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特性论文_华伟,孙和泰,祁建民,黄治军,石志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燃煤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燃煤,特性,锅炉,神经网络,子群,子粒,煤耗。

燃煤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华伟,孙和泰,祁建民,黄治军,石志鹏[1](2019)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机组重金属铅、砷排放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超低排放改造后燃煤电厂重金属元素铅(Pb)和砷(As)的排放特性,采用美国环保部推荐的EPA Method 29方法,对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前、电除尘器(ESP)前后和湿式电除尘器(WESP)前后的烟气进行平行取样分析,同时对入炉燃料、底渣、ESP灰、石灰石浆液、石膏和脱硫废水等进行了取样分析,然后通过质量平衡核算得到Pb、As在燃煤副产物中的分配比例以及迁移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燃料中的Pb和As主要迁移到ESP灰和底渣中;ESP前颗粒态重金属是Pb和As在烟气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比均达98%以上;污染物控制装置(APCDs)对Pb和As的协同脱除效率均达到99%以上,WESP出口Pb和A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1mg/m~3和0.18mg/m~3,排放因子分别为0.91×10~(-12) g/J和0.06×10~(-12) g/J。因此,该APCDs可以有效控制烟气中Pb和As的排放。(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9年10期)

赵鹏勃,李楠,袁野,肖平,高洪培[2](2019)在《垃圾衍生燃料耦合燃煤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垃圾衍生燃料(RDF)耦合燃煤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混合燃料1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34.06 mg/m~3,纯烧霍林河褐煤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73.81 mg/m~3,说明掺入RDF可以明显降低SO_2的排放质量浓度;燃烧混合燃料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随着RDF掺烧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燃烧混合燃料3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达到350 mg/m~3;燃烧混合燃料1时N_2O排放质量浓度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燃烧混合燃料1和混合燃料2时二英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齐敏芳,李晓恩,刘潇,王艺霏[3](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燃煤机组供电煤耗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的高低是衡量机组节能降耗水平的主要指标。本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机组能耗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不同负荷区间分别建立供电煤耗特性分析模型,计算各个负荷工况区间内各运行可控参数对供电煤耗的影响评价因子即敏感性系数,以及不同负荷区间内模型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电煤耗特性分析模型的训练和预测精度均在±0.6%范围内,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各运行可控参数在不同负荷区间内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具有一定规律;在实际运行中应重点调整敏感性系数大的特征参数。(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9年09期)

肖国振,姜超,仲兆平[4](2019)在《630MW燃煤机组汞排放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OHM法对配备有SCR+ESP+WFGD+WESP的630MW燃煤机组烟气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分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汞主要以烟气的形式排放,占汞排放总量的71. 1%,而底渣以及飞灰占比为22. 8%,气态总汞中零价元素汞占比为53. 1%,二价氧化汞占比为39. 3%。同时采集并测试了燃煤、燃煤底渣以及飞灰中的汞含量,计算得到本次测试的汞平衡率约为93%。各测点数据表明:SCR装置可以提高氧化汞在气态总汞中的比例,通过ESP后烟气中的颗粒汞被去除,WFGD可以将烟气中绝大多数氧化汞去除,WESP则进一步去除了烟气中的气态汞。(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30)

柴一占,杨震,段远源[5](2019)在《燃煤积灰辐射特性预测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积灰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非均相混合物,它的辐射特性是精确描述锅炉内能量传递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非均相混合燃煤积灰的辐射特性,考虑燃煤积灰中化学成分的实际掺混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化学成分分布的燃煤积灰球型颗粒团聚体辐射特性的预测新方法。首先利用有限置限团聚(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方法生成燃煤积灰结构,然后对于生成的燃煤积灰结构采用多球T矩阵(multi-sphere T matrix method,MSTM)方法直接求解计算结构的Maxwell方程组,获得燃煤积灰结构辐射特性。预测新方法对全波段的燃煤积灰吸收效率和短波段的散射效率的预测精度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卫风,李娟,王秋华,邓兆雄,王璐璐[6](2019)在《燃煤烟气中CO_2膜吸收分离技术的膜浸润特性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膜吸收法是分离燃煤烟气CO_2的主要工艺之一,膜润湿造成的膜阻力增加以及膜表面形态改变是膜吸收法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阻碍了膜吸收法的广泛应用。本文在膜吸收法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阐述了影响膜润湿的因素(吸收剂种类、吸收液浓度、温度、液相压力和流速)以及膜特性因素(膜材料和膜结构)的最新进展,详细分析了膜与吸收剂之间的兼容关系,确定孔润湿是制约膜组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未来缓解膜润湿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优化操作条件、开发新型性价比高的吸收剂和膜材料以及通过进行膜的表面改性等手段来改善膜和吸收剂的兼容性,提高膜接触器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进一步细致探究如何恢复膜组件的性能,从而提高重复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任林,王东风[7](2019)在《基于QPSO优化模糊—SVM的电站锅炉燃煤结渣特性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电站锅炉结渣的7个影响因素作为燃煤结渣特性的判断指标。将5种模糊隶属度函数与支持向量机结合,构成模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并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分别优化隶属度函数的参数,以实际电站锅炉结渣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训练,并对给定的10组测试样本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显着提高。将5个优化后的模糊—SVM模型组成专家诊断系统,采取投票机制确定燃煤结渣程度,此方法的预测准确度更高,可信度更好。(本文来源于《山东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吕培鑫,庞力平,李明,段立强,杨勇平[8](2019)在《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变工况动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600 MW亚临界机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选择夏至日全天100%THA、 75%THA、50%THA3个运行工况,使用TRNSYS瞬态模拟软件,在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条件下,对接入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后机组运行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不同工况下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运行受到太阳能辐照波动的影响,变工况下的系统主要参数变化与流量变化密切相关,太阳能系统运行时锅炉主蒸汽温度升高,烟温降低,压力降低,负荷越低光电转化效率越低。在变工况过程中太阳能接入锅炉会造成主汽温度的升高,必须采取动态喷水减温措施控制主蒸汽温度,维持太阳能侧和锅炉侧的换热平衡。(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07期)

石楚,李冉,杨震,段远源[9](2019)在《1000 MW燃煤机组不同负荷锅炉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 000 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锅侧和炉侧的叁维耦合传热计算模型。基于锅炉的设计参数,采用该模型计算了锅炉传热过程。对超超临界锅炉不同负荷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选取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 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BMCR)工况、75%BMCR工况和50%BMCR工况来考察机组在调峰时锅炉传热规律。通过对炉侧炉膛壁面、炉膛内部、炉膛水平截面温度和热流分布以及水冷壁管壁和工质温度分布的分析,发现BMCR工况、75%BMCR工况的温度和热流在炉膛内的变化趋势一致,而50%BMCR工况的温度变化缺乏一般性规律,并且在螺旋水冷壁区域容易出现传热恶化现象。(本文来源于《发电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刘丹,周熙宏,杨冬,刘朝晖,裘立春[10](2019)在《燃煤电站锅炉炉膛结渣特性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炉膛结渣情况进行有效预测,通过基于燃煤特性的单一指标与多指标综合预测模型和模糊神经网络分别对一台300 MW级亚临界、一台600 MW级亚临界以及两台1 000 MW级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炉膛结渣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300 MW级亚临界锅炉机组建立了膜式水冷壁实际热流密度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基于污染系数的神经网络对该电站锅炉炉膛结渣情况进行了预测。3种预测模型的结果表明:单一指标和多指标综合预测模型一定程度上可对炉膛结渣情况进行预测,但其分辨率较低,且模型中各指标对于不同煤种和炉型的分辨率存在差异;模糊神经网络相对于上述模型和传统神经网络分辨率较高,所构建的4种模糊神经网络分辨率可分别达到92%、92%、92%以及100%,且统计结果的分辨率也可达到100%,对不同炉型和煤种的适用性更强。另外,基于污染系数的神经网络可根据电站运行数据对炉膛局部结渣情况进行实时预测,误差在3%以内,均方误差为0.013 4,预测结果可为吹灰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燃煤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1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垃圾衍生燃料(RDF)耦合燃煤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混合燃料1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34.06 mg/m~3,纯烧霍林河褐煤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73.81 mg/m~3,说明掺入RDF可以明显降低SO_2的排放质量浓度;燃烧混合燃料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随着RDF掺烧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燃烧混合燃料3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达到350 mg/m~3;燃烧混合燃料1时N_2O排放质量浓度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燃烧混合燃料1和混合燃料2时二英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燃煤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华伟,孙和泰,祁建民,黄治军,石志鹏.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机组重金属铅、砷排放特性[J].热力发电.2019

[2].赵鹏勃,李楠,袁野,肖平,高洪培.垃圾衍生燃料耦合燃煤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9

[3].齐敏芳,李晓恩,刘潇,王艺霏.基于大数据的燃煤机组供电煤耗特性分析[J].热力发电.2019

[4].肖国振,姜超,仲兆平.630MW燃煤机组汞排放特性研究[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9

[5].柴一占,杨震,段远源.燃煤积灰辐射特性预测新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6].张卫风,李娟,王秋华,邓兆雄,王璐璐.燃煤烟气中CO_2膜吸收分离技术的膜浸润特性述评[J].化工进展.2019

[7].任林,王东风.基于QPSO优化模糊—SVM的电站锅炉燃煤结渣特性预测[J].山东电力技术.2019

[8].吕培鑫,庞力平,李明,段立强,杨勇平.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变工况动态特性分析[J].中国电力.2019

[9].石楚,李冉,杨震,段远源.1000MW燃煤机组不同负荷锅炉传热特性[J].发电技术.2019

[10].刘丹,周熙宏,杨冬,刘朝晖,裘立春.燃煤电站锅炉炉膛结渣特性计算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某CFB锅炉制造商提供的不同煤种的入炉...NOx排放影响因素层次结构一27锰系催化剂的应用前景着火距离随挥发分(配煤中M0011比例)的...叁通道双回流煤粉燃烧器假想切园布置图

标签:;  ;  ;  ;  ;  ;  ;  

燃煤特性论文_华伟,孙和泰,祁建民,黄治军,石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