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包括:机架、刀盘、压紧轮和传动组件。其中,所述机架的前侧开设有引线孔,刀盘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与所述引线孔齐平;所述刀盘包括旋转轴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旋转轴上的上刀盘、缠绕盘和下刀盘;所述上刀盘和所述下刀盘外径相等;所述缠绕盘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刀盘的外径;所述缠绕盘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片。本方案能够对结构纤维同时切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生产设备的产量与传统直板切断机相比提高了10倍以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前侧开设有引线孔;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压紧轮支架;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引线架;刀盘,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与所述引线孔齐平;所述刀盘包括旋转轴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旋转轴上的上刀盘、缠绕盘和下刀盘;所述上刀盘和所述下刀盘外径相等;所述缠绕盘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刀盘的外径;所述缠绕盘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片;压紧轮,设置在所述压紧轮支架上,与所述缠绕盘齐平;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刀盘的顶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前侧开设有引线孔;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压紧轮支架;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引线架;
刀盘,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与所述引线孔齐平;所述刀盘包括旋转轴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旋转轴上的上刀盘、缠绕盘和下刀盘;所述上刀盘和所述下刀盘外径相等;所述缠绕盘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刀盘的外径;所述缠绕盘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片;
压紧轮,设置在所述压紧轮支架上,与所述缠绕盘齐平;
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刀盘的顶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紧密套接在所述旋转轴顶部的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外圈设置有外圈齿;旋转安装在所述机架内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的调速电机;以及对称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的外传动轮;所述外传动轮与所述外圈齿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圈齿同轴同向设置在外圈齿内部的内圈齿;以及对称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的内传动轮;所述内传动轮位于两个外传动轮之间,并与所述内圈齿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盘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槽,所述下刀盘的外圆周面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刀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的外圆周面位于所述上刀盘和所述下刀盘外圆周面的连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刀盘下方的出料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架包括:两个支腿;固定在两个支腿之间的支架;等距离排列在所述支架上的若干个辊轮;以及安装在靠近机架的支腿上的滚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用结构增强合成纤维是近年来工程领域应用较多的短切合成纤维新品种,主要用来取代钢纤维用于混凝土面板结构的增强增韧,以及用于喷射混凝土中防止回弹。
结构增强合成纤维是一种短切的粗纤维,直径约0.5-1.0mm,长度为12-50mm,外形是扁平状、螺纹状或绞索状,该纤维在生产时,通常采用切割钢纤维的直板型切断机,其工作原理是像锄刀一样一次性切断一束,因此产量底。由于结构增强合成纤维一般应用于大型的工业厂房地坪或隧道工程中,用量很大,因此这种传统的生产设备显然不能满足工程的供应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前侧开设有引线孔;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压紧轮支架;所述机架的外侧设置有引线架;
刀盘,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与所述引线孔齐平;所述刀盘包括旋转轴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旋转轴上的上刀盘、缠绕盘和下刀盘;所述上刀盘和所述下刀盘外径相等;所述缠绕盘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刀盘的外径;所述缠绕盘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片;
压紧轮,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与所述缠绕盘齐平;
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刀盘的顶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紧密套接在所述旋转轴顶部的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外圈设置有外圈齿;旋转安装在所述机架内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的调速电机;以及对称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的外传动轮;所述外传动轮与所述外圈齿相互啮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圈齿同轴同向设置在外圈齿内部的内圈齿;以及对称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的内传动轮;所述内传动轮位于两个外传动轮之间,并与所述内圈齿相互啮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刀盘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槽,所述下刀盘的外圆周面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刀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轮的外圆周面位于所述上刀盘和所述下刀盘外圆周面的连线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刀盘下方的出料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架包括:两个支腿;固定在两个支腿之间的支架;等距离排列在所述支架上的若干个辊轮;以及安装在靠近机架的支腿上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多数个盘片的刀盘,对结构纤维同时切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生产设备的产量与传统直板切断机相比提高了10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切断时,将待切断的纤维首端依次穿过引线架和引线孔,最后缠绕在刀盘内的缠绕盘上,开启调速电机传动,在传动组件的传动下,刀盘自转并带动纤维继续缠绕在缠绕盘上,当缠绕的厚度能够使压紧轮与缠绕在缠绕盘做外面的纤维相挤压时,缠绕的纤维受到压力,迫使与缠绕盘直接接触的纤维受到刀片的切割,从内部开始切割纤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的各标注为:机架1、引线孔2、压紧轮3、引线架4、刀盘5、旋转轴501、上刀盘502、缠绕盘503、下刀盘504、刀片505、刀槽506、旋转轮6、外圈齿7、传动轴8、调速电机9、外传动轮10、内圈齿11、内传动轮12、出料斗13、支架401、支腿402、辊轮403、滚轮4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结构纤维切割机,包括:机架1、刀盘5、压紧轮和传动组件。其中,所述机架1的前侧开设有引线孔2;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压紧轮支架3;所述机架1的外侧设置有引线架4。所述机架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刀盘5下方的出料斗13。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如图2所示,刀盘5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与所述引线孔2齐平;所述刀盘5包括旋转轴501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旋转轴501上的上刀盘502、缠绕盘503和下刀盘504;所述上刀盘502和所述下刀盘504外径相等;所述缠绕盘503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刀盘502的外径;所述缠绕盘503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片505;所述上刀盘502的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刀槽506,所述下刀盘504的外圆周面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刀槽506。压紧轮3设置在所述压紧轮支架上,与所述缠绕盘503齐平。所述压紧轮3的外圆周面位于所述上刀盘502和所述下刀盘504外圆周面的连线上。
如图3所示,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刀盘5的顶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轴50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紧密套接在所述旋转轴501顶部的旋转轮6,所述旋转轮6的外圈设置有外圈齿7;旋转安装在所述机架1内的传动轴8;与所述传动轴8一端连接的调速电机9;以及对称套接在所述传动轴8上的外传动轮10;所述外传动轮10与所述外圈齿7相互啮合。
为了增加传动的稳定性,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圈齿7同轴同向设置在外圈齿7内部的内圈齿11;以及对称套接在所述传动轴8上的内传动轮12;所述内传动轮12位于两个外传动轮10之间,并与所述内圈齿11相互啮合。
为了提前理顺纤维或者便于不同型号的纤维混料打断,所述引线架4包括:两个支腿402;固定在两个支腿402之间的支架401;等距离排列在所述支架401上的若干个辊轮403;以及安装在靠近机架1的支腿402上的滚轮404。
切断时,将待切断的纤维首端依次穿过引线架4和引线孔2,最后缠绕在刀盘5内的缠绕盘503上,开启调速电机9传动,在传动组件的传动下,刀盘5自转并带动纤维继续缠绕在缠绕盘503上,当缠绕的厚度能够使压紧轮与缠绕在缠绕盘503做外面的纤维相挤压时,缠绕的纤维受到压力,迫使与缠绕盘503直接接触的纤维受到刀片505的切割,从内部开始切割纤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363.8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566155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26D 1/00
专利分类号:B26D1/00;B26D7/00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南京派尼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派尼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景明大街
发明人:朱瑾;叶德平
第一发明人:朱瑾
当前权利人:南京派尼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窦贤宇
代理机构:32360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传动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