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接口论文-王立纲,吴义鹏

测控接口论文-王立纲,吴义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测控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电智能结构,负载阻抗,数据采集,信号衰减接头

测控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纲,吴义鹏[1](2019)在《压电结构测控系统中的电压衰减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压电智能结构在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基于NI 6343数据采集卡设计了一种无源10×衰减接口,扩大了输入电压范围,解决了基于NI 6343数采卡搭建压电测控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文首先分析建立了压电元件输出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测试系统负载效应对压电元件输出电压的影响,最后设计了10×接口电路,并分析讨论了其幅频、相频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10×接口可以用于直接测量采集的大多数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信号,且在1 000 Hz以内均有较高的幅值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9年03期)

漆莲芝,周昱瑶,张谊,颜运强,陈泉根[2](2017)在《测控软件数据接口测试与典型缺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软件测试效率与加强测试质量,考虑装备软件数据接口功能多变、任务复杂的特点,提取装备测控软件数据处理接口共性,分析测试与控制参数以及数据通信接口数据帧结构、内容与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构造数据处理接口测试模式,提出对应的测试策略。通过这种办法更科学系统地指导针对数据输入/输出接口、人机交互接口及数据文件接口测试用例的设计。将所述测试方法应用于某装备测控软件数据处理接口测试,能有效发现软件缺陷,提升装备软件质量。(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朱宁[3](2017)在《基于ARM9的串行测控总线检测系统的LXI接口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LXI总线C类设备接口的自身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LⅪ总线C类设备的串行总线检测系统的改进应用进行研究,提供了LXI总线C类设备与串行转换的电路布局和嵌入式网页服务器和网页页面的程序编写,给出了LXI总线改进的硬件和软件方案实例。(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7年03期)

周健[4](2016)在《硅微机械陀螺抗寄生电容干扰接口电路与数字化测控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针对实验室目前自主研究的硅微机械陀螺做出研究,设计了低噪声抗干扰的接口电路以及数字化测控电路,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硅微机械陀螺仪机械结构及测控电路工作原理,对陀螺驱动闭环与检测开环的工作机理进行推导,并进行误差分析。建立了陀螺寄生电容拓扑,并对寄生电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寄生电容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基于陀螺工作机理推导、误差分析以及对寄生电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机电接口电路的设计目标,其必须要达到低噪声与抗干扰的要求。针对目前实验室采用的跨阻式接口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叁种接口电路改进方案:T型网络接口、积分-微分式接口、两级积分式接口,对叁种接口电路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噪声性能与抗干扰性能进行仿真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最终确定采用两级积分式接口,测试结果表明,其等效输入电流噪声为24.3fA/√Hz(@6.4KHz),增益为20.6M,相位误差0.66°,解调相位误差0.44°,并且不受输入杂散电容影响,能够避免高频振荡,满足低噪声与抗干扰要求。然后,对陀螺数字化测控电路进行硬件设计。采用FPGA作为数字平台,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PCB信号完整性。制作完成的电路测试结果表明,模拟部分与数字部分均没有引入额外噪声,保证了接口电路的性能。最后,采用此次设计的接口电路与数字化测控系统对陀螺进行测试,陀螺的标度因数为23.5mV/°/s,标度因数非线性为339.7ppm,角度随机游走为0.011°/√h,零偏不稳定性位0.4°/h,输出速率为10Hz时1σ零偏稳定性为0.78°/h,达到了战术级陀螺的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12-18)

任浩[5](2016)在《1553B总线接口在综合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1553B)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终端扩展方便、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和系统管理能力强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器控制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中。因此,与之配套的综合测控系统除了应具有通常的测试、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外,还要求具有与1553B总线的通信功能。本论文是对具有1553B总线通信接口功能的某航天型号综合测控系统研制工作的总结基础上完成的。首先,论文对1553B总线协议标准和1553B通信接口实现技术途径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于1553B协议芯片的通信接口实现的技术途径。接下来,论文给出了综合测控系统总体方案和系统中构成1553B通信接口部分的设计方案,其中通信接口部分通过核心板+扩展板来实现,采用独立的1553B扩展板,能够在实现1553B通信接口功能的同时,不影响系统其它地面测控功能的实现。最后,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论文完成了实现该方案的硬件选型、核心板的电路设计、1553B扩展板的电路设计、实现总线通信功能的各接口模块软件设计,完成了系统测试和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1553B通信接口的设计要求。目前,该系统已经交付,并成功配合型号进行地面单元测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3-01)

王杰,李志强,朱文明,汤吉波[6](2015)在《星载测控数传一体化平台中CAN总线接口的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测控数传一体化是一种新的测控模式,该模式采用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高级在轨系统(AOS)建议,将测控与数传功能合二为一,能够有效提高卫星的有效载荷比。针对应用于测控数传一体化应答机中的CAN总线,以FPGA为主控制器,SJA1000为CAN通信控制器实现其硬件接口电路,并采用VHDL语言进行CAN总线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在该硬件平台上CAN总线的通信速率能达到500kbps,较好地满足了系统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文俊,吴静[7](2015)在《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通讯接口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DELPHI并结合第叁方控件对需要远程测控的旋转台系统进行了通信设计,对上位机与下位机间通信的几个关键设计做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远程控制的工作原理和通信方式等。(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5年05期)

汤卫丰[8](2015)在《硅微陀螺接口分布参数建模及测控电路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硅微陀螺是一种以哥氏效应为基础结合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件,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抗过载能力强、能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等一系列优点。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硅微陀螺仍然存在测控电路性能有待提高,陀螺标度因子以及零偏稳定性较差的劣势。为此,本文以优化测控电路,实现硅微陀螺性能提高为目的,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在硅微陀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机械结构进行了并联RLC电学等效;对硅微陀螺的接口分布参数进行精确建模,并对其进行了测量、分析与验证;基于Cadence软件构建了包含机械结构、接口分布参数以及信号调理的系统级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深入分析了接口分布参数对硅微陀螺驱动电压以及其输出特性的影响。其次,研究了硅微陀螺驱动电路,采用Cadence软件构建了现有基于分立器件的驱动电路模型,并与硅微陀螺电学等效模型进行了系统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驱动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新型接口电路替代原有的跨阻式接口电路,并进行了理论、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发现,工作频带内新型接口电路的噪声谱密度降为原接口电路的36%;提出了运用自稳零运算放大器AD8629代替传统放大器AD8642的优化方案,有效降低了1/f噪声,提高了AGC电路对驱动交流电压Vac的控制精度。第叁,对硅微陀螺的检测及解调电路进行了研究,采用Cadence软件构建了现有基于分立器件的检测及解调电路的电学模型,并与硅微陀螺电学等效模型进行了系统仿真。结合仿真结果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新型接口电路替代了原有的跨阻式接口电路,提高了电路的信噪比;采用开关相敏解调替代乘法解调,在提高硅微陀螺标度因子的同时,又使得其零偏稳定性达到了乘法解调的理论精度。最后,完成了硅微陀螺测控电路的优化设计、仿真分析以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硅微陀螺驱动检测电压、驱动交流电压、零偏以及标度因子的电学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7%。并对搭载同一只硅微陀螺改进前后的测控电路进行了性能比对,实验发现,标度因子由原先的0.0057V/°/s增大至0.0302V/°/s,零偏稳定性由原先的57.1980/hr提升至7.6380/hr。(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1)

邓元策,王竹刚[9](2015)在《基于USB2.0协议的通用测控通信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遥控遥测地面接收机的测控信息和关键信道参数的实时备份、显示以及测控指令的准确发送,提出一种基于USB2.0协议的通用测控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含FPGA与CY7C68013A的接口设计、FPGA硬件电路设计,软件部分包含了USB固件程序设计和基于MFC的主机接口程序设计。在状态机的设计中,引入基于软件的中断机制处理双向数据传输,并且加入了对重要标志信号的冗余保护措施,增强了状态机的稳定性和整个系统的鲁棒性。实际应用表明,该通信接口具有传输速率超高、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5年03期)

孙媛媛,李尧,马泽伟[10](2014)在《基于USB的数字扫频仪测控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数字扫频仪测控和USB2.0接口技术,给出了扫频仪测控接口的设计方案及测控软件的主流程图,并在DSP上编程实现了扫频仪测量数据的U盘存取模块,同时在计算机上设计了扫频仪测量结果的在线显示和处理。经实验测试表明,该接口满足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4年12期)

测控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升软件测试效率与加强测试质量,考虑装备软件数据接口功能多变、任务复杂的特点,提取装备测控软件数据处理接口共性,分析测试与控制参数以及数据通信接口数据帧结构、内容与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构造数据处理接口测试模式,提出对应的测试策略。通过这种办法更科学系统地指导针对数据输入/输出接口、人机交互接口及数据文件接口测试用例的设计。将所述测试方法应用于某装备测控软件数据处理接口测试,能有效发现软件缺陷,提升装备软件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测控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纲,吴义鹏.压电结构测控系统中的电压衰减接口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9

[2].漆莲芝,周昱瑶,张谊,颜运强,陈泉根.测控软件数据接口测试与典型缺陷分析[J].测控技术.2017

[3].朱宁.基于ARM9的串行测控总线检测系统的LXI接口转换[J].自动化应用.2017

[4].周健.硅微机械陀螺抗寄生电容干扰接口电路与数字化测控电路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6

[5].任浩.1553B总线接口在综合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王杰,李志强,朱文明,汤吉波.星载测控数传一体化平台中CAN总线接口的FPGA实现[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

[7].李文俊,吴静.远程网络测控系统中通讯接口的设计与应用[J].信息通信.2015

[8].汤卫丰.硅微陀螺接口分布参数建模及测控电路优化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

[9].邓元策,王竹刚.基于USB2.0协议的通用测控通信接口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5

[10].孙媛媛,李尧,马泽伟.基于USB的数字扫频仪测控接口设计[J].电子科技.2014

标签:;  ;  ;  ;  

测控接口论文-王立纲,吴义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