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历“考官”启示录(论文文献综述)
魏民[1](2020)在《唐景崧研究》文中指出
李冠男[2](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韩光楠[3](2020)在《知青文学的“中间物” ——梁晓声知青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梁晓声被称为书写黑土地上的悲壮青春的代表性人物,知青小说的创作占梁晓声全部作品的五分之一。自八十年代初起,梁晓声陆续发表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系列知青小说,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令人动容的知青形象,学界对梁晓声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知青文学这一话题上,对知识青年命运遭际的理想主义刻画与叙说,是梁晓声知青小说创作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知青文学源起之时梁晓声能引起大规模关注的主要缘由。梁晓声重新唤回了在人们心中失落已久的理想主义,并和过去的历史建立了联系,重构了理想主义的文化空间。而反观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的定位,他正是一种历史的“中间物”,它标示的并非是调和、折中,而是并存与斗争、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经验与判断,带有超越历史的价值担当,但却存在不可规避的局限性。“中间物”具体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圆满的存在,而是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居中的、不断趋向于圆满但却未达到完美的一个变化过程。它秉承着历史意识及现实性的态度对自我的发展过程展开评价,从中体现出自我的剖析意识。“中间物”的行动逻辑简而言之是承前启后,即执着于现在,正视着过去,眼望着将来。本文以此统摄全篇,拓展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研究空间,并以此牵引出诸多有意义的话题。第一章按知青文学历时性的视角分析初期知青文学的发展脉络,并联系梁晓声的知青故事去阐述有何联系、有何不同,从而用“中间物”的概念去佐证梁晓声知青故事的承启性质。初期知青文学发轫于伤痕文学,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追悔与感伤,不再肯定当年的理想。但随着其不断发展演化,经历不同作家的不同阐释后,在梁晓声的知青故事中理想主义再次被召回了人们心中。于是,梁晓声成功接续了理想主义,并且推动了知青文学向更远大的方向发展。第二章对梁晓声的作品展开文本细读,并与同时期的知青作家张承志作比较,以说明梁晓声的知青故事有何缺陷,重点分析梁晓声作为“中间物”本体所带有的一些历史局限性。值得说明的是,“青春无悔”的口号提出之后,知青文学在梁晓声的手里已然变得十分成熟。在他的笔下,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并非是一种美学风格,而是一种写作立场,是和知青一代人同在的写作立场。因而,本章意在检视其立场的偏狭之处。第三章着眼于作为历史中间物的梁晓声身上所存在的典型特征。后知青文学的出现,彻底呈现了梁晓声知青故事在知青文学史中的位置,梁晓声的创作为知青文学的叙述提供了新变,而同样后知青文学的书写也与梁晓声的知青故事遥相辉映,即知青文学不只是可以写理想主义,它还有更广阔的人生。
张宗华[4](2019)在《傅云龙游历美洲图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绪十三年(1887),清政府选拔并派遣海外游历使,傅云龙作为此次考试“状元”,除了日本之外,主要游历美洲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五国。傅云龙是我国历史上对美洲进行系统考察的第一人,在游历过程中撰写了宏富的游历图经。这些图经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是当时国人对美洲最全面的考察报告。通过对图经内容的研究以及文本的比对,发现部分资料来源于《瀛寰志略》、《古巴杂记》、《米利坚志》、《联邦志略》等已有着述。傅云龙在考察之中还有诸多崭新的闻见,订正了前人着述中民数、疆域、风俗等方面的诸多舛误。此外,傅云龙游历中与美洲华人互动频繁,相关记述也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在五部图经中,《游历美利加图经》的价值最为突出,重点梳理美国政治制度、军事建设、文化教育以及考工经济。傅云龙此行不仅对其本人归国的洋务实践大有裨益,同时也推进了国人对美美洲尤其是美国的认识。总体而言,游历美洲图经具有较高资料价值,在当时以及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姚臻[5](2018)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探讨空间在英国当代着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文学叙事中所具有的主题意蕴和价值判断,揭示了作家对艺术创新、文化态势、社会责任、历史真相和小说意义等重大命题的哲思。空间叙事在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承载着作家对于空间体验的文化想象,还承载着他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创作实践。本文试图从空间叙事维度、空间叙事建构以及空间叙事内涵这三个层面对麦克尤恩的小说进行系统性的解读,探讨作家如何通过空间构建起一个观照叙事内容、叙事策略以及叙事理念的多维小说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部分主要分析了麦克尤恩小说中多维的空间类型,具体分为地理、心理和权力三种。地理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叙述和情节发展的场所,也是作家本人对后现代文明引发的人性危机、异质文化带来的精神迷失以及现代都市历史景观进行审视与探讨的场域。“城市荒原”、“异域迷宫”及“伦敦景观”的城市书写路径勾勒出地理空间变迁下作家的情感结构和创作风格的变迁;心理空间主要体现在生存经验投射于人物内心产生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记忆空间还是想象空间,都是人物认知外部世界和内在自我的有效手段,反映出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认识与思考;此外,麦克尤恩的小说叙事还关注空间中的权力因素,权力不仅存在于社会空间,还渗透了个人空间,权力的行使通过权力规训和权力话语以达到对主体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控制。麦氏小说中的空间类型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构造,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征空间,是各种权力和文化交锋的社会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部分主要探讨了麦克尤恩如何在小说中建构空间,即其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具体表现在作家在处理空间与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转换关系时所采用的叙事策略。麦克尤恩的小说文本在叙事结构上具有显着的时空体特质,具体表现为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以及通过延缓的场景来表现空间化的时间;在空间形式方面,麦克尤恩的叙述风格从早期的个人肖像的空间形式逐渐转向对社会图景的空间展示;在空间转换方面,在麦克尤恩的小说中,空间的移动、交叠和变化往往与个体寻求成长和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模式。麦氏空间叙事策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空间体验作为生存体验的内在形式。作家有意识地在小说中进行空间叙事构造,使小说叙事从情节层面升华到对主题意义的凸显层面,从而将个人经验、审美体验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和反思融进小说的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主要聚焦于麦克尤恩藏匿于空间叙事之下的心理诉求、伦理判断以及理性建构,旨在阐释麦克尤恩小说叙事中所涉及的诸多复杂因素。麦克尤恩笔下的文本空间是动态的、开放的意义再生体。它通过自身结构中垂直叙述轴的运动与其他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化以及心理语境之间进行关联。垂直叙述轴的文学层面通过对相关文学体裁和文学文本的引用和改造,彰显出作家对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态度;垂直叙述轴的历史层面主要通过“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参与对历史的解构/重构的过程;垂直叙事轴的精神层面分析则在心理学范畴中折射出一个对自我与他者进行哲学性反思的麦克尤恩形象,具体表现为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文本与语言、自我与语言以及社会话语形式等诸多关系中复杂而不稳定的效果。因此麦克尤恩的小说空间具有动态生成、无限开放的内涵。空间叙事开辟了麦克尤恩小说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在此视角下,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不仅仅是承载故事发展的容器和背景,而是作为叙事技巧和手段参与并影响着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意义的建构,从而使文本空间成为一个复杂隐喻和语义的系统,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文化、伦理等多个层面意义。本文从小说文本中的空间的具体表现类型入手,结合作家的情感结构和意识形态,上升至抽象意义上的麦克尤恩的空间叙事策略,再回落至社会学意义上小说文本与外部世界叠加之上形成的社会空间,揭示出麦克尤恩微妙复杂的空间叙事下丰富的社会主题。
梁林军[6](2018)在《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经济、政治、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都有深入、专业的思想以及突出的事功,张謇研究涉及众多学科,但是其思想内核和精神特质却是一以贯之,即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关头,作为传统士大夫的张謇提出实业救国、教育兴邦,认为这是国强民富的根本之道。张謇清醒地看到当时的民族危机不同于王朝更迭,也不同于太平军、捻军叛乱,而是工业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全面冲击和根本破坏,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这也并非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武装军队就能解决的,中国必须要革新社会,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建立并全面发展实业,真正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进行民族之间的竞争。张謇是开放、包容、革新的儒家,他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新知识,“博取而精择之”;同时他又认为中学为立身始基,提倡中国的旧道德,反对全盘西化或言必称西化。面对西方工业化及西方文明的冲击,张謇抓住中华振兴的核心问题——工业化,并且舍身饲虎,投身实业、教育,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无数新路。张謇的探索说明,儒家并不阻碍工业化,也能学习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甚至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化。张謇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对儒学思想发展有深入研习,是科举制度的佼佼者——状元。张謇认同桐城派“治经读史为诗文之法”,深受桐城派大师的影响,从文风、学脉方面讲应归于桐城派。张謇入募庆军多年,跟随庆军统领吴长庆,参与平叛朝鲜,从军经历增益了张謇的男儿血性和担当意识。张謇认同明清之际顾炎武和黄宗羲的学问、气节和品格,深受他们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对于王夫之,张謇也有研习;对于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及其湘军,张謇更是佩服有加,他认为这是近世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代表和巅峰,后人难以企及。正因为如此,张謇重视学,更看重学以致用,学习就是要服务百姓、改造社会,而不是坐而论道、高谈阔论。张謇认为兴实业,当由士大夫先之。儒学应该治实用的学问,并将实用的学问用于实用的事业。士人必须担负起振兴实业的责任,而不是学而优则仕或者埋头做对社会、民生无益的学问。张謇最终弃仕从商,致力于实业、教育,源于其儒家士人的担当精神,也根植于其宏大的儒商理想,即实业救国、教育兴邦以及地方自治。张謇秉承儒家思想,虽然“术”与“道”有天然的区分和隔离,但是它们也有必然的渗透和相互作用。张謇在具体的商业经营中也常常引用儒家经典进行说明,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无时无刻不影响其商业的具体运行。对于《周易》,张謇用力颇深,在完成周易研究专着的同时,他对易经的学术史也深有体会,认同朱子的《周易本义》的相关阐释。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取名源自于易经,深刻反映了《周易》的仁爱与民本思想。张謇实业救国的核心主张就是“父教育、母实业”,以父母关系比喻,也充分体现了易经的阴阳和合观念。张謇在具体的商业经营中,比较注重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适时调整,这与易经饱含的通经合变思想有本质性的联结。张謇一直倡导的“棉铁主义”也与易经中刚柔相济的思想相通。张謇对于儒家的礼学思想着实重视,在乱世之中,这种倾向有增无减。张謇提倡礼学更多,主要也是因为当时社会混乱,人们价值观缺失,六神无主。在具体的商业运行中,张謇比较注重商业市场中的“礼”,即商业竞争需要有序,不能恶意竞争,最终害人害己。在企业的管理中,张謇提倡“以严为轨”,主张严格管理。张謇崇尚中庸之道,认为圣人之道即中道,且“人皆可以为尧舜”,普通人只要尽人道、尽职守,同样可以入圣人之域。区别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张謇提出“大利不言、生财有道”,实质上对儒家义利思想在工业化背景下有积极的发展和创新。从“取”到“生”,从“小利”到“大利”,本质上是张謇看重儒家应该对社会整体财富有所创造。张謇认为,遇到利益鉴定或分配困惑时,应把握“裁利于义”的原则,即用“义”来裁量、裁定利益,解决何利可取、应取多少的问题。张謇也注重区分“公利”和“私利”的区别,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公利,对社会、民生有所助益。张謇在利益分配上,受西方现代企业思想影响,肯定合理的利益报酬,同时他也始终坚持“以劳取利”,厌恶并不耻不劳而获的商业模式和行为。张謇注重人的诚信和企业的信用,提出“忠信笃敬”的四字原则,具体体现在其信用观和用人观中。张謇认为商业成功的法门不外乎“勤苦简朴”,其中他尤其注重节俭之美德。中国在商业上处于混沌迷茫、一穷二白的阶段,张謇认为中国的商人应该团结起来,形成一定的合力。张謇的儒商商道至今仍有深刻的内涵和魅力,究其根本在于合理地处理官商关系。张謇创造性地提出“绅领商办”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企业组织形式臃肿、效率低下之时,在观念陈旧、政府禁锢森严的历史环境下,开辟了民营企业的商道模式。张謇在具体的企业经营中、行业的选择、利益的分配等重大问题上,有深思熟虑的考虑,因此张謇的商道观念和精神于今天仍有极强的榜样价值。如果按照西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和标准,张謇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主要、关键的企业家精神指标,张謇都符合并有一定超越。张謇身上所具备的爱国、仁爱、奉献、勤俭、自强、务实等儒商精神与工业文明并行而不悖,甚至是非常好的补充和融合,这些精神在今天价值有更高的凸显。如果理性地反思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其弊病具体表现为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福利主义,张謇的儒商思想和实践表明,儒家宝贵的道德伦理资源可以与工业化有更好的磨合和融通。张謇是中国儒商的典范,是儒家圣人在商界,也是中国企业家的难以逾越的巅峰。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们不仅应该关注其可贵的实业实践,也应该细致考量他的思想构建和远见卓识。
杨敬龙[7](2017)在《《青琐高议》研究》文中认为《青琐高议》是北宋时代一部集志怪、传奇、笔记为一体的文言小说总集。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青琐高议》前、后集分别十卷,并有别集七卷,三十六则补遗,计一百四十余篇。《青琐高议》题材广博,传奇小说涉及爱情、历史、游记等;志怪小说涉及社会现实或是鬼灵精怪等等;笔记小说题材既有对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抒写,也有对各行各业平民百姓生活的记载;展现北宋时期的各种世态人情和生活画面。《青琐高议》思想文化内涵丰富、深刻,体现了“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因果报应”的佛家思想;“修德筑道”的道家思想;并出现儒释道融合的走向,不仅储存了丰硕的文化果实,同时也是一部社会文化的百科书。《青琐高议》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推陈致新的体例风格、变化多样的叙事手法,建树了其在文言小说发展史的重要地位。
鹿海龙[8](2016)在《明清山东东昌府进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举学的发展,对科举的研究领域逐渐细化,研究层面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整体研究到个案研究,从全国研究走向区域研究,已成为科举学研究的趋势所在。东昌府地处鲁西,倚靠运河,邻近兖州,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加之运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昌府相对独特的科举环境。明代东昌府在明代山东六府中编户里甲数最少、辖区最小,在清代山东各府中辖区也是最小的,然而东昌府的中进士人数在山东省却是名列前茅,这种强烈的反差不能不引起反思。为什么明清两代的东昌府能产生如此众多的进士呢?从东昌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来讲,东昌府是明清时期的北方重镇和府衙驻地,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来讲都很发达,并且东昌府的军事地位也十分的重要,因此,研究明清时期东昌府的进士人群对丰富山东乃至全国地方区域史的研究颇具必要性。本文主要以明清两代东昌府的进士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进士的人数,姓名、中式榜次,户籍、时空分布及特点以及原因、进士事迹以及文化着作等方面作了各方面的探讨。本论文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来由,学术回顾和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外。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情况以及明清时期山东的科举概况和东昌府的科举的概况;第二章着手从地方府志、通志以及各种进士名录统计进士详情,并统计其时空分布状况及特点,户籍种类;第三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分析东昌府的进士高产的成因;第四章介绍了东昌府有代表性的进士的事迹;第五章详细整理了明清时期东昌府进士的着作。
蔡敏[9](2016)在《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成汤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挑战“君权神授”代夏朝天下的帝王,被列入祖先、圣贤崇拜及祀典礼制、极具影响力的圣君之一。他不仅建立商王朝,还在“桑林祷雨”的传说广泛流传中,开创华夏民族传承三千余年的雩祭传统;他以宽治民、广施仁德,故历代贤君臣工频频效仿。当成汤信仰作为特定的仪式一直沿袭后世,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的祭祀传统就不断被神化,受到太行地区两侧百姓普遍的尊崇和信奉,并以析城山为中心形成“商汤文化圈”;尤其在农村,农作物的丰歉需要这种对雨水神灵朴素信仰支配下的乡土民俗资源,故而许多村镇、乡里或名山崇岭之间都纷纷建庙景仰;特别是宋金以后,宋徽宗敕封的“嘉润公”、“广渊庙”,确立了成汤不可撼动的正统祭祀地位;民间大量创建的汤帝庙,亦丰富了一系列以取水求雨为主旨的形影相附的赛社演剧活动。时至如今,晋豫两省仍有不少汤庙古建筑、碑刻实物及金石资料保存下来,它们更多地承载了民间原始雩祭仪式的遗风余韵,以及北方民间神庙剧场的演变轨迹。本文将以成汤信仰为切入点,把相关的舞楼形制和赛社演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探寻成汤信仰及其祭祀仪式的交互影响,揭示民间戏剧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因,以期对具有上古巫术印迹并受宗教影响且颇有太行特色的汤王崇拜,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赛社民俗和戏曲演出,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呈现。
任易,杨金才[10](2014)在《论《地之国》中交往关系的危机与重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切入点,从家庭、社群和族裔三个层面论述当代美国小说《地之国》所体现的交往困境,认为家庭观念的回归、社群组织的重构以及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肯定,是人类摆脱非合理性交往病症、实现救赎的可能途径。
二、亲历“考官”启示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亲历“考官”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2)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知青文学的“中间物” ——梁晓声知青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伤痕文学思潮与知青文学 |
第一节 主动决裂与主动担当的“中间物” |
第二节 “伤痕”主题的突围与超越 |
第三节 理想主义的历史传承 |
第二章 从“悲壮的青春”到“青春无悔” |
第一节 自我反观与自我否定的中间物 |
第二节 梁晓声“话语”的盲视 |
第三节 知青一代的立场与选择 |
第三章 后知青文学的建立 |
第一节 知青叙事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作为历史中间物的梁晓声 |
第三节 知青小说的文学遗产 |
结语 作为“心灵传记”的知青文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傅云龙游历美洲图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游历美洲的过程 |
第一节 美国游历 |
一、初至美国 |
二、再访美国 |
三、三游美国 |
第二节 加拿大游历 |
第三节 古巴游历 |
第四节 秘鲁游历 |
第五节 巴西游历 |
第二章 游历美洲图经的撰写 |
第一节 体例确定 |
第二节 资料搜集 |
第三节 文本征引 |
一、《瀛寰志略》 |
二、《古巴杂记》 |
三、《使美纪略》 |
四、《米利坚志》 |
五、《联邦志略》 |
六、《西学考略》与《格物入门》 |
第三章 游历美洲图经的内容与价值 |
第一节 文献补证 |
一、民数 |
二、疆域 |
三、习俗 |
第二节 对游历国家的认知 |
一、教育、军事考察 |
二、傅云龙对美洲华人的记录 |
第四章 《游历美利加图经》对美国认识的推进 |
第一节 傅云龙游历之前国人对美国的感观 |
一、中国人对美洲认识的缘起 |
二、“开眼看世界”:士人开始主动认识美国 |
三、百闻不如一见:实地对美国的游历考察 |
第二节 《游历美利加图经》对美国的认知 |
一、《游历美利加图经》对先前认识的更正 |
二、政治制度 |
三、军事 |
四、学校教育 |
五、工业 |
六、游历认知对傅云龙归国实践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译名简释 |
附录二: 美洲华人材料 |
附录三: 参引文献对照表 |
作者简历 |
(5)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空间叙事理论的概念梳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 |
第一节 地理空间 |
一、城市荒原 |
二、异域迷宫 |
三、伦敦景观 |
第二节 心理空间 |
一、记忆空间和个体意识的自我构建 |
二、想象空间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异化 |
第三节 权力空间 |
一、身体与权力规训 |
二、政治与权力话语 |
第二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 |
第一节 时空体表述 |
一、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 |
二、空间化的时间——延缓的场景 |
第二节 空间形式——从“个人肖像”到“社会图景” |
一、个人肖像 |
二、社会全景 |
第三节 空间转换 |
一、视角切换 |
二、插入故事 |
第三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 |
第一节 空间叙事中的互文层 |
一、《在切瑟尔海滩上》与印象主义小说 |
二、《星期六》与意识流小说 |
三、《赎罪》与现代主义文学 |
第二节 空间叙事中的历史层 |
一、《黑犬》与历史的文本性 |
二、《赎罪》与文本的历史性 |
第三节 空间叙事中的精神层 |
一、他者的另我性 |
二、镜中的自他关系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当儒学遭遇工业化 |
二、旧道德与新知识:张謇的回应 |
三、言商仍向儒:儒商张謇 |
第二节 张謇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张謇研究的回顾 |
二、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简析 |
第三节 本文的旨趣与结构 |
一、主题和框架 |
二、资料及其说明 |
三、研究工具和方法 |
第一章 张謇的士人精神与儒商理想 |
第一节 思想渊源 |
一、师承 |
二、随军 |
三、科考 |
四、经世致用 |
第二节 士人担当 |
一、儒家信徒 |
二、学以致用 |
三、兴实业,当由士大夫先之 |
第三节 张謇的儒商理想 |
一、实业救国 |
二、教育兴邦 |
三、村落主义与地方自治 |
第二章 实业与儒家思想 |
第一节 张謇与易学思想 |
一、张謇与《周易》 |
二、大生集团与“生生之谓易” |
三、商业经营与通经合变 |
第二节 礼学思想与企业经营 |
一、张謇与礼学思想 |
二、商业礼让与利导整齐 |
第三节 中庸思想及其实业应用 |
一、圣人之道即中道 |
二、人尽人道 |
第三章 张謇的儒商伦理思想 |
第一节 “大利不言”的义利观 |
一、裁利于义 |
二、公不自利 |
三、以劳取利 |
第二节 “忠信笃敬”的诚信观 |
一、忠信笃敬的信用观 |
二、笃实安分的用人观 |
第三节 “勤苦俭朴”与成功法门 |
一、勤苦俭朴 |
二、俭德 |
三、聚力合群 |
第四章 张謇的儒商商道与儒商精神 |
第一节 商道与官商关系 |
一、绅领商办 |
二、官商关系 |
三、张謇的商道 |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与儒商精神 |
一、张謇与企业家精神 |
二、张謇的儒商精神 |
第三节 儒商精神与资本主义精神 |
一、经济人与道德情操论 |
二、资本主义精神 |
三、张謇对西方价值观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青琐高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青琐高议》研究综述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琐高议》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北宋社会环境与文化现象 |
一、文人学士的社会地位 |
二、文化政策的双重性 |
第二节 北宋时期的文言小说创作 |
一、文言小说的繁荣局面 |
二、雅俗共赏的创作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青琐高议》的题材与思想 |
第一节 志怪、传奇与笔记的区别 |
一、志怪、传奇与笔记的界分标准 |
二、《青琐高议》中传奇、志怪与笔记的界分 |
第二节 传奇小说题材 |
一、姻缘题材的传奇小说 |
二、历史题材的传奇小说 |
三、游记题材的传奇小说 |
第三节 志怪小说题材 |
一、社会现实的志怪小说 |
二、鬼灵精怪的志怪小说 |
第四节 笔记小说题材 |
一、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 |
二、各行各业的平民百姓 |
第五节 《青琐高议》的思想文化内涵 |
一、“忠孝仁爱”的儒家思想 |
二、“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 |
三、“修德筑道”的道教思想 |
四、儒释道融合的走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琐高议》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
一、功过参半的前代帝王 |
二、痴情负心的市井文人 |
三、女性气息的狐精鬼魅 |
第二节 推陈致新的体例风格 |
一、正副标题的创新体例 |
二、语言对白的通俗倾向 |
三、诗文并举的灵活运用 |
四、点评议论的收束全文 |
第三节 变化多样的艺术手法 |
一、新颖独特的第一视角 |
二、跨越时空的叙事模式 |
三、细腻丰富的人物心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琐高议》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青琐高议的历史地位 |
一、《青琐高议》对唐传奇的继承 |
二、《青琐高议》对唐传奇革新 |
第二节 《青琐高议》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一、《青琐高议》对话本的影响 |
二、《青琐高议》对戏曲的影响 |
三、《青琐高议》对小说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明清山东东昌府进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举制的发展概况以及明清山东的科举概况 |
(一) 科举制的发展概况 |
(二) 明清时期山东的科举概况 |
二、明清东昌府进士的时空分布、分布特点及户籍种类 |
(一) 明清东昌府进士的时间分布 |
(二) 明清东昌府进士的地域分布 |
(三) 明清东昌府进士的时空分布特点 |
1. 明清东昌府进士时空分布不均匀 |
2. 明清东昌府进士在山东相对高产 |
(四) 明朝东昌府进士的户籍种类 |
三、明清东昌府进士相对高产的原因分析 |
(一) 政治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1. 明代经济政策的影响 |
2. 清代经济政策的影响 |
3. 大运河对明清东昌府经济和进士产生的影响 |
(三) 思想文化、民风民俗的影响 |
1. 学校 |
2. 书院 |
3. 民风民俗 |
四、明清东昌府典型进士事迹和进士着述 |
(一)政事方面 |
(二)民事方面 |
(三)军事方面 |
(四)思想文化方面 |
(五)进士着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清东昌府进士一览表(含临清直隶州)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成汤信仰之渊源考略 |
第一节 商朝的政治疆域与古史遗存 |
一、商都八迁: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
二、四土之内:七十里为政天下者 |
第二节 商汤的德政事功与恤民情怀 |
一、汤王圣德 |
二、辅相贤臣 |
三、民众景仰 |
第三节 桑林祷雨的相关传说及考证 |
一、民间传说 |
二、史料考证 |
第二章 成汤信仰与太行雩祭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帝王崇拜到祈雨传统的演变 |
一、慎终追远 |
二、雨神演变 |
第二节 成汤信仰形成的地理环境 |
一、与天为党 |
二、靠天吃饭 |
第三节 成汤信仰形成的人文环境 |
一、皇帝敕封:权威性 |
二、地方效仿:纪念性与宗教性 |
三、民间拜祭:功利性 |
第三章 汤帝庙的普遍建立与地域流布 |
第一节 太行汤王庙的现存情况概述 |
第二节 汤王崇拜文化圈的传播特色 |
第四章 成汤祭赛与民间礼乐 |
第一节 汤祀与上古巫觋之关系 |
一、祭雨卜辞:敬天思想与自然崇拜 |
二、汤乐大濩:祭祀乐舞与帝王崇拜 |
三、身为牺牲:人祭仪式与巫觋文化 |
第二节 汤祀与雩祭礼乐的发展和规范 |
一、先秦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
三、宋元明清时期 |
第五章 成汤祭赛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太行雩祭传统的民间化进程 |
一、蜡祭与汤祀:相互依附 |
二、社祀与汤祀:合而为一 |
第二节 祭祀与崇拜:民间村社的经济运作模式 |
一、商号与汤庙筹资 |
二、世家大族与剧场建设 |
三、维首发起请会、摇会及水官会、火神会 |
第三节 宗教信仰影响下的成汤祭赛 |
第六章 宋金元汤帝庙剧场的建立及其定型 |
第一节 宋代汤庙“舞楼”碑刻的发现与宋代舞楼的创立 |
一、在汤王庙发现的第一通宋建“舞楼”碑 |
二、宋代舞楼、舞宇的横向考察 |
第二节 金代汤庙舞楼的实物遗存及其建筑形制 |
一、汤王庙金代舞楼的实物考察 |
二、金代汤庙舞楼的建筑特征及其创造性探索 |
三、元代汤庙舞楼定型与元代剧场的成熟 |
第七章 明清时期汤庙剧场的延展及其多样化探索 |
第一节 明代汤帝庙剧场:继承与延展 |
第二节 清代汤帝庙剧场之一:单层舞楼 |
第三节 清代汤帝庙剧场之二:山门舞楼 |
第四节 看楼:清代汤庙剧场的标准化配置 |
第八章 汤帝庙剧场的建筑装饰 |
第一节 彩绘艺术 |
第二节 雕刻艺术 |
第三节 剧场楹联 |
第九章 汤帝庙演艺:庆典与狂欢 |
第一节 祈雨仪式中的祭祀音乐 |
第二节 舞台题记中的戏班与剧目单 |
第三节 迎神赛社与当代演出遗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太行汤王庙情况一览表 |
附录B 太行汤王庙碑刻官员名录 |
附录C 太行汤王庙碑刻辑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10)论《地之国》中交往关系的危机与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庭交往 |
二社群交往 |
三族裔交往 |
结语 |
四、亲历“考官”启示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唐景崧研究[D]. 魏民. 黑龙江大学, 2020
- [2]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3]知青文学的“中间物” ——梁晓声知青小说研究[D]. 韩光楠.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傅云龙游历美洲图经研究[D]. 张宗华. 浙江大学, 2019(01)
- [5]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姚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6]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D]. 梁林军. 武汉大学, 2018(06)
- [7]《青琐高议》研究[D]. 杨敬龙.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03)
- [8]明清山东东昌府进士研究[D]. 鹿海龙.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4)
- [9]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D]. 蔡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
- [10]论《地之国》中交往关系的危机与重塑[J]. 任易,杨金才. 当代文坛,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