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有机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机质,有机物,动力学,土壤,太湖,土霉素,复合物。
天然有机质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丽,闫金龙,江韬,魏世强[1](2019)在《天然有机质-金属离子/氧化物-磷复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有机质-金属离子/氧化物-磷(NOM-Metal-P)复合物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磷素形态,其环境行为对磷素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在综述NOM-Metal-P复合物的结合方式、测定方法、分子质量大小、生物有效性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NOM-Metal-P复合物研究做出展望。已有研究表明,NOM-Metal-P复合物形态磷可占土壤溶液或天然水体中磷总量的50%,有时甚至达80%;NOM-Metal-P复合物的结合方式主要为NOM和P以Metal作为键桥结合形成;目前多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500或1 000 Da的滤膜来分离游离磷酸盐和复合物形态磷;复合物形态磷能抑制磷的固定,增强磷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其作为磷肥的生物利用效率大于单一磷酸盐磷肥;复合物形态磷的稳定性受紫外光照、pH和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叶碧莹,柏宏成,刘高云,魏世强[2](2019)在《天然有机质不同分子量组分对紫色土镉吸附-解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天然有机质(NOM)对重金属土壤环境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化对NOM调控重金属土壤环境行为的认识,本文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NOM不同分子量组分(F0,未分级NOM;F1,<5000;F2,5000~10 000;F3,10 000~30 000;F4,>30 000)对紫色土Cd吸附-解吸的影响,分析了NOM效应与其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NOM及其组分(0.1%、0.2%、0.5%C)均增加了土壤对Cd的吸附性能,与未添加NOM对照相比,土壤Cd吸附量增加6.25%~61.22%,而解吸率降低16.22%~56.52%;NOM组分添加量越高,对土壤Cd吸附能力的增加作用越显着;等添加量条件下(0.5%C),F1、F3、F4组分土壤Cd的吸附量明显高于F0,而F2的作用则相反,其中F1处理的土壤Cd吸附量较F0高约37.98%,解吸率降低了约38.63%,而F2则使土壤Cd吸附量降低了约6.68%,解吸率增加18.02%;随NOM组分分子量的增加,其C、H元素含量增加,而O含量减少,O/C、(N+O)/C元素比值降低,反映出高分子量组分氧化程度更低,极性更弱。研究表明,NOM组分对土壤Cd吸附的影响与其分子量大小的变化并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低分子量组分F1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而改变对Cd的吸持能力,而高分子量组分则还受其结构复杂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马象书,孙孝龙[3](2019)在《模型化合物在天然有机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天然有机质模型化合物,以及模型化合物在天然有机质的吸附、降解、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对模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和自由基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了模型化合物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表现及其原因;探讨了模型化合物在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总结了模型化合物在天然有机质相关研究中的作用,展望了模型化合物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天然有机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吕伟伟[4](2019)在《太湖天然有机质的光学特性、来源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湖是我国第叁大淡水湖泊,也是一个大型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近二十年来流域和周围城市大量氮磷营养盐输入导致太湖面临着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和频繁的蓝藻水华暴发。太湖复杂的河网水系,草、藻型等不同的生态类型,夏季频繁的蓝藻水华以及强烈风浪扰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等,使得水体中天然有机质(OM)的分布、来源、组成和变化极其复杂。本文以太湖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太湖天然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其生物可利用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草、藻型等不同生态类型湖区颗粒态和溶解态氮、磷在营养盐循环中的作用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体中氮、磷含量整体表现为冬季高于其他季节,呈现由西北湖区向东南湖区递减的特征;颗粒态氮、磷与叶绿素a含量则表现为夏季高于其他季节,冬季高值区均位于南部湖区,其余季节高值区集中在西北湖区。藻型湖区由冬季以硝酸盐氮和有机磷为主,转变为其余季节以颗粒态氮磷为主,而草型湖区由冬季以颗粒态氮磷为主,转变为其余季节以氨氮和有机氮磷为主。藻型湖区总氮/总磷比值由秋冬季节大于16,降低为夏春季节的小于16;而草型湖区却由秋冬季节小于16,升高为夏春季节大于16。溶解态氮磷比在藻型湖区的空间变化规律与总氮/总磷比值一致,而在草型湖区溶解态氮磷比由秋季小于16,升高为夏、冬、春季节大于16。颗粒态氮磷比时空变化均不显着(P>0.05),各季节藻型湖区颗粒态氮磷比比值均小于16,草型湖区均大于16。(2)结合POM-DOM PARAFAC叁维荧光模型及地统计学法对夏、冬季节OM的存在形态和荧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冬季节溶解态有机质(DOM)均发现了4类荧光峰(T、D、A和C峰),而夏、冬季节颗粒态有机质(POM)荧光峰类型存在明显季节差异,夏季POM出现6类荧光峰(B、D、M、C、A和未知荧光峰U峰),冬季POM出现5类荧光峰(T、D、M、C和A峰);夏季POM类酪氨酸荧光峰D峰激发波长为300 nm,出现明显的“蓝移”现象,说明夏季POM类酪氨酸荧光物质的分子量、缩聚度和芳香度小于其他季节有机质。POM(C1p~C5p)和DOM(C1d~C5d)两种有机质均发现5种荧光组分,分别是类色氨酸(C1和C2)、类腐殖质(C3和C4)及类酪氨酸(C5)。POM和DOM荧光组分特征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夏季POM以组分C5为主,各荧光组分高值区均分布在竺山湾区域;冬季POM以组分C3为主,各荧光组分高值区均集中在湖心区;而夏、冬季节DOM均以类蛋白组分C2、C1和C5为主(相对含量C2d>C1d>C5d),各荧光组分高值区均分布在竺山湾区域;夏、冬季节太湖藻型湖区(夏季类色氨酸所占比重均值为1.05%±0.47%,冬季均值为21.58%±2.76%)POM类色氨酸组分(C1和C2)较草型湖区(夏季类色氨酸所占比重均值为0.06%±0.07%,冬季均值为7.85%±1.57%)多(t检验,P<0.01;t检验,P<0.01),而DOM类色氨酸组分在不同类型湖区所占比重并无显着差异(P>0.05)。综合POM和DOM的块金系数和荧光指数可知,冬季DOM整体处于较强的自生源特征,夏季DOM、冬季POM、夏季POM均同时受内源和外源的双重影响,其中夏季POM外源特性相对强烈。(3)藻源性OM的迁移转化以及伴随的营养物质再生应该是蓝藻水华暴发期间营养盐快速供给的主要“生力军”!研究藻源性OM的降解转化机制及其降解产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很可能成为揭示水华暴发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对比了在自然光照和无光条件下,藻源性OM的降解转化过程及对营养盐的贡献,并探讨了降解产物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显示:在藻源性颗粒物降解过程中,两处理组中均存在着藻源性颗粒物转化为溶解态,再转化为营养盐和类腐殖质物质的变化趋势。光照对藻源性颗粒物降解的影响较大,有光组中的藻类死亡和降解伴随着藻类的新生,从而使有光组的分解量小于无光组。类蛋白组分的生物可利用性高于类腐殖质组分,其中,类色氨酸组分C4的生物可利用性最高,类色氨酸组分C1次之,类酪氨酸组分C2最低。光照组中NH_4~+与DOC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NH_4~+含量变化与周围DOC浓度有关。NH_4~+与类酪氨酸组分C2呈负相关关系;实验初期(0~10d)NH_4~+浓度处于显着增长状态,C2荧光强度处于降低状态;第11d后,NH_4~+浓度突然下降,类酪氨酸组分C2荧光强度突然增强;这可能意味着NH_4~+与类酪氨酸之间可相互转化。(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6-03)
王子阳[5](2019)在《天然有机质对纳米银颗粒在混凝、吸附处理工艺中去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纳米颗粒物的广泛应用,其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影响。在实际地表水中存在着天然有机质(NOM),不同种类的NOM对纳米颗粒物的表面性质、迁移率、沉积行为等造成不同的影响,由此势必会影响纳米颗粒物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能。针对该问题,本论文选取牛血清蛋白(BSA)、藻酸钠(SA)和腐殖酸(HA)叁种水体中典型的NOM,通过探讨不同NOM对纳米银颗粒(AgNPs)的表面电荷、水力学粒径及溶解聚集状态等性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种类的NOM对吸附和混凝水处理工艺的AgNPs去除效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NOM对AgNPs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影响,这对纳米颗粒物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BSA、SA和HA与AgNPs溶胶混合配制成不同的AgNPs模拟水样,并采用了纳米粒度zeta电位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其表面电荷、水力学粒径和溶解聚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BSA、SA和HA都可以使AgNPs的水力学粒径增大,其中在酸性条件下,SA水样中AgNPs的水力学粒径的最大;HA和SA可以增强AgNPs的表面电负性,而在pH=4时,BSA水样中的AgNPs表面电位则升高至接近等电点;此外,通过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可知,与SA相比,BSA和HA更容易促进AgNPs溶解。2.利用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水样中的AgNPs,探讨了 BSA、SA和HA对AgNPs的吸附效果、吸附动力学的影响,初步阐明了NOM共存条件下,AgNPs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SA对于AgNPs的去除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BSA的浓度为lOmg/L时,AgNPs的去除率仅为23%,且吸附至活性炭上的AgNPs大部分以零价银的形式存在。BSA的抑制作用在水中硬度增加时得到缓解,当CaCO3硬度增加到450 mg/L时,AgN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8.6%。而HA对AgNPs的去除的抑制作用较小,会在吸附过程中促进AgNPs的溶解,使AgNPs主要以Ag+的形式吸附至活性炭表面。当水体由酸性转变为碱性条件时,HA对AgNPs吸附去除的影响由抑制转为促进。相比较而言,在不同水质条件下,SA对吸附去除AgNPs的过程影响不大。3.利用混凝工艺去除水样中的AgNPs,探讨了BSA、SA和HA对AgNPs的混凝效果、混凝动力学的影响,初步阐明了NOM共存条件下,AgNPs的混凝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的处理工艺中,BSA、SA和HA对于混凝效果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BSA的抑制作用最强,HA其次,而SA的作用最弱,特别是在低投加量的条件下。当PAC投加量低于8mg/L时,BSA水样中AgNPs的去除率不足20%。当水体处于弱碱性条件下,AgNPs的去除率山于电中和作用的减弱而降低,但是NOM的存在可以削弱碱性环境对AgNPs的影响。此外,NOM对AgNPs处理过程中混凝动力学也有一定的影响。SA水样中AgNPs絮体的平均粒度最大,当PAC投加量为10mg/L时,其可以达到HA和BSA水样中AgNPs絮体粒度的3倍左右,但SA水样中AgNPs絮体破碎后的恢复再生能力最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3)
汪宁欣,刘婷婷,谢希琳,周文强[6](2019)在《无机砷与两种典型天然有机质络合行为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毒性较强的无机砷(五价砷iAs~V和叁价砷iAs~(III))和环境中常见的天然有机质(NOM)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透析的方法,研究在pH中性条件下两种无机砷与两种NOM(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的络合平衡时间,并通过对络合态砷占总砷比例的测定以及条件分配系数(D_(om))的测定,对比不同NOM种类、不同无机砷种类及不同比率iAs/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可溶性有机碳)条件下两者的络合特征,并对相应的络合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无机砷与NOM的络合过程分为快速扩散、慢速扩散和平衡3个阶段;其中iAs~V与两种NOM的络合平衡时间约为48 h,iAs~(III)则在24 h之后基本达到络合平衡状态.两种NOM与iAs~V和iAs~(III)的络合比例随NOM浓度的增高而增加,但由于HA比FA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更复杂的分子结构,HA较FA显示出更强的络合能力.由于配位点减少原因,无机砷与两种NOM的络合随iAs/DOC比率上升而呈现出非线性下降趋势,这样非线性的现象与络合点位至少有两种类型有关.(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叶碧莹[7](2019)在《不同分子量天然有机质对紫色土壤镉固-液界面过程及可提取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广泛和严重,其中以土壤Cd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天然有机质(NOM)因其存在广泛和极高的反应活性而在调控土壤Cd生物活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NOM组分复杂,其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的影响是其各种组分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研究NOM中的DOM组分、或HA和FA等特定组分难以揭示NOM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的本质和NOM分子量连续分布的全貌。事实上,NOM中的HA和FA组分在基本分子构成单元上并无本质区别,而分子大小可能是其影响重金属活性的关键。因此,从NOM分子量大小分布角度出发,对NOM调控重金属活性的表观效应与NOM的分子组分分布特征开展同步研究,阐明两者的内在关联规律,可望进一步深化对NOM影响重金属生物与环境行为的认识。因此,本试验以污染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重金属Cd为对象,采用切向超滤连续分级方法,将NOM区分为分子量大小不一的5种组分(F1,<5K;F2,5-10K;F3,10-30K;F4,>30K;F0未分级NOM),在分析5种NOM组分基本结构组成及性质的基础上,采用完全组合实验设计,研究比较了NOM不同分子量组分在对紫色土Cd吸附-解吸的影响,分析了NOM不同分子量组分元素组成、活性功能基团含量与其对土壤Cd吸附-解吸行为影响的相互联系;探讨了在不同Cd污染水平下NOM对土壤Cd固-液分配以及可提取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Cd污染水平下土壤溶液Cd含量与pH,DOC之间以及土壤Cd形态与可提取性之间的关联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分子量大小NOM元素组成及结构差异不同分子量NOM组分其元素组成和红外光谱特征基本相似,但C、H、O等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C、H含量随着NOM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而O元素则相反。表征腐殖酸结构和性质的指标O/C,(N+O)/C比值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反映出NOM高分子量组分氧化程度更低,极性越弱。分子量>5k时,高分子量组分缩合程度和芳香化程度更低。总酸性基团、酚羟基均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与O/C比值顺序一致,而羧基含量随分子量的增加变化较小。且红外光谱图显示,NOM与Cd结合过程中,醇基、羧酸、酚基、多聚糖、氨基、醛基、缔合羟基等均参与了反应。尽管5种不同分子量大小的NOM组分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相似性,但某些吸收特征峰强度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均显示高分子组分F4脂肪化程度高,芳香化程度低。2、不同组分NOM对紫色土Cd吸附解吸的影响(1)土壤中添加NOM各组分均增加了土壤对Cd的表观吸附能力和吸持强度,但不同组分、不同添加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添加量、不同NOM组分土壤吸附量较对照(原土,CK)增加了6.25%~61.22%。随NOM用量的增加,对土壤Cd吸附能力的促进作用增加;添加不同分子组分NOM土壤对Cd吸附量顺序表现为:F1>F4>F3>F0>F2>CK。吸持强度顺序与其一致。等添加量下(以0.5%C),组分F1促进作用最大,较F0提高了37.98%,而组分F2与未分级NOM(F0)相比Cd吸附量降低了6.68%。NOM组分对土壤Cd吸附-解吸的影响随其分子量大小的变化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分子量<5k的NOM组分(F1)土壤对Cd吸附和吸持强度最高,而分子量>10k时NOM对土壤Cd的吸附量和吸持强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低分子组分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而改变其吸附性能,而高分子量组分还与其自身的吸附能力及分子结构有关。(2)将NOM不同组分先加入含Cd溶液,土壤对两者相互作用后溶液中Cd的吸附能力均明显加强,Cd吸附量较对照增加了32.72%~48.64%,但不同组分NOM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不同组分NOM与Cd相互作用后,土壤Cd吸附量高低顺序为:F4>F3>F1>F0>F2。NOM组分对土壤Cd吸附的影响与其分子量大小的变化亦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组分F4相较于F0对Cd吸附量增加了8.99%,而组分F2较F0降低了2.68%。(3)NOM可通过影响土壤性质或改变Cd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进而改变土壤对Cd的吸附性能,NOM组分在两种作用方式下,对土壤Cd吸附的影响不一致。不同组分NOM加入土壤时,以组分F1对土壤对Cd的吸附能力促进作用最大,组分F2最弱,在0.5%C条件下,F1土壤吸附量较CK增加了61.25%,F2土壤较CK仅增加了10.58%;而相同添加量下,NOM加入溶液与Cd相互作用后,土壤对其中的Cd的吸附量以高分子量组分F4最大,吸附量较CK增加了48.64%,组分F2作用最小,土壤Cd的吸附量仅较CK增加了32.72%。3、不同组分NOM对土壤Cd固-液分配的影响(1)在固定土壤中Cd污染水平分别为5mg/kg和10mg/kg条件下,NOM不同分子量组分加入到土壤后,显着改变了Cd在土壤固-液相的分配。土壤溶液(10000 r·min~(-1)高速离心法提取)中Cd的浓度与NOM组分分子量大小存在负相关关系,NOM组分分子量越大,进入土壤溶液中的Cd浓度越低;相同NOM添加量水平下,土壤溶液中Cd浓度高低顺序为:F1>F0>F2>F3>F4。高分子量NOM组分对土壤中的Cd吸持固定作用高于低分子量组分。土壤中NOM添加量越高,土壤溶液中Cd浓度越高,土壤对Cd的固定吸持作用越弱。(2)添加NOM不同组分后,土壤固相Cd向溶液中的释放能力与NOM的溶出性能存在一致性关系,即土壤溶液中Cd浓度(y)和DOC浓度(x)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715+0.0012x(r=0.392,N=96),表明NOM组分越容易从土壤中溶出,相应释放进入土壤溶液的Cd浓度也越高,特别是当外源Cd污染水平相对较低(5mg/kg)时,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土壤液相中Cd浓度(y)与土液体系pH(x)存在负相关关系(r=0.396,N=96)。即体系pH越高,Cd向土壤溶液迁移的能力越低。(3)NOM各组分均促进了土壤中酸溶态Cd以及可还原态Cd向残渣态Cd转化,且促进能力与NOM组分的分子量大小有关。各组分NOM土壤中酸溶态Cd以及还原态Cd含量与NOM分子量大小呈正相关关系,而残渣态Cd含量与NOM分子量大小呈负相关。(4)土壤液相中Cd的浓度受到固相Cd形态的制约,土壤溶液中Cd浓度与酸溶态Cd含量和还原态Cd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残渣态Cd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可氧化态Cd含量无明显相关。4、不同分子量组分NOM对紫色土CH_3COONH_4可提取性Cd的影响(1)在固定土壤中Cd污染水平分别为5mg/kg和10mg/kg条件下,NOM不同分子量组分加入到土壤后,各组分NOM加入土壤中均降低了土壤中可提取性Cd的含量,降幅为14.0%~79.0%,降幅大小与NOM组分分子量、用量以及Cd污染水平有关。在土壤Cd浓度为5 mg/kg,且NOM用量较低(0.1%,0.2%)时,土壤中可提取性Cd含量大小顺序为:F1>F4>F0>F3>F2,可提取Cd与NOM组分分子量大小无相关性;而在土壤Cd浓度10 mg/kg),不同组分NOM作用下土壤Cd可提取性大小则表现为:F4>F3>F0>F2>F1,其可提取性Cd含量与NOM分子量大小成正比。在NOM用量较高(0.5%),在不同Cd污染水平下,其各组分土壤中可提取性Cd含量大小顺序相一致:F1>F2>F0>F3>F4,可提取Cd含量与NOM分子量大小成反比。(2)添加NOM的土壤可提取性Cd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基本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培养至30天左右达到最低值,随后开始回升,最终都在60天后趋于稳定,且最终各处理可提取性Cd含量均低于对照。(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可提取性Cd含量与土壤酸溶态Cd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还原态Cd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土壤酸溶态Cd含量的相关程度更高。土壤可提取性Cd含量与残渣态Cd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土壤可提取性Cd含量与可氧化态Cd含量无明显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石磊平,蒋煜峰,广阿龙,原陇苗,刘兰兰[8](2019)在《天然有机质对土霉素在西北灰钙土上吸附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大量含有抗生素的废弃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给人类健康和土壤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探索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机理对土壤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北灰钙土为研究对象、以OTC(oxytetracycline,土霉素)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量法分析灰钙土在添加有机质前、后对OTC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OTC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分快吸附阶段(0~2 h)和慢吸附阶段(2~10 h),10 h之后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拟合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温度下OTC在灰钙土上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显示,Langmuir和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拟合的R2分别在0. 930~0. 985和0. 967~0. 973之间;对于不同初始ρ(OTC)在添加有机质灰钙土上的等温吸附过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拟合的R~2分别在0. 952~0. 988和0. 936~0. 971之间,表明这两种模型均可较好地解释此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ΔG~θ(吉布斯自由能变)小于0,ΔH~θ(焓变)和ΔS~θ(熵变)均大于0,表明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吸热反应.添加外源性有机质HA(humic acid,胡敏酸)和FA(fulvic acid,富里酸)能增加OTC的吸附量,且自制有机质的促进作用大于市售有机质,HA的促进作用大于FA.随着初始ρ(OTC)的增大,吸附量呈增加趋势; Ca~(2+)和Na~+的加入均使OTC的吸附量减小,且离子浓度越高、价态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不同pH对OTC吸附的影响均较小.研究显示,不同来源、种类的有机质均可促进OTC吸附,但不会改变吸附平衡时间; HA的疏水性较FA强,对OTC的吸附量较高;溶液pH对OTC吸附影响不显着,但不同价态、浓度的金属阳离子对OTC的吸附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王朋,张迪,石林,于梦梦[9](2018)在《分子结构对天然有机质模型化合物在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有机物(NOM)是一类广泛分布的具有不同分子量和结构的物质,能够分散和稳定碳纳米管(CNTs).然而,NOM结构对CNTs吸附机理的影响尚不清楚.了解碳纳米管(CNTs)对有机化合物吸附的机理,对于CNTs及其对其他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风险的预测和评估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3种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替代物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丹宁酸(Tannic Acid,T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CNTs上的吸附性能.TA分子在CNTs上的摩尔质量浓度吸附较低,与它较大的叁维立体分子结构形成的空间位阻有关.具有平面结构的GA和柔性脂肪链结构的SDBS分子容易与CNT结合,表现出在CNTs有更高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对其在CNTs上的吸附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分子结构对天然有机质模型化合物在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影响,指出NOM的分子结构是影响其环境吸附行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8年10期)
海啸,尚雅鑫,李培雯,郑传嵘,沈墨海[10](2018)在《水环境中天然有机质对微塑料光转化前后团聚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塑料的水环境污染已呈全球化趋势。深入认识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客观评估其环境风险的前提。水环境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有机质(NOM),其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对诸多环境污染物的行为和归趋具有重要影响。而微塑料具有光氧化性和类似纳米颗粒的行为特性。其中,微塑料光氧化虽然缓慢但却是其在环境中最重要的非生物转化途径。故而NOM极有可能在光照条件下加速微塑料表面性质转化,并深刻影响微塑料的水环境行为。本研究以SDS包裹的PS微球为例,研究了NOM对光照前后的微塑料在不同浓度的无机盐条件下团聚动力学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见图1),在未光照体系中,NOM可小幅增强SDS-PS微球的稳定性,使团聚速率降低,NaCl对PS微球的临界絮凝浓度(CCC)从约450 mM推后至约550 mM。SDS-PS经72 h光转化后,稳定性显着提高,CCC大幅推后至约800 mM;但加入NOM后,SDS-PS稳定性却再次降低,CCC回归至约500 mM。这些现象表明:1)光照后SDS-PS表面被氧化、极性增强、稳定性显着升高;2)NOM作为天然包裹剂,通过与PS表面的人工包裹剂SDS发生置换来影响PS稳定性,因此无论光照前后,SDS-PS在NOM存在下的稳定性可能决定于NOM对SDS置换量,而非PS本身性质。(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8-09-28)
天然有机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天然有机质(NOM)对重金属土壤环境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化对NOM调控重金属土壤环境行为的认识,本文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NOM不同分子量组分(F0,未分级NOM;F1,<5000;F2,5000~10 000;F3,10 000~30 000;F4,>30 000)对紫色土Cd吸附-解吸的影响,分析了NOM效应与其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NOM及其组分(0.1%、0.2%、0.5%C)均增加了土壤对Cd的吸附性能,与未添加NOM对照相比,土壤Cd吸附量增加6.25%~61.22%,而解吸率降低16.22%~56.52%;NOM组分添加量越高,对土壤Cd吸附能力的增加作用越显着;等添加量条件下(0.5%C),F1、F3、F4组分土壤Cd的吸附量明显高于F0,而F2的作用则相反,其中F1处理的土壤Cd吸附量较F0高约37.98%,解吸率降低了约38.63%,而F2则使土壤Cd吸附量降低了约6.68%,解吸率增加18.02%;随NOM组分分子量的增加,其C、H元素含量增加,而O含量减少,O/C、(N+O)/C元素比值降低,反映出高分子量组分氧化程度更低,极性更弱。研究表明,NOM组分对土壤Cd吸附的影响与其分子量大小的变化并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低分子量组分F1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而改变对Cd的吸持能力,而高分子量组分则还受其结构复杂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有机质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文丽,闫金龙,江韬,魏世强.天然有机质-金属离子/氧化物-磷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2].叶碧莹,柏宏成,刘高云,魏世强.天然有机质不同分子量组分对紫色土镉吸附-解吸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3].马象书,孙孝龙.模型化合物在天然有机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4].吕伟伟.太湖天然有机质的光学特性、来源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9
[5].王子阳.天然有机质对纳米银颗粒在混凝、吸附处理工艺中去除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6].汪宁欣,刘婷婷,谢希琳,周文强.无机砷与两种典型天然有机质络合行为比较[J].环境科学学报.2019
[7].叶碧莹.不同分子量天然有机质对紫色土壤镉固-液界面过程及可提取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
[8].石磊平,蒋煜峰,广阿龙,原陇苗,刘兰兰.天然有机质对土霉素在西北灰钙土上吸附行为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9
[9].王朋,张迪,石林,于梦梦.分子结构对天然有机质模型化合物在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8
[10].海啸,尚雅鑫,李培雯,郑传嵘,沈墨海.水环境中天然有机质对微塑料光转化前后团聚行为的影响[C].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