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增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电荷转移(CT)
光学增强论文文献综述
张檬,王亚楠,李倩文,阮伟东,王旭[1](2019)在《铟掺杂氧化镉的光学性质及其在增强光谱中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对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叁个方面:1、寻找新的SERS基底;2、开发SERS的新应用;3、对增强机理的探究。传统的金银基底成本高,急需新型基底的开发。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中,已经证实了同样具有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的半导体材料也可以作为SERS基底,并且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但是不同半导体材料的SPR性质有所不同,对拉曼增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同时通过改变表面形貌引入缺陷以及异价原子的掺杂可以使增强效果有所提升。本研究主要围绕一种铟掺杂氧化镉(ICO)作为SERS基底,氧化镉作为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其性质与先前报导过的氧化铟锡(ITO)、铝掺杂氧化锌(AZO)相似,都具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性质和较高的载流子密度,在增强光谱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掺杂比的具有纳米线结构的纳米粒子,通过UV-vis、IR等表征得到了样品的SPR性质,可将其作为基底用于SERS研究中。在对ICO的基础研究中,以希望能扩展其在增强光谱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刘侨,石伟,张杰,杨昶,周心宇[2](2019)在《一种聚集态荧光增强型聚碳酸酯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出双羟基取代的四苯乙烯(TPE)单体M1,随后以M1和双酚A (BPA)作为混合酚源,通过与叁光气之间的缩合反应,在二氯甲烷中以均相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一种主链含四苯乙烯基元的聚碳酸酯(PC-2)。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凝胶渗透色谱法对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不同比例的四氢呋喃(良溶剂)/水(不良溶剂)混合溶剂体系中的荧光光谱证明PC-2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AIEE)特性。研究表明,PC-2在VTHF/VWater=1/99中对2,4-二硝基苯酚及苦味酸展现出明显的荧光淬灭响应。(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9期)
汪涵聪,李志鹏[3](2019)在《表面增强光学力与光操纵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纳米结构在光激发下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可导致亚波长光场局域、近场增强等效应,在表面增强光谱、超灵敏传感、微流控芯片、光学力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对于光学力而言,首先,由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及其导致的电场增强对于入射波长、几何结构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光学力又与电场分布密切相关,所以可利用光镊(会聚光束)来操纵或筛选金属纳米颗粒;其次,入射光激发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后,在间隙形成的较大的近场增强和梯度,也可看作一种"等离激元镊",用于操纵其他颗粒;最后,当入射光的偏振改变甚至为新型光束的情况下,光学操纵将具有更高的自由度.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光学力的计算;之后围绕光镊作用于等离激元金属纳米颗粒,等离激元镊作用于其他颗粒,与偏振、新型光场或手性结构相关的等离激元光学力这叁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纳米颗粒光学力和光操纵的一些新进展;最后提出了表面增强光学力与光操纵的若干研究趋势.(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钟敏[4](2019)在《基于双层超材料中的电场增强效应增强光学透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传输增强是基于非空心双层超材料滤波器的模拟验证.所提出的结构包含覆盖在连续介电层上的连续金属膜.与单金属层结构相比,模拟传输明显增强.模拟验证了介电层厚度和入射角对传输增强的影响.发现当厚度h1为20 nm时,实现了最大化的透射率增强.此外,所提出的紧凑金属-电介质双层薄膜在入射角达到45°时显示出透射率增强的稳定性,由于其非空心化设计策略,可以应用于许多潜在的领域.(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何晓雁,韩恺,郝贠洪,吴安利,秦立达[5](2019)在《基于光学法的纤维增强RPC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的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测试了不同水胶比、不同河砂替代率的RPC抗压、抗折强度,并基于光学法测定了其微观孔结构参数;建立了基于气泡分布的分形模型并计算出了RPC的气泡分布分形维数;最后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分析了气泡分形维数与孔结构参数及RPC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PC基体的气泡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气泡分布分形维数在2.1~2.3之间;分形维数越大,基体孔隙结构的空间分布形态越复杂;RPC基体的含气量不具备分形理论的特征,而气泡平均弦长、气泡比表面积与气泡分布分形维数呈现明显的指数相关性;R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分形维数增大,呈明显指数增大关系.(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艳秋[6](2019)在《偶氮苯衍生物增强石墨烯光学非线性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呈六角型蜂巢状晶格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由于其零带隙的线性分子色散、较高的电子迁移速率和宽带吸收特性,使它成为一种良好的非线性光学吸收材料,可被用于非线性光学器件领域。然而,石墨烯自身的光学性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饱和吸收系数还比较小、光响应速率较慢、性质不太稳定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石墨烯材料和器件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响应特性,近年来,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构建和增强非线性光学效应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已经成为非线性光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论文主要利用非共价键功能化(π-π堆积作用和氢键作用)石墨烯,制备了两种偶氮苯衍生物(AOB-t8,BNB-t8)/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AOB-t8/RGO,BNB-t8/RGO)。通过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稳态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基本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利用飞秒Z扫描技术对它们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测试,发现与单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相比,两种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吸收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其中AOB-t8/RGO的饱和吸收系数增强了2.7倍,BNB-t8/RGO的增强可达38.6倍;利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对BNB-t8/RGO的非线性增强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氧化石墨烯GO和偶氮苯衍生物AOB-t8(含恶二唑基团)为原料,硼氢化钠NaBH_4为还原剂,运用溶剂热法制备石墨烯RGO与AOB-t8/RGO复合物材料。通过拉曼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OB-t8/RGO的复合,主要通过AOB-t8与RGO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而实现。之后,利用飞秒Z扫描技术对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与单纯的RGO相比,AOB-t8/RGO复合材料的叁阶非线性吸收和折射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AOB-t8/RGO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与RGO相比分别增强了2.7倍和2.4倍。增强的主要机制可归结于AOB-t8的恶二唑和芳香环基团与RGO的π-π堆积作用,而AOB-t8与RGO之间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增大了RGO的π-电子离域性,促进了AOB-t8与RGO之间的电荷转移。2.基于AOB-t8与RGO复合的结果,推测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作用)的不同可能会对复合材料的复合程度及非线性光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我们以BNB-t8(含酰胺基团)为原料,制备了RGO与BNB-t8的复合材料BNB-t8/RGO,并通过改变底物GO和BNB-t8的质量比来制备和优化BNB-t8与RGO的复合效果。通过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稳态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所获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GO和BNB-t8之间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并存在电子转移,吸收光谱上表现为在520 nm附近出现了一个新的更强的复合体吸收带;相对于单独的RGO,复合材料BNB-t8/RGO的缺陷增多、结晶度降低、层间距增大;BNB-t8与RGO通过π-π堆积作用和氢键作用结合,且BNB-t8可提供较多的氢键结合位点(-C=O和-NH基团);当BNB-t8的反应质量为80%时,BNB-t8与RGO的结合达到饱和。3.利用Z扫描技术和飞秒瞬态吸收技术对BNB-t8/RGO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32 nm工作波长处,单独的BNB-t8表现为双光子吸收特性,而单独的RGO表现为较弱的饱和吸收性质;随着BNB-t8含量的增加,BNB-t8/RGO的非线性吸收系数逐渐增大,当BNB-t8的含量为80%时,复合材料的非线性饱和吸收系数约是RGO的38.3倍;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吸收特性表现出一定的波长依赖关系。非线性吸收增强的主要机理归属于RGO到BNB-t8的电荷转移,复合材料在光激发下的电荷分离过程发生在0.28 ps时域,而电荷复合过程则在2.0 ps完成。本论文利用两种偶氮苯衍生物分子与RGO复合,实现了对RGO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增强。与单纯的RGO和AOB-t8/RGO复合材料相比,BNB-t8/RGO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吸收特性有了大幅度的增强,主要原因可归结于BNB-t8与RGO之间更强的氢键作用更有利于二者形成复合结构,从而增加电子的离域性;相较于AOB-t8与RGO之间较弱的π-π堆积作用,BNB-t8与RGO之间更强的氢键作用极大地提高了BNB-t8与RGO之间的电荷转移速率和响应速率,显着地提高了BNB-t8/RGO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光响应特性。本论文的结果对设计和构建新型石墨烯复合材料及提高其非线性光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商业[7](2019)在《多阶散射增强光学吸收谱的采集与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浓度样品检测过程中,由于感兴趣的分析物浓度较低,存在有用的信息较少,噪声较大等问题,限制了吸收光谱法在低浓度、高精度检测中的应用。与传统的吸收光谱技术相比,多阶散射光谱法能够提高光在被测样品中的光程,进而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噪声,为微量样品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因此,本论文提出采用多阶散射方法增强光学吸收谱的信号,再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和改进蝙蝠算法优化,得到有用光谱信息,提高吸收光谱的检测精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多阶散射吸收的特点,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多阶散射技术的光谱采集系统;然后,采用多阶散射增强吸收的方法,在Cy3荧光染料水溶液中加入不同粒径的水相单分散的SiO_2纳米微球,使其充当随机散射介质,从而实现光的多次散射,增加检测光程,大幅度提高了Cy3溶液的检测限,为微小量样品的吸收增强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2、在光谱的采集过程中,光谱采集设备本身所引入的系统噪声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实测得到的光谱信号往往含有高频噪声,降低了信号的可信度。针对这些噪声采用小波阈值法对实验采集到的光谱进行降噪处理。提出一种连续性好、高阶可导、参数可调的新阈值函数,通过调节阈值函数的形状参数可以使其灵活地在软、硬阈值函数之间变换。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阈值函数去噪效果优于其它传统阈值函数,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降低了均方误差。3、针对传统阈值去噪法中阈值和阈值函数形状选取固定的缺点,将小波阈值函数与蝙蝠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去噪方法。对于传统蝙蝠算法对初始解有较强的依赖性、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蝙蝠优化算法。该方法将原始信号与重构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蝙蝠算法自适应的寻求各分解层的阈值和改进阈值函数的形状调节参数最佳取值,经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去噪后的信号更接近原始信号,去噪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曹金涛[8](2019)在《光学复合结构增强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光吸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对二维材料的深入研究,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凭借其优异特性引起研究人员极大地关注。具有合适带隙的二维TMDCs与在工艺上与平面半导体匹配,可模块化代替部分传统半导体材料。二维TMDCs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传感器、和光伏器件等新型纳米器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二维TMDCs对光的吸收较低,用其制作的光电器件性能较差,不利于其实际应用。本文以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为计算基础,通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腔结构和导模共振等方法来增强二维TMDCs光吸收。具体工作为:叁种光学复合结构增强二维TMDCs光吸收。1.提出硅(Si)/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单层二硫化钨(WS_2)/银(Ag)光栅结构来增强可见光波段单层WS_2的光吸收。DBR和Ag光栅均对复合结构中单层WS_2光吸收增强起重要作用。结构中单层WS_2对420 nm-700 nm光的平均吸收可达52.9%。研究结果表明Ag金属光栅占空比、高度可被用于调节单层WS_2光吸收。光斜入射时,单层WS_2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吸收。2.通过多层结构来增强单层二硒化钼(MoSe_2)的光吸收。多层结构由Ag金属层、布拉格光栅、间隔介质二氧化硅(SiO_2)和嵌于间隔介质内部的单层MoSe_2组成。在光入射到多层结构中时,结构内部形成的Tamm等离子体(TP)模式对光场有极强的限制作用,因此单层MoSe_2的光吸收得以增强。在661 nm处,单层MoSe_2的光吸收率可达81%。多层结构可通过调节布拉格光栅结构参数和单层MoSe_2位置实现光吸收峰的可调。随着入射角增加,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蓝移。3.设计导模共振结构实现单层二硫化钼(MoS_2)对共振波长光的完美吸收。导模共振完美吸收器由金(Au)背向反射器、刻蚀有周期性十字凹槽的Si光子晶体板和单层MoS_2依次堆迭而成。结构中由导模共振引起的临界耦合效应实现了单层MoS_2对共振波长(663 nm)光的完美吸收。通过改变完美吸收器中空气谐振腔(十字凹槽)的几何参数可实现光吸收峰的可调。光入射角增加会使吸收峰发生蓝移,但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吸收。(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罗静[9](2019)在《CpG-空心金纳米球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多肽—金纳米粒子的手性光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纳米材料由于高生物相容性、易制备,并且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成为多年来各个研究领域的热点材料。其中空心金纳米球(HGNs)能够实现可调节的近红外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因此被经常应用于光热消融治疗。但是单独的光热治疗只能消除原发肿瘤,不能有效的控制转移性肿瘤。目前,光热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是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案。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G)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ODNs)是先天免疫系统的有效刺激剂,但是单独的CpG ODNs很难透过细胞膜,这就导致了弱的免疫刺激作用,限制了CpG ODNs的免疫作用。为了有效地实现细胞对CpG ODNs的摄取和增强其免疫刺激作用,第二章中将硫醇化的CpG ODNs在空心金纳米球上自组装以形成CpG-HGNs。利用RAW264.7细胞研究了CpG-HGNs的细胞摄取能力。由于递送效率提高,与单独的CpG相比,CpG-HGNs表现出更高的免疫刺激活性,导致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显着增强。此外,CpG-HGNs在RAW 264.7细胞中显示出良好的细胞活性。CpG-HGNs可能在体内实现协同光热治疗和免疫治疗。此外,金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具有较大圆二色性的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受到科学界的广泛研究。目前,构建具有手性几何形状的纳米结构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能够用于叁维手性结构的制造方法却很少,并且在构造叁维手性结构时,很少研究手性转移到尺寸为数百纳米的纳米材料。为了开发出用于叁维手性结构的简单的制造方法,并构造出尺寸为数百纳米的手性纳米材料,第叁章中将多肽的手性转移到金纳米材料中,实现非对称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多肽引导生长的金纳米颗粒可实现在可见光范围(500-600 nm)显示出强圆二色性(~50 mdge),并且合成的手性金纳米十二面体-肽的形貌与“花朵”类似,显示出不对称结构。为了证明手性金纳米颗粒的尺寸和空间构造对其手性光学性质具有影响,利用具有复杂形貌的金纳米叁八面体制备手性金纳米叁八面体-肽,在可见光区域处也有双圆二色性响应。(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程星[10](2019)在《放大光学增强内镜在结直肠息肉诊疗决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放大光学增强内镜(OE)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度,初步建立内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分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诊疗决策,减少患方诊疗支出。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319处息肉样病变,所有患者均于门诊或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白光内镜、普通OE、放大OE下分别评估病变的是否肿瘤性病变,以放大OE下观察分析结果为依据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后标本经病理医师独立作出病理诊断;比较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度:各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系数值越大,说明一致性越好;组间比较行c~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比较:以切除标本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普通高清白光内镜下判断肿瘤性病变/息肉敏感度为84.7%(205/242),特异性为59.7%(46/77),阳性预测值为86.9%(205/236),阴性预测值为55.4%(46/83),整体准确率78.7%(251/319);普通OE下NICE分型标准判断肿瘤性病变/息肉敏感度为90.1%(218/242),特异性为80.5%(62/77),阳性预测值为93.6%(218/233),阴性预测值为72.1%(62/86),整体准确率87.8%(280/319);放大OE内镜下Sano分型标准判断肿瘤性病变/息肉敏感度为94.2%(228/242),特异性为92.2%(71/77),阳性预测值为97.4%(228/234),阴性预测值为83.5%(71/85),整体准确率93.7%(299/319)。结论:放大OE、普通OE下的分析评判可以得到比白光内镜更接近病理诊断的内镜下诊断,放大OE分析病变Sano分型后结合息肉的光学内镜特征可以预测息肉的恶性进展的危险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光学增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制备出双羟基取代的四苯乙烯(TPE)单体M1,随后以M1和双酚A (BPA)作为混合酚源,通过与叁光气之间的缩合反应,在二氯甲烷中以均相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一种主链含四苯乙烯基元的聚碳酸酯(PC-2)。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凝胶渗透色谱法对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不同比例的四氢呋喃(良溶剂)/水(不良溶剂)混合溶剂体系中的荧光光谱证明PC-2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AIEE)特性。研究表明,PC-2在VTHF/VWater=1/99中对2,4-二硝基苯酚及苦味酸展现出明显的荧光淬灭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增强论文参考文献
[1].张檬,王亚楠,李倩文,阮伟东,王旭.铟掺杂氧化镉的光学性质及其在增强光谱中应用的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2].刘侨,石伟,张杰,杨昶,周心宇.一种聚集态荧光增强型聚碳酸酯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9
[3].汪涵聪,李志鹏.表面增强光学力与光操纵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19
[4].钟敏.基于双层超材料中的电场增强效应增强光学透射(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5].何晓雁,韩恺,郝贠洪,吴安利,秦立达.基于光学法的纤维增强RPC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形特征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9
[6].李艳秋.偶氮苯衍生物增强石墨烯光学非线性及机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9
[7].商业.多阶散射增强光学吸收谱的采集与处理研究[D].贵州大学.2019
[8].曹金涛.光学复合结构增强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光吸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9
[9].罗静.CpG-空心金纳米球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多肽—金纳米粒子的手性光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10].程星.放大光学增强内镜在结直肠息肉诊疗决策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