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浸水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灰土,地基,强度,火成岩,承载力,含水量,煤层。
浸水软化论文文献综述
董峰,陆菜平,王晓楠,张军伟[1](2012)在《芦岭煤矿火成岩浸水软化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火成岩干试样和湿试样不同的物理特性及变化规律对煤矿进行顶板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芦岭煤矿Ⅱ884-1工作面上覆火成岩湿试样的各物理力学参数均要低于干试样,为芦岭煤矿进行火成岩注水软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科技》期刊2012年03期)
李宝富,任永康,齐利伟,常垒[2](2011)在《千秋煤矿煤样浸水软化实验及其防冲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千秋煤矿2#煤层注水防冲效果,对煤样进行浸水软化试验以确定煤层超前注水的最佳时间,并对煤样浸水前后的冲击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煤样浸水周期为14 d时软化效果最佳,且煤样冲击能量指数比浸水前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期刊2011年07期)
陈建华[3](2011)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采用灰土挤密桩方案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前后桩间土压缩性的对比分析,论述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问题,阐明了在试验阶段灰土挤密桩深层浸水的必要性,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1年05期)
牛新团[4](2010)在《非饱和煤样浸水软化性的超声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煤岩体致裂软化理论,通过分析坚硬顶煤试件在浸水前后的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结合超声波试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煤层煤岩体试件的浸水软化效果。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基于水对岩石的损伤理论,研究了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机理,给出了压力水作用下岩体断裂强度新准则,该准则定量地反映了水压力作用对裂隙岩体强度的影响程度。(2)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煤层煤岩体试件的孔隙率、吸水率和含水率;利用超声波设备测得了煤试件随浸水时间的纵波波速和弹性模量等参数;分别进行了浸水前后煤岩体试件的单轴抗压试验。(3)对浸水软化过程中超声波纵波和含水率以及纵波和浸水时间两个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判断煤层注水效果的超声波监测机制,对注水软化坚硬顶煤的现场实践有参考作用。根据超声波对注水煤层波速的监测,判断煤层注水是否饱和以及注水的均匀程度,结合矿山压力和注水前后煤岩体强度对比结果,从而确定合理的顶煤放出时间。(4)分析了含水率与软化性的关系,研究了含水率与纵波波速的关系、含水率与弹性模量的关系、试件在浸水过程中含水率量值变化引起的纵波波速变化的关系、不同含水率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总结出了含水率与软化性的关系。(5)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浸水前后的煤岩体试件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超声波试验所得结论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0-06-30)
金睿[5](2007)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灰土挤密桩在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有造价低、施工工期短、工艺简单的优点,因此,在一般轻型工业建筑地基处理当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某电厂采用灰土挤密桩方案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前后桩间土压缩性的对比分析,论述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问题,阐明了在试验阶段灰土挤密桩深层浸水的必要性,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应用提供了建设性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07年01期)
郝金海,李晶,樊振宇[6](2005)在《桩周湿陷性黄土浸水软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和桥梁建设,单桩极限承载力是桩基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静载荷试验在桩基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交通标准化》期刊2005年10期)
蔡春[7](2005)在《建筑工程中膨胀土浸水软化及承载力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地基膨胀土浸水软化后,各项力学指标均有较大变化,承载力则明显衰减,设计和施工中应慎重对待。(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05年03期)
彭建清,杨启林[8](1995)在《花岗岩残积土浸水软化后对挖孔桩承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海地区属于花岗岩分布区。近年来,随着挖孔桩使用的日益增多,出现了不少以花岗岩残积土为持力层的桩基。花岗岩残积土的成份除石英颗粒外,主要粘性成份为高岭土、蒙特士及伊利土等。蒙特土及伊利土具有遇水时能强烈地吸附水分子而膨胀的特点。在挖孔桩施工中,若隔水、降水措施不当、桩孔长时间浸水,则残积土极易软化,承载力严重降低,甚至因孔壁坍塌、涌泥致使施工无法进行。 本文拟以北辰花园副楼挖孔桩为例,通过桩内力测试资料的分析,对花岗岩残积土浸水软化后桩承载(本文来源于《工程质量管理与监测》期刊1995年05期)
曾云[9](1994)在《盘道岭隧洞软弱岩石浸水软化对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有围压作用的软岩叁轴压缩试验,分别测定第叁系软弱岩石天然、饱和两种状态的强度、变形,论证了浸水软化对其主要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力发电》期刊1994年01期)
陈建华[10](1988)在《交点压力和膨胀性粘土的浸水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固结不排水剪和固结排水剪的强度包线存在着一个交点,交点压力随土样的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表明,交点压力代表膨胀性粘土的膨胀压力,用它和固结排水剪摩擦系数的乘积可以估计膨胀性粘土由于浸水膨胀而产生的强度损失。(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1988年03期)
浸水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千秋煤矿2#煤层注水防冲效果,对煤样进行浸水软化试验以确定煤层超前注水的最佳时间,并对煤样浸水前后的冲击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煤样浸水周期为14 d时软化效果最佳,且煤样冲击能量指数比浸水前明显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浸水软化论文参考文献
[1].董峰,陆菜平,王晓楠,张军伟.芦岭煤矿火成岩浸水软化的实验研究[J].煤炭科技.2012
[2].李宝富,任永康,齐利伟,常垒.千秋煤矿煤样浸水软化实验及其防冲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2011
[3].陈建华.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浅析[J].甘肃科技.2011
[4].牛新团.非饱和煤样浸水软化性的超声波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
[5].金睿.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问题探讨[J].工程勘察.2007
[6].郝金海,李晶,樊振宇.桩周湿陷性黄土浸水软化特性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
[7].蔡春.建筑工程中膨胀土浸水软化及承载力试验[J].云南地质.2005
[8].彭建清,杨启林.花岗岩残积土浸水软化后对挖孔桩承载力的影响[J].工程质量管理与监测.1995
[9].曾云.盘道岭隧洞软弱岩石浸水软化对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J].陕西水力发电.1994
[10].陈建华.交点压力和膨胀性粘土的浸水软化[J].工程勘察.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