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电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场,模型,干扰,汉王,泰勒,地电,高压。
地电场论文文献综述
顾涛[1](2019)在《基于滑动窗口-小波提升对地电场预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10KV架空线路对地电场值的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db2小波提升变换对地电场预测算法。将每个滑动窗口宽度取20个采样点,利用3个相邻的滑动窗口的db2小波提升变换低频系数加权值构造出第4个窗口的小波提升变换低频系数,使用第3个滑动窗口小波提升变换高频系数作为第4个窗口的小波提升变换高频系数;将所得到的第4个窗口低频系数、高频系数进行逆小波提升变换,得到第4个窗口的20个数据,并取最后一个数据作为下一个采样点的预测初值;预测偏差取第4个窗口前19个变换数据与第3个窗口所对应的19个测量数据的偏差数学期望求取;最终预测值为预测初值加上修正系数与预测偏差乘积。将仿真结果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电场极值点处预测精度高于其它算法,数据分析表明,所预测10KV架空线路对地电场值相对误差满足现场指标要求,预测数据可以作为技术指标和事故分析依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10期)
赵玉红,冯丽丽,李霞,张文涛[2](2019)在《漏电干扰对地电场观测中数据变化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武地震台2018年5月出现的一起不明原因的变化,分析干扰产生的过程和机理,现场排查干扰源并确定其位置,最终查出引起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是观测场地附近供电电杆漏电所致。经过防漏电处理后,台站资料恢复正常。(本文来源于《高原地震》期刊2019年S1期)
闫万晓,胡子超,赵丽霞[3](2019)在《地电场数据漂移现象探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电场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易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马陵山台和大山台等地电场观测为例对观测中出现的漂移现象,结合地电场观测的原理、观测装置系统和布极区环境等,分析数据漂移变化产生的原因,对一些原因造成的漂移提出解决思路。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观测区内降水、灌溉等会造成观测数据出现漂移,说明数据漂移和地表土壤湿度具有一定的关联;通过对两台数据分析发现,在电极出现故障时,地电场观测数据也会出现漂移现象。(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8期)
孟凡博,高慧慧[4](2019)在《地电场架设中需注意的问题及故障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青海省5个地电场运行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对仪器运行状况、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异常形态进行甄别,分析数据异常因素。根据分析提出在地电场架设过程中注意事项。如预先整理和检查外线路、电极接线极性检查、测线的连接,电极安装、测区环境等。如果这些事项在架设中不慎重,将会直接影响观测资料的好坏,对数据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18期)
罗词建,王秋宁,李媛媛,王军儒,刘伟[5](2019)在《高压直流输电对陕西地电场观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陕西地电场观测多次受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事件,对干扰影响的变化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陕西5个台的地电场观测均受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干扰源主要来自4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台地电场观测受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同,干扰方式有入地电流干扰和线路合成电场干扰2种;讨论了利用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干扰特征来检测地电场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接线正确性的可行性,提出了判定观测系统故障和地下介质电性参数异常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识别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和应对干扰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梅东林[6](2019)在《陇南汉王地电场观测干扰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整理分析了2007年6月1日以来的陇南地电场观测资料,对一些影响地电场数据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认为这些干扰主要为地电暴、地电阻率供电、降雨、农田灌溉和雷电干扰等。对观测数据的日变形态和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干扰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台阶型、方波型和阶跃型以及高频脉冲和不规则大幅度突跳等。正确识别和排除各类干扰,并正确处理观测资料,对进一步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高原地震》期刊2019年02期)
王丽,叶青,丁烨,李伟,王锋[7](2019)在《基于泰勒多项式及曲面样条函数的地电场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江苏及邻区地电台网13个台站地电场观测分钟值,采用泰勒多项式和曲面样条函数模型建立地电日变化模型,使用模型曲线描述不同年份、同农历日期、同等磁情天气的实测地电日变化,结果表明:使用分钟值曲线建立的地电日变化模型,更能清晰反映日变化特点,并可反映一天当中台站观测环境、测量系统等变化引起的地电变化;使用同一区域地电台网中若干台站同方向测道的样本曲线,建立各测道电场变化模型,可反映其自身特征及共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冯红武,颜文华,王建昌,闫俊义[8](2019)在《地电场观测中城市轨道交通干扰剔除》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去除地电场观测资料中轨道交通干扰,并将小波阈值去噪法和EMD去噪法的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滤除地电场信号中的地铁干扰,同时保留原始信号中微小的突变,突出有用信息,提高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的使用率,有较好的去噪效果。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的去噪分析,甚至地电场与地电阻率同场地观测中人工供电干扰信号的剔除。(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通,张彩艳,王胜庆,雷正超,高振生[9](2019)在《消除两类典型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干扰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MATLAB软件建立模型,对高压直流影响产生的地电场典型急始型和缓始型干扰形态采取针对性处理。达到既消除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又保证地电场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山西地震》期刊2019年02期)
程文康[10](2019)在《复合土体管道燃气泄漏地电场响应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网布设也越来越复杂,而燃气管道作为地下管网的一部分,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燃气管道存在泄露后影响范围大、危害性强且易燃易爆等特点,因而,对燃气管道泄露进行快速且准确的检测与评价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燃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相对滞后,很难对泄漏点进行准确的检测与定位。因此,论文在分析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燃气管道的埋藏特点,确定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管道燃气泄漏开展应用研究,具体如下:1)论文通过设计复合土体条件下不同燃气管道泄露类型的数值模型,使用Earth Imager2D电法模拟软件对实测装置的选择、燃气泄漏后在管道周围形成气囊空腔、沿裂隙运移至土层中部空腔以及泄漏气体沿裂隙扩散至土体表面等叁种情况下的泄露类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燃气管道在不同泄露条件下的地电场响应特征。说明此方法在燃气管道泄露检测应用的有效性和真实性。2)针对燃气管道泄露后气体易形成气囊空腔并赋存的情况进行分类模拟,主要以不同泄漏气压、泄漏位置、泄漏方向以及泄漏点数等情况设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管道位置识别、泄漏点位置判断上均具有相应的地电场响应特征,与模型设计基本一致。3)论文通过构建室内物理模型实验,采用叁极装置和四极装置两种数据采集方式分别对管道泄漏背景场、0.1MPa、0.3MPa和0.5MPa等不同气压条件下的管道泄漏状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燃气管道泄漏处气压的增大,其视电阻率值也随之增大,且两种数据采集条件下的检测结果也基本一致,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进一步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对燃气管道泄露进行检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图[71]表[3]参[83](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地电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武地震台2018年5月出现的一起不明原因的变化,分析干扰产生的过程和机理,现场排查干扰源并确定其位置,最终查出引起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是观测场地附近供电电杆漏电所致。经过防漏电处理后,台站资料恢复正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电场论文参考文献
[1].顾涛.基于滑动窗口-小波提升对地电场预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2].赵玉红,冯丽丽,李霞,张文涛.漏电干扰对地电场观测中数据变化的特征分析[J].高原地震.2019
[3].闫万晓,胡子超,赵丽霞.地电场数据漂移现象探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4].孟凡博,高慧慧.地电场架设中需注意的问题及故障判断[J].科技传播.2019
[5].罗词建,王秋宁,李媛媛,王军儒,刘伟.高压直流输电对陕西地电场观测的影响[J].华北地震科学.2019
[6].梅东林.陇南汉王地电场观测干扰因素分析[J].高原地震.2019
[7].王丽,叶青,丁烨,李伟,王锋.基于泰勒多项式及曲面样条函数的地电场变化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9
[8].冯红武,颜文华,王建昌,闫俊义.地电场观测中城市轨道交通干扰剔除[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9
[9].李通,张彩艳,王胜庆,雷正超,高振生.消除两类典型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干扰的探究[J].山西地震.2019
[10].程文康.复合土体管道燃气泄漏地电场响应特征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