘴6进行摩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出纱嘴6采用人造金刚石或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使用寿命较长,即使发生过渡磨损,也可以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两组弹性张紧组件3能够调节纱线的松紧程度,出纱嘴6采用硬度较高的材质,并且出纱嘴6与弹性张紧组件3均能够实现快速更换。

需要说明的时,进纱孔一11与主导向轮2的连接段应采用圆滑过渡,有利于进行穿纱操作,避免纱线穿过时发生障碍。此外,进纱孔二12及通槽321均需满足由于弹性部32发生变形而引起的纱线抖动,也就是说,当纱线抖动时,不能够与进纱孔二12及通槽321的边缘发生摩擦,避免对纱线造成磨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导纱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3246.1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07318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5H 57/14

专利分类号:B65H57/14;B65H57/12;B65H59/10

范畴分类:24B;

申请人:苏州生生源纱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生生源纱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大谢村

发明人:殷伟刚;钱立祥;许晨愿;钱跃英;许军

第一发明人:殷伟刚

当前权利人:苏州生生源纱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建林

代理机构:32224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导纱器论文和设计-殷伟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