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论论文_陈彬,洪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调和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彩,中庸,新文化运动,苗族,大河,孔子,非洲。

调和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彬,洪洋[1](2019)在《基于蒙塞尔色彩调和论的苗族刺绣色彩表现原理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塞尔色彩调和论根据色知觉的叁属性,即色相、明度、彩度属性的视感评价研究,将色彩的连续变化进行视觉尺度等间隔划分,并按照这种标准值,将全部的色彩在色立体上进行表示的色彩体系设计方法。苗族服装作为中国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古代服装体系,其颜色表现方法在当代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主要基于蒙塞尔色彩调和论研究苗族刺绣色彩表现,分析了苗族刺绣的各种颜色的组合方式以及现代理论以及应用方法,分析并探索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纹华[2](2019)在《朱次琦、陈澧汉宋学调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治年间广东宋学的发展,为汉宋学对话提供了可能性,以朱次琦、陈澧为代表的广东学者使嘉道年间由阮元、林伯桐奠定的广东汉宋学调和显得脉络清晰。无论朱次琦、陈澧主张的汉宋学调和差异有多大,汉宋学调和都有益于广东近代儒学的健康发展,与广东近代传统儒学繁兴互为表里,但它无法改变儒学相对衰落的结局。(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代莉[3](2019)在《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与新文化运动关系再认识——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前后的文化调和论,因对当时激进的主流思潮有过批评,长期被视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然而,从杜亚泉等调和论者的观点及《东方杂志》的内容来看,无论是提倡个人的觉醒与发现,还是文化观上的世界主义趋向,反对立孔教为国教,以及对新文学的追求等方面,他们与陈独秀、胡适等人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并无根本相违,甚至一些新文化主张要早于《新青年》派。他们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而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支较为稳健的力量。(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张博,赵伟男[4](2018)在《设计基础教学中色彩调和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基础教学属于艺术学科,色彩调和研究属于教学的重点内容,旨在研究不同色彩搭配对个体审美的影响,本文重点讲述设计基础教学中色彩调和标准处方,设计基础教学中色彩调和的实际配色以及经典案例对比,从时间、空间等角度分析色彩调和的差异,以期推动设计基础教学发展。(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15期)

朱周宁[5](2018)在《从“破灭”到“调和”:论志贺直哉私小说创作的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诞生于近代日本的私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私小说作品取材于创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辅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严格再现客观现实和主观精神的同时又能展现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因其严格再现现实的特殊性质,私小说通常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创作者某一时期的心理状态,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作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的志贺直哉,其创作活跃期正处于私小说文学诞生初期,志贺直哉本人也参与了私小说作品的创作。志贺直哉的私小说作品以大正六年(1917)为界,呈现出“破灭”与“调和”两种迥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文学类型。从“破灭”到“调和”的文学风格的转变,首先要追溯到明治末年大正初年日本的社会现实因素。政治上的高压迫使知识分子将视野转向虚构的文学内部世界,聚焦于自身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经济使日本社会弥漫着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精神,并影响着同时代的文学创作。其次,由于与父亲的关系得以缓和,早年在志贺直哉私小说中常见的“父子冲突”主题被逐渐淡化,直至完全消失。最后,受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戏剧理念的影响,志贺直哉摆脱了过去因文艺理想与客观现实间的差距造成的精神困局。上述叁个因素帮助志贺直哉走出了“破灭”的心理状态,为他进一步走向“调和”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基础。日本的民族性格决定了志贺直哉摆脱了“破灭”的心理状态后必然会在刚柔并济思想的影响下走向平和的“调和”世界。日本传统文学中的“物哀”美学、“幽玄”美学和“侘寂”美学共同为志贺直哉构建了一个冲淡平和、和谐深远的文学世界。在这“调和”的文学世界背后,是志贺直哉对生命对世界的哲学思辨和感性认知。志贺直哉从“破灭”走向“调和”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个体对世界和真理的认知过程,其私小说创作的转变有其内在必然因素。志贺直哉的私小说创作提高了日本私小说的审美境界和思想境界。(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6-01)

黎潇逸[6](2018)在《现代性的冲突和调和论的失败——恩古吉《大河两岸》的民族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河两岸》作为恩古吉长篇小说叁部曲中最早创作的一部,主要描写肯尼亚独立前,在白人文化专制统治下,吉库尤族内部发生的严重分化。从部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主张的冲突,到主人公主张教育救国的失败,都宣告着折中调和论之不可能。本文通过细读《大河两岸》,从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冲突、教育救国道路的失败以及知识精英与大众叁个部分,探讨小说揭示现代性的冲突和调和论的失败的民族史意义,由此理解恩古吉对于暴力斗争的茅茅运动的执着以及后期文学创作转回民族语言写作的举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05期)

刘训茜[7](2017)在《阳明学的内部反思——从薛甲看“朱陆调和”论的一个新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薛甲在黄宗羲《明儒学案》中被归入南中王门。他早年综尚程朱学,为官后转向王学阵营,晚年则提出和会"朱陆"的见解。然而,考察其"朱陆调和"论后可以发现:尽管薛甲不断强调朱子学的重要性,但他接受的实际是朱熹那套强调循序渐进的治学次第,以及重视读书博学的治学传统,至于朱熹的理学观念则对他甚少影响。由此提示我们:各家因学思历程和学术立场不一,其眼中的"朱陆"实有不同,因此需探求其人在兼采两者时,更为具体的方法与取径,而不能笼统地称之为"朱陆调和"。(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7年01期)

唐慧博[8](2017)在《章士钊“调和论”主张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章士钊的调和论主要表现为调和立国论和新旧杂糅调和论,并与矛盾的价值观和中庸的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民国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学说,调和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坛,更对后世的思想予以启迪。(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7年19期)

陈曦[9](2016)在《孔子的鬼神调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孔子着作中有关于鬼神的文字进行探究,解析孔子语言下的深刻含义,剖析他所提倡的"敬鬼神而远之"的鬼神调和论。阐释这种本质上代表中庸的鬼神观产生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它所造成的深刻的社会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邱瑜玉[10](2016)在《浅析林风眠“调和”论下的彩墨画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彩墨画是林风眠在时代背景下,调和中西方艺术,发展中国新艺术,实践而来的,所以"调和"论下的彩墨画的艺术特点,是中西方艺术和谐结合的体现。林风眠主张中西方艺术要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在自己民族艺术基础上,吸收其他其他民族艺术特长,所以他的彩墨画发展的是很全面的,每一方面都具有值得研究的艺术特点。前人梳理出林风眠的绘画观:注重表达情感、注重造型反对"写意不写形"、写生自然、单纯化论、美与力论、艺术家论、创新论和重视线条的表现力论等。本文从中选择林风眠"调和"论下的彩墨画的色彩、构图、造型、线条、意境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试图从哲学中的和谐的角度去分析这几个方面的艺术特征。(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04期)

调和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同治年间广东宋学的发展,为汉宋学对话提供了可能性,以朱次琦、陈澧为代表的广东学者使嘉道年间由阮元、林伯桐奠定的广东汉宋学调和显得脉络清晰。无论朱次琦、陈澧主张的汉宋学调和差异有多大,汉宋学调和都有益于广东近代儒学的健康发展,与广东近代传统儒学繁兴互为表里,但它无法改变儒学相对衰落的结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和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彬,洪洋.基于蒙塞尔色彩调和论的苗族刺绣色彩表现原理浅谈[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纹华.朱次琦、陈澧汉宋学调和论[J].安康学院学报.2019

[3].王代莉.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与新文化运动关系再认识——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兰州学刊.2019

[4].张博,赵伟男.设计基础教学中色彩调和论的研究[J].明日风尚.2018

[5].朱周宁.从“破灭”到“调和”:论志贺直哉私小说创作的转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6].黎潇逸.现代性的冲突和调和论的失败——恩古吉《大河两岸》的民族史意义[J].名作欣赏.2018

[7].刘训茜.阳明学的内部反思——从薛甲看“朱陆调和”论的一个新解释[J].思想与文化.2017

[8].唐慧博.章士钊“调和论”主张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

[9].陈曦.孔子的鬼神调和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邱瑜玉.浅析林风眠“调和”论下的彩墨画的艺术特征[J].艺术品鉴.2016

论文知识图

一21色彩调和论的要点提取过程一5孟塞尔色彩调和论‘3“’·!3...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中的调和方法奥氏色立体色彩调和论(图片来...蒙氏色立体色彩调和论(图片来...就在他的身心调和论的教育设计

标签:;  ;  ;  ;  ;  ;  ;  

调和论论文_陈彬,洪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