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声信道论文_高思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浅海声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道,浅海,水声,文本,混响,声场,声纳。

浅海声信道论文文献综述

高思宇[1](2014)在《浅海声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海海域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用方面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区域。声波作为在水中传播最远、性能最好的能量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远距离的水下信息传输。而对水声信道的研究,则是一切水下信息传递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信道响应估计问题,即获得水声信道传输函数。其研究为海洋声传播特性的了解、水声通信的保障、水声设备的使用、水面舰艇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论文分析了浅海声信道的主要特点和实现信道响应估计的难点,对浅海声信道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结合海上声传播的实测数据,分别提出了针对已知声源和未知声源的水声信道响应估计方案。本文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全面地综述了水声信道响应估计的研究概况,简单叙述了浅海多途信道模型的结构和假设条件,并从声速剖面、声传播损失、海底沉积层类型、水下噪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海洋环境对水声信道的影响。2、针对已知声源的信道估计问题,充分考虑频散的影响,提出基于消频散变换的水声信道响应估计方法。该方法在不需要任何海洋环境先验信息的前提下,只需利用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有效频率点,就能准确地估计出信道响应函数。与传统的水声信道响应估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消频散变换消除了由频散引起的信号畸变,减缓了信道响应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信道响应估计的效率。3、对于未知声源信号的水声信道响应估计,本文依据简正波理论和水声信道的固有特性,采用模态滤波盲解卷方法,从垂直阵接收数据中恢复出声源信号;并结合消频散方法,消除频散对盲解卷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算法的精度。4、分别针对浅海典型的波导环境:理想波导和夏季波导进行数值仿真,给出了方法的基本理论推导和初始值估计过程,对比了消频散前后水声信道响应估计(包括各号简正波不同频率成分的到达时间和幅度)的结果,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消频散变换的水声信道响应估计方法的优势。通过对崂山湾海域声传播实验的数据分析,验证了以上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稳定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13)

孙荣光,舒象兰,曲大伟[2](2013)在《浅海声信道中的声纳脉冲传播多途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途效应是水声信号传播的重要现象,对声纳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有较大影响;利用简正波理论,对声纳脉冲在浅海传播过程中的多途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信号处理理论,给出了接收信号波形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浅海等温层、负梯度以及负跃层3种典型传播条件下的信道频率响应函数和声纳脉冲信号波形,分析了声速剖面类型、收发深度、接收距离以及海底底质等因素对脉冲声传播多途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高思宇,高大治,王好忠,王宁[3](2013)在《浅海声信道的简正波到达时间结构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结合消频散变换,研究了浅海声信道的简正波到达时间结构估计方法,并分析了消频散变换对简正波到达时间结构的影响,给出了简明的理论推导。由于浅海波导具有典型的频散特征,多号简正波混迭,单号简正波展宽等现象造成简正波到达时间结构随频率变化得更加复杂,消频散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偿信道的频散效应,使各号简正波的幅度增强,信号长度减小,到达时间随频率的变化幅度降低。本文提出的观点被KRAKEN程序仿真和2009年崂山湾海试数据所验证。(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期刊2013-08-20)

邓新文,叶浩亮[4](2013)在《UUV声纳浅海声信道频率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途效应和混响是浅海声信道最为突出的2个特点,它们会造成水下声信号传播畸变,严重影响信号分析和检测。基于此,利用非消声水池试验展现了水下信道多途效应会造成信号频谱展宽,引起水下声纳信号检测性能下降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并依据湖海试数据表明,运动声纳的近场混响具有强非平稳性,点谱展宽会更加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混响的多普勒展宽将会变小,所以不能利用基于平稳性假设的混响模型算法来抑制混响。本文的研究可为声纳抗多途、抗混响以及声纳在水下航行器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鱼雷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杜召平,殷敬伟,惠俊英[5](2011)在《浅海声信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浅海声信道特性。水声信道特性直接影响水下目标探测、定位、跟踪和水声通信的性能,通过仿真研究分析了信道频率特性呈梳状结构及信道多途扩展特性,并分析了收、发节点的布放位置对声信道特性的影响。以信道的互相关函数描述不同时刻信道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湖试数据分析了信道的时变特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1年02期)

董阳泽,许肖梅,刘平香,姚蓝[6](2010)在《浅海声信道建模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海是水声对抗发生的重要区域,因此对其声信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射线声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多途浅海声信道仿真模型。在水声对抗仿真系统中,选用基于ADSP21160的Hammerhead PCI予以实现,取得了预期的实时效果;海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同样适用于实际情况下浅海海域的声传播损失等参数的折算,可作为水声对抗器材性能预报及战术使用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毛岱山[7](2006)在《浅海声信道信号时间相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声信道中信号的时间相关特性是水声微弱信号相关检测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参数选择依据。文中以厦门港典型的浅海声信道中信号的时间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指出,信号有强的时间相关性,无论自相关或互相关性均比海洋环境噪声强得多,因此在水声信道中采用时间相关检测可望达到优良的抗噪声效果。(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期刊2006年02期)

毛岱山[8](2006)在《浅海声信道文本、图象通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祖国各方面的发展,水下通信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研等各方面。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也需要强有力的海军来保卫国家海洋权益。因此研究水下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下通信包括水下文本、语音、图象、数据通信等,本论文所实现的系统着重讨论文本、图象通信。但是广义来说,本论文所使用的方法可用于传输任何数字信号。水声信号是在水声信道中传输,因此研究水声信道的特性对水声通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利用项目组以往的研究基础并参考文献资料,综述了浅海水声信道的特性及其对水声传输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论文还讨论了在水声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并对其实现平台DSP做了简单介绍。本论文完成了一个基于DSP的水下文本/图象传输系统,给出了实验室水池及厦门港海上实验结果。实验室结果表明,本系统可正确传输文本信息、图象化的文本信息、图象及压缩图象,在传输误码率低于5%情况下,文字信息经过纠错,不出现错误;文本信息能正确辨认出文字,图象和压缩图象也能辩识。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为绪论,描述了研究水下通信系统的意义及存在的难点,介绍了当前水下通信系统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浅海水声信道的特性及其对水声传输的影响,并讨论了某些常用的对策;第叁部分介绍常用的水声信号处理方法:FFT及相关运算以及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讨论了水声通信中常用的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方案,最后简单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平台:TI公司生产的DSP产品;第四部分介绍了本论文实现的水下文本/图象传输系统,本系统各主要部件的技术参数和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实验室水池及厦门港海上实验结果。关键词:浅海水声信道;文本/图象传输;相关;DSP(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6-05-01)

许鹭芬,陈东升,毛岱山[9](2005)在《浅海声信道文本信息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首先介绍浅海声信道声传输的基本特性,指出在此类信道中进行多媒体信息传输的特殊困难。随后论述了文本信息传输所具有的抗噪声、抗起伏等优良性能,较能适应于水声信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但属于较高速率的文本信息传输,多途干扰仍然是文本信息正确检测的根本障碍。文中分析了频率跳变技术克服时域扩散较短的浅海多途的可行性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海上获得的初步实验结果说明了文本信息传输所具有的优越性,值得今后继续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期刊2005年03期)

宫在晓[10](2003)在《浅海声信道的水平相关与声场匹配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 声场匹配定位,尤其是浅海中的匹配定位,是近二十年来水声领域研究的热点。浅海声信道的多途色散特征比较明显,这对于声场匹配定位而言有利有弊:信道的复杂特征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准确匹配定位,但明显的多途干涉结构又会引起匹配定位结果中旁瓣的出现。声场的空间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期刊2003-10-01)

浅海声信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途效应是水声信号传播的重要现象,对声纳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有较大影响;利用简正波理论,对声纳脉冲在浅海传播过程中的多途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信号处理理论,给出了接收信号波形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浅海等温层、负梯度以及负跃层3种典型传播条件下的信道频率响应函数和声纳脉冲信号波形,分析了声速剖面类型、收发深度、接收距离以及海底底质等因素对脉冲声传播多途效应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浅海声信道论文参考文献

[1].高思宇.浅海声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孙荣光,舒象兰,曲大伟.浅海声信道中的声纳脉冲传播多途效应[J].四川兵工学报.2013

[3].高思宇,高大治,王好忠,王宁.浅海声信道的简正波到达时间结构估计[C].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2013

[4].邓新文,叶浩亮.UUV声纳浅海声信道频率特性分析[J].鱼雷技术.2013

[5].杜召平,殷敬伟,惠俊英.浅海声信道特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

[6].董阳泽,许肖梅,刘平香,姚蓝.浅海声信道建模及其应用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

[7].毛岱山.浅海声信道信号时间相关特性研究[J].海洋技术.2006

[8].毛岱山.浅海声信道文本、图象通信研究[D].厦门大学.2006

[9].许鹭芬,陈东升,毛岱山.浅海声信道文本信息传输研究[J].海洋技术.2005

[10].宫在晓.浅海声信道的水平相关与声场匹配定位[C].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2003

论文知识图

浅海水声信道浅海声信道的声线传输模型浅海声信道的声线传播模型浅海声信道的典型冲激响应波形浅海声信道的典型冲激响应波形厦门港浅海声信道N径确定性模型

标签:;  ;  ;  ;  ;  ;  ;  

浅海声信道论文_高思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