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心梗的中医观察及护理

浅谈急性心梗的中医观察及护理

利仕媛(合浦县中医院536100)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340-02

【关键词】心梗观察中医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柱塞引起的冠状动脉末梢灌注区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全身冷汗、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病人可发生猝死。我们在抢救急性心梗病人的实践中,根据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给予辩证施护,初步探索出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动、静结合

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肌的修复,特别是对发病48小时之内的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适当的动则又利于建立冠状动脉侧知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例1.陈×,男,61岁,中医诊断为:胸痹,西医诊断为:急性前胸壁心梗,患者因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持续10小时住院。住院后按护理计划实施,第一周严格卧床休息,第二周病情有所好转,心电图示波ST段开始下降,梗塞面积得到控制,给予定时翻身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在活动中出现胸闷心慌、出汗等症状,即停止活动并处理,继续卧床休息治疗两周后,病情稳定好转。

例2.邓某某,女,55岁,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梗”,病情危重,动则心悸、气紧、口唇紫绀。给予限制活动,严格卧床休息,同时给予协助轻柔翻身,指导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经过三周治疗和严密观察护理,病情得到控制。

以上病例病人配合较好,能遵医嘱严格卧床,但有少数病人对治病认识不足,不听从医护人员意见,不愿意或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故过早下床或动、大小便等而导致病情加重或症状复发,因此,对心梗病人的护理,一定要做好疾病知识宣教,使之配合治疗。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加强夜班巡视工作

随着心脏复苏技术不断发展,对急性心梗病人的监护和处理方法也发生重大变化,病人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如果护理观察不严密,不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错过抢救时机,便造成死亡。因此,护士晚上要加强巡视,勤于观察、细心观察,注意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2.1密切观察胸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心率、心律、舌象、脉象、脸色、心电图及酶谱的动态变化以及生命体征等变化。

2.2疼痛剧烈、脸色苍白、四肢阙冷、表情淡漠者,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3咳嗽、气喘、心律失常者,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做好情志护理,避免“七情”刺激

急性心梗病人多有恐惧心理,精神紧张,表现为焦虑不安,情绪急躁,正如中医认为“气机宜利,血行宜畅,肝主泄,情喜调达郁怒伤肝,肝气气滞则血流不通。”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加强对病人的情志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注意稳定病人的情绪,忌探视及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使病人充分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安心治疗,同时对家属作好健康宣教,以消除不良刺激。

4、加强饮食调护

对急性心梗病人,应采取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膳食,饮食不宜过量,以少量多餐为宜,过饱宜引起胃彭胀,使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血糖与血脂明显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冠状动脉闭塞不通,而增加心脏负担,并可根据病人给予一些药膳,如:补心气的黄氏粥,滋心阴的银耳莲子粥等。对喜吃厚味肉食的病人,注意饮食宣教,强调高胆固醇、高脂肪对本病人的危害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5、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急性心梗病人由于卧床休息,食用少渣饮食,致肠蠕动减弱,易造成大便干结,或不习惯卧床使用便盆,造成大便难解解,用力时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或室颤,心跳骤停,我们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属热痰血淤,阴虚者,用蜂蜜60克饮服或适当给予缓泻剂,如番泻叶泡茶饮服,协助病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教会病人床上使用便器,病情许可时,早期下床于床边排便,防止便秘。

心梗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通过对病人耐心细致的观察及准确及时的辩证施护,加上合理的治疗方案,急性心梗病人的治疗才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高峰,刘兆英,马小等,急性冠状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07,5:12—14.

[2]桑秀波,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5[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4):143—144.

[3]九菊,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9);847.

[4]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10.

标签:;  ;  ;  

浅谈急性心梗的中医观察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