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人民医院四川盐源6157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078-03
Toinvestigatethepreventionandnursingmeasuresofperioperativeinfection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departmentLiuLi
Liangshanprefectureinsichuanprovincepeople'shospitalofyanyuanYanYuaninsichuanprovince615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erioperativeinfectionpreventionandnursing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Methods120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nursingmeasures,theobservationgroupintheroutinenursingmeasuresbasedontheimplementationoftargetedmeasures.Thenursingeffectofthetwogroupswasobserved.ResultsTheinfection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satisfactionwas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andtheaveragehospitalizationtimewasalsoless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Perioperativenursingintervention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patientscanreducetheincidenceofperioperativeinfection,improvethepatients'satisfactionandshortenthehospitalizationtime.
【Keywords】ObstetricsandGynecology;Perioperativeinfection;Nursingmeasures
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发生感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引起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院内、院外等诱因[1]。加之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一些耐药菌株的持续增加,使得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感染会对孕产妇及婴幼儿产生严重的影响,会引起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排尿异常等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2]。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妇科手术后患者的性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异常等。因此,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有效的预防感染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围产期手术患者抗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120例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的年龄在22~48岁,平均年龄(27.32±4.32),对照组的年龄在19~44岁,平均年龄在(26.31±4.32);其中有产科手术者90例,妇科手术者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身高、体重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在术前进行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基本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常规的检查及抗感染治疗,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的变化等情况,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3]。
1.2.2观察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心理干预、综合护理、用药指导等)。具体包括:首先,是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常规护理虽然也涉及到心理的护理,但往往涉入不深,容易忽略。但是,患者在手术前很容易出现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的结果,所以,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排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促进手术的开展及预后的恢复;另一方面,对入院的产妇,护理人员可以系统的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师等情况,让患者对医院的环境和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一定的了解和熟悉,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宣教,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的流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最大可能的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
其次,在常规的身体项目的检查基础上,要加强告知患者的相关的注意事项,耐心的讲解检查结果表现的身体状况问题。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患者的饮食和卫生的情况,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营养是患者病情改善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患有高血压的产妇,在进行为手术期时,应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饮食清淡等。所以,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均衡的膳食,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疾病的发展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个人的卫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伤口环境的卫生,如果患者的自身卫生较差,伤口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患者的卫生状况非常重要,所以,医护人员要保证手术是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手术室和病房要进行消毒处理。患者要重视外阴清洁,护理人员应当讲解外阴清洁的重要性,叮嘱注重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建议孕妇每两天擦拭1次外阴部位,同时定制孕妇要经常换洗内衣物,确保贴身衣服干净、卫生,必要时给予孕妇使用消毒会阴垫,防止其会阴部位产生逆行感染的现象;也要向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最后,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依据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规范以及患者对抗生素的接受程度进行感染预防。主要依据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类型来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类型、使用量、使用时间。且在对患者进行抗感染药物治疗之前进行皮试,在确认无过敏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对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术前及时纠正患者的贫血、恶病质等状况。在手术中严格采取无菌操作,对患者手术伤口进行完全止血,减少组织坏死现象的发生。使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避免外来污染感染伤口。术后患者伤口出现疼痛且患者体温升高时,对伤口进行检查并做抗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
两组的感染发生率,护理的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按照“满意、不满意”划分评分等级,89分以上表示满意、89以下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x-±s)和Median(interquartilerange)进行统计描述。分类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经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后,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界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
观察组的有3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对照组有10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67%,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两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59人满意,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有52人满意,满意度为86.67%;两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
2.3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对照组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7.6±2.5)天,观察组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4.2±1.3)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发生感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多项研究显示,妇产科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刀口处被污染,存在大量的细菌,其次就是手术时间过长,置管时间长等,并且患者手术后身体状态不佳,免疫力低下,更会出现感染的状况。同时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以及相关环境的变化使得妇产科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心理干预、综合护理、用药指导等)对患者感染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有3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对照组有10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67%。两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观察组的59人满意,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有52人满意,满意度为86.67%;两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对照组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7.6±2.5)天,观察组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4.2±1.3)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赵睿,陈立红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均认为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心理干预、综合护理、用药指导等)能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减少平均住院时间。本研究对观察组采用了心理干预,患者在手术前很容易出现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的结果,所以,护理人员对其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排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有效的促进了手术的开展和预后的恢复;最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了饮食和卫生指导,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均衡的膳食,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如果患者的自身卫生较差,伤口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加大,所以对患者进行了外阴清洁的指导,护理人员讲解外阴清洁的重要性,叮嘱注重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监督和指导孕妇每两天擦拭1次外阴部位,同时定制孕妇要经常换洗内衣物,确保贴身衣服干净、卫生,必要时给予孕妇使用消毒会阴垫,防止其会阴部位产生逆行感染的现象;最后,根据相关法规及标准,根据妇产科手术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定时、定量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避免了药物的滥用。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心理干预、综合护理、用药指导等)能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小仙.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
[2]张晓霞.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