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枯病论文_范正宽,阿普前,胡新才,波碧芳,李诚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叶枯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基因,孕穗期,种子,抗性,氰尿酸,农药。

白叶枯病论文文献综述

范正宽,阿普前,胡新才,波碧芳,李诚忠[1](2019)在《怒江州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已成为怒江州水稻的重要病害。2000年以来该病在该州表现出发病率高、发病面积大的特点。在防治措施上笔者采取以预防为主,通过水稻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结合化学防治,从而减轻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程度和危害。1发病原因1.1发生的地理与气候特点水稻是怒江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 666. 67 hm2左右。怒江州地处低热、高温多雨地区,土壤肥沃,海拔落差大,年平均气温16.8~20.1(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倪深,夏春,应建成,孙红伟,陈红旗[2](2019)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2个白叶枯病基因改良华占的白叶枯病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镇084和IRBB5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华占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二次回交,再进行一次复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白叶枯病菌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等措施,育成携带xa5、Xa7和xa5+Xa7基因的改良株系各1个,并对改良株系进行了抗白叶枯病鉴定。结果表明,分别携带xa5、Xa7基因的改良株系B1和B2对菌株PXO99均表现为高感,对其他4个菌株都表现为高抗或抗;携带xa5+Xa7基因的株系B3对PXO99表现为中感,对其他4个菌株都表现为高抗,抗性水平明显好于仅携带单基因的B1和B2。(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19年06期)

方雅琴[3](2019)在《播前浸稻种能预防白叶枯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连云港市一读者来电话: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能否用氯溴异氰尿酸浸种?用量是多少?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李氏禾等田边杂草也能传病。白叶枯病病菌在水稻种子内越冬(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11-09)

[4](2019)在《研究揭示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有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蛋白,即NLR(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蛋白是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免疫受体蛋白。NLR类受体通常通过识别病原菌的一些特定效应蛋白来触发小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即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迄今发现的多个NLR(本文来源于《江西饲料》期刊2019年05期)

郑庆伟[5](2019)在《陈功友课题组揭示了广谱抗白叶枯病育种新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教授课题组在着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病原菌效应蛋白PthXo2与植物感病基因(SWEET13)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提出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阻断病原菌效应蛋白与植物感病基因间的(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0期)

[6](2019)在《储成才研究组在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有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蛋白,即NLR(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蛋白是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免疫受体蛋白。NLR类受体通常通过识别病原菌的一些特定效应蛋白来触发小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即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迄今发现的多个NLR蛋白功能获得性(gain-offunction)突变均能触发类似ETI的抗病反应,引起组成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9期)

刘刚[7](2019)在《我科学家研究揭示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研究组及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组合作报道了一个较为罕见的NLR蛋白突变wed。该突变导致水稻对大多数白叶枯病病原小种的感病性增强。而这一表型在某些遗传组合中表现为显性,在某些组合中则表现为隐性。基因克隆发现wed引起了一个新的水稻NLR蛋白上核苷酸结合结构域中一个苯丙氨酸突变成亮氨酸。对203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基因分析表明,WED基因存在自然变异,其中84.7%(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郑庆伟[8](2019)在《登记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农药产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2019年7月16日,在我国取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有19个。现将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农药产品的登记证号、登记名称、剂型和总含量等相关信息整理如下。(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7期)

郑庆伟[9](2019)在《张健课题组与黄世文课题组合作揭示水稻防御白叶枯病的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张健课题组与黄世文课题组合作在Cell旗下新推出的子刊i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SAPK10-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n WRKY72 releases its suppression on jasmonic acid biosynthesis and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SAPK10-WRKY72-AOS1通路调控水稻防御白叶枯病的新机制。(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5期)

陈玲,张敦宇,陈越,付坚,王波[10](2019)在《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评价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为药用野生稻的保护及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个近年在云南稻作区流行的白叶枯病菌株及国内外部分标准强致病菌系对云南8个居群(OF1~OF8)的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进行接种鉴定,测量病斑长度,按照抗性分级标准进行抗性等级划分,建立抗病谱,比较分析不同药用野生稻材料间和不同居群间的抗性差异。【结果】接种24个白叶枯病菌株21 d后,感病材料金刚30的病斑长度均超过20.00 cm,而未接种的叶片未发生任何变化,说明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未丧失致病力;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大多出现典型的白叶枯病症状,但抗病等级存在差异,其中,67.7%的供试药用野生稻对XOO8菌株表现抗病,说明XOO8菌株的致病性最强,所有材料均抗XOO14菌株,说明XOO14菌株的致病性最弱。31份药用野生稻的抗菌率均在50.0%以上,其中OF2-1的抗菌率最高,为100.0%,OF4-2的抗菌率最低,为50.0%。8个居群中,以OF5和OF7的抗菌率最高,均为100.0%,说明二者对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表现抗性;OF4的抗菌率最低,为79.2%,仅抗19个菌株。8个居群抗性由强至弱排序为:OF5=OF7>OF6>OF1=OF2=OF8>OF3>OF4。各居群内样品个体间抗性差异明显,推测是由于野生稻杂合程度较高所导致。【结论】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当前在云南流行的白叶枯病小种及国内外部分强致病菌整体抗性较好,其抗性差异来源于居群内的杂合度,与地理分布无关,推测云南药用野生稻具有特异的优良抗白叶枯病基因,其在遗传研究和品种改良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白叶枯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镇084和IRBB5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华占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二次回交,再进行一次复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白叶枯病菌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等措施,育成携带xa5、Xa7和xa5+Xa7基因的改良株系各1个,并对改良株系进行了抗白叶枯病鉴定。结果表明,分别携带xa5、Xa7基因的改良株系B1和B2对菌株PXO99均表现为高感,对其他4个菌株都表现为高抗或抗;携带xa5+Xa7基因的株系B3对PXO99表现为中感,对其他4个菌株都表现为高抗,抗性水平明显好于仅携带单基因的B1和B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叶枯病论文参考文献

[1].范正宽,阿普前,胡新才,波碧芳,李诚忠.怒江州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9

[2].倪深,夏春,应建成,孙红伟,陈红旗.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2个白叶枯病基因改良华占的白叶枯病抗性[J].中国稻米.2019

[3].方雅琴.播前浸稻种能预防白叶枯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4]..研究揭示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J].江西饲料.2019

[5].郑庆伟.陈功友课题组揭示了广谱抗白叶枯病育种新途径[J].农药市场信息.2019

[6]..储成才研究组在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7].刘刚.我科学家研究揭示水稻NLR类抗病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叶枯病感病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9

[8].郑庆伟.登记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农药产品[J].农药市场信息.2019

[9].郑庆伟.张健课题组与黄世文课题组合作揭示水稻防御白叶枯病的新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9

[10].陈玲,张敦宇,陈越,付坚,王波.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欣K4Y)一I和Os砂天K4Y)一2在不同的生...—15国内“白叶枯病”研究文献发...环RrKY4)一2RNAi转基因植株的抗性及...白叶枯病一5.四个内生细菌菌株的含菌液对稻白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乡白叶枯

标签:;  ;  ;  ;  ;  ;  ;  

白叶枯病论文_范正宽,阿普前,胡新才,波碧芳,李诚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