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补结构论文_张文光,侯建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补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语义,句法,语法,复合词,同构,形态学。

动补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光,侯建华[1](2019)在《唐山方言中动补结构可能式的两种特殊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山方言中,有两种特殊的动补结构可能式,一是肯定式中的动词性词语加"了",二是否定式中的动词儿化形式。这两种格式中,肯定式中的"了"和否定句中动词儿化起的可能是补语的作用,前者来源于"V得了"中的"了",而后者相当于"V不了"中的"了"。(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0期)

李继燕[2](2019)在《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动补结构研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补结构是汉语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句子成分。该文概述了汉语动补结构的定义及分类、理论背景和研究焦点,并从认知的视角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5期)

马英新,何林英[3](2018)在《“动+动”动补式复合词的结构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动"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复合词,在其语法和语义结构中蕴含着较为特殊的结构义。具体来说,借助于前后语序,此类复合词的语法结构义和语义结构义中的结果义在词义中都是隐含的,均无须标记形式,只有语义结构义中的致使义在词义中是显性的,有两种标记形式。上述结构义的研究结果对于挖掘此类复合词深层的语法和语义结构、推导词义表达式以及指导辞书释义等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石毓智[4](2018)在《构式与规则——英汉动补结构的语法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动补结构是当今国际语言学界探讨句法与语义之间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揭示语法构式属性的重要现象之一。转换生成学派认为,所有的构式都是由一组短语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则而生成的,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抽象形式系统。然而,认知语言学(包括构式语法)的学者则认为,语法结构不是由规则生成的,而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格式(pattern),语法的基本单位是构式,每个构式都具有自身独立的意义和形式特征,可以影响用于其中的具体词语的语义和句法。本文根据英汉动补结构的共同使用规律,尝试揭示构式与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尝试论证构式内部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规则决定整个构式的句法特征。(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张晓雯[5](2018)在《中日文中V-A结果构式中动补结构的对比研究——Washio的强/弱动结式结构视角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基于Washio(1997)[1]的强/弱动结式结构之分来区别中日文的V-A结果构式中的动补结构。根据Washio所定义的强/弱动结式结构,中文的V-A结果构式中的动补结构不仅存在强动结式结构还存在弱动结式结构,但是在日语中只存在弱动结式结构。本论文着重从句法学、语义学和词汇学叁方面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日语中只存在弱动结式结构。(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8年05期)

陈青[6](2018)在《从古汉语探究语法化动因——以动补结构“V得X”的语法化过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法化是历史语言学领域一直关心的问题,虽然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也尚未"拍板定案"。不过当前学界比较认同的应该是Hopper&Traugott(1993)所做的定义:语法化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时性的,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和发展过程。二是共时性的,基本是把语法化看作一种句法、篇章和语用现象。中国元代学者周伯就注意到很多当时语言中的虚词都是来自实词。西方历史语言学家中,法国Meillet(1912)(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2期)

王雷宏[7](2018)在《分布形态学视角下汉语动补结构的论元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补结构是一种特殊句式,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从语料库、构式语法、小句分析、功能范畴、事件结构等视角对动补结构这一语言现象做出解释。不可否认,当前的研究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未能区别对待及物性动补结构和非及物性动补结构,另一方面对歧义的解释力度欠佳。文章拟在分布形态学视角下研究动补结构的论元如何在相应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中得以实现或表征。(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顾夏艳[8](2018)在《《世说新语》动补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补结构是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结构,对汉语的构词法、句法结构的发展以及实词的虚化和语义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动补结构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具体运用进行研究,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其发展演变情况,了解其在整个汉语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能深入地发现其实际应用的现象特点和规律。魏晋南北朝是汉语由上古向中古转变的过渡时期,其语言带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特点,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了的一些语法现象还残存在这一时期的语言中;同时,现代汉语常见的许多语法现象已萌芽于此时的语言运用之中。《世说新语》作为南朝一部笔记体小说,是我国文言小说的典范之作,且书中记录了当时大量的口语,堪称保存这一时期语言材料的一块“化石”。因此,对《世说新语》中动补结构的分析,我们能够探得当时语言的特点,窥探语言发展的概况。在对《世说新语》中的动补结构进行界定时,本文根据现代汉语中动补结构的界定方法,并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的发展概况以及《世说新语》中动补结构的特点,从结构形式和语法意义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将动补结构与其他相似结构,补语与其他相似句法成分进行区分,然后从形式和语义上分别对补语及动补结构进行分类。鉴于此,我们将《世说新语》中的动补结构分为6类,分别是:动结式(动词+结果补语)、动趋式(动词+趋向补语)、动程式(动词+程度补语)、动状式(动词+情状补语)、动量式(动词+数量补语)和动处式(动词+处所补语)。文章共分为7章,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叁部分为结语。论文主体部分我们对每一类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述语动词、宾语、补语)、语义特征以及语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吴笑双[9](2018)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补结构计量及其语义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结构,动补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其是由动词和补语两部分组成的句法结构,一般认为补语部分对动词部分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不少学者认为它在印欧语系中没有对应的形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正是动补结构这种特殊性和重要性,吸引着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语料、运用不同方法、采用不同理论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语料为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的课文内容,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第一,提取和标注。抽取出语料(共8695句)中所有的动补结构(含动补复合词),共得到7432个动补结构,其中53.89%的句子中有动补结构,且动补结构中58.40%是动补复合词。同时,用抽象语义表示(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简写为AMR)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标注,合作标注了 8587句。第二,动补结构分类。从词性接续上将这些动补结构分为叁类:非动补结构的VA接续对、VA接续对的动补结构、非VA接续对的动补结构。进一步统计了这些动补结构补语的词性,发现以动词、介词和形容词居多。结合补语语义将动补结构分为8类:动趋式动补结构、动程式动补结构、动量式动补结构、动介式动补结构、动距式动补结构、动时式动补结构、动结式动补结构和动状式动补结构。其中分布最多的是动趋式动补结构、动结式动补结构和动介式动补结构,占所有动补结构的91.72%。并抽取出每种类型的结构型、动词词型和补语词型。第叁,语义关系统计分析。基于CAMR标注信息来描述动补结构中的语义关系,分为父子关系、论元共享以及其他。父子关系涉及动补结构的核心问题,存在部分补语处在核心位置的情况;动词和补语的论元共享共有13种情况,最主要的有两种,补语的arg0(常为补语的主体论元)和动词的arg0(常为动词的主体论元)共享,以及补语的arg0和动词的arg1(常为动词的客体论元)共享。第四,特殊形式的分析和信息表的建立。提取动补结构中的V单+A单形式(共213个),按动词部分有无客体论元以及补语部分有无客体论元,可分为4种情况。并根据语料中存在的213个V单+A单的接续动补结构,整合了一个针对A单的特征信息表,包含A单的语义信息和语义关系信息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7)

王雷宏[10](2017)在《同构视角下汉语动补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补结构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汉语动补结构因其高度的能产性,复杂性远远高于其他语言的动补结构。国内学者不断引进新的理论方法试图解读这一特殊句式,如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类型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当前的研究既有合理性又存在局限性。存在的问题在于过分关注及物性动补结构,而忽略了不及物性动补结构和致使性动补结构。该文拟在句法、语义和事件结构同构的视角下对动补结构做形式语言学的解读。(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7年14期)

动补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补结构是汉语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句子成分。该文概述了汉语动补结构的定义及分类、理论背景和研究焦点,并从认知的视角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补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光,侯建华.唐山方言中动补结构可能式的两种特殊形式[J].现代交际.2019

[2].李继燕.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动补结构研究与展望[J].海外英语.2019

[3].马英新,何林英.“动+动”动补式复合词的结构义[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

[4].石毓智.构式与规则——英汉动补结构的语法共性[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

[5].张晓雯.中日文中V-A结果构式中动补结构的对比研究——Washio的强/弱动结式结构视角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

[6].陈青.从古汉语探究语法化动因——以动补结构“V得X”的语法化过程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

[7].王雷宏.分布形态学视角下汉语动补结构的论元实现[J].济宁学院学报.2018

[8].顾夏艳.《世说新语》动补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9].吴笑双.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补结构计量及其语义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10].王雷宏.同构视角下汉语动补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J].海外英语.2017

论文知识图

非致使动补结构向致使动补结有研究者认为,连动结构中的“而”字消...句子中含有动补结构数分布a·/推1/ b·/推2 (含类标记)/2.4动补结构与VA接续对的关...句子1分析结果图

标签:;  ;  ;  ;  ;  ;  ;  

动补结构论文_张文光,侯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