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伤性腹内脏器损伤57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刚[1](2021)在《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79例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腹壁薄弱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诊断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进一步探讨腹壁薄弱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修复材料选择。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共计79例,经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对腹壁薄弱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手术方案、修补材料选择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以电话等随访方式为主。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发病情况:79例患者包括45例男性,34例女性。腹壁薄弱患者发病原因不同,医源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43例(54.43%)、外伤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21例(26.58%)、病毒感染9例(11.40%)、先天性因素6例(7.59%),病程为6.3±3.6年(3~11年)。(2)临床特点:医源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发生于胸、腰椎、主动脉、肾脏手术后,既往手术在进行分离操作过程中可能伤及肋间神经,导致肋间神经控制范围的腹壁肌肉组织发生去神经化改变,从而引起腹壁肌肉和相关组织薄弱的发生;而外伤同样可导致相应肋间神经损伤,与医源性腹壁组织损伤出现相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侵犯肋间神经时,受累的肋间神经控制相应的运动神经麻痹,进一步导致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腹壁肌肉和腹壁组织,进而引起腹壁膨出出现腹壁薄弱的临床表现;胚胎发育过程中,因胚胎体腔关闭停顿,可能导致先天性腹壁膨出,表现先天性腹壁薄弱,临床较为少见。(3)诊断:全部79例患者经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为腹壁薄弱。35例(44.30%)患者术前CT检查存在明确缺损样表现,其余44例(55.70%)患者术前CT检查无明显缺损,表现为腹壁薄弱整体膨出。(4)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治疗,其中34例(43.04%)行Sublay手术,27例行Stoppa手术(34.18%),14例(17.72%)行Onlay手术,4例行组织缝合手术(5.06%)。修补材料方面,使用聚丙烯材料51例(64.56%),脱细胞基质材料13例(16.46%),聚偏二氟乙烯材料10例(12.66%)。(5)随访:66例患者完成不同时间的随访,随访率83.54%,中位随访时间年48个月(6~120月)。有4例患者复发(4/66),复发率为6.06%;5例患者在院期间出现切口浅层感染(5/79),浅层感染发生率6.33%;2例患者随访出现深部感染并累及修补材料(2/66),深部感染发生率为3.03%;有5例患者在院期间出现血肿(5/79),血肿发生率为6.33%;19例患者随访期内出现血清肿(19/66),血清肿发生率为28.79%;共计10例患者出现异物感(10/66),异物感发生率为15.15%;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慢性疼痛(1/66),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51%。结论(1)手术治疗腹壁薄弱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腹壁薄弱的手术治疗可以选择多种修复材料;(3)人工合成材料治疗腹壁薄弱存在术后异物感的问题。第二部分脱细胞基质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的应用机制背景腹壁薄弱是普通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腹壁疝,一般是腹壁的肌肉组织发生萎缩、减少或失去原有的组织强度而导致局部腹壁功能的缺失及外形改变,其发病原因主要可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相关临床因素。当由于患者生理因素或医源性损伤(手术、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而导致腹壁肌肉组织力量下降时,即出现腹壁薄弱。然而,相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却是复杂的,传统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为了探讨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tissue matrix,ACTM)材料与传统的聚丙烯材料在腹壁薄弱中的作用机理,并讨论其修复腹壁薄弱的根本机制,本研究尝试建立了腹壁薄弱的动物模型。通过脱细胞基质材料与聚丙烯材料修补腹壁薄弱的动物实验模型,行随机对照研究,从而监测动物腹壁肌肉强度改善状况,并对反映机制重要实验指标的动态变化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不同材料对改善实验兔的腹壁肌肉薄弱的重要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只健康雄性实验兔,采用切断实验兔的左侧腹壁运动神经建立腹壁薄弱动物模型,左侧腹壁为试验组,同只实验兔的右侧腹壁为对照组。术后1月观察期内注意伤口愈合及肿胀发生情况。于术后第12周记录双侧腹壁长度,通过对比腹围情况判断是否发生腹壁薄弱。取出实验兔两侧腹壁肌肉组织,行力学测试,包括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后,分别在30只健康的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左、右腹壁的肌后间隙层面分别植入聚丙烯材料和脱细胞基质材料(ACTM),并缝合固定,同时修补腹壁缺损。术后1月观察期内注意实验兔体温及局部伤口愈合情况,于术后第24、48周分别处死15只实验兔,取出腹壁标本,对其两侧腹壁肌肉组织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比较,以及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结果在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2只实验兔均因麻醉意外死亡,1只因术后感染死亡,随后补做3只。其他实验兔均存活超过3个月。非手术侧腹壁腹围长度为17.0±0.7 cm,腹壁薄弱侧腹围长度为19.0±1.2 cm,表明腹壁薄弱动物模型腹围长度平均增加2 cm。腹壁薄弱组的拉伸应力显着降低为1.116±0.221MPa(P<0.001),拉伸应变显着降低为 9.126±2.073%(P<0.001)。根据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对其术后的腹围长度和生物力学特性都证实成功建立了腹壁薄弱的动物模型。植入性修补材料植入动物模型后,聚丙烯组和ACTM材料组均有2只兔共4只因麻醉意外死亡,随后补做4只兔。材料植入术后,聚丙烯组有4只兔和ACTM组1只兔发生切口感染,经敞开清创换药后痊愈。两种材料植入体内的成功率为100%。补充标本后30只实验兔均存活。与聚丙烯组相比,ACTM组24周后平均拉伸应力比聚丙烯组低2.409±0.806MPa(P=1.482E-08),48周后平均拉伸应力比聚丙烯组低2.319±0.486 MPa(P=3.093E-11);ACTM组24周后平均拉伸应变比聚丙烯高15.259±6.499%(P=2.992E-07),48周后平均拉伸应变比聚丙烯组高15.845±6.731%(P=3.093E-11)。需要注意的是,从24周到48周,聚丙烯组和ACTM组拉伸应力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01±0.321 MPa(P=0.004)和1.1±0.244 MPa(P<0.001),增长幅度具有统计学意义;聚丙烯组和ACTM组拉伸应变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 0.111±1.195%(P=0.926)和0.697±2.104%(P=0.743),变化幅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周,聚丙烯周围组织见轻微炎症反应,ACTM周围组织几乎无炎症反应,还可见毛细血管的长入。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ACTM材料植入术后的24周,纤维组织排列和走向相对整齐、正常,还可看到细胞粘附在ACTM材料上。ACTM材料植入术后的48周,材料外缘可见一定程度降解,周围组织长入。可见,ACTM材料植入后组织结构变化较小,束状结构仍然紧密相连。结论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实验兔的腹壁薄弱模型。植入性修补材料植入动物模型后,证实ACTM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学材料,有进一步应用于腹壁薄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可能。
陆礼柏[2](2021)在《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治疗Ⅲ、Ⅳ级肝右后叶外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治疗III、Ⅳ级肝右后叶外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III、Ⅳ级肝右后叶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受伤情况: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合并伤、肝损伤等级;术中情况:腹腔积血量、输血例数、术中修补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禁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左侧卧位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纳入15例和16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受伤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腹腔积血量、输血例数、术中修补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优于后者。实验室检查方面,入院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谷丙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III、Ⅳ级肝右后叶外伤患者,左侧卧位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可行的。2、左侧卧位腹腔镜具有暴露好、修复方便、二次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蔡煌兴,向华[3](2020)在《创伤性脾出血介入治疗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创伤性脾出血的诊疗流程,阐述创伤性脾出血的急救、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对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脾出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介入治疗操作步骤、血管栓塞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防治进行归纳和说明。
刘奕均[4](2020)在《基于“颈腰同治”理论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比“颈腰同治”针刺方法改善脊柱整体力学平衡与颈部调理针刺法改善颈椎局部力学平衡的两组治疗,观察两组改善颈型颈椎病颈痛症状的临床疗效差异,并通过查阅学习相关文献,结合现代生理病理、生物力学及解剖学,探究“颈腰同治”理论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5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腰同治”组(治疗组)27例和颈部调理组(对照组)31例。其中对照组根据望、触诊选取相应的风池、天柱、扶突、颈二夹脊等穴,采用快针扎跳得气法松解各穴下靶点肌肉,以指下肌肉有跳动感或指下肌肉张力减小为度;配穴按中医证型辨证取穴(双侧),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min。“颈腰同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望形体、触诊肌肤相结合,在腰臀部选取相应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臀中肌及臀大肌,通过针刺体表阳性反应点,行快针扎跳得气法治疗各目标肌肉,以指下肌肉有跳动感或指下肌肉张力减小为度。各受试者每3天治疗1次,共10次治疗。受试者需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间时填写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F-MPQ)和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通过对比上述量表在不同时段的评分情况进行成组疗效评价。对相关量表数据均经SPSS 22.0软件分析处理,P<0.05即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后“颈腰同治”组(治疗组)与颈部调理组(对照组)在NPQ量表总评分比较:10次针刺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后随访,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NPQ均值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经10次针刺治疗后,两组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相当,经1个月后随访,“颈腰同治”组在远期疗效上较颈部调理组有显着优势。2.对比“颈腰同治”组(治疗组)与颈部调理组(对照组)治疗前后SF-MPQ总评分:经10次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后随访,两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SF-MPQ均值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经10次针刺治疗后,两组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疗效相当,经1月后随访,显示“颈腰同治”组在疗效维持方面较颈部调理组有显着优势。3.治疗前后“颈腰同治”组(治疗组)与颈部调理组(对照组)根据SF-MPQ总评分疗效评价对比:经10次针刺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93.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若。治疗后1个月,两组病情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颈腰同治”组远期有效率明显高于颈部调理组。4.“颈腰同治”组(治疗组)与颈部调理组(对照组)VAS评分比较:10次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后随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颈腰同治”组缓解CSL患者颈痛症状在远期疗效上明显优于颈部调理组。结论1.应用“颈腰同治”针刺法调整脊柱力学平衡、与颈部调理针刺法改善颈椎力学平衡,对改善颈型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症状,提高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均有显着疗效。2.“颈腰同治”针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在改善脊椎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颈部调理针刺法组在近期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在长期疗效维持方面,“颈腰同治”治疗组明显优于颈部调理对照组。
何韵[5](2020)在《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脾脏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脾外伤、脾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血管瘤、脾囊肿等,以及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肉瘤等)、脾局部感染、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动脉瘤、脾动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的充血性脾肿大者以及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目前的脾切除术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以及机器人脾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全脾切除和部分脾切除。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腹部并发症(如术后腹腔出血、膈下脓肿、术后急性胰腺炎等)、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脾静脉炎、血栓-栓塞并发症、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等)。脾切除术后腹腔出血是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当出血量不大时一般可以通过补充凝血因子、输血、止血药物应用及对症治疗改善,而严重的术后短时间内大出血可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往往需要二次手术止血。本研究通过观察行脾切除手术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例特点等,来探讨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2019年收治的387例行脾切除手术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术前相关检查资料、术后出血情况及处理措施,总结出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3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脾切除手术,其中出现术后大出血并发症者25例(6.4%),死亡病例0例。术后大出血病例中17例为术后24小时内出血(其中6h以内4例,6-12h以内2例,12-24h以内11例),4例为术后24h-3d内,>3d者4例。所有出血病例均行二次剖腹探查术止血,术中探查发现脾蒂残端出血8例,脾窝及创面渗血8例,膈肌出血3例,网膜血管出血1例,腹壁出血3例(1例为腹壁肌肉出血,2例为锥孔出血),2例探查阴性。所有出血均经压迫、缝扎联合止血,2例探查阴性者于可疑处缝扎止血,术后出血患者经二次手术止血均获成功。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脾脏体积、术前血小板、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原发疾病类型、肝功能是脾切除手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异常程度及脾脏体积是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的估计值分别为1.001、0.096(肝功能轻度受损和肝功能正常相比)、9.515(肝功能中度受损和肝功能正常相比),OR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49-1.655)、(0.008-1.132)、(1.270-71.312)。结论脾切除术后出血与患者性别、脾脏体积、术前血小板、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原发疾病类型、肝功能等有一定相关性,而肝功能异常程度及脾脏体积是脾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丽萍[6](2020)在《7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分析。方法:于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天津三中心医院的所有脾破裂患者中选取71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免疫功能以及心理情绪状况。结果:71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患者包括I、Ⅱ、Ⅲ、Ⅳ各级患者,脾损伤分级中Ⅰ级13例,占总例数18.31%,Ⅱ级23例占总例数32.39%,Ⅲ级18例,占总例数25.35%,Ⅳ级17例,占总例数23.94%。71例患者中,开腹手术有四组,为脾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5例,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移植手术11例,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23例,而腹腔镜手术仅一组,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10例。脾修补术组手术时间(140.67±38.76)min、输血量(418.36±38.92)ml、住院时间(14.47±3.68)天要显着低于其他开腹手术组水平;而脾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220.87±41.26)min最长,但输血量(445.47±39.42)ml、住院时间(16.32±4.12)天较其他开腹手术组无显着差异;LS组手术时间(110.45±38.45)min、输血量(400.13±36.74)ml、住院时间(12.14±2.89)天均显着低于其他开腹手术组水平;脾修补术组并发症发生率(8.33%,1/12)最低,其次为LS组(20.00%,2/10),其他开腹手术组之间并发症无显着差异;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人。术后30d,各组患者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术后15d水平显着提高,P<0.05;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不显着,P>0.05;脾修补术患者术后15d、术后30d 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其他四组患者,P<0.05;其中脾部分切除术组术后15d、30d 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又较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移植手术、OS、LS组高;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移植手术淋巴细胞水平较OS组、LS组略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LS两组患者术后15d、术后30d 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不显着,P>0.05。LS组SAS评分(46.57±2.63)分、SDS评分(45.11±2.74)分显着低于开腹手术各组,P<0.05,而开腹手术各组之间评分无显着差异。脾修补术术后并发症最少,术后脾脏功能最大程度保留;脾部分切除术部分保留脾脏功能,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较非LS组水平无显着差异,利于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迅速恢复,但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移植手术在快速止血同时可保留部分脾脏功能,但有可能脾量不够不能达到保留部分脾脏功能的目的;OS是公认快速止血手术方式,适合粉碎性脾破裂或者年龄较大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患者;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预后效果好及安全性高等特点,但对大夫要求高,术中有中转改为OS可能,且不能保留脾脏功能。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应该根据患者脾损伤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在抢救生命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脾功能。
周保东[7](2020)在《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腹症(acute abdomen)是外科常见的一组腹部疾病的总称,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腹部疾病。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收治急腹症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现状,探讨二级医院外科急腹症的发病谱及治疗手段的提升空间,为未来二级医院治疗急腹症重点发展方向、科室设置、人才培养、急危重病人转介入三级专科医院前期救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1452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与性别构成、发病原因、治疗方式、转归、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急腹症的发病情况:收治患者年龄1789岁,17-29岁204例(14.0%),30-49岁486例(33.5%),50-69岁589例(40.6%),70-89岁173例(11.9%),平均年龄61.3岁。女性多于男性。2急腹症的发病类型:我院急腹症患者的发病类型依次为阑尾炎(418)、肠梗阻(408)、胆道疾病(185)、妇科急症(158)、急性胰腺炎(117)、合并肋骨骨折骨盆骨折(60)、消化道穿孔(50)、创伤性腹腔脏器破裂(29)、泌尿系结石(14)、其他(胃潴留、不能确诊的腹痛)(13)。3急腹症的治疗现状:纳入研究的1452例急腹症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738例,总体手术比率50.8%。消化系统急腹症不同病种的手术率不同,消化道穿孔96.0%,阑尾炎89.2%,胆道疾病82.7%,肠梗阻9.1%,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腹腔器官破裂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转介入三级专科医院救治59例(0.4%)。4消化系统急腹症腹腔镜手术比率:胆道疾病腹腔镜手术比率94.8%;非胆道疾病腹腔镜手术比率31.4%。5在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消化系统急腹症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9.7%,其中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4%(59/342),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298)。结论:由于二级医院因其医院的规模和局限性,及医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发展、对疾病诊治的认识及接受程度及选择医院,有着独有的急腹症就诊谱,掌握二级医院急腹症发病谱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效率。手术治疗是阑尾炎、胆道疾病、消化道穿孔、创伤性腹腔器官破裂主要治疗手段,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我院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局限于胆囊疾病和阑尾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陈翔[8](2020)在《完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比较与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7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完全腹腔镜组(TLS)12例、手助腹腔镜组(HALS)36例、开腹组(OS)三组89例,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总失血量、术中输血情况、术后通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行手术,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TLS组和HALS组无一例中转开腹。(1)三组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外伤原因、ASA评分、术前血红蛋白和脾脏损伤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术中资料对比:在手术时间方面,TLS组(159.17±39.88min)长于HALS组(141.67±27.7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S组和OS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59.17±39.88 vs.126.74±28.79 min,P=0.001);而HALS组与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资料对比:(1)在术后腹腔引流量上,TLS组(74.17±17.69ml)<HALS组(105.42±24.39ml)<OS组(150.03±40.55ml),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2)在首次通气时间上,三组中TLS组用时最少,HALS组其次,OS组时间最长(2.33±0.49 vs.2.92±0.65 vs.3.57±1.05 d,P=0.000,P<0.001);(3)三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方面,OS组(5.56±1.54d)明显长于TLS组(4.08±0.99d)和HALS组(4.81±1.3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LS组和HAL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方面,TLS组(5.83±1.40次)较OS组(8.11±2.78次)有明显优势(P=0.007,P<0.01),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三组手术方式治疗脾脏Ⅱ级损伤的比较:(1)在术后腹腔镜引流量上,TLS组(67.50±14.88ml)<HALS组(102.50±22.21ml)<OS组(128.94±33.97ml),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2)TLS组(2.25±0.46d)在术后通气时间上要短于HALS组(3.08±0.69d)和OS组(3.58±1.0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S组和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上,OS组(5.37±1.46d)明显长于TLS组(4.00±1.07d)和HALS组(4.33±1.4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S组和HAL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上,TLS组(5.87±1.55)与OS组(7.94±2.78)相比使用较少的镇痛药物(P=0.035,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三组手术方式治疗脾脏Ⅲ、Ⅳ级损伤的比较:(1)在手术时间上,TLS组(200.00±23.09min)明显长于HALS组(135.00±23.95min)和OS组(133.62±29.1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ALS组和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三组在术后腹腔引流量和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上(87.50±16.58 vs.106.87±25.74 vs.165.74±38.08 ml,P<0.01;2.50±0.57 vs.3.12±0.61 vs.3.61±1.09d,P<0.05),TLS组和HALS组均优于OS组,而TLS组和HAL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TLS和HALS两种方式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都是安全、有效、可行的。2.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手术视野广、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3.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脏Ⅱ级损伤患者的三种手术治疗方式中,TLS疗效显着,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优先考虑。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脏Ⅲ、Ⅳ级损伤患者来说,在TLS应用受限的情况下,HALS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张吉丹[9](2019)在《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监测胃肠功能指标、胃肠功能相关评分及炎症指标等,初步探索健脾消胀方脐部贴敷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健脾消胀方贴敷神阙穴,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完善基本信息、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评分)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等,记录入组时及疗后第7日的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D-乳酸(D-Lactate,D-LAC)水平、炎症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肠鸣音。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础资料对两组入选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是否呼吸机辅助通气、基础疾病、感染灶、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IAP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健脾消胀方对各项指标的干预情况2.1腹围、肠鸣音、IAP干预后两组间腹围、肠鸣音、I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腹围、肠鸣音、IAP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腹围缩小、IAP降低、肠鸣音活跃。2.2 IFABP、D-LAC干预后两组间I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前后血清IFABP水平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间D-L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D-LA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胃肠功能障碍评分、SOFA评分干预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SOFA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2.4综合疗效干预后治疗组有效患者32例,无效患者8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患者22例,无效患者18例,总有效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中医症候积分与疗效评价干预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治疗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预后两组患者MODS发生率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EICU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患者腹胀腹痛、神疲乏力、大便秘结等气虚腑实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定程度降低了血清IFABP、D-LAC水平,胃肠屏障功能和缺血缺氧状态得到了改善,增强了胃肠动力。且脐部贴敷在临床的可操作性强、适应症广泛。
王家琪[10](2019)在《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脾为后天之本,从脾论治是脾相关病证治疗的重要方法。本论文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数据库,探讨脾证治疗在古代的相关理论及方药应用的演变规律,挖掘现代脾证治疗的总体特点、治疗效用的构成特点及效用与方药应用关系的规律,并总结部分古今同证的治疗发展特点。以期丰富脾脏象理论,为临床脾证的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一部分,应用查阅古代文献的方法,主要从课题古代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321部古代医籍中查找脾证相关记载,并将所涉及医籍依成书朝代的先后,分为秦汉时期、魏晋至唐时期、宋朝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五个时间段,通过五个时期文献中所载脾证的代表性观点,探讨古代脾证的形成机制、治疗方法及方药应用等相关理论的演变规律。第二部分,主要应用数据挖掘现代文献的方法,以现代文献数据库为线索,提取从脾论治相关疾病的病名、证名、治疗方药,及方解中药物的效用(效用指具体方剂中药物的具体功效,以及由此得出的方剂的具体治疗作用)等元素,形成excel数据表,通过数据挖掘及gephi软件所绘制的本体图,分析脾证治疗效用的特点、效用与主要药物、药对及药物配伍的关系。研究现代脾证的治疗效用及方药应用规律。同时,比较部分古今同证治疗的异同,探析现代部分脾证治疗的发展特点。结果:1提炼了古代文献中与现代定义相符的28个脾证脾证一词,早在金元时期就为着名医家李东垣所提出。李氏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这里所提及的“脾证”,指由于脾胃气虚、阴火内盛而发的脾相关的气虚发热证。本文继承了脾证一词,并应用其泛指脾脏自身或他脏疾患累及于脾而发的脾脏相关证候。参照现代脾证定义标准,从秦汉到明清的文献中,提炼了脾相关证候共三大类,28个具体证候,包括:(1)脾虚证类:(1)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气虚风动证、脾肺气虚证;(2)阳虚证: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阳虚风动、脾肾阳虚证;(3)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脾阴虚证;(4)气血两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实证类:脾胃湿热证、痰湿内阻证、脾实热证、痰热蕴脾证、寒湿困脾证、脾经风寒证、风壅痰滞证;(3)虚实夹杂证类:脾胃阳虚水泛证、脾阳虚水泛证、脾胃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食积证、脾阳虚气滞证、脾虚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燥热津伤证。脾相关证候皆存在脾失健运、脾不统血、脾不升清等脾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表现。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皆离不开饮食、情志、劳逸、痰饮等与脾密切相关的因素。治疗无论扶正与祛邪,皆不忘以顾护脾胃为最基本的原则。脾虚证类的气虚证中,医家皆重视脾气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证候皆可为脾气虚证的变证,治疗以补气为基本治法,具体用药多以四君子汤加减为基础。同时,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不统血证、脾气虚风动证在补气的基础上皆辅以温阳、养阴,注重阳与气、阴与气相互影响而为病的发生机制;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气虚风动证皆认识到证候发生、发展与湿邪密切相关,治皆补中有化,补而不滞;脾胃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气虚风动证皆治以补气结合升清。此外,医家还认识到脾胃气虚证可累及胃的受纳、气血精微的生化,故治疗还加以健胃消食、补血养血;脾肺气虚证还加以补肺;脾不统血证还对症以止血,且脾肾同补、心脾同补;脾气虚风动还加以熄风。脾虚证类的阳虚证中,医家皆重视脾阳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证候皆可为脾阳虚证的变证,治疗主要以温中辅以化湿为基本治法,通过化湿更助脾阳恢复,具体用药主要为干姜、附子、吴茱萸、白术、茯苓等。同时,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在温阳化湿的基础上,皆伍补气,气、阳同补;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阳虚风动证皆脾肾同补;脾阳虚证及脾胃阳虚证在治疗的过程中,阳虚而气滞治以行气之法逐渐为医家所重视。此外,脾阳虚证存在累及肝、胆、大肠之症,据兼证,医家治有泻下、涩肠之举;脾胃阳虚证多有累及心、肝、肾之症,治以柔肝、补肾;脾肾阳虚证还治以阴中求阳;脾阳虚风动证还对症治以祛风湿之药。脾虚证类的阴虚证中,脾阴虚证和脾胃阴虚证皆可由火灼津伤而发,医家皆重视脾阴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脾胃阴虚证可为脾阴虚证的变证,治疗主要以养脾胃之阴为法。具体用药主要为麦冬、石斛、山药、知母等。此外,脾阴虚证或甘淡平补,或寒温并用,在养脾阴的基础上兼以补气、温阳;脾胃阴虚证在养脾胃之阴的基础上,还侧重通过清胃热而达复脾胃之阴之效。脾实证类中,医家皆重视痰湿、气机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治疗皆应用化痰饮水湿、行气之法,具体用药多有半夏、陈皮、茯苓、枳壳。不但实证之间可相互转化,还可导致气虚、气滞之变;其中脾胃湿热证、脾实热证、痰热蕴脾证还易为阴虚之变,寒湿困脾证、痰湿内阻证、脾经风寒证还易为阳虚之变。除风壅痰滞证,其他脾实证皆治以补脾气之药助脾运化,风壅痰滞证治疗主要侧重于化痰熄风、调理气机;脾胃湿热证、痰热蕴脾证、脾实热证皆清热养阴;寒湿困脾证、痰湿内阻证、脾经风寒证皆温阳祛寒。此外,脾胃湿热证还常心脾同治;脾实热证还以风药清上窍、以攻下药泻热。脾虚实夹杂证类中,各证主要以脾气虚、脾阳虚或脾阴虚为基本病机,因虚致实而形成,肝郁脾虚证还可由肝火上攻或肝木挟水上泛脾土而成,治疗多以补益与行气、化湿、消导相结合为法。其中脾虚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皆应用补气、行气、化湿之法,药物常用白术、陈皮、枳壳、茯苓等。此外,脾虚气滞证重视以温阳助脾气,肝郁脾虚证重柔肝;脾阳虚水泛证、脾胃阳虚水泛证、脾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食积证皆应用温阳、补气、行气、化湿之法,药物常用附子、干姜、枳实、茯苓等,其中脾胃阳虚水泛证常以水饮内停之脘满、疼痛或胃气下降受阻见症,脾阳虚水泛证常以脾虚运化失职而水泛肌肤见症。脾胃阳虚气滞证还治以活血而助行气。脾胃阳虚食积证与燥热津伤证皆有大黄通积泻热;燥热津伤证以胃肠燥热、脾津受损而发,治疗泻热行气,同时不忘滋润脾胃、肺肠。总之,基于脾虚实夹杂证候病机复杂,治疗常补泻兼施、温化结合、补中有行、泻中有润,对证治疗。2总结了16个主要脾证的历史演变规律由于关于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阴虚证、脾胃阴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脾胃湿热证、脾实热证、寒湿困脾证、脾虚气滞、脾胃阳虚水泛证这16个证候相关理论记载的古籍,所属朝代的连续性较好,更有助于探究其历史演变规律,故纵向总结其理论及治疗的演变规律如下:2.1脾气虚证秦汉时期提出了脾气虚的证名,其以脾虚失运、气虚失摄的症状表现为主。治疗上提倡以味甘之药补气;魏晋至唐时期,在脾气虚证的描述上增加了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宋代治疗注重补脾气与温脾阳相结合,辅以行气化湿之法;明清时期,脾气虚证的描述增加了阴血亏虚之征,治疗不止局限于气、阳同补,较宋代增加了化湿药物的比重,可见脾气虚引起的血虚、痰湿等变证已为医家所重视。2.2脾胃气虚证秦汉时期已出现脾胃气虚的证名,较之脾气虚证,脾胃气虚更易生血虚。在治疗上,以气血同补为原则;宋代对治疗脾胃气虚之羸瘦,治疗上继承汉代华佗的以补为主的同时,消补兼施、行气化湿;金元时期,李东垣治疗脾胃气虚证,继承了张元素的“风升生”、“湿化成”的用药理论,补气与升阳相结合;明清时期,治疗以补气温阳为主,同时不忘生津,可见医家在治疗脾胃气虚之时,开始重视阴阳并补、阳气相生。2.3脾肺气虚证唐代孙思邈对脾肺气虚证的治疗,主张补肺气以健脾气;明清时期,医家已认识到,不单肺病可传于脾,脾病亦可传肺,张景岳应用生脉散补气敛阴,可防气阴两伤之变。2.4脾气下陷证秦汉时期,医家以脾不升清、气机紊乱之机描述脾气下陷;金元时期,李东垣治疗脾气下陷,善用风药助脾升举阳气;明清时期,正式提出“中气下陷”证名,医家认识到脾气下陷可发展为脾不统血,张景岳沿用了补中益气汤治疗血痢,同时创举元煎专于益气升提。2.5脾不统血证秦汉时期,医家认识到脾气虚、脾阳虚,皆可导致脾不统血。张仲景以黄土汤燥中佐润、寒温并用,脾阳与阴血并补;唐代孙思邈以寒温并用为主导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补气与温中相结合、凉血止血与温中止血相结合的同时,反佐少量养血、行气行血药物,治疗脾气虚及脾阳虚引起的脾不统血证;宋代医家继承了孙思邈脾肾同补之法,治疗脾不统血;元代扩展了归脾汤的治疗范围,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脾不统血证;明清时期,医家在前人基础上,认识到火邪可迫血妄行而引起出血,与脾气虚、脾阳虚相结合亦可致脾不统血。脾不统血与脾阴亏虚可相互影响为病,治疗多以补脾气、温脾阳,配合升阳、滋脾阴,使血止而生化有源。2.6脾阳虚证秦汉时期,脾阳虚证表现为虚寒及脾运失职,治疗主要以温脾阳、补脾气的同时,温化痰饮水湿;魏晋至唐时期,医家认识到脾阳虚可涉及肝、胆、大肠等多脏器的功能发挥。治疗在温阳健脾化湿的基础上泻下寒积,为通因通用之法;宋代治疗脾阳虚证的温阳、补气兼行气化湿之法无明显变化,同时,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涩肠止泻药物;金元时期较魏晋至唐时期,以温中散寒、温化阴结为主,而非以攻行滞,以胡椒丸药食同用,温脾阳、化水湿;明清时期,在前人基础上,医家开始通过四诊辨脾阳虚之证,温中理气的治疗方法得到重视,理气之厚朴应用地位提高。温中理气,补而不滞,进一步提高温补通达之效。2.7脾胃阳虚证秦汉时期,医家认为中焦虚寒,兼见营卫失和、肝木乘土,为脾胃阳虚证的病机,通过小建中汤温中柔肝、益阴和阳,以达温补脾胃之效;魏晋至唐时期,治疗上主以温中健脾、降气化湿,通过改善中焦运化功能,达温补脾胃之效;宋朝时期,《太平圣惠方》提出了与现代脾胃阳虚证含义相近的文字。医家认识到脾胃阳虚常累及于心,而成心腹冷痛。治疗上,温阳行气,以温为主;金元时期,在温中阳的同时,温补下焦兼行气。治以温肾助中阳、理气温中阳,增效温阳的同时,又可兼顾兼证;明清时期,治疗脾胃阳虚证的方药增多,理气药物的地位有所提升,可见阳虚而郁、气机不畅之症已得到医家重视。2.8脾肾阳虚证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脾肾阳虚由脾阳虚发展而来,治疗脾肾阳虚以补脾阳为基础;明清时期,张景岳丰富了脾肾阳虚证的形成机制,提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主张肾阳虚衰可导致脾阳虚,进而形成脾肾阳虚,治疗上主张阴中求阳。俞根初丰富了脾肾阳虚的症状表现,治疗上主张补气与温阳并用,药专温补。2.9脾阴虚证秦汉时期提出了甘淡滋脾的养阴原则;金元时期,朱丹溪明确提出了代表脾阴虚含义的文字。并提出嗜酒是脾阴虚疾病的病因之一。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脾阴受到重视的开端;明清时期,脾阴理论全面发展,医家认识到脾阴与脾主运化、统血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甘淡平补、润燥相合、寒温并用、气阴同补、阴阳同补为此时期治疗脾阴虚证的特点。2.10脾胃阴虚证魏晋至唐时期,医家应用粟米食疗脾胃阴虚之证;明清时期正式提出脾胃阴虚的文字,并提出脾胃阴虚多由辛温燥热之剂的使用不当,或胃肠积热伤及脾胃之津所致。治疗主要以泻胃热而复脾胃之阴。2.11心脾气血两虚证秦汉时期,医家认为胃肠疾患可延及心脾,心脾受伤,则气血生化无力而成心脾气血两虚;宋代严用和首创归脾汤,以补气养血为主治疗心脾两虚;明代张景岳提出了与秦汉时期不同的观点,认为心脾两虚可累及肠胃。吴澄和薛己皆认识到心与脾互相为病关系的密切性,薛己进一步完善了严氏归脾汤,增加了养心安神药物,以达心脾互治之效。2.12脾胃湿热证秦汉时期,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以通利二便为原则,以茵陈蒿汤为代表方。宋代,治疗脾胃湿热之淋证,以清热利水通淋为原则,代表方为八正散,下利小便,上清心火,亦防脾病及心。金元时期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在形成机制方面,刘完素认为湿自热生,合为湿热;朱丹溪认为,脾胃湿热与六气、地域皆有关;李东垣认为,其由饮食、过劳等损伤脾胃,与湿热外邪相合而成。治疗方面,刘完素应用辛苦寒药物,以行气、下气增化湿清热之功;李东垣应用甘苦淡药物,以补气扶正增化湿热之效。明清时期,在诊断过程中,张景岳注重湿热证二便的观察;叶天士注重脾胃湿热证的舌诊。治疗上,以清利小便和分治湿热偏重为主。同时,薛雪将湿热辨证扩展到三焦、卫气营血,使治疗更加有针对性的深入发展。2.13脾实热证唐代在脾实热证的症状中强调了气机不畅之征,以攻下清热、健脾化湿为原则,以达清热行气之效;宋代医家治疗脾实热证,总以清热养阴为原则,同时善用升麻、柴胡、大青之类风药,引清热药性上行于口,旋复花引热下行,解上窍之热;明清时期,治疗脾实热证的方药中,更多应用理气攻下药物通降胃气,解脾胃气机壅滞所致的不下食、痰滞、胸膈烦壅、气满、腹胀等。2.14寒湿困脾证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描述的寒湿困脾与表证并存,并创藿香正气散,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表里兼治;明清医家主要通过温补脾胃,达到化寒湿的目的。2.15脾虚气滞证秦汉时期的《华佗神方》中,描述了脾虚气滞的气臌病症,治疗主要以补气、行气、化湿为主;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论及脾虚气滞之不能食、便不调,治以丸剂,药简效缓,尤善久病体虚之人缓调脾胃。2.16脾胃阳虚水泛证秦汉时期,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疗脾胃阳虚水泛于心下,一方温通降逆、一方温阳利水,扶正与祛邪兼顾;同为治疗脾胃阳虚水泛之胃脘痛,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仅有温阳利水对症治疗,还配伍了补气药物,使脾胃健运,水饮得化,从根本上治疗了水泛之症。3挖掘了脾证的治疗效用及效用与方药关系的规律3.1脾证的主要治疗效用特点在从脾论治脾证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用以气血同补、养阴运脾、温中化浊、升降相合、行气活血为构成特点。升提中气与补脾胃气、补血与补脾胃气效用常相互结合使用,即脾证的治疗以升补并用、气血同治为主,其中以补脾胃气效用为基础。3.2脾证治疗效用与药物、药对及药物配伍的关系脾证治疗过程中,入选的治疗效用都存在与其对应的最常用的药物、药对及配伍。依补脾胃气效用、化痰饮水湿效用、行脾胃气效用、补血效用、温补中阳效用、分清别浊效用、养阴清热效用、和胃降逆效用、运脾消食效用、固摄止血效用、升提中气效用为序,与其对应的最常用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茯苓、陈皮、当归、附子、薏苡仁、麦冬、半夏、麦芽、白术、柴胡;最常用药对分别为:茯苓与白术、猪苓与茯苓、柴胡与香附、黄芪与当归、高良姜与附子、升麻与柴胡、草果与泽泻、生地与阿胶、莱菔子与神曲、石斛与沙参、生姜与半夏;最常用配伍分别为(其中无行脾胃气效用的常用配伍):党参、茯苓、白术,白术、薏苡仁、茯苓,当归、白术、黄芪,陈皮、附子、吴茱萸,白术、升麻、柴胡,车前子、白术、茯苓,艾叶、白术、阿胶,山楂、莱菔子、神曲,石斛、麦门冬、沙参,枳实、生姜、半夏。4归纳了部分古今相同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的异同根据心脾气血两虚证、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在古今治疗中所应用的主要药物的异同,可见现代医家继承了古代医家的治疗思想,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改变。4.1心脾气血两虚证治,升提收涩固气血古今医家在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时,皆使用气血双补之法,补而不滞。而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还应用了升提、固涩之药,既可防治气虚下陷,又可防脾气虚统血失职而出血,使气血得固,进一步改善气血两虚之证。4.2脾阳虚证治,重视阳气下陷之变古今医家在治疗脾阳虚证时,皆治以补气温阳、行气化湿,预防阳虚而水湿不化。同时,现代医家更善通过升提中气而升阳,可预防阳虚气陷之变。可见治疗脾阳虚证时,现代医家在补气温阳、行气化湿的基础上,更重视气与阳的密切关系。4.3脾肾阳虚证治,补中有行古今医家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时,皆以温阳补气为主要治法。同时,现代医家还兼用行气,可见医家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时,温补与行气相结合,既可防阳虚湿滞等变证,又可防过补壅滞。4.4脾胃湿热证治,专于化湿清热古今医家在治疗脾胃湿热证时,皆以清热化湿,健脾行气为主要治法。不同的是,古代医家应用逐水之药力猛,促湿热从下而走;现代医家在清热化湿、健脾行气的基础上,更专于化湿清热的治疗。以上结论仅根据有限文献比较得出,具体证候的治疗仍需结合临证情况而定。结论:1古代不同脾证相关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并存28个脾证分三大类,包括脾虚证类、脾实证类、虚实夹杂证类,其中脾虚证类包括气虚证类、阳虚证类、阴虚证类。脾气虚是脾气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补气为脾气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脾阴、脾阳、湿邪、气机的升降,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气血的生成,内风的平息,心、肺、肾等脏的补益,也与脾气虚证类密切相关。脾阳虚是脾阳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温中化湿为脾阳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其基础上,气的充盛、运行及先天元阳,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滋阴以补阳,风湿的祛除,肝、肾等脏的补益,也与脾阳虚证类密切相关。阴液亏虚是脾阴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养阴为脾阴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辅以补气、温阳、泻热等法,用药或寒温、或甘淡,以达养阴之效。痰阻与气滞是脾实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化痰饮水湿、行气为脾实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气的充盛、运行及脾阴、脾阳,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清泻湿热、心脾同治,也应用于脾实证类证候的治疗。脾气虚、脾阳虚或脾阴虚是脾虚实夹杂证类证候形成的主要病机,其中肝郁脾虚证还可由肝火上攻或肝木挟水上泛脾土而成。治疗主要以补益与行气、化湿、消导相结合为法。在此基础上,柔肝、活血亦为常用治法。由因虚致实或虚实夹杂的病机,决定脾虚实夹杂证类的治法相反相成。2古代同一脾证治的演变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由合治到专治、由单一到系统、由一家之论到百家争鸣的发展过程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脾证治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秦汉时期,脾脏相关的认识从理论成果逐步向临床诊疗发展;魏晋至唐时期,对于脾脏相关证治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向专科发展,已发展到了妇科、儿科领域;宋朝时期,脾相关证候的治疗更加系统化:因机症治药、专科专论皆有所载;金元时期,各学派思想形成,李东垣善用温补及风药,刘完素、朱丹溪善滋阴清热,王好古、孙允贤以温疗阳虚寒结,等等,脾相关证治特色涌现;明清时期,温补学派、新安学派、温病学派等各家皆在脾证治疗上有所建树,临床创制新方层出不穷,脾相关证治充实发展。具体证候发展规律:脾气虚证:由甘补到补中有行、气血同补;脾胃气虚证:病机由重胃逐渐向重脾转化,治疗由气血同补到以补为主、补中有行;脾肺气虚证:由补肺以健脾到脾肺兼顾、气阴同补;脾气下陷证:治方以补气升提为基础,功效扩展至血脱亡阳;脾不统血证:由寒温并用到脾与他脏同补;脾阳虚证:症状累及肝胆、胃肠,治疗以温阳为主,随时期及症状侧重不同,辅药分别配以化痰饮、攻寒积、涩肠、行气;脾胃阳虚证:症状及治疗累及心、肝、肾,应用药物由补气温阳发展到温中有行;脾肾阳虚证:医家由重脾逐渐向重肾转化,治以温补脾肾或阴中求阳;脾阴虚证:对脾的生理功能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入,治疗由单一滋脾到多效滋脾;脾胃阴虚证:治疗由滋阴为主到滋阴加以泻胃热;心脾气血两虚证:胃肠疾患与心脾两虚证的关系逐渐密切,治疗上继承发展了归脾汤;脾胃湿热证:由单纯通过二便治疗湿热,到湿热偏重辨证治疗;脾实热证:治疗以清热为主,发展由药性的升、降清热,到行气、攻下清热;寒湿困脾证:治疗由表里兼治到重视温阳行气化里湿;脾虚气滞证:由补中兼行,到和中缓补,对脾虚逐渐重视;脾胃阳虚水泛证:治疗以温阳为主,逐渐重视行气化水。3现代脾证多以气虚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为标由脾证的主要治疗效用可知,补脾胃气效用为脾证治疗的基础,由升补并用、气血同治相结合的治疗特点可知,现代文献中,脾证的形成多与气虚、气血两虚及气陷有关,而气血两虚、气陷又多以气虚为基础而成,故现代脾证形成多以气虚为本。同时,根据气血同补、养阴运脾、温中化浊、升降相合、行气活血的效用构成特点可知,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浊等机制在脾证形成过程中亦不容忽视,故现代脾证形成多以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标。4现代脾证的治疗效用,由药物的不同功效相合而成补脾胃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作用,结合化湿、温中、生津、养血作用而形成;化痰饮水湿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化湿作用结合健脾、清热、理气、温经作用而形成;行脾胃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作用,结合疏肝、升阳、宽中、利湿作用而形成;补血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血作用,结合益气、安神、滋阴作用而形成;温补中阳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温阳作用结合行气、止痛、通脉、止血作用而形成;分清别浊效用,主要通过药物温中、燥湿、泻下、升阳作用而形成;养阴清热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滋阴作用结合泻火、养血、燥湿作用而形成;和胃降逆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作用结合化湿、降气、清热作用而形成;运脾消食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化湿、健脾、消食作用而形成;固摄止血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升阳、补血、止血作用而形成;升提中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升阳、燥湿、健脾作用而形成。5现代脾证的治疗中,气血两虚证、阳虚证多补中有行、兼以升提,湿热证专清热化湿通过古今部分相同脾证治疗异同的对比,可知现代医家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的治疗皆以温补配合行气,补而不滞,同时,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阳虚证的治疗,还兼以升提脾气,可防因虚而致的气陷之变;在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中,健脾行气的同时,更专于清热化湿对证治疗。
二、外伤性腹内脏器损伤57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伤性腹内脏器损伤5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79例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脱细胞基质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的应用机制 |
背景 |
动物实验一 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动物实验二 聚丙烯材料和脱细胞基质材料修复动物腹壁薄弱模型的对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壁薄弱诊疗相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2)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治疗Ⅲ、Ⅳ级肝右后叶外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围手术期情况 |
1.3 手术方式及具体步骤 |
1.4 术后处理 |
1.5 出院标准 |
1.6 复查与随访 |
1.7 观察指标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前资料 |
2.2 术中资料 |
2.3 术后资料 |
2.4 术后相关并发症 |
2.5 手术前及术后第1 天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情况 |
2.6 术后随访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腹腔镜在肝外伤诊治中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创伤性脾出血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 |
1.1 临床表现[5] |
1.2 影像学检查 |
1.2.1 CT检查 |
1.2.2 彩色超声检查 |
1.3 实验室检查 |
2 治疗 |
2.1 急诊处理 |
2.2 保守治疗 |
2.3 介入治疗 |
2.3.1 适应证 |
2.3.2 禁忌证 |
2.3.3 术前检查和治疗准备 |
2.3.4 手术麻醉方式 |
2.3.5 术中穿刺与造影 |
2.3.6 血管栓塞方式 |
2.3.7 腹腔引流和自体血液回输 |
2.3.8 术后常规处理 |
2.3.9 术后并发症处理 |
2.3.1 0 疗效评价 |
2.4 非血管介入治疗 |
2.5 外科治疗 |
(4)基于“颈腰同治”理论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颈型颈椎病颈痛的认识 |
1 病名及历史沿革 |
2 病因病机 |
2.1 外邪侵袭 |
2.2 久劳外伤 |
2.3 正气内虚 |
3 中医辨证分型 |
4 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4.1 针刺选穴 |
4.2 针刺部位 |
4.3 经络选择 |
4.4 针刺治疗方法 |
4.5 针刺操作情况 |
5 总结 |
综述二 现代对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颈椎的生理特点 |
3 颈椎病及颈痛发病机制 |
4 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
4.1 中医诊断标准 |
4.2 西医诊断标准 |
5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
6 总结 |
综述三 “颈腰同治”理论相关研究进展 |
1 理论依据 |
1.1 传统经络联系依据 |
1.2 脊柱的生物力学依据 |
2 颈腰之间的力学联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引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中止和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疗效评价 |
2.4 观察时点及回访 |
2.5 数据分析 |
3 安全性评价 |
4 病例脱落情况 |
5 研究结果 |
5.1 基本资料 |
5.2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情况 |
5.3 治疗后疗效观察 |
5.4 治疗后1个月随访各项评分比较情况 |
5.5 疗效判定标准 |
6 小结 |
7 分析与讨论 |
7.1 研究背景与选题治疗依据 |
7.2 观察结果及分析 |
7.3 相关因素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NPQ颈痛量表 |
附录2 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背景和前言 |
临床资料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部外科术后出血的研究进展及处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7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手术方法 |
1.1.3 术前检查及损伤分级 |
1.1.4 术后患者并发症 |
1.1.5 免疫功能检查 |
1.1.6 心理功能评分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脾损伤分级 |
1.2.2 患者住院一般情况比较 |
1.2.3 手术各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
1.2.4 各组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
1.2.5 五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
1.3 讨论 |
1.3.1 随着对脾脏功能的认识,外伤性脾破裂的救治理念在进步 |
1.3.2 充分评估病情,选择相应手术方式 |
1.3.3 术后并发症原因 |
1.3.4 术后免疫功能有助于评价手术治疗效果 |
1.3.5 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心理状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分析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资料来源 |
1.1.2 纳入标准 |
1.1.3 一般特征 |
1.2 研究方法 |
1.2.1 观察指标 |
1.2.2 研究类型 |
二、结果 |
2.1 年龄和性别 |
2.2 发病原因 |
2.3 治疗方式的选择 |
2.4 手术方式 |
2.5 消化系统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率 |
2.6 转归 |
2.7 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
2.7.1 阑尾炎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
2.7.2 胆道疾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
2.8 术后并发症 |
三、讨论 |
3.1 急腹症的发病谱 |
3.2 急腹症的治疗方式分析 |
3.3 消化系统急腹症手术方式分析 |
3.4 不同手术方式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
3.5 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
3.6 胸腹联合伤的处理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外科急腹症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完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比较与分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术前检查与术前准备 |
2.2.2 手术设备及器械 |
2.2.3 手术方法与步骤 |
2.2.4 术后处理 |
2.2.5 观察指标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对比 |
3.2 术中资料对比 |
3.3 术后资料对比 |
3.4 术后并发症比较 |
3.5 脾脏Ⅱ级损伤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
3.6 脾脏Ⅱ级损伤的相关术后并发症比较 |
3.7 脾脏Ⅲ、Ⅳ级损伤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
3.8 脾脏Ⅲ、Ⅳ级损伤的相关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术中资料的比较分析 |
4.2 术后资料的比较分析 |
4.3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
4.4 脾脏Ⅱ级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
4.5 脾脏Ⅲ、Ⅳ级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1.8 不良事件监测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资料收集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测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
3.2 胃肠功能 |
3.3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评价 |
3.4 预后的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疗效分析 |
4.2 健脾消胀方组方分析 |
4.3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
4.4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西医治疗进展 |
4.5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认识 |
4.6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4.7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献综述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监测指标与评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3 --APACHE II评分表 |
附录4 --SOFA评分表 |
附录5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
(10)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古代文献的脾证治理论的演变规律 |
1 秦汉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的萌芽时期 |
2 魏晋至唐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在继承中发展 |
3 宋朝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逐渐系统化 |
4 金元时期——脾相关证治特色涌现 |
5 明清时期——脾相关证治充实发展 |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证治疗效用及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从脾论治相关疾病的现代理论与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外伤性腹内脏器损伤57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D]. 王明刚. 山东大学, 2021(11)
- [2]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治疗Ⅲ、Ⅳ级肝右后叶外伤的临床研究[D]. 陆礼柏.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3]创伤性脾出血介入治疗专家共识[J]. 蔡煌兴,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07)
- [4]基于“颈腰同治”理论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随机对照研究[D]. 刘奕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脾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D]. 何韵. 郑州大学, 2020(02)
- [6]7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疗效分析[D]. 杨丽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D]. 周保东.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完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比较与分析的临床研究[D]. 陈翔. 南昌大学, 2020(08)
- [9]健脾消胀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干预的临床研究[D]. 张吉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D]. 王家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