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旨在解决较薄工件采用立式装夹加工时容易变形,装夹难度大,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合格率低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基座、竖直连接在基座上的底板,底板上紧固安装若干电磁块,电磁块上远离底板的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吸合支撑面,底板上安装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左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左位置,右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右位置,右上定位柱置于底板右边缘靠上位置,所有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工装对工件装夹操作方便,装夹定位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基座、竖直连接在基座上的底板,底板上紧固安装若干电磁块,电磁块上远离底板的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吸合支撑面,底板上安装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左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左位置,右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右位置,右上定位柱置于底板右边缘靠上位置,所有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基座、竖直连接在基座上的底板,底板上紧固安装若干电磁块,电磁块上远离底板的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吸合支撑面,底板上安装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左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左位置,右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右位置,右上定位柱置于底板右边缘靠上位置,所有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其特征是,沿着底板法线方向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均高出于电磁块上的吸合支撑面,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与底板平行,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均与底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其特征是,基座和底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等高的连接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其特征是,基座包括基板、竖直连接在基板上的两立板,两立板平行设置,两立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底板连接在一立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其特征是,电磁块上设有安装通孔,底板上安装通孔两侧均紧固连接支座,电磁块安装在两支座之间,两支座之间紧固连接锁紧螺杆,锁紧螺杆贯穿安装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其特征是,电磁块设有上下两排,每排电磁块设置有四个,左下定位柱置于下方一排电磁块左侧的两电磁块之间,右下定位柱置于下方一排电磁块右侧的两电磁块之间,右上定位柱置于上方一排电磁块右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工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本公司每个产品的制造工艺方案是根据各种不同产品的加工特征和公司各种数控机床的特征所制定的。工件立式加工进行装夹时,由于加工工件较薄,为了防止工件变形,需要先将工件用几处等高支撑定位,然后将几处侧顶按指定扭矩力一定顺序依次顶紧,再按顺序将几处可调高低的辅助支撑稍微顶紧工件底面,而在精铣大面的时候,几处侧顶需要松开以防止装夹变形,这就大大增加了装夹难度,对操作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工件大面的平面度指标不合格率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较薄工件采用立式装夹加工时容易变形,装夹难度大,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合格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它能实现较薄工件的卧式装夹加工,装夹加工不易变形,大大降低了装夹难度,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包括基座、竖直连接在基座上的底板,底板上紧固安装若干电磁块,电磁块上远离底板的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吸合支撑面,底板上安装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左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左位置,右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右位置,右上定位柱置于底板右边缘靠上位置,所有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基座安装在工作台上,较薄工件加工装夹时,首先将工件装到底板上,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与工件表面贴合,工件下端支撑在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上,工件右侧靠向右上定位柱,调整工件至端正位置;然后将电磁块通电,电磁块通电带磁性后对工件进行吸合;之后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电磁块断电,卸下工件即可。采用若干个电磁块对工件进行吸合,作用在工件上的吸合力分布均匀,且没有引起工件变形的侧向力,工件的平面度不良品率显著改善。这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能实现较薄工件的卧式装夹加工,装夹加工不易变形,大大降低了装夹难度,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将基座逆时针转过90度后安装在工作台上也可实现工件的立式加工。
作为优选,沿着底板法线方向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均高出于电磁块上的吸合支撑面,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与底板平行,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均与底板垂直。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对工件的定位精准可靠。
作为优选,基座和底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等高的连接柱。底板与基座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连接可靠。
作为优选,基座包括基板、竖直连接在基板上的两立板,两立板平行设置,两立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底板连接在一立板上。基座结构强度好,不易变形,有利于对工件的精准装夹。
作为优选,电磁块上设有安装通孔,底板上安装通孔两侧均紧固连接支座,电磁块安装在两支座之间,两支座之间紧固连接锁紧螺杆,锁紧螺杆贯穿安装通孔。电磁块与底板之间通过锁紧螺杆、支座进行连接,连接可靠。
作为优选,电磁块设有上下两排,每排电磁块设置有四个,左下定位柱置于下方一排电磁块左侧的两电磁块之间,右下定位柱置于下方一排电磁块右侧的两电磁块之间,右上定位柱置于上方一排电磁块右侧。设置两排电磁块对工件进行吸合,吸合力分布均匀,工件吸合定位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磁力压装定位工装能实现较薄工件的卧式装夹加工,装夹定位可靠,装夹加工不易变形,大大降低了装夹难度,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基座,2、底板,3、电磁块,4、吸合支撑面,5、左下定位柱,6、右下定位柱,7、右上定位柱,8、连接柱,9、基板,10、立板,11、连接板,12、安装通孔,13、支座,14、工作台,15、锁紧螺杆,33、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参见附图1至附图3),包括基座1、竖直连接在基座上的底板2,底板上紧固安装若干电磁块3,电磁块上远离底板的表面为平面结构的吸合支撑面4,底板上安装左下定位柱5、右下定位柱6、右上定位柱7,左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左位置,右下定位柱置于底板下边缘靠右位置,右上定位柱置于底板右边缘靠上位置,所有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上。沿着底板法线方向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均高出于电磁块上的吸合支撑面。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与底板平行,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右上定位柱均与底板垂直。基座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六根等高的连接柱8,连接柱设置两排,每排三根。基座包括基板9、竖直连接在基板上的两立板10,两立板平行设置,两立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1,底板连接在一立板上。连接板设有两块,两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立板的左右两侧端部位置。电磁块上设有安装通孔12,底板上安装通孔两侧均紧固连接支座13,电磁块安装在两支座之间,两支座之间紧固连接锁紧螺杆15,锁紧螺杆贯穿安装通孔。锁紧螺杆上连接螺母,锁紧螺杆的螺帽端抵接在一支座上,螺母抵接在另一支座上。电磁块设有上下两排,每排电磁块设置有四个,左下定位柱置于下方一排电磁块左侧的两电磁块之间,右下定位柱置于下方一排电磁块右侧的两电磁块之间,右上定位柱置于上方一排电磁块右侧。
基座安装在工作台14上,较薄工件加工装夹时,首先将工件33装到底板上,电磁块的吸合支撑面与工件表面贴合,工件下端支撑在左下定位柱、右下定位柱上,工件右侧靠向右上定位柱,调整工件至端正位置;然后将电磁块通电,电磁块通电带磁性后对工件进行吸合;之后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电磁块断电,卸下工件即可。采用若干个电磁块对工件进行吸合,作用在工件上的吸合力分布均匀,且没有引起工件变形的侧向力,工件的平面度不良品率显著改善。这种磁力压装定位工装能实现较薄工件的卧式装夹加工,装夹加工不易变形,大大降低了装夹难度,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将基座逆时针转过90度后安装在工作台上也可实现工件的立式加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446.3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503611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23Q 3/154
专利分类号:B23Q3/154;B23Q3/08;B23Q3/18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杭州联德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联德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8号大街77号
发明人:孙袁;苟富明;朱燚威;王顺
第一发明人:孙袁
当前权利人:杭州联德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尉伟敏;汪利胜
代理机构:33109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