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子斩波调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子,模型,组合,神经网络,晶体管,电机,论文。
转子斩波调阻论文文献综述
沈天飞[1](2001)在《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IGBT斩波调阻调速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目前大部分起重机的拖动电机是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一般采用有级开环调速方法,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亟待进行技术改造,在有些应用场合,转子斩波调阻调速法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方法。基于可控硅的绕线式电机的转子斩波调阻法是一个已经成熟的技术,为了适应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基于IGBT的转子斩波调阻调速法。采用IGBT的斩波电路可以省去原来可控硅电路所需的平波电抗器和强迫关断电路,因此斩波电路结构可以得到极大的简化。文中提出了以IGBT、二极管、电阻和电解电容等四个元器件组成的斩波电路,经实验和仿真证明不仅能有效地调节转子电阻,而且同时兼有IGBT关断吸收电路的作用,能显着改善IGBT的关断轨迹。本文建立了该调速系统的准动态数学模型,首次推导出了IGBT的占空比与斩波电路等效电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给出了该斩波回路的工程设计方法,确保了所选择的电阻和电容值不仅能使系统达到指定的调速范围,而且还能使IGBT在关断时避免承受功率尖峰。鉴于有些应用场合需要有轻载低速的工作点,本文在转子斩波调阻的基础上,增加了定子降压调速,推导出了定子电压的计算公式。本文还给出了该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提出了电流环和转速环的PI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起重机的无级调速和闭环控制。 为了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辅助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文以IGBT为例研究了PSPICE中组合模型特性参数的辨识问2(X)1年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并成功地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IGBT组合模型静态特性参数的辨识,使得器件手册上的静态特性可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运算方便地转换为相应的组合模型参数,为组合模型参数的辨识寻找到了一条捷径。 鉴于用于IGBT组合模型静态特性参数辨识的BP网络在训练时存在很多局部极小点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变步长梯度算法(IAVSG),使网络避免了陷人局部极小点。采用该算法后,网络训练时的收敛速度大为提高。(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01-06-30)
沈天飞,陈伯时,龚幼民[2](2001)在《异步电机转子IGBT斩波调阻调速的准动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子斩波调阻是异步电机一种简便有效的调速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IGBT作斩波管的具有吸收保护作用的斩波回路拓扑结构,并对该系统整流回路的准动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推导出斩波管占空比与等效电阻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给出了外接电阻阻值的选择方法.(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转子斩波调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转子斩波调阻是异步电机一种简便有效的调速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IGBT作斩波管的具有吸收保护作用的斩波回路拓扑结构,并对该系统整流回路的准动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推导出斩波管占空比与等效电阻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给出了外接电阻阻值的选择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子斩波调阻论文参考文献
[1].沈天飞.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IGBT斩波调阻调速系统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1
[2].沈天飞,陈伯时,龚幼民.异步电机转子IGBT斩波调阻调速的准动态模型[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