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重传论文-邵昭磊

部分重传论文-邵昭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部分重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由空间光通信,基于可信度,部分重传,协作

部分重传论文文献综述

邵昭磊[1](2017)在《一种基于可信度的部分重传协作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微波通信的发展,用户对信息速率和通信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无线信道产生的各种衰落却对系统的性能造成了威胁。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由于其具有带宽高,安全性好,组网快速灵活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激光信号受到大气湍流和激光不对准等影响,使得通信可靠性和高速率难以得到保证。协作通信技术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是克服上述问题的两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协作通信技术利用协作分集增益来改善系统的性能,但是会出现系统功耗大,中继节点不可靠等问题。基于可信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Reliability-Based HARQ,RB-HARQ)技术是一种目前研究火热的HARQ技术,可以避免其他HARQ技术出现的能量浪费,重传精度不高等问题,但是其很难准确实时地确定需要重传的信息数量。本文借鉴了协作通信技术和RB-HARQ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度的部分重传协作策略。采用该协作策略时,中继根据信道的状态来判断能够正确译码的信息比特数量,并将正确译码的信比特转发给接收端。中继处采用部分重传降低了系统的功耗;根据信道的状态获得接收端的平均误码率,进而可以估算出能够正确译码的信息比特数目,可以实时准确地确定重传信息数目。本文将基于可信度的部分重传策略分别应用于单中继的协作系统和多中继的协作系统中,在瑞利信道模型下对系统的中断概率进行理论推导,并对系统中断概率和信息速率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单中继协作系统中,与选择性译码转发协作相比,在相同的系统功耗下,基于可信度的部分重传策略可以达到更低的系统中断概率,在相同的系统中断概率标准下,可以获得更高的信息发送速率;在多中继协作系统中,与放大转发协作相比,可以明显地达到更低的系统中断概率和更高的信息发送速率,同时降低系统的能耗。并且与以往解决中继节点不可靠的协作方法相比,提出的协作策略可以降低系统的功耗和系统的复杂度。总之,相比于已有的协作策略,基于可信度的部分重传策略对通信可靠性和通信速率方面有了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王练,王洁浩,施文哲[2](2015)在《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完全与部分译码相结合的重传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基于网络编码的完全译码与部分译码相结合的重传策略.该重传策略可分完全译码阶段与部分译码两个阶段.完全译码阶段在遵循网络编码编解码充要条件前提下,利用图论中搜索最大团算法寻找能满足全译码的有效重传编码包,且根据接收信息动态更新丢包信息.其后,部分译码阶段采用最大海明距离选择法确定有效重传编码包.该策略优势在于全译码阶段最大化了编码包译码增益,极端情况下重传次数上界可控,重传效率稳定.该策略的特点在于根据丢包分布情况自适应选择编码包策略,动态确定参与编码包结合数,动态信息更新等.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特别在重传效率上比传统重传方法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5年07期)

吴施民,徐位凯[3](2012)在《基于链路自适应的协作编码部分重传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协作编码部分重传(coded partial retransmission,CPR)机制的基础上,引入链路自适应技术,通过在中继节点获取链路状态信息后,选择调制编码模式,实现自适应协作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降低系统吞吐量的情况下,改善了BER性能,在吞吐量为0.19时,自适应调制的CPR机制相对于直接传输的CPR增益约为4.5 dB。在BER为10-3时,自适应调制的CPR协议相对于非自适应CPR协议增益约为2 dB。(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范长博[4](2010)在《基于CMT的部分路径传输和重传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nternet的发展,传输层单穴的端到端通信协议如TCP.UDP在传输性能、容错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输层多穴的端到端通信协议如基于SCTP的同时多路传输CMT(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端到端吞吐量和网络资源利用率。目前,对多路同时传输和重传策略的研究存在如下问题:(1)当CMT在端到端关联(多于两条路径及路径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使用全部活跃路径传输数据比使用部分活跃路径传输数据的性能并未提高。(2)现存CMT的重传策略缺乏对参数的综合考虑,未能很好的处理“接收缓存拥塞”问题,该问题制约着多路同时传输端到端吞吐量的提高。本文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针对CMT在端到端关联(多于两条路径及路径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使用全部活跃路径传输数据比使用部分活跃路径传输数据的性能并未提高这方面,本文使用仿真实验来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MT的部分路径传输的解决方案,即CMT-PP(CMT-Partial Path),当在多条路径(大于两条)存在的前提下,只使用其中的一半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其余的路径用作重传数据之用;(2)针对现存的多路同时传输重传策略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多路同时传输CMT重传机制进行了的修改,最终在RTX-CWND的基础上提出了RTX-RTTCWND,有效地减轻了接收端缓存拥塞问题。最后,对课题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给予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郭红星,朱健,窦亚玲[5](2009)在《基于部分重传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视频传输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个基于部分重传的不等错误保护算法及相应的跨层优化方法来提高能量受限约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MPEG-4格式视频的传输质量。其利用压缩码流中不同帧的重要性差别,通过联合应用层和传输层进行跨层优化,易于实现。视频传输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跨层算法和协议,只需通过重传很少一部分数据包就可以提高视频传输质量,特别是在信道误码率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包传输错误率为20%时,传统UDP协议所传输视频的峰值信噪比只有14.78dB左右,最终还原视频已经无法观看,而采用本方法可以将其提高18dB左右,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水平。相对于重传全部数据包而言,使用本方法可以做到在不明显降低视频传输质量的条件下,大幅度地减少网络重传数据包数量,从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期刊2009-10-29)

童晓兵,吴启晖,王金龙[6](2008)在《比特软值的部分重传混合ARQ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比特软值较小的比特是重传时造成数据包出错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比特软值的部分重传混合ARQ方案,在重传时首先传输比特软值较小的比特;研究了该方案在重传之后各个比特的平均软值,并推导了在高斯白信道下重传前后不同比特的误比特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案在部分重传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平均各个比特之间的软值,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周树民,李锦涛,张勇东[7](2007)在《易错视频传输中基于带宽-失真代价最小化准则的部分重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视频传输系统主要关注的两个因素:传输所用的总体带宽和终端最终的解码失真,提出带宽-失真(B-D)代价函数的概念,给出B-D关系定理及其证明.利用视频数据本身存在的时空相关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最小化B-D代价的部分重传机制.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相对于尽力而为ARQ机制,所提出的算法有如下几个特点:(1)在保持终端接收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带宽(可达20%以上);(2)在低比特率情形下性能比高比特率下的性能要好,所以更适合于低比特应用;(3)对运动平缓和纹理平滑的视频序列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张守云,刘应状[8](2006)在《衰落信道下部分窗口多拒绝选择重传协议下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适应调制和功率控制下研究了部分窗口多拒绝选择重传协议下的性能,并推导出吞吐量跟自适应调制关系的一般表达式,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结果都表明,结合自适应调制的ARQ系统可以对抗衰落,功率控制可以动态跟踪无线环境变化并克服由于信道环境时变造成的功率控制失误问题,降低干扰信号强度,提高能量效率和系统容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06年11期)

部分重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基于网络编码的完全译码与部分译码相结合的重传策略.该重传策略可分完全译码阶段与部分译码两个阶段.完全译码阶段在遵循网络编码编解码充要条件前提下,利用图论中搜索最大团算法寻找能满足全译码的有效重传编码包,且根据接收信息动态更新丢包信息.其后,部分译码阶段采用最大海明距离选择法确定有效重传编码包.该策略优势在于全译码阶段最大化了编码包译码增益,极端情况下重传次数上界可控,重传效率稳定.该策略的特点在于根据丢包分布情况自适应选择编码包策略,动态确定参与编码包结合数,动态信息更新等.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特别在重传效率上比传统重传方法有明显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部分重传论文参考文献

[1].邵昭磊.一种基于可信度的部分重传协作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2].王练,王洁浩,施文哲.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完全与部分译码相结合的重传策略[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5

[3].吴施民,徐位凯.基于链路自适应的协作编码部分重传机制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范长博.基于CMT的部分路径传输和重传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0

[5].郭红星,朱健,窦亚玲.基于部分重传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视频传输优化[C].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2009

[6].童晓兵,吴启晖,王金龙.比特软值的部分重传混合ARQ方案[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

[7].周树民,李锦涛,张勇东.易错视频传输中基于带宽-失真代价最小化准则的部分重传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7

[8].张守云,刘应状.衰落信道下部分窗口多拒绝选择重传协议下的性能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6

标签:;  ;  ;  ;  

部分重传论文-邵昭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