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包括固定架、传动对辊、送纸平台、检测对辊、联动梢、微动开关、电动推杆和拨动板,传动对辊包括两根贴紧且相向转动的驱动辊轴,驱动辊轴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检测对辊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检测辊和第二检测辊,第一检测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第二检测辊滑动安装在固定架上,传动对辊与检测对辊之间设有送纸平台,所述第二检测辊的辊轴上紧固安装有联动梢,微动开关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检测对辊的一侧设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拨动板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铰连接,微动开关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筛选双张、多张与单张纸。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传动对辊(2)、送纸平台(3)、检测对辊(4)、联动梢(5)、微动开关(6)、电动推杆(7)和拨动板(8),所述传动对辊(2)包括两根贴紧且相向转动的驱动辊轴(21),驱动辊轴(21)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检测对辊(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检测辊(41)和第二检测辊(42),所述第一检测辊(41)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第二检测辊(42)滑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传动对辊(2)与检测对辊(4)之间设有送纸平台(3),所述送纸平台(3)所在平面与传动对辊(2)的辊轴和检测对辊(4)的辊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检测辊(42)的辊轴上紧固安装有联动梢(5),所述微动开关(6)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且位于联动梢(5)的侧面,检测对辊(4)背向传动对辊(2)的一侧设有拨动板(8),所述拨动板(8)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拨动板(8)与电动推杆(7)的输出轴铰连接,微动开关(6)与电动推杆(7)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传动对辊(2)、送纸平台(3)、检测对辊(4)、联动梢(5)、微动开关(6)、电动推杆(7)和拨动板(8),所述传动对辊(2)包括两根贴紧且相向转动的驱动辊轴(21),驱动辊轴(21)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检测对辊(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检测辊(41)和第二检测辊(42),所述第一检测辊(41)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第二检测辊(42)滑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传动对辊(2)与检测对辊(4)之间设有送纸平台(3),所述送纸平台(3)所在平面与传动对辊(2)的辊轴和检测对辊(4)的辊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检测辊(42)的辊轴上紧固安装有联动梢(5),所述微动开关(6)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且位于联动梢(5)的侧面,检测对辊(4)背向传动对辊(2)的一侧设有拨动板(8),所述拨动板(8)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拨动板(8)与电动推杆(7)的输出轴铰连接,微动开关(6)与电动推杆(7)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板(8)与第一检测辊(41)的辊轴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辊(41)和第二检测辊(42)的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板(8)活动的一端到第一检测辊(41)的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检测辊(41)的半径,拨动板(8)活动的一端到第二检测辊(42)的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检测辊(42)的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轴(21)为橡胶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辊(41)和第二检测辊(42)均为金属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其印刷的总体流程可以概括为:给纸、输纸、印刷和收集,为了保证这个印刷流程的正常运行,给纸这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较常见的给纸方式包括摩擦式和气动式,气动式给纸对于连续化给纸而言更加容易自动化和控制,但是给纸的过程中仍然容易出现纸张无法完全分开的情况,这与纸张的质量和气动嘴的调节情况均有关系,因此纸张无法分开导致的叠纸情况在印刷行业中仍然难以避免,叠纸不仅会直接导致连续印刷停止,同时还会降低纸张的利用率,最终导致次品率提高,或者直接增加人工校验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印刷过程中发生叠纸情况发生的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包括固定架、传动对辊、送纸平台、检测对辊、联动梢、微动开关、电动推杆和拨动板,所述传动对辊包括两根贴紧且相向转动的驱动辊轴,驱动辊轴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检测对辊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检测辊和第二检测辊,所述第一检测辊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第二检测辊滑动安装在固定架上,传动对辊与检测对辊之间设有送纸平台,所述送纸平台所在平面与与传动对辊的辊轴和检测对辊的辊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检测辊的辊轴上紧固安装有联动梢,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且位于联动梢的侧面,检测对辊背向传动对辊的一侧设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拨动板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铰连接,微动开关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拨动板与第一检测辊的辊轴相互平行。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检测辊和第二检测辊的直径相同。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拨动板活动的一端到第一检测辊的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检测辊的半径,拨动板活动的一端到第二检测辊的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检测辊的半径。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辊轴为橡胶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辊和第二检测辊均为金属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通过设置检测对辊对进入的纸张厚度进行检测,第一检测对辊相对机架固定,第二检测对辊的位置可以进行手动调节,当纸张的厚度大于第一检测对辊和第二检测对辊之间的预设距离时,第二检测对辊则因为摩擦受理开始转动,转动的同时紧固安装在辊轴上的联动梢转动并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控制电动推杆运动,拨动板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一起运动,拨动板的末端相对第一检测辊和第二检测辊的位置可以影响从检测对辊出来的纸张的运动方向,通过该方式可以达到筛选双张、多张与单张纸,从而在给纸阶段直接控制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在印刷送纸装置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中:1-固定架、2-传动对辊、3-送纸平台、4-检测对辊、5-联动梢、6-微动开关、7-电动推杆、8-拨动板、21-驱动辊轴、41-第一检测辊、42-第二检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机送纸装置系统,其包括固定架1、传动对辊2、送纸平台3、检测对辊4、联动梢5、微动开关6、电动推杆7和拨动板8,所述传动对辊2包括两根贴紧且相向转动的驱动辊轴 21,驱动辊轴21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检测对辊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检测辊41和第二检测辊42,所述第一检测辊41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第二检测辊42滑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传动对辊2与检测对辊4之间设有送纸平台3,所述送纸平台3所在平面与与传动对辊2的辊轴和检测对辊4 的辊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检测辊42的辊轴上紧固安装有联动梢5,所述微动开关6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且位于联动梢5的侧面,检测对辊4背向传动对辊2 的一侧设有拨动板8,所述拨动板8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拨动板8与电动推杆7的输出轴铰连接,微动开关6与电动推杆7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拨动板8与第一检测辊41的辊轴相互平行。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辊41和第二检测辊42的直径相同。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拨动板8活动的一端到第一检测辊41的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检测辊41的半径,拨动板8活动的一端到第二检测辊42的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检测辊42的半径。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辊轴21为橡胶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辊41和第二检测辊42均为金属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1775.9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442327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5H 5/06
专利分类号:B65H5/06;B65H43/00
范畴分类:29B;
申请人:武汉市天星美润设计印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武汉市天星美润设计印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76号瑞景华庭1栋1单元7楼5号(仅限办公使用)
发明人:汪星火
第一发明人:汪星火
当前权利人:武汉市天星美润设计印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凯
代理机构:42247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