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动态构件框架的构件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夏峻嵩[1](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白春[2](2020)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文中指出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多年来一直被高强度开采,故而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诸如建筑物、工业厂房、道桥等工程建设逐渐向采空区边缘地带推进。但我国多数矿区位于有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地带,地震作用下采空区边缘地带建筑结构遭受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的不利影响。目前关于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影响下,RC框架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试验鲜有报道,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作用下采动区岩层动力失稳与建筑安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1474045)”,根据《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利用PKPM软件设计原型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开采沉陷学、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通过现场调研、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采空区边缘地带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结构在经过采动灾害长期影响下产生双向不均匀沉降后,对结构在地震灾害作用下其抗震性能劣化机制及动力灾变规律开展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煤矿采动影响下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为了模拟采动灾害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设计采动模拟试验台。基于一致相似率理论,设计几何相似比为1/10的强度模型,横向与纵向均为两跨,高宽比为2.25。选用微粒混凝土和镀锌铁丝模拟原型混凝土与钢筋,为了进一步提高振动台试验的精确度,考虑非结构构件自重及活荷载的影响。(2)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在7度设防、8度设防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结构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煤矿采动扰动下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初始损伤,结构自振频率降低。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越多,采动初始损伤会加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震害。采动影响程度增大,结构底部容易过早的发生塑性损伤,消耗地震传到上部结构的能量,不利于地震能量向上层传递与分散,结构底部极易形成塑性损伤薄弱区。强震扰动下煤矿采动损伤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薄弱层位置从一层扩展到二层,存在薄弱区向上扩展现象,底部结构塑性铰急剧增加。角柱损坏最严重,中柱损害最小,抗震稳健性降低。动力破坏试验表明,采动损害影响最大的结构,其抗震稳健性衰减速率越快,角柱AI最先发生破坏失稳,倒塌范围逐渐扩大形成竖向倒塌区域,且存在P-△二阶效应作用对结构倒塌的贡献,最终导致整个底部结构的垮塌。(3)单向与双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损害。两种不均匀沉降影响下,共同点是:首层构件附加应力或附加变形最大,应力集中主要位于梁端、柱端、框架节点处;随着楼层位置增加,采动影响作用大幅度衰减。不同点是:单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建筑物倾斜方向以单向偏心受力为主,梁以弯曲变形为主。而双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对角线方向呈双向偏心,梁存在弯扭变形。(4)双向地震激励下,分别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与刚性地基假定,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减少数值模拟计算成本,提高结构仿真分析效率,对地基土体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多种计算,提出了确定有限元模型地基土体有效范围的方法。与刚性地基假设对比可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约束相对减弱,表现为柔性体系,结构自振周期变长。与刚性地基相比,结构在X与Z向的顶层加速度反应减弱,煤矿采动影响越大,加速度降低幅值越大。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的结构顶点位移要大于刚性地基,加速度时程曲线变化较柔,X方向的动力反应要强于Z向。煤矿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作用越大,结构顶点位移变化越显着。当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普遍比刚性地基要偏小,层间位移角的变化趋势比刚性地基要缓,尤其是对于不均匀沉降影响下的结构,这种变化更为显着。与刚性地基相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水平层间剪力随楼层位置增加而减小。(5)对不同土层下的煤矿采动影响下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不同土体条件下,结构的破坏时间所有差别。基于刚性地基假设下的结构破坏时间多数要早于硬土和软土地基,土质越软,这种破坏延迟效果越显着。在采矿采动影响相同的条件下,软土地基结构整体破坏情况要小于硬土地基,小于刚性地基。地基土体越软,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在地震动力作用下沉入土体的深度越大,结构侧向变形越严重。倒塌破坏过程表明结构的破坏既有“柱铰”破坏,又有“梁铰”破坏,存在“混合倒塌”机制现象。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上部结构反应较大,构件不同程度形成塑性损伤,耗散掉部分地震输入能,底部整体倒塌概率降低。该论文有图122幅,表55个,参考文献204篇。
薛红[3](2020)在《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日益紧张的资源、人口和环境形势下建筑产业发展方式和建造模式正在加快转型。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领域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着力点,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然而,截止到2018年装配式建筑项目市场占有率仅为13.9%。高建造成本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首要因素。研究发现,标准化和规模经济是降低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的关键。本文为降低建造成本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探索团体标准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方法,弥补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的不足。为实现研究目标,围绕协同学理论、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四项研究。首先,系统地分析建造成本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识别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功能要素。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采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模拟法,探讨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动力、形成条件、实现路径和形成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建造成本绩效是利益相关者建立协作机制的核心动力,且作为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可视为一个自适应系统,其稳定性与系统的资源整合能力、关系治理能力和协同绩效涌现能力有关。因此,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功能要素包含资源整合、关系治理和绩效涌现三个方面。其次,分析建造成本诉求下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组织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建造成本导向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为利益相关者整合资源和实现团体标准提供平台,建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本研究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建立协作机制的平台,其构成要素包括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主体关系和空间结构。第三,分析建造成本导向下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治理机制,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刚性契约和柔性信任双重治理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采用模拟法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契约演化模型和信任演化模型,并进行演化分析,设计利益相关者的刚性契约机制和柔性信任机制,保障协作机制有效运行,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建造成本。本研究提出利益相关者为降低建造成本应采取刚性契约和柔性信任治理机制保障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行。最后,分析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建造成本绩效,探索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建造成本的影响,对协作机制的绩效进行反馈。基于协同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采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的影响。研究指出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具有正向影响,且社会网络关系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对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建立、运行和绩效反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建造成本的驱动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呈现自适应系统特征,资源整合能力、关系治理能力和协同绩效涌现能力是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核心功能要素;(2)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建立协作机制的平台,为资源整合和团体标准建立提供接口;(3)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采取刚性契约和柔性信任双重治理机制,保障协作机制有效运行,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建造成本;(4)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降低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同时,协作机制对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且间接作用于建造成本,论证了社会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降低建造成本探索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机理、建立平台、运行治理和绩效反馈,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深入剖析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偏高和利益相关者协作不稳定的原因,为政府制定政策和项目管理者行为决策提供实践指导。
林超然[4](2020)在《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及预测研究 ——以3D打印为例》文中提出面对以技术保护为导向的国际环境,摆脱技术依赖、全面提升我国技术水平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受限于创新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关键共性技术是社会技术构成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部分,开发关键共性技术,能够保障国家产业安全、推动创新型集群发展、指导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选择、实现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并带动多产业协同升级。关键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不可避免地存在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主体缺位、搭便车等问题,导致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阻碍了我国技术创新由追赶向超越转变之路。因此,通过科学手段识别关键共性技术,预测关键共性技术未来趋势,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的对策建议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首先在梳理和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关键共性技术等概念的概念、内涵和特征;通过专利计量理论、共现理论以及技术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关键共性技术的理论背景;基于国内外研究趋势构建了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与预测的研究框架,并根据研究框架对本研究的总体逻辑思路做出解析。其次,基于本研究所提出的关键共性识别及预测的研究框架,设计了数据的采集思路,研究选择以专利数据作为技术信息来源,并以3D打印技术为例,构建了专利检索表达式获得3D打印相关专利数据,经过专利文本预处理以及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模型聚类,获得了3D打印技术主题类别信息以及时间趋势。再次,从动力因素、微观基础以及宏观表现三方面探讨了技术主题演化机理,并通过演化博弈仿真分析,验证了演化假设;基于这些假设条件,得到3D打印相关技术主题的混淆关系以及转移关系,为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提供了分析基础。接下来,基于共现理论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构建了关键共性技术的识别框架,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 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应用该框架得到3D打印技术的关键性度量以及共性程度度量,进而识别得到3D打印技术领域种的关键共性技术;为验证识别框架的准确性,将识别结果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所提出关键共性技术做以对比,对比显示识别结果相关程度较高。随后,结合LDA主题模型以及HMM模型,预测3D打印技术主题研发趋势、3D打印技术主题研发结构,并从短期、中期和长期角度预测未来3D打印技术领域中关键共性技术构成;采用灰色预测、IPC分类号聚类方法作为对比,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且预测准确程度优于对比方法;通过随机剔除原始数据后重复实验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稳健性。最后,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角度提出促进我国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配套服务工作、建立政企以及非盈利性组织的合作机制等,强调国家扶持、中介服务专业化、技术共享、技术创新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快我国3D打印关键共性技术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及预测框架总体效果较好,识别精度高、预测结果准确且稳定性较高。3D打印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案例中,共得到31个技术主题,其中底座、降噪减震以及喷头技术是目前研发热点,激光粉末成型技术、可循环技术、彩色打印技术、打印头技术、义齿打印技术、打印过程中冷却散热技术、底座技术以及树脂光固化技术为3D打印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未来针对喷头、作业平台等技术主题的研究将逐渐减弱,而激光聚焦、打印头、彩色打印、可循环、物料/送料、控制以及义齿等技术主题,将成为未来几年的研发焦点,是值得投入研发力量的重要研发方向。
刘存伟[5](2019)在《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汉语的高频句式,倚变句“越X越Y”颇受语法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界从共时和历时视角对此句型作了大量研究,这为我们的后续探讨提供启示并奠定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不足,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尚未揭示倚变句具有较强的句法能产性和限制性的认知基础;二是没有充分解释变化义、倚变义、比较义和关联义共存于倚变句的认知理据;三是未能有效挖掘标记语“越”、构件“来”和倚变句“越来越Y”的历时演化动因。有鉴于此,本文以认知语法视阈下的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为理论基础,建构移动参照认知模型,并以其为主要分析框架,以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和程度量等量范畴为研究视角,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探讨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进而揭示倚变句呈现相关句法语义特征的认知基础,并结合认知语法的主观性、主观化、边界移动等理论,挖掘“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理据。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通过移动参照认知实现。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是概念化主体在多个维度上建构锁链式“参照点–目标”关系。这个认知模型与参照链认知模型都是对动态参照关系的刻画,但是参照链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单个维度上的转换关系,而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多个维度之上、在多个维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二,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过程包括:1)概念化主体调用比较认知,在不同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2)调用参照认知,在量值变化之间、在总量变化之间持续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实现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3)调用空间认知,将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位移关系。第三,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调用对倚变句的句法语义产生深刻影响。其中,空间认知和参照认知的调用提升倚变句的句法能产性。通过调用空间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将物量、时间量或程度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量变化。通过调用参照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运用典型、连锁型、辐射型、汇聚型和嵌套型等多种参照联结策略,将不同的量值变化组构起来,并语码化为单环倚变句“越X越Y”、连环倚变句“越X越Y越Z”或反环倚变句“越X越Y,越Y越X”。比较认知调用对充当倚变构件的结构形成句法制约,因为概念化主体在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造成量值变化呈现无界逐量特征,导致标指有界量的结构无法入句。第四,倚变句含有变化、倚变、比较和关联等多种语义,与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调用了比较认知和参照认知紧密相关。其中,比较义和变化义源自概念化主体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来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倚变义和关联义源自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来实现量y随量x变化而变化这种倚变关系的概念化。第五,“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皆可归结于语言的主观性,即概念化主体掌控的心理扫描关系取代移动体掌控的空间位移关系,成为这些结构侧显的主要语义关系。首先,位移动词“越”语法化为倚变标记语“越”,源自概念化主体沿不同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展开心理扫描,形成当前扫描的总量超过先前扫描的总量,而这种总量变化被概念化为移动体沿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跨越物理空间区域边界。倚变句采用“越+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主谓结构”形式,将“越”从谓语动词再范畴化为饰谓副词,是心理扫描关系压倒空间位移关系并成为凸显概念成分带来的去时间化操作。其次,构件“来”的语义虚化亦是主观性因素促动的。动词“来”侧显移动体沿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趋近概念化主体所在空间方位,其中,空间位移是前景成分,心理扫描是后景成分;构件“来”侧显概念化主体沿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扫描并趋近言语时刻所在时间位置,空间位移退隐后景,心理扫描走向前景。最后,“越来越Y”的语法化是概念边界移动诱发形式边界移动的结果。概念边界移动包括空间位移关系调整为心理扫描关系,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调整为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形式边界移动体现为“越”“来”作谓语的功能弱化,两者因句法位置紧邻发生再组构,引发形式边界从“越来︱越Y”演化为“越来越︱Y”。概括起来,本文以移动参照认知模型为分析框架,从量范畴视角展开倚变句研究,为以往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此外,本研究可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撰提供参考,可为汉语语法体系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郑交交[6](2018)在《构件系统演化一致性判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软件需求的不断变更是如今的常态,为了既满足用户需求又适应系统依赖环境的改变,现有的构件系统就必须要进行改变演化,使之成为业务功能更强大、满足需求变动和适应系统环境的构件系统。演化后的构件系统中各个构件彼此能够无冗余的按照一定次序正常交互,且可以完成演化前的任务,达到用户的要求,即满足一致性是演化操作正确执行的必要条件。一致性判定选取的判定元素单一、不适用于演化阶段以及各个构件是否按照一定次序正常交互的判定局限性是构件系统演化一致性判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已经是目前主要的开发方法,针对构件式软件在动态演化前后的一致性保持问题,本文基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从接口、流程结构、行为三点出发,提出了一种构件系统演化一致性判定方法,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演化后的系统中,将每个构件视为判定执行者,让所有的构件协同参与一致性判定过程。从接口和流程结构出发,判断判定执行者和全局的一致性,其中接口一致性包括接口操作对称性和接口消息类型一致性,流程结构一致性是基于UML状态图来进行分析的,这是外部一致性;其次,在满足接口、流程结构一致性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判断演化构件在演化前后的行为一致性,这是内部一致性;最后,本文分析了演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演化情况,并且用π演算对其进行了建模描述。除此之外,对一个图书订购的构件系统实例进行了完整分析,详细描述了本文所提判定方法的分析过程,并且运用π演算对其进行建模检测和推演,然后代码实现了演化一致性分析的原型工具,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之,本文提出了一种演化一致性判定方法,并完整描述了其分析过程。
张富为[7](2018)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软件行业兴起至今,已经完成了单工作业到工程作业的转变,伴随而来的“软件危机”是软件工程最关键的问题,而遗留系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本文分别从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衍射出面向构件的软件工程思想,构件是高级软件工程的基础,是未来的冉冉新星,构件技术的兴起,来源于软件复用的工程理念,产生这一理念的根源是遗留系统的处理问题。构件相比于对象与过程是一种更大的格局,是从更高的角度来处理软件,也更适合软件工程中的工程思想,采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有助于缓解“软件危机”,对软件工程未来的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而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构件可以小到函数、类、对象等,也可以大到完整的软件系统。软件复用包括一整套体系的理论框架以及技术难点,本文分别对软件复用技术中的软件构件组装技术、软件构件分类技术以及动态演化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三个创新点,来提高软件复用过程的效率:(1)针对构件组装技术的研究,采用适配器技术特性,将其类比为构件间的胶水,从构件组装的角度,利用适配器来组装构件的模型,并在实际的项目中应用该模型,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对比,得出基于适配器的构件组装模型相对于传统软件开发方式更加高效,节约了软件开发周期。(2)针对构件分类技术的研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特性,从构件刻面信息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分类策略;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构件刻面特征进行提取,训练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分类模型,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论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以达到提高构件检索效率的目的。(3)针对构件的动态演化技术研究,采用观察者技术特性,对构件进行扩展,使构件具有被监视以及监视的特性,提出基于观察者的动态演化模型,利用基于观察者的动态演化技术模型,来提高动态演化的一致性。
徐飞[8](2017)在《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分布式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正朝着控制功能现场化、结构分布式化、系统开放化和产品集成化发展。网络化控制系统除了要解决信息调度、传送时延、通信资源优化和故障检测等基本问题外,还要处理被控对象的多样性、业务复杂性、环境的不可预知性、多种通信协议标准共存等学科交叉产生的新问题。这对网络化控制系统中间件平台的自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间件作为一种软件复用技术,能够处理底层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带来的问题,为上层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具有动态重配置、可扩展、上下文敏感等特征,实现了节点间的协同处理及系统资源的共享。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中间件能够将控制系统从多种协议的透明处理、异质数据的复制、网络故障的辨识与处理、轻量化部署等问题中独立出来,屏蔽网络环境上下文的复杂性和异构性,使网络化控制领域应用可以专注于领域问题的建模、控制算法的设计、功能部件的封装,更好的支持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节点重构、功能重构和协议栈的重构。本文从软件工程和自适应体系结构的方法入手,研究了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中间件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其自适应构件模型、支持重构的微内核设计、QoS管理框架和面向服务的动态配置框架等,具体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有:(1)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中间件构件模型对高阶Pi演算语法进行了扩展,构建了一类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构件模型(Networked Control Oriented Adaptive Component Model,NCOACM);提出了分布式资源边界的概念并增加了自适应语义要素和行为要素,利用Pi演算中的进程元素来描述构件的计算功能,使得构件的功能描述独立于编程语言的实现。NCOACM构件模型支持构件结构和行为的动态重配置,可以对上下文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行辨识,使构件实体具有适应开放、动态和多变环境的感知能力,满足差异化的业务需求并支持对多种网络协议的自适应。(2)设计了支持可重构的构件化微内核利用反转控制和切面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中间件的微内核(NCOACM based Adaptive Middleware Micro-Kernel,NBMMK),实现对NCOACM构件实例的生命周期管理;设计了构件演化决策、演化事务性包装、演化一致性分析和演化完整性分析等算法;结合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领域特征对“构件容器”和“连接子”的语义内涵进行了扩展,更好的支持构件的主动重构;将构件管理框架设计为NBMMK的内核服务,其它的资源管理功能设计为插件式的非内核服务,使NBMMK具有较低的实时资源消耗和较好的可扩展性与自适应性。(3)提出了面向构件的QoS管理框架对NCS的环境上下文因素进行抽象,利用关注点分离的方法,建立面向领域的QoS概念模型,设计了支持跨域的QoS策略封装机制;通过扩展OMG接口定义语言来构造面向构件的QoS策略管理框架,实现了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网络化控制应用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多种网络协议栈的自适应;最后,在QoS构件的资源满足及构件部署仿真等实验中验证了多层QoS策略框架的合理性及相关算法的有效性。(4)设计了中间件的业务层服务化架构及其相关算法设计了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中间件业务层架构,将该层的核心事务、调用逻辑和过程约束抽象为服务,将网络化控制应用视为若干服务组成的有机体;设计了服务发现、服务调用、服务配置等相关算法,使得业务层能适应领域上下文的变化并可对组成结构、行为功能进行在线的动态配置,使中间件具有外省式的自适应能力,最后在QoS目标优化的服务组合仿真中验证了服务化架构的合理性和相关算法的有效性。(5)设计了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利用OSGi框架设计了基于NCOACM构件模型、具有轻量化内核结构的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利用反射技术构建,包括了平台抽象层、自适应通信层、构件框架层和服务层等基本结构,支持跨域的QoS参数映射;设计了构件生命周期管理、QoS策略管理等以核心服务,其他非核心服务以插件的方式集成到微内核中。最后,在网络控制器的效能评估仿真实验及中间件内核的可伸缩性评估仿真实验中对原型系统及相关模型、算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自适应中间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
孟耀伟[9](2016)在《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建筑物是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的核心,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信息化研究的基本对象。从建筑物的表面模型、内外一体化模型到时空动态模型,它们不但可以地精确地描述城市形态的基本单元,还可以构成建筑和城市的发展进程的重要部分。从微观工程活动和宏观城市发展的融合视角研究动态建筑物数据模型,不但可以使建筑信息领域的数据与模型资源更好地应用于地理信息领域,同时也可以为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提供借鉴。内外一体化建筑物数据模型是地理环境时空演化环境下构建动态建筑物数据模型的基础,它可以连接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到拆除等应用环节,进而促进建筑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应用和分析。研究具有时态特性的建筑物时空数据模型是对传统地理信息建筑物模型的新变革,它将有效地推动传统建筑物的静态模型应用向动态全生命周期应用的转变。建筑施工过程作为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演化的重要环节,是建筑物静态模型的时态扩展,需要相应的时空数据模型支持。以CityGML为代表的城市数据模型主要建立了建筑物的静态模型,缺乏对建筑物时态和演化特性的支持。BIM从微观工程实践出发建立建设工程中的数据标准,解决不同应用周期的数据交换,缺乏宏观视角下对施工活动的模型抽象和时空关系模型。将地理信息时空数据模型理论和方法与建筑信息领域几何模型相结合,构建具有内外一体化特性的建筑物时空过程数据模型,既可以满足GIS对建筑时态表达的需求,也可为建筑施工过程统计、计算、综合和可视化等信息化应用提供支持。本文以语义、位置、几何、关系、属性和演化等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地理信息模型分析理论为研究框架,遵循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和规律,构建面向建筑土建施工工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为施工过程演化的模拟和计算提供时空数据模型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剖析了建筑施工演化过程中不同专业层次的认知需要,以层次细节建模方法为基础,提出了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该模型从建筑物对象、建筑空间、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供应链等五个级别进行空间层次等级划分,并分别描述了不同空间层次等级下的对象时空特征、对象关系和耦合机制,从而为建筑施工数据模型构建提供了时空基础框架。建筑施工过程层次细节模型将空间层次等级与时间分辨率进行融合建模,为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等级规律研究提供了有益探索。(2)基于建筑构件粒度的施工对象模型研究了建筑构件对象模型的时间特征、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分析了建筑构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枢纽作用,提出了基于建筑构件的施工对象模型。构件施工对象模型以现有GIS和BIM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不同建筑施工过程层次细节下的时态需求,扩展了构件对象工序时间和工艺时间特性,支撑不同时空层次等级的过程演化需要。以施工专业知识为基础,针对建筑构件工艺属性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建筑施工工艺模型。施工工艺模型以工艺周期和几何分解两种模式支持建筑构件的状态演化和形态演化,分别描述建筑构件的时间渐变和几何形态突变过程。本文所提出的构件施工对象模型从物理、化学和社会等方面针对建筑构件属性进行了有效扩充,并通过建筑构件与施工工艺模型的关联支持构件空间粒度下的时态和形态演变。(3)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模型构建分析了以人工活动为主导因素的施工过程时空特征,提出了由驱动、事件、状态和过程共同构成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为施工过程演化表达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以虚拟时间和事实时间为参照将施工过程分为过程模拟和实际建造两种不同的时间环境,并以建筑物模型为核心,基于工序模型连接管理任务和事件连接施工建造过程的框架,分别构建了面向施工计划和实际建造的时空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构件位置、空间层次、空间关系和时间区间的对象时空编码方法,为基于时空数据库的建筑构件模型的检索和交互提供时空寻址支持。虚拟时间和事实时间相结合的建筑施工过程数据模型为施工过程模拟仿真与过程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模型支持。(4)基于建筑施工图的时空过程构建与仿真分析了建筑施工图中工艺信息提取规则和顺序流程,结合语义、位置、几何和关系信息,构建了完整的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数据信息抽取方法。基于本文所构建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了由数据层、模型层、功能层和可视化层构成的施工过程仿真原型系统,通过数据提取、工艺建模、工序建模、活动建模和应用计算等功能提供了施工过程构建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表明,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综合考虑了建筑物模型的几何、关系和时态的内在关联性,较好地解决了建筑施工过程大众化认知、城市宏观管理和工程专业建设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在GIS环境下发展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了理论方法探索。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筑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交叉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时态建筑物数据模型理论和构建方法研究,促进空间语义精细化建筑数据模型向时空语义精细化数据模型的发展,为融合宏观地理环境演化和微观工程环境管理的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新的数据模型支持。
王刚[10](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二、基于动态构件框架的构件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动态构件框架的构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2)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煤矿采动灾害对建筑物损害研究现状 |
1.2.1 采动灾害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
1.2.2 采动灾害对地表扰动研究进展 |
1.2.3 建筑物抗采动灾害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
1.2.4 采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采动影响下振动台试验设计与模型制作 |
2.1 引言 |
2.2 相似理论 |
2.2.1 Buckingham定理 |
2.2.2 一致相似率 |
2.3 模型设计 |
2.3.1 原型简介 |
2.3.2 模型构件配筋计算 |
2.3.3 模型材料 |
2.3.4 缩尺模型可控相似常数 |
2.4 结构模型相似关系 |
2.4.1 模型构件自重相似计算 |
2.4.2 非结构构件及活载相似计算 |
2.4.3 物理量相似计算 |
2.5 模型主体及其他配件设计 |
2.5.1 模型主体设计 |
2.5.2 其他配件设计 |
2.5.3 模型配重设计 |
2.6 模型吊装上振动台 |
2.6.1 模型上振动台前的准备工作 |
2.6.2 试验模型上振动台及后续工作 |
2.7 本章小结 |
3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1.1 试验研究目的 |
3.1.2 试验研究内容 |
3.2 数据采集与加载方案 |
3.2.1 测点布置及采集系统 |
3.2.2 试验用地震波 |
3.2.3 地震波输入顺序及加载工况 |
3.2.4 采动灾害模拟试验台设计 |
3.3 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3.4 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
3.4.1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4.2 加速度反应分析 |
3.4.3 层间变形分析 |
3.4.4 能量耗散分析 |
3.4.5 应变响应分析 |
3.4.6 试验模型宏观破坏分析 |
3.5 动力破坏试验研究 |
3.6 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理论 |
4.2.1 构件模型及材料本构关系 |
4.2.2 接触控制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采动灾害下建筑物损害分析 |
4.3.1 建筑物单向不均匀沉降 |
4.3.2 建筑物双向不均匀沉降 |
4.3.3 建筑物破坏损害分析 |
4.4 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4.4.1 结构动力特性 |
4.4.2 位移时程响应 |
4.4.3 动力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5.1 引言 |
5.2 土-结构相互作用机制 |
5.2.1 运动相互作用 |
5.2.2 惯性相互作用 |
5.3 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理论分析模型 |
5.3.1 质点系模型 |
5.3.2 三维实体模型 |
5.3.3 子结构分析模型 |
5.3.4 混合模型 |
5.4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
5.4.1 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影响 |
5.4.2 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5.4.3 对建筑物地基运动的影响 |
5.5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建筑物系统运动方程 |
5.6 本章小结 |
6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参数 |
6.2.1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 |
6.2.2 土体计算范围 |
6.2.3 地基土体与上部结构的连接 |
6.2.4 土体边界条件 |
6.3 煤矿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6.3.1 模态分析 |
6.3.2 加速度响应分析 |
6.3.3 顶点位移响应分析 |
6.3.4 层间变形分析 |
6.3.5 结构楼层剪力分析 |
6.4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倒塌破坏研究 |
6.4.1 土层参数 |
6.4.2 刚性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3 硬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4 软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研究现状 |
1.3.2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研究现状 |
1.3.3 建筑工程项目多主体协作机制研究现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内容结构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成本 |
2.1.2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 |
2.1.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自适应系统 |
2.1.4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协同学理论 |
2.2.3 复杂系统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2.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概念模型 |
2.4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分析 |
3.1 建造成本视角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形成的动力 |
3.1.1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诉求 |
3.1.2 建造成本诱因的推动 |
3.1.3 规模经济的成本绩效驱动 |
3.2 建造成本驱动下协作自适应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
3.2.1 协作自适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协作自适应系统的远离平衡态 |
3.2.3 协作自适应系统要素的非线性作用 |
3.2.4 协作自适应系统的动态涨落 |
3.3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条件及实现路径 |
3.3.1 面向建造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条件 |
3.3.2 建造成本导向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实现路径 |
3.4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形成的演化分析 |
3.4.1 建造成本导向下协作机制的系统变量与参数识别 |
3.4.2 建造成本导向下协作机制的系统演化模型构建 |
3.4.3 协作机制的系统演化模型稳定性分析 |
3.4.4 建造成本驱动下协作机制的系统演化模型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的虚拟组织结构构建 |
4.1 面向建造成本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分析 |
4.1.1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界定 |
4.1.2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要素 |
4.1.3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构建流程 |
4.2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主体分析 |
4.2.1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识别 |
4.2.2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分类 |
4.3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主体关系分析 |
4.3.1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关系识别 |
4.3.2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关系评价 |
4.4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空间结构分析 |
4.4.1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组织层次划分 |
4.4.2 面向建造成本的虚拟组织结构的组织模块界定 |
4.4.3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空间结构确定 |
4.5 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双重治理机制 |
5.1 建造成本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治理机制分析 |
5.1.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分析 |
5.1.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分析 |
5.2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契约演化模型构建 |
5.2.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演化模型建立 |
5.2.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演化模型分析 |
5.2.3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演化模型仿真 |
5.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信任演化模型构建 |
5.3.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演化模型建立 |
5.3.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演化模型分析 |
5.3.3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演化模型仿真 |
5.4 建造成本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治理策略制定 |
5.4.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机制 |
5.4.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机制 |
5.5 面向建造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案例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构念定义和测量 |
6.3 案例数据收集 |
6.3.1 案例选取 |
6.3.2 数据收集 |
6.4 研究结果 |
6.4.1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建造成本的影响 |
6.4.2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 |
6.4.3 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关系对建造成本的影响 |
6.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5.1 主要研究发现 |
6.5.2 主要理论启示 |
6.5.3 主要实践启示 |
6.6 协作机制实施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和利益相关者初步识别访谈提纲 |
附录2 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显着性和关系访谈与调查 |
附录4 新加坡装配式建筑预制生产成本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5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访谈和问卷表 |
附录6 装配式建筑项目参与主体显着性和关系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及预测研究 ——以3D打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与预测的研究基础及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专利文献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2.1.2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2.1.3 关键共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2.2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与预测的理论基础 |
2.2.1 专利计量理论 |
2.2.2 共现理论 |
2.2.3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3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与预测的框架构建及解析 |
2.3.1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与预测的框架构建 |
2.3.2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与预测框架的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专利文献采集及聚类 |
3.1 专利文献采集及聚类方案设计 |
3.1.1 专利文献数据获取方案 |
3.1.2 专业术语识别方案 |
3.1.3 专利文献预处理方案 |
3.1.4 专利文献技术主题聚类方案 |
3.2 专利文献数据采集处理 |
3.2.1 案例产业选择 |
3.2.2 专利文献数据获取 |
3.2.3 专利文献预处理 |
3.3 专利文献数据技术主题聚类分析 |
3.3.1 LDA模型迭代次数确定 |
3.3.2 LDA模型主题数量确定 |
3.3.3 LDA模型结果及分析 |
3.3.4 技术主题分类准确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主题演化机理及关键共性技术特征分析 |
4.1 技术主题演化机理分析 |
4.1.1 技术主题演变的微观基础 |
4.1.2 技术主题演变的宏观表现 |
4.2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特征分析 |
4.2.1 技术主题共现主题词分布 |
4.2.2 技术主题混淆关系分析 |
4.2.3 技术主题转移关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专利文献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主题识别 |
5.1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模型构建 |
5.1.1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模型构建原则 |
5.1.2 关键技术识别模型构建 |
5.1.3 共性技术识别模型构建 |
5.1.4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模型构建 |
5.2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识别 |
5.2.1 关键技术主题识别 |
5.2.2 共性技术主题识别 |
5.2.3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识别 |
5.3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识别结果评估 |
5.3.1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评估数据来源 |
5.3.2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评估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专利文献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主题预测 |
6.1 关键共性技术预测模型构建 |
6.1.1 关键共性技术预测模型假设条件 |
6.1.2 关键共性技术预测初始HMM建立 |
6.2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预测实证分析 |
6.2.1 技术主题研发趋势预测 |
6.2.2 技术主题研发结构预测 |
6.2.3 关键共性技术构成预测 |
6.3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预测准确性和稳健性评估 |
6.3.1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预测准确性评估 |
6.3.2 关键共性技术主题稳健性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国家制度层面对策 |
7.1.1 构建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制度体系 |
7.1.2 完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配套服务工作 |
7.1.3 建立政企以及非盈利性组织的合作机制 |
7.2 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企业层面对策 |
7.2.1 企业应重视关键共性技术战略布局 |
7.2.2 以长期视角看待关键共性技术发展 |
7.2.3 促进企业间关键共性技术共研共享 |
7.3 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特定技术领域层面对策 |
7.3.1 攻克当前关键共性技术中的重点领域 |
7.3.2 布局未来关键共性技术中的新兴领域 |
7.3.3 增进关键共性技术的多样性和长期性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图表目录 |
(5)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动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1.4.4 研究问题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内容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倚变句的共时研究 |
2.2.1 “越”的词性研究 |
2.2.2 倚变句的句法特征研究 |
2.2.2.1 能产性 |
2.2.2.2 限制性 |
2.2.3 倚变句的语义特征研究 |
2.2.3.1 倚变义 |
2.2.3.2 变化义 |
2.2.3.3 比较义 |
2.2.3.4 关联义 |
2.3 倚变句的历时研究 |
2.3.1 倚变句的历时流变研究 |
2.3.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3 构件“来”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研究 |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认知理论 |
3.2.2 参照认知理论 |
3.2.3 比较认知理论 |
3.3 理论假设 |
3.4 理论假设的理据 |
3.4.1 量范畴的分类及界定 |
3.4.1.1 量范畴的分类 |
3.4.1.2 物量的界定 |
3.4.1.3 动作量的界定 |
3.4.1.4 时间量的界定 |
3.4.1.5 空间量的界定 |
3.4.1.6 程度量的界定 |
3.4.2 量范畴的概念化 |
3.4.2.1 量范畴的空间认知概念化 |
3.4.2.2 量范畴的参照认知概念化 |
3.4.2.3 量范畴的比较认知概念化 |
3.5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及其理据 |
3.5.1 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的整合理据 |
3.5.2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 |
3.5.3 基于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实例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移动参照认知与倚变句的概念化 |
4.1 引言 |
4.2 单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2.1 “越V1越V2”的概念化 |
4.2.2 “越V越A”的概念化 |
4.2.3 “越A越V”的概念化 |
4.2.4 “越A1越A2”的概念化 |
4.2.5 “越是N越V”的概念化 |
4.2.6 “越是N越A”的概念化 |
4.2.7 “越P越V/A”的概念化 |
4.2.8 “越是S越V/A”的概念化 |
4.2.9 “越来越V/A/N”的概念化 |
4.3 多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1 连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2 反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4 小结 |
第5章 倚变句句法语义结构的概念化解释 |
5.1 引言 |
5.2 句法能产性 |
5.2.1 空间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 参照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1 典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2 连锁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3 辐射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4 汇聚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5 嵌套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3 句法限制性 |
5.3.1 量范畴的有界性及无界性 |
5.3.2 量范畴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1 物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2 动作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3 时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4 空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5 程度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3 比较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4 语义结构 |
5.4.1 比较义的概念化 |
5.4.2 变化义的概念化 |
5.4.3 倚变义的概念化 |
5.4.4 关联义的概念化 |
5.5 小结 |
第6章 倚变句历时演变的概念化解释 |
6.1 引言 |
6.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动因 |
6.2.1 主观性和主观化 |
6.2.2 客观位移和主观位移 |
6.2.3 标记语“越”的语法化动因 |
6.2.3.1 动词“越”的概念化 |
6.2.3.2 标记语“越”的概念化 |
6.2.3.3 标记语“越”的演变理据 |
6.3 固定构件“来”的历时演变动因 |
6.3.1 趋向动词“来”的概念化 |
6.3.2 固定构件“来”的概念化 |
6.3.3 固定构件“来”的语法化动因 |
6.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动因 |
6.4.1 边界移动 |
6.4.2 “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构件系统演化一致性判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选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2.1 构件系统 |
2.2 软件演化 |
2.2.1 软件演化的分类 |
2.2.2 软件演化的特征 |
2.2.3 软件演化的过程 |
2.3 构件系统演化一致性 |
2.3.1 外部一致性 |
2.3.2 内部一致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部一致性判定方法 |
3.1 构件系统相关定义及举例 |
3.1.1 构件系统相关定义 |
3.1.2 举例 |
3.2 接口一致性判定 |
3.2.1 构件接口相关定义 |
3.2.2 接口操作对称性判定规则 |
3.2.3 接口消息类型一致性判定规则 |
3.3 流程结构一致性判定 |
3.3.1 流程结构相关定义 |
3.3.2 流程结构一致性判定规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部一致性判定方法 |
4.1 构件行为相关定义 |
4.2 行为一致性判定规则 |
4.3 异常情况分析 |
4.3.1 循环异常 |
4.3.2 等待异常 |
4.3.3 消息接收异常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析与验证 |
5.1 实验环境 |
5.2 原型工具的实现 |
5.3 演化实例一 |
5.3.1 演化一致性判定分析 |
5.3.2 异常情况验证 |
5.3.3 演化实例一的实现 |
5.4 演化实例二 |
5.4.1 实例介绍 |
5.4.2 演化一致性判定分析 |
5.4.3 演化实例二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复用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依据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分类策略的研究 |
2.1 构件分类技术优缺点对比 |
2.1.1 人工智能方法对比 |
2.1.2 超文本方法对比 |
2.1.3 信息科学方法对比 |
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分类模型分析 |
2.2.1 Word2vec简介 |
2.2.2 基于Word2vec的构件分类算法 |
2.2.3 卷积神经网络 |
2.2.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分类算法 |
2.2.5 输入处理 |
2.2.6 训练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适配器的构件组装技术的研究 |
3.1 软件构件组装技术优缺点对比 |
3.1.1 基于构件内部细节清晰程度的软件构件组装技术对比 |
3.1.2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软件构件组装技术对比 |
3.2 适配器 |
3.3 Web开发平台与SSH框架 |
3.3.1 JavaEE平台 |
3.3.2 SSH框架 |
3.4 基于适配器的构件组装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观察者的动态演化一致性的研究 |
4.1 软件演化技术研究现状优缺点分析 |
4.1.1 基于构件运算的软件演化研究分析 |
4.1.2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软件演化研究分析 |
4.1.3 基于反射中间件的软件动态演化研究分析 |
4.2 观察者 |
4.3 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 |
4.4 基于观察者的动态演化模型 |
4.4.1 构件 |
4.4.2 连接件 |
4.4.3 基于观察者的动态演化模型 |
4.4.4 一致性分析以及演化模型代数表达式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与具体实验 |
5.1 构件分类策略的具体实验 |
5.1.1 实验设计 |
5.1.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5.1.3 模型参数 |
5.1.4 实验结果分析 |
5.2 构件组装模型应用研究 |
5.2.1 个人理财软件系统分析 |
5.2.2 系统构件获取 |
5.2.3 基于适配器的构件组装 |
5.2.4 结果分析 |
5.3 观察者的动态演化实例研究 |
5.3.1 动态演化的内部一致性分析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网络化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
1.1.2 网络化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1.1.3 中间件技术与网络化控制系统 |
1.1.4 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中间件面临的问题 |
1.2 自适应中间件概述 |
1.2.1 自适应中间件的定义 |
1.2.2 自适应中间件的体系结构 |
1.2.3 自适应中间件的研究现状 |
1.3 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的关键技术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贡献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1.1 自适应软件概述 |
2.1.2 自适应软件的特点 |
2.1.3 自适应软件的实现技术 |
2.2 自适应体系结构理论 |
2.2.1 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
2.2.2 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研究成果 |
2.3 分布式系统的形式化模型 |
2.3.1 基于图形化的模型 |
2.3.2 基于通信系统演算的模型 |
2.4 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理论 |
2.4.1 QoS的关键指标 |
2.4.2 QoS的管理框架 |
2.4.3 QoS调度及跨层感知 |
2.5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构件模型 |
3.1 引言 |
3.1.1 自适应构件模型综述 |
3.1.2 分布式构件模型 |
3.1.3 基于Pi演算的分布式构件模型 |
3.2 NCOACM构件模型 |
3.2.1 NCOACM构件理论模型 |
3.2.2 NCOACM构件实现模型 |
3.2.3 NCOACM分布式资源边界 |
3.2.4 NCOACM自适应性语义要素 |
3.2.5 NCOACM自适应行为要素 |
3.3 自适应构件交互模式 |
3.3.1 广播交互模式 |
3.3.2 代理者模式 |
3.3.3 P2P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支持可重构的构件化微内核 |
4.1 引言 |
4.1.1 微内核 |
4.1.2 相关工作 |
4.2 NBMMK构成要素 |
4.2.1 原子件与复合体 |
4.2.2 自适应构件实例 |
4.3 NBMMK连接子管理框架 |
4.3.1 NCMF的框架元素 |
4.3.2 NCMF的元接口 |
4.4 NBMMK构件容器模型 |
4.4.1 容器环境端口 |
4.4.2 容器感知连接子 |
4.5 NBMMK重构机制的设计 |
4.5.1 构件装配的一致性分析 |
4.5.2 构件的演化过程管理 |
4.5.3 构件的演化容错管理 |
4.6 仿真实验 |
4.7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构件的QoS管理框架 |
5.1 引言 |
5.1.1 QoS概述 |
5.1.2 QoS中间件 |
5.2 QoS语义模型 |
5.2.1 QoS元模型 |
5.2.2 QoS管理模型 |
5.3 QoS构件的资源调度服务 |
5.3.1 QoS资源满足算法 |
5.3.2 QoS构件部署算法 |
5.4 跨域的QoS感知策略 |
5.4.1 QoS感知策略管理框架 |
5.4.2 QoS资源发现算法 |
5.5 仿真实验 |
5.5.1 QoS构件资源满足仿真实验 |
5.5.2 QoS构件部署仿真实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服务的动态配置 |
6.1 引言 |
6.1.1 服务选择概述 |
6.1.2 服务选择的策略 |
6.2 QoS驱动的服务选择模型 |
6.2.1 基于反射的服务选择处理框架 |
6.2.2 QoS目标驱动的决策模型 |
6.3 服务选择的处理 |
6.3.1 服务选择的处理框架 |
6.3.2 服务选择的评估 |
6.4 仿真实验 |
6.5 小结 |
第七章 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的设计 |
7.1 OSGi概述 |
7.2 基于OSGi的开放式框架 |
7.2.1 原型系统框架结构 |
7.2.2 服务发布及注册机制的设计 |
7.2.3 构件管理层的设计 |
7.2.4 通信服务抽象层的设计 |
7.3 仿真实验 |
7.3.1 网络时延下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7.3.2 中间件的资源服务能力评估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8.1 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加科研情况 |
(9)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三维建筑物数据模型 |
1.3.2 地理信息和建筑信息的交叉与融合 |
1.3.3 建筑工程模拟研究现状 |
1.3.4 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 |
1.3.5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六要素的建筑施工过程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
2.1 空间对象模型分析 |
2.1.1 空间的基本概念 |
2.1.2 空间对象数据模型 |
2.1.3 空间对象关系 |
2.1.4 空间数据结构 |
2.2 时间对象模型分析 |
2.2.1 时间的基本概念 |
2.2.2 时间对象的结构 |
2.2.3 时间对象关系 |
2.3 时空数据模型分析 |
2.3.1 时空对象及其演变 |
2.3.2 时空信息的耦合模式 |
2.3.3 时空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
2.3.4 时空过程层次细节 |
2.4 顾及驱动的演化模式及时空概念模型 |
2.4.1 六要素模型的时空特征分析 |
2.4.2 六要素模型的应用法则 |
2.4.3 基于驱动的时空数据模型 |
2.5 小结 |
第3章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特征及其概念模型 |
3.1 建筑施工与技术分析 |
3.1.1 建筑工程与研究范围 |
3.1.2 建筑设计与施工应用 |
3.1.3 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
3.1.4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
3.2 建筑施工空间及其特征分析 |
3.2.1 建筑施工空间构成 |
3.2.2 建筑施工场地空间及其概念模型 |
3.2.3 建筑物空间及其概念模型 |
3.2.4 建筑施工位置概念模型 |
3.3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特征分析 |
3.3.1 建筑施工过程时间的层次性 |
3.3.2 建筑施工工序概念模型 |
3.3.3 建筑施工工艺概念模型 |
3.3.4 建筑施工活动概念模型 |
3.4 建筑施工过程概念模型 |
3.4.1 建筑施工过程多源信息融合 |
3.4.2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 |
3.4.3 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流特征 |
3.4.4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关系特征 |
3.4.5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模型构建 |
4.1 建筑施工过程逻辑模型 |
4.1.0 模型的基本框架 |
4.1.1 建筑施工过程资源逻辑模型 |
4.1.2 建筑物对象逻辑模型 |
4.1.3 施工计划与工序逻辑模型 |
4.1.4 建筑施工活动逻辑模型 |
4.1.5 时空关系逻辑模型 |
4.2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结构 |
4.2.1 构件对象时空特征编码 |
4.2.2 建筑时空信息数据结构 |
4.2.3 时空关系的数据结构 |
4.3 建筑施工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 |
4.3.1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库 |
4.3.2 施工过程时空数据组织 |
4.3.3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索引 |
4.3.4 建筑施工过程查询 |
4.4 小结 |
第5章 建筑施工过程模拟研究 |
5.1 原型系统设计 |
5.2 建筑物数据信息提取 |
5.2.1 OAM建筑施工图信息提取 |
5.2.2 建筑结构施工图信息提取 |
5.2.3 建筑构件装饰信息抽取 |
5.3 建筑施工过程建模 |
5.3.1 建筑施工工艺建模 |
5.3.2 建筑施工工序建模 |
5.3.3 建筑施工活动与事件建模 |
5.3.4 建筑施工阶段的可视化 |
5.4 建筑施工过程应用分析 |
5.4.1 建筑施工过程的模拟仿真 |
5.4.2 建筑工程量计算分析 |
5.4.3 建筑施工过程工序分析 |
5.4.4 建筑投资进度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青年发展学院第九期培训班学员推荐表 |
(10)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动态构件框架的构件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2]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D]. 白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3]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研究[D]. 薛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及预测研究 ——以3D打印为例[D]. 林超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5]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D]. 刘存伟. 河南大学, 2019(05)
- [6]构件系统演化一致性判定方法研究[D]. 郑交交. 云南大学, 2018(01)
- [7]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张富为. 中北大学, 2018(08)
- [8]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D]. 徐飞.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9]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D]. 孟耀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