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华西施》创作的心理动因

论《朝华西施》创作的心理动因

一、试谈《朝花夕拾》创作的心理动因(论文文献综述)

陆持[1](2020)在《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文中提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两种认知之间的转换。在此过程中,语序处理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译文的质量与可读性。作为一种常用的转换方法,翻译移位在俄译汉过程中的运作受到语言学多种维度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研究以俄译汉过程中产生翻译移位的句法成分、语言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语言学的若干平面,分别从语法、语义、修辞等视角出发,综合采用双语对比、语料库等科学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为依托,通过典型译例,对比分析俄汉语之间的语序差异,重点考察并解读俄译汉过程中的移位转换现象。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价值在于,通过揭示俄汉翻译移位的语言学理据,推动俄汉语对比研究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深化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尤其是加强对翻译移位等相关问题的研讨。研究发现,俄汉翻译移位受到语法、语义、修辞等维度内部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共同制约。结合翻译实例,本研究将翻译移位的运作机制归纳为如下五个层面:第一,语法维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句法成分的常位和语义指向的“错位”两个方面。这是导致语法语序转换的直接原因,突出体现为定语、状语以及全句说明语的移位传译。第二,语义维度的因素表现为:俄汉民族皆遵循时空、因果、心理重轻、自我中心、事理逻辑等具体语义原则,但表达同一内容时,由于遣词造句等差异,有时遵循不同的语序原则,导致翻译移位现象的产生。第三,修辞维度的因素主要表征为不同功能语体类别的制约。含有不同修辞功能的文本为了达至修辞目标,通常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微观语序等方面有着具体要求和相应规范。在翻译过程中,若语序得到适当的处理与理想的安排,无疑将有助于译文修辞效果的增强;反之,若语序处理得不恰当,则译文的修辞功能将被削弱,原文的修辞任务也就无法完成。第四,实义切分理论和“优控主位”原理对译文的组篇、内容的推进以及语序的重组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五,语法-修辞综合因素在以下两类翻译中的表现较为明显和典型:其一,俄语被动句在汉译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移位达意;其二,俄语复杂长句汉译时,某一句法成分的移位转换。在诸如此类的翻译中,采取翻译移位主要受到情感色彩、功能语体、语篇连贯、语言的经济性等多种要素的制约。综上所述,在俄汉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照猫画虎”式的一味顺译。在一些情形下,须要合理变动源语中相应成分和有关信息在译文中的位置分布,采取翻译移位传情达意,以实现译文的优化。

黄立斌[2](2019)在《作为自传文学的《朝花夕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花夕拾》在文体上表现出明显的自传文学写作的契约规范,将其纳入到自传文学的研究范畴中,会突显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价值。自我是自传文学的中心,传主的自我意识显现决定了自传文学文本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朝花夕拾》所表现出来的鲁迅是怎样的形象。或者说,鲁迅写作《朝花夕拾》的心态过程,他渴望从中建构出怎样的一种自我。一般来讲,自传文学具有两种的叙述视角。一种是回忆时空中再现的“过去之我”,借助回忆机制将自我置于过往的时空当中,重新探寻成长的轨迹和价值。《朝花夕拾》就将回忆中的种种事物共同构成一组回忆镜像,将过往的时空定格在文本中,又使自我重新置于过去的某个区间,重新认定和建构自我形象。回忆书写是一种主体选择的过程,包含传主人格不断成长的建构,也是鲁迅内心自我结构化的过程。可以发现,《朝花夕拾》建构了多重的自我形象,其中包含有对童真自然的向往、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对封建传统的反叛,还有对新思想的开拓等诸多自我形象。自传文学的另一种叙述视角,即传主写作时候呈现出来的“现实之我”。“现实之我”掌握着叙述的话语权,对过去时态中自己如何做、如何想,都是由“现实之我”去衡量、判断和评价的,因此自传书写必然带有现实语境的思考。自传文学是同过去的对话。在文本中,混杂回忆叙述和现实话语两种话语形态,呈现出双重自我相互交错的叙述特点。此外,《朝花夕拾》的人和物都映衬作者自我的内心价值取向,他者对自我的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完成对自我建构的同时,鲁迅也追求一种自我的超越。在精神危机中,寻找反抗绝望的办法。最后,《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自传文学转型的成熟之作。既有对传统史传的继承,也开拓现代自传的发展路径。注重自传的文学性,强调童年经验,呈现出传主自我人格不断成熟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提供了自传文学写作的诸多启示。

唐文思[3](2019)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文中提出《新仰光报》(1950-1964)是由缅甸爱国华侨自主创办、经营的一份华文报刊,是20世纪中期缅华文坛作家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本论文将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相关的社会背景、期刊面貌、思想内容等方面,做基于史料、文本的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广阔的文学时代背景,探讨缅华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以及中外文学与缅甸华文文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等,从而拓展这一时期的缅华文学研究。全文分为以下五部分:首先是绪论。本部分旨在梳理学术界关于缅甸华文文学现有的研究成果,理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论述范围、研究意义,并指明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本章将结合史料介绍《新仰光报》的诞生背景、创刊始末及其编者的情况,并通过列表统计的方法,梳理《新仰光报》从1950年到1964年间存在的重要文艺性副刊和综合性副刊,继而分析该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第二章研究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影响。首先从国族认同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入手,探讨缅华报刊编辑、缅华作者孜孜不倦地引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原因,同时考察《新仰光报》副刊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与缅甸华文文学的互动和交流;其次结合20世纪中期的冷战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缅华文坛意识形态,尝试探讨本时期中外文学得以在缅华文坛进行传播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苏联等外国文学被引介及传播的情形。第三章研究缅华文学的创造发展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上的体现。首先着眼于受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影响的缅华本土创作,探讨20世纪50—60年代缅华文学在中国文学影响下的某些演变;其次侧重论述本时期缅华作家国家认同的转向,以时间线索为主,辅之以具体作品内容,探讨本时期缅华文学的独特性。最后是结语。本部分主要是对上述研究内容的概括总结,并进一步阐明本论文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邱晓丹[4](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林宁[5](2018)在《论鲁迅的儿童观》文中研究说明鲁迅(1981-1936),中国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儿童作为他文字描写中形象较为鲜明的人群,始终是他关注的对象。本研究意图通过对鲁迅诸多作品进行梳理分析,以求客观深入地理解并阐释鲁迅的儿童观。鲁迅生活在一个激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政治不稳,时局动荡不安,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思潮的冲击下也摇摇欲坠。鲁迅从一个富家子弟,历家道崩殂,辗转北上渡日留学,受到了诸多开明之士的启蒙,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他的儿童观。鲁迅的儿童观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鲁迅主张尊重与理解儿童,大自然是上天赋予儿童的游乐场,儿童怀着天赐的好奇心在其中玩耍、探秘、游戏,这都是儿童正当的行为。其次,鲁迅对未来儿童的期待是:“真的人”,即精神独立,能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最后,鲁迅崇拜敬服儿童,他认为儿童是可以敬服的,成人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信任。另外,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叙述了鲁迅儿童观的特征:鲁迅的儿童观以立人启蒙为思想核心;以儿童本位为基本立场;以矛盾性为哲学内核。鲁迅的儿童观是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它动摇了传统儿童观陈旧坚实的壁垒,唤起了时代共鸣之音,为“后来者”指引了方向,最终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进程。诚然,百年如斯乎,时至今日,鲁迅的儿童观仍具有启发意义,即呼吁成人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回顾童年,以儿童为师为友;拯救至今仍处于困境中的儿童。

王静静[6](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王海霞[7](2014)在《四十年《鲁迅研究月刊》对鲁迅儿童观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创刊以来,《鲁迅研究月刊》(以下称《月刊》)在提供前沿、权威的鲁迅研究成果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对鲁迅研究的方向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不愧为本领域研究的集大成者。但《月刊》只能尽可能做到全面、客观、专业,并不能尽善尽美,在这种背景下,鲁迅儿童观的研究虽没形成大气候,却也在四十年的发展中累积了不少经验。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综述概括,我们可以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研究脉络,虽不能明显改变现状,却不失为在沉静中积蓄力量的一种方法。

王月燕[8](2013)在《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文中指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起步于1960年代,其《鲁迅与毛泽东》显示了他对鲁迅主体精神的高度关注。文革后期,他的世界观受到冲击,在阅读马列经典着作时,他发现了辩证哲学的批判性与鲁迅的批判精神相通,为他形成独立的鲁迅观做了准备。1976年他写的《读<野草><朝花夕拾>随笔》并未摆脱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已显示了重新探寻鲁迅“心灵”的倾向。进入1980年代,他发起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并开始周作人研究,促使他形成新的独立的世界观,并决定了他讨论鲁迅“历史中间物”的理论框架。《心灵的探寻》的出版标志着他独立的鲁迅观的生成,对自我认识和世界的认识也达到新的阶段。1990年代至二十世纪初,他的鲁迅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与鲁迅相遇》一书中,他强调“感觉鲁迅”这带来了他对鲁迅独特的解读,这本书延续了钱理群论着的口语化特色,其中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与他以往的《走近当代的鲁迅》等构成互补关系,它也标示着钱理群的鲁迅作品研究体系已进向完备。另外,它紧扣“真的知识阶级”的概念讨论鲁迅的论战,反映了钱理群在新世纪的困惑和从鲁迅那里寻找精神支援的独特的处理困惑的方式。

何英[9](2013)在《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关注的中心是鲁迅在中国语文现代转化过程中对汉语文的思考、认识、探索、创新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将鲁迅的创作、翻译、编辑、演讲、校勘等所有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材料作为研究鲁迅语文观念与实践的核心材料,将各类传记、回忆录、鲁迅研究资料中所涉及的有关其教育经历特别是学习国文与外语的情况,其文学活动、教学活动以及近九十年来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况等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来思考由鲁迅构建的语文世界以及这一世界在中国现代语文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作用。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从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如他在言论上反古书、咒文言,行动上却读古书不辍,写文言不绝;他力倡废除方块字、实行汉字拉丁化,却又热衷汉字研究,敏于文字游戏等)入手,以其一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形成上述“矛盾”的原因(因沉潜于传统语文而形成的个人“趣味”和由修习异域语文而生发出的民族“责任”感共生共存;因“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而产生的“自言”与“倡言”两种不同的言说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鲁迅“在言说中确立自我”的语文立场与希望人人都能“声发自心、意达于文”的语文理想。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一是立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分析他对中国现代语文发展方向的认识及其现代语文建设思想,提出鲁迅既强调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中国语文,又尊重个体基于历史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语文趣味与表达习惯,所以,他并不反对个体读古书、写文言,但坚决抵制各类妄图将中国现代语文重新纳入以文言为正宗之发展轨道的复古派;分析了鲁迅的“识字”、“写话”思想,并从四个方面论说了鲁迅的不求“普遍、永久、完全”,而倡导“多元、切实、发展”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二是以“文”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为依托,在“文”之传统与现代的背景下,考察了鲁迅对“文”的态度(在“怀疑”中“坚守”)与追求(祛魅与布新);从倡导大众语文与剖析文术得失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为“文”由传统走向现代所做的努力;并在对鲁迅所重视的“文”之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第三章主要从鲁迅对本土与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方面考察他对现代语文发展的贡献。本土语文资源,在鲁迅主要表现为对文言和民间语文的创造性运用——对汉字潜能的开掘与对民间语文智慧的汲取使鲁迅的表达既深刻准确又生动丰富。鲁迅的“洋气”翻译观和“硬译”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对异域语文资源的尊重,而从他对中文章法与句法的创新中也可以发现他对“日化”“欧化”语文手法的借鉴。第四章围绕鲁迅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提出不但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其语文实践亦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二是反思和总结近九十年来的鲁迅作品教学,提出可通过贯彻“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更好地发挥鲁迅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吕东亮[10](2013)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探讨十七年文学批评所期待的理想文学图景于实践过程中在具体文体、具体文本形式方面所遭遇的困境。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一直处于因为急切创新而呈现出的紧张与焦虑状态。这种创新意图在宏观规划方面显得圆满完美,但在微观的文体和文本形式层面却遭遇到美学形式历史遗存的阻碍,以致于批评家无法及时而大胆地确认何者为新、何者为旧的问题,也无法妥当而有效地处理新旧的关系问题。文学批评家们面对着自己促成的具体文学状态一次次表示不满,一次次重新探求,但又一次次遭遇挫败,最终难以摆脱理想困顿的窘境。论文为了避开既有的文学思潮史之类的着作着眼于重大事件的散点分析式的思路,采取分文体研究的方式对文学批评的探求历程及困境进行清晰的脉络梳理和详细的历史描述。论文第一章概括总结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场域特征。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定位是文艺界的斗争方式,这决定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场域具有强烈的斗争气息和一体化特征。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被认为是极具现代性的文学主张,但却造成了对题材、体裁和风格等问题的严重忽视。十七年文学批评家的构成和更替则取决于批评家对政治化的文学话语进行理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批评家因而岗位意识较强而个性展现空间极为有限。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资源虽然表面上兼顾古今中外文学经验,但主要是对政治化的权威文艺思想的理解,批评文体也带有较强的政论色彩。论文第二章描述了长篇小说批评的发展脉络和困境表现。长篇小说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为倚重的文体。批评家们在建国初就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等问题对当时的长篇小说进行了有效地规训,之后提出“史诗”概念来提升和确认长篇小说的品质。但在体现未来前景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因为缺少具体生活支持而出现不可克服的理念化和真实性受损的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悖论意义的困境。在民族化问题上,长篇小说批评面临着民族化带来的“重事轻人”倾向、可读性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要求的“重人轻事”、阅读感觉沉闷乏味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最终难以获得从容的历史时间来解决。论文第三章描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在短篇小说方面的探求状况。论文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短篇小说的文体规约带来了“短篇不短”的痼疾,而对解决这一痼疾本来有效的“故事性”、“讽喻性”、“抒情性”等短篇小说的文体优长此时则被视为短篇小说的短板。在批评的压力下,短篇小说受到关注却又委曲求全,出现“不适”症候。论文第四章认为话剧因为其剧场艺术的属性,质量方面的要求十分迫切。批评家们一边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凭借呼唤艺术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艺术上的狭隘理解和批评上的求全责备问题。面对话剧创作中在“人”与“事”之间顾此失彼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批评家们抓住百花齐放、历史剧讨论、文艺改良等机会进行了大胆探索,但这些探索要么面临历史书写等知识困境、要么重新回到原来的问题框架中,最终收效甚微。第五章分析和描述了新诗的形式不确定性这一问题在新中国的境遇。十七年批评家们虽然不能容忍新诗形式的“无政府状态”,但在提出建议时依然众说纷纭,“格律化”、“古典化”、“民歌化”、“古典和民歌相结合”等各种诗学主张依据不同的文化力量此起彼伏,却都没有获得诗界的一致认可。而“生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长篇叙事诗”等较为成功的诗体也面临着文体越界和风格倾向等方面的问题,新诗的形式焦虑一直持续了下去。论文第六章探讨了散文批评中“美文”观念的复兴、特写文体内涵的危机和杂文的变异等问题。论文认为散文文体格局的变异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叙事性文体推崇和政治时势联合促成的结果。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批评所遭遇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历史的迷思所造成的困境,是有意识地在宏观层面超越历史经验和无意识地在微观层面陷身历史经验的矛盾。

二、试谈《朝花夕拾》创作的心理动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朝花夕拾》创作的心理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1)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3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0.4 创新之处
    0.5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翻译移位的研究综述
    1.1 翻译移位的提出与发展
    1.2 与翻译移位相关的其他研究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语法阐释
    2.1 句法成分的常位制约
    2.2 语义指向的“错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语义阐释
    3.1 时空逻辑原则
        3.1.1 时间先后
        3.1.2 空间方位
        3.1.3 时空有序
    3.2 由因及果原则
        3.2.1 因果序列汉译的宏观考察
        3.2.2 语篇视角的因果定量考察
    3.3 心理重轻原则
    3.4 自我中心原则
        3.4.1 先“自我”后“他人”
        3.4.2 化“物称”为“人称”
    3.5 事理逻辑原则
        3.5.1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3.5.2 事物分布的相关性
        3.5.3 事物排序的重要性
        3.5.4 规避表达的歧义性
        3.5.5 话题常前置于评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修辞阐释
    4.1 修辞研究及翻译移位
    4.2 功能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1 报刊政论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2 科学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3 文艺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4 公文事务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5 日常谈话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优控主位阐释
    5.1 有关优控主位概念
    5.2 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2.1 人物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2.2 事物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2.3 综合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综合因素阐释
    6.1 俄语被动句汉译的主、客体移位
        6.1.1 俄汉语被动句概述
        6.1.2 主、客体移位转换的语法-修辞动因
        6.1.2.1 情感色彩因素
        6.1.2.2 功能语体因素
        6.1.2.3 语篇连贯因素
    6.2 外位结构的运用及翻译移位
        6.2.1 外位结构概述
        6.2.2 翻译移位类型
        6.2.2.1 转换为外位主语
        6.2.2.2 转换为外位宾语
        6.2.2.3 转换为外位定语
        6.2.2.4 转换为外位状语
        6.2.3 相应成分移位传译的语法-修辞动因
        6.2.3.1 避免繁冗
        6.2.3.2 厘清条理
        6.2.3.3 突显焦点
        6.2.3.4 衔接语篇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2)作为自传文学的《朝花夕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传文学与创作心态
    第一节 《朝花夕拾》文体界定
    第二节 现实“纷扰”与创作心态
    第三节 精神危机下的自我诉求
第二章 对“回忆之我”的自我认定
    第一节 自然童真的自我形象
    第二节 关怀底层的自我形象
    第三节 充满叛逆的自我形象
    第四节 开拓新思想的启蒙者形象
第三章 对“现实之我”的自我建构
    第一节 双重自我的相互交错
    第二节 “他者”与自我建构
    第三节 自我的思想超越
第四章 对自传文学的启示
    第一节 对传统传记的继承
    第二节 自传文学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精神自我的重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局限
第一章 《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
    第一节 《新仰光报》简介
        一、创办背景
        二、创刊始末
        三、编者情况
    第二节 《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
        一、《语林》、《文化宫》副刊
        二、《缅华学生》副刊
        三、《下午茶座》副刊
        四、《湖畔公园》副刊
        五、《伊江潮》副刊
        六、《雅杯》、《小说》副刊
        七、《麦草》副刊
第二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第一节 国族认同、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一、一脉相承:20世纪50年代缅华作者的国族认同与文化传统
        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与解读
        三、香港新武侠小说的传播与引介
    第二节 冷战背景、意识形态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与传播
        一、冷战中的“中国立场”:缅华左翼文坛的意识形态化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三、苏联等外国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第三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华文学的创作发展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吸纳:缅华文学中的“同根同源”
        一、时代的烙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二、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学的投射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转向与缅华文学创作的本土化
        一、对缅甸语言及文艺作品的介绍
        二、对本土风物的描绘
        三、本土视维:“我”看缅甸
结语
附录
    表1: 《下午茶座》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表2: 《伊江潮》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表3: 《雅杯》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表4: 《小说》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0.2 研究意义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0.2.2 文学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0.5 论文大纲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1.1.2 文学的主动性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1.4.2 “谁当主角”?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3.3.1 “落后”人物集锦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4.3.3 加入全球化 5. 美丽新世界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5.3.3 纯文学的失落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论鲁迅的儿童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鲁迅儿童观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个人成长经历
第二章 鲁迅儿童观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鲁迅儿童观的概述
    第二节 鲁迅儿童观的内容
    第三节 鲁迅儿童观的特征
第三章 鲁迅儿童观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动摇传统儿童观陈旧的壁垒
    第二节 唤起时代共鸣之音
    第三节 推动中国现代文化进程
第四章 鲁迅儿童观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
    第二节 童年回归——向儿童学习
    第三节 拯救困境中的儿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三、历史的方法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第一节 鲁迅之死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第四节 批判周扬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结语
参考文献

(7)四十年《鲁迅研究月刊》对鲁迅儿童观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观层面的研究
    1. 作品中的儿童观研究
    2. 儿童观形成背景研究
    3. 儿童观的影响研究
二、宏观层面的研究
    1. 儿童观的对比研究
    2. 儿童观的接受研究

(8)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1960-1980 年代鲁迅观的转向
    1 民间思想村落中的探索
    2 1980 年代鲁迅观的转向
二、 1980 年代对鲁迅“心灵”的探寻
    1 作为研究目标的心灵辩证法
    2 主体参预与精神自救
    3 历史中间物与自我定位
三、 新世纪钱理群的鲁迅研究
    1 形式的创新与感觉鲁迅
    2 鲁迅作品研究的新进展
    3 真的知识阶级:新的自我定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三、本论文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声发自心”与“意达于文”——鲁迅的语文立场与语文理想
    第一节 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探究
        1.1.1 鲁迅语文实践中的“言行不一
        1.1.2 “趣味”与“责任”——“矛盾”之“背景”分析
        1.1.3 “自言”与“倡言”——“矛盾”的“言说策略”
    第二节 在言说中确立自我——鲁迅的语文立场
        1.2.1 “声发自心”——力倡真诚自主之言说
        1.2.2 以“代言”启“自言”
        1.2.3 “立之为极”的“自言”
    第三节 “意达于文”——鲁迅的语文理想
        1.3.1 还“字”于民,使众皆能以“文”达意
        1.3.2 “不屈己意”,做“尽意”之文
        1.3.3 “创言”以“求文”——不断更新民族语文
第二章 “方向”与“潜能”——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
    第一节 近“语”与引“洋”:鲁迅对中国现代语文趋向的认识
        2.1.1 毛笔与钢笔之辨——鲁迅对中国语文之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2.1.2 “识字”与“写话”——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之
        2.1.3 不求“普遍、永久、完全”,倡导“多元、切实、发展”——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之二
    第二节 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
        2.2.1 背景与视角——鲁迅与“文”
        2.2.2 在“怀疑”中“坚守”——鲁迅对“文”的基本态度
        2.2.3 祛魅与布新——鲁迅对“文”的基本追求
第三章 “依托本土”与“借鉴异域”——鲁迅对现代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
    第一节 “汉字潜能”与“民间智慧”——鲁迅对本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
        3.1.1 重“字”之“本”与求“名”之“实”——鲁迅对语文之形象性与深刻性的探索
        3.1.2 关注“民间文化”,巧用“土语炼话”——鲁迅对语文之生动性与丰富性的探索
    第二节 保留“洋气”与学习“章句”——鲁迅对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汲取
        3.2.1 “衣”可换,“鼻、眼”不可变——鲁迅的“洋气”翻译观
        3.2.2 “欧化”、“日化”与“章法”、“句法”——异域语文对鲁迅的启发与影响
第四章“宝库”与“窗口” :鲁迅之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
    第一节 文本示范与方法借鉴——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
        4.1.1 妥帖、精警与奇崛——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
        4.1.2 经历、方法与见解:——鲁迅的语文实践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关于鲁迅作品语文教学
        4.2.1 受重视与被限制——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中的生存状态
        4.2.2 选篇与布局——从语文教材看当前鲁迅作品教学的整体状貌
        4.2.3 “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对如何做好鲁迅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的意义和现状述评
    二、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策略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场域构建
    第一节 批评的定位和原则
    第二节 主流批评家的构成和更替
    第三节 批评的资源与文体
第二章 长篇小说批评:主流文体的内在矛盾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导下的长篇小说批评
    第二节 对史诗的推崇及其衍生的问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化问题
第三章 短篇小说批评:文体“不适”的症候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短篇小说的文体规约
    第二节 “讲故事”的文体缺陷
    第三节 讽喻的危险性
    第四节 抒情性与风格问题
第四章 话剧批评:正规化追求与艺术质量难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批评界对话剧的正规化追求
        一、建国初期批评界对话剧的正规化追求
        二、话剧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评实践
        三、独幕剧的提倡及其问题
    第二节 批评界在提高艺术质量方面的几次探求
        一、“百花时代”讽刺喜剧的论争与“第四种剧本”的提出
        二、知识的魅与惑:历史剧讨论中呈现的难题
        三、夹缝中的释放:张庚《关于剧诗》与黄佐临《漫谈戏剧观》的批评创新
    第三节 在对“矛盾冲突”的重新强调中走向文革文学
第五章 十七年诗歌批评:形式焦虑与创新困境
    第一节 自由诗与格律诗讨论中的“传统”问题
        一、革命抑或改良——面对新诗传统的两种态度
        二、格律化话语的优势凸显
        三、旧诗的复活与“传统”的重释
    第二节 新民歌运动中的焦虑呈现
        一、民歌体的困境与新民歌运动
        二、“古典”与“民歌”的“结合”悖论
        三、无处安放的“工人诗歌”问题
    第三节 成功诗人诗体诗作的困境
        一、生活抒情诗的局限性
        二、长篇叙事诗的内在矛盾
        三、政治抒情诗的困境
第六章 散文批评:复兴的艰难与新变的尴尬
    第一节 美文:时代缝隙中的艰难复兴
        一、复兴的初潮与批评上的含混
        二、再度复兴中的批评收获:文体意识与个性风格的自觉
        三、复兴的挫败与批评风向的转移
    第二节 对特写的推崇及相关争议
        一、特写地位的提高与文体的文学化
        二、特写文体内涵的危机
        三、对特写的正名与“报告文学”名称的提出
    第三节 杂文的变与异
        一、杂文外延与内涵的变动
        二、杂文批评在危机中的转机
        三、“杂文”的最后尝试
结语:历史的迷思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四、试谈《朝花夕拾》创作的心理动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D]. 陆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2]作为自传文学的《朝花夕拾》研究[D]. 黄立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D]. 唐文思. 厦门大学, 2019(08)
  • [4]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论鲁迅的儿童观[D]. 林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
  • [7]四十年《鲁迅研究月刊》对鲁迅儿童观的研究综述[J]. 王海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S2)
  • [8]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D]. 王月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9]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D]. 何英. 南开大学, 2013(06)
  • [10]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以文体批评为中心[D]. 吕东亮.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论《朝华西施》创作的心理动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