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汾河太原城区段工程规划设计随感(论文文献综述)
姚月娇[1](2020)在《公园城市背景下成都悦湖滨水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公园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其出现是对我国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回应。而滨水空间对城市而言有着生态提升、休闲游憩、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公园城市相关要求的指导下进行滨水空间设计对公园城市的建设及滨水空间的发展与都有推进作用。本文以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公园城市的背景出发,在滨水空间相关设计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例验证法对滨水空间的具体设计进行探讨。其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公园城市背景下的滨水空间“四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公园城市及滨水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了公园城市公平共享、人文突出、生态优先、景色宜人、绿色发展及和谐共融的特征,探讨了滨水空间对城市经济促进、公共性提升及生态基底构建的作用。其次从公园城市特征出发,构建其指导下的滨水空间“四化”设计法。即以公园城市景色宜人特征指导下的美感设计为引领,构建与公园城市公平共享特征对应的人本化空间、与文化突出特征对应的特色化空间、与生态优先特征对应的生态化空间、与绿色发展、和谐共融特征对应的多元化空间的设计体系。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提供参考。(2)将“四化”设计方法应用到悦湖滨水空间的具体设计中。首先通过对悦湖研究区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其功能不足、景观性差、生态破坏的问题,并通过对相似滨水空间的调研分析,为悦湖“四化”空间设计提供指导。其次通过满足功能需求的场所设计、联系共享的滨水交通组织、体现人本主义的设施设计,塑造悦湖人本化空间。通过文化特质的挖掘与文化特质的具象表现,塑造悦湖特色化空间。通过活水景观、植物景观、连通水廊和海绵体系统的打造,塑造悦湖生态化空间。通过多元业态及多元活动的植入,塑造悦湖多元化空间。最终使悦湖成为能满足公园城市各项特征要求的综合性城市场所。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构建公园城市背景下滨水空间的“四化”设计法,可以丰富滨水空间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武侯区滨水空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薛威[2](2017)在《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建成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才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和精神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建成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与宝贵经验,形成了名城、街区、文保建筑的三级保护体系。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成遗产或由于对其价值认识不足而遭破坏,或由于看似“积极保护”的建设性破坏而使其价值丧失,走向文化断层与衰亡,忽视创造独特城市文化的主体——人,造成“全国古城一个样”,城镇建成遗产存续的现实日益紧迫,引起了广泛了社会舆论关注。随着国际遗产领域的理论不断成熟,对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认识日益深化与全面,遗产保护实践也逐渐从传统的建筑物质空间的保护转变到从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其他人文社科层面考察建成遗产的文化整体性、多样性以及面向发展的可持续性层面,遗产的地方性或者对遗产生成的具体语境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遗产保护关注的层面从简单提出保护方法日益走向对遗产保护背后的话语权力与利益机制层面,并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遗产管理走向可持续。本文在解读国际国内遗产理论发展脉络的前提下,剖析我国在城建建成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提出城镇建成遗产应从过度的消费叙事回归到面向生活的文化叙事中来。理解城镇建成遗产必须首先要把建成遗产置于“人时空关联”的视角,而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文社会性特征,空间多元性特征与时间演进性特征反映出城镇建成遗产即是“人时空”的关联复合体,从而建立起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基本认知理念,以此为基础,解读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与价值的评价要点以及遗产真实性存续。本文积极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人文社科知识体系如哲学对社会空间的批判性研究,人类学民族志以及文化地理学对城镇社区的地方性研究,特别是文化研究等学科理论中吸收养分,从叙事学中提炼研究框架,建立以“文本-语境”为核心的文化叙事策略。“叙事”在本文即作为一个对事物认知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也作为一种操作性策略。借鉴经典叙事学的思路把城镇建成遗产作为文本从而理解遗产文本的结构性。用经典叙事学的论述体系解读遗产文本的同时,更需要强调的是借助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语境在意义编织作用的思维方式,认识到只有在地方的语境中城镇建成遗产才有理解存在价值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看到的是只有在权力语境中探讨城镇建成遗产延续才真正成为可能,进而形成基于时-空的层积关联、人-地的互文关联、人-人的场域关联的三个层面较为全面的策略。
宋冬芳[3](2017)在《基于生态共生视野下的城市核心区空间规划与构建——以合肥高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已经逐渐的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绿色、生态的观念逐渐的被应用在城市核心空间规划中,当今社会已经完全处于一个环境大建设、大改造的时代,环境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单单只限于污染问题的解决,城市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完善等都可以被列入其中,而城市生态综合体的发展需要将各种设施加以综合,本文以合肥高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从城市规划理念、构思、布局等角度对生态共生角度下的城市核心空间规划进行了分析。
郭文婷[4](2017)在《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滨河景观设计探析 ——以晋城市圪针掌村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拥有美好自然风光的传统村镇成为了人们旅游的新兴目的地。在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河流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休闲、娱乐和观赏功能。如何对乡村滨河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发挥其天然旅游资源优势,并打造乡村良好的旅游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出发点,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借鉴其优秀的研究成果,将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出在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滨河景观设计理论。主要论述了乡村滨河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归纳了乡村滨河景观设计的方法,分析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滨河景观设计的影响,并探索了如何将乡村滨河景观与乡村产业融合。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以晋城市圪针掌村滨河景观设计为例,对其进行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乡村原有的生态景观价值,确定了圪针掌村休闲旅游型滨河景观的定位,并从功能分区、交通设计、驳岸设计、植物规划等方面对滨河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做到在旅游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和创新,完成了理论到实践的设计探讨。
周丽婵[5](2016)在《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以往自成一体的地方、区域和国家经济正在成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相互依赖的一部分。每个地方都必须与其他地方为取得经济优势而进行竞争。在全球化营造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中,重大体育赛事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城市正将重大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筹码。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体育赛事,城市马拉松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建立重大事件与城市的联系机制、城市形象营销与城市政府在空间上的联系机制以及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城市马拉松作为一项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产生正面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地方理论视角下,城市形象营销就是城市政府对空间赋予意义,“营”出城市形象并进行推“销”,城市政府的空间生产动机决定了城市形象营销中的空间意义;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包含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解说文本中的城市形象建构的规律。然后本文选取广州市为例,对2014年广州市解说文本进行详细解读。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最后得出如下三个研究结论:在全球化大宏观背景下,城市马拉松已经成为政府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主要城市马拉松直播是城市形象宣传片,其建构的城市形象趋同,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都市形象,二是强调地方性的地方形象;主流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主要表达我国政府对空间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政治利益诉求和经济利益诉求,一是政府在城市形象经营中,通过向国民传递“发展”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建构政府形象,维持执政合法性。二是政府对城市形象的企业化经营,通过向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城市供给基础,从而吸引生产要素进入城市,参与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本文最后以全球化城市发展视角,运用地方理论对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现象进行评论。基于建构城市形象实质是建构一种地方认同的观点前提,认为全球化和权力导向的趋同的城市形象无法形成地方认同。指出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赛建构的城市形象均是表达政府对城市空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其核心目标受众都是城市外部受众,针对城市内部受众的内容非常少。提出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王一飞[6](2016)在《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涉及人口最多的城镇化进程。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继续这一进程。《北京宪章》曾把20世纪的城市演变进程总结为“大发展与大破坏”,在城市的21世纪,这一进程有愈演愈烈之势。“拆老城,建新城”的传统思维影响下,大规模的城市遗产在城镇化过程中消失,城市传统风貌遭受严重破坏,城市文脉断裂,社会矛盾激化。这源自于“作为单一经济需要”,而忽视其历史、文化、景观、生态等多方面需求的片面认识。城市历史遗产是城市特色的体现,城市文化的载体,社会延续的纽带,在发展中保护城市历史遗产是当下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作为城市历史遗产中最为复杂和活跃的区域,历史街区是当前城市发展与保护矛盾的焦点。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的《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以城市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挖掘,试图结合当今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提出本土化的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历史街区规划方法。本文在充分调研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制度根源,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其概念内涵和核心理念,以此为基础结合历史街区特征提出其普遍保护思路。同时,本文进一步结合湖广会馆与东水门历史街区的规划实践,进行了历史街区的现状概况介绍,城市历史景观角度的要素关系与价值再认知,以及基于三个层次的针对空间、文化、社会问题的保护策略探索,以修正和完善当今历史街区保护制度,为具体策略及规划管理进一步的深化做出铺垫。本文的行文架构共分为七章,其中四、五、六章为核心内容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解到当前主要的学术前沿及研究不足,以此明确了研究对象与范畴。第二章重新审视了历史街区的保护历程、保护困境,探索了其制度根源,明确历史街区保护的症节及探索方向,为城市历史景观这一理论的重点解读方向提供了思路。第三章深入剖析了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内涵。首先介绍了城市历史景观的由来及定义,分析了其概念的范畴、理念、方法的多维属性。然后,以城市历史景观的定义为基础,进行了遗产本体层次、传统背景层次、当代背景层次三大层次的要素体系构建,同时提炼出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三大理念。以此为基础对历史街区重新进行了城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的再认识。第四章提出了针对历史街区的城市历史景观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三个要素层次,以历史街区客观特征为前提,结合三大理念,在历史街区特征整体关联认知和价值多样性评价基础上,形成历史街区以价值为核心的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策略,由此构建了从认知方法、评价方法到保护方法的“全面而综合”的规划思路。第五章为城市历史景观认知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实证应用研究。针对湖广会馆与东水门历史街区进行了城市角度要素关系的关联性认知,对要素的多元价值特征和价值类型进行了梳理。第六章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方法(策略)的实证应用研究。在湖广会馆与东水门历史街区的规划应用。在遗产本体层次注重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保护,提出了真实性保护策略;在传统背景层次注重基本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保护,提出整体性和多样性的保护策略;在当代背景层次注重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发展,结合动态性理念提出活态传承策略,以取得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第七章是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蒋勇军[7](2015)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赈,即以工代赈,是“工”与“赈”的矛盾统一体,是以“工”为手段,以“赈”为指归,既是消极救济,亦是积极善后。它一般是指灾害发生后,政府或民间力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灾民出工投劳,参加公共工程的兴建而获得赈济的一种自救方式。其内容囊括清除淤积、疏濬河流、开凿水渠、打造水井、修筑堤坝、兴修公路、修筑铁路、建造机场、修缮房屋、推广农事、植树造林、举办工厂、创办识字班诸项;其类型亦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覆盖水利工赈、交通工赈、房屋工赈、市政工赈、农林工赈、实业工赈等方面。它既可赈济灾民,亦可举办工程,奠定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基础,实为一举两得,不失为“授人以渔”、祛灾除荒之至善良策。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这一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论述了这一时期工赈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这一时期举办的工赈事业进行了总体评价。本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绪论部分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选题的意义,系统地回顾了工赈的研究现状,对工赈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地界定,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相关史料的搜集情况。最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以前的工赈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工赈的萌生与成长、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三个部分,基本上勾勒出国民政府以前工赈事业发展的大致轮廓,阐明了工赈作为传统的赈灾救荒举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二章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国际因素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地考察。并详细地阐述了国民政府前期工赈事业全面勃兴的表现,包括施行科层制管理体制工赈救灾组织的建立、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并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所举办的工赈事业作了简要地评价。第三章详细地论述了抗战时期、复员时期这两个时期我国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首先,运用生态史观、现代化史观从宏观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我国工赈事业曲折发展的表现,一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在曲折中前行。最后,运用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对抗战后我国工赈事业走向全面兴盛作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并对其历史作用作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介。第四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大致流程,其程序虽琐碎繁杂,但有规律可循、有迹可觅。其运作流程具体包括准备、施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囊括成立工赈管理机构、审批工赈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制订征地拆迁制度、拟定工赈计划和开展招标承包业务;工赈的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前准备和工赈计划的实施;工赈的验收阶段包括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进行工程验收及整理工赈档案资料三个方面。第五章从“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个层面详细地论述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的大致情况,并分门别类地对这两个层面的管理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首先,从“人”的管理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进行了探究,从工作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其次,从“物”的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进行了全面地考察,从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物料管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第六章综合运用各种史观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进行总体评价。首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特点;其次,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这一时期制约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余论部分在综合考察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历史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人事管理、关系处理、依托条件四个方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为后人提供殷鉴。
申思[8](2014)在《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 ——以太原汾河为例》文中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依赖于环境而存在的,但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之际的中国,环境却正在被城市化进程日益侵蚀着。人们逐渐遗忘了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高楼鳞次栉比,强烈冲击着本土文化,千城一面、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都接踵而来,能否使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失去“自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园是城市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它是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浓缩,人们通过在公园中驻足、游赏,去感悟这个城市的内在精神、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从而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如何很好的把城市地域文化和公园景观结合起来,是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园设计进行探讨,阐述地域文化、城市公园的相关概念,并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试图找出在景观设计中表达地域特征的方法,在以上理论支撑下,以太原的汾河公园为例,主要从地域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历史因素两个层面,探讨景观地域性表达的设计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探讨分析,对找到把地域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的方法有所帮助。
罗攀攀[9](2014)在《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规划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河流生态功能下降已经成为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典型性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河流生态功能发挥的内在机制,指出保护和维持河流的关键生态要素的健康是河流生态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而河流生态的健康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复杂问题,单纯对河道进行工程治理、生态修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而空间开发建设通过改变河流的水循环过程、破坏水系结构,影响了河流生态功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将空间规划介入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研究中,建立河流生态功能发挥对空间规划的内在约束,提出空间规划应从水域、陆域、边缘区三个重要的空间维度进行着手,结合现有的规划技术体系制定相应的空间规划策略,为河流的生态保护以及河流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文章首先对河流生态功能、空间规划等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其次通过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得出维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关键生态要素,对这些生态要素进行保护和恢复即是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重点内容。围绕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研究,从河流生态治理、河流生态规划的空间方法、土地利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肯定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不足。第三章通过分析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困境,认识由于影响河流生态的要素主要集中在河道以外的空间,仅针对河道的规划实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流面临的问题。文章指出空间规划介入河流生态功能的保护与恢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规划的任务是保护河流生态要素、减弱开发建设对河流产生的干扰,规划应对措施主要是从整体空间的优化、边缘区的建设、水域空间的保护三方面着手,建构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开发管控三个层次的规划技术体系。第四第五章分别从流域、城市两个空间范畴出发,探讨了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规划方法。流域层面应对与河流生态相关的生态要素进行保护,包括生态斑块和跳板,通过对水系网络的恢复、以廊道绿网串联生态斑块和节点空间,构建以水系结构为骨架的生态格局,并对城镇建设提出建设指引等内容;城市层面主要任务是对城市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保护河流关键的水文循环空间,提出以水系与生态基础设施结合构筑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滨水区生态规划、水域空间规划的措施;规划控制主要围绕线性空间的保护以及用地控制上,而用地控制重点是在原有控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如何减少不透水地面的相关指标。第六部分是以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流溪河沿线岸线控制性规划》为例,研究了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河流沿线用地规划方法的具体应用。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及展望。
白佩芳[10](2014)在《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社会有两种现状:1)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重物质轻文化;2)唯物主义思想彻底泛滥,信仰危机,为了个人利益毫无顾忌,道德缺失。面对以上这些状况,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以村落信仰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探索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环境设计观。文化空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中的空间是指民间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活动所对应的地域,同时也涉及相应的具有周期特点的时间,还涉及人们的一些规律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文化空间的研究在关注相关民间建筑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各类群体聚会和活动。本文所研究的信仰文化空间就是指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文化空间,包括信仰活动的时间、事件、空间等。山西为南北狭长地形,晋南是华夏文明的开创和发展的活动中心,传统农耕文化深厚,属于中原文化圈,晋北受游牧、狩猎习俗影响较大,属于北方文化圈,而晋中为两种文化冲突碰撞、交界推移地区,而且由于商业文明的发展,更增加了晋中地区信仰文化空间的多元性和融合性。论文从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晋中地区35个村落(附录1),收集整理了村落中信仰文化空间的形制、尺度等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针对其特点、演变,及其与晋中村落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展开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设计提供了依据。论文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并对信仰文化空间的基础理论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3、4、5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进行了分类,并对它们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传统村落场所环境与信仰文化空间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影响晋中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发展演变的社会结构与制度环境的研究,为今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三种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保护模式。第三部分,包括第6章,通过以上章节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总结出如何形成有活力的、有故事的场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新农村建设中空间设计的几点启示,并归纳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展望。论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尝试:a)研究的视角上,选取了信仰文化空间这种特殊的村落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将信仰文化和村落空间也就是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弥补了各学科的不足;地域选定为晋中,就目前所知文献中鲜有晋中地区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b)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布局分析,总结出传统村落中信仰文化空间的五级层次关系;c)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类型、形态特征及其保护传承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二者整体性保护的高度总结出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价值参考体系,提出三种信仰文化空间保护和发展模式。d)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信仰文化空间的布局分析和对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审视,提出从理性的面向对象的现代规划回归情节关联的面向关系的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理念。
二、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汾河太原城区段工程规划设计随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汾河太原城区段工程规划设计随感(论文提纲范文)
(1)公园城市背景下成都悦湖滨水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
1.1.2 滨水空间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场所 |
1.1.3 滨水空间设计是其发挥功能的必须手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公园城市研究综述 |
1.3.2 滨水空间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逻辑分析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1.4.5 实例验证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园城市 |
2.1.2 滨水空间 |
2.1.3 滨水空间设计 |
2.2 滨水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人本主义理论 |
2.2.2 文脉主义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市美学理论 |
第3章 公园城市背景下滨水空间“四化”设计方法 |
3.1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滨水空间设计原则 |
3.1.1 生态先行原则 |
3.1.2 整体多元原则 |
3.1.3 公共开放原则 |
3.1.4 地域特色原则 |
3.2 公园城市背景下滨水空间“四化”设计法的导出 |
3.3 人本化滨水空间设计 |
3.3.1 场所塑造——满足公众需求的场所塑造 |
3.3.2 便捷交通——亲水共享的滨水交通组织 |
3.3.3 人本设施——体现人本主义的设施打造 |
3.4 特色化滨水空间设计 |
3.4.1 文化挖掘——探寻空间文化特质 |
3.4.2 特质表达——具象表达文化特质 |
3.5 生态化滨水空间设计 |
3.5.1 活水景观——打造可观性强的活水景观 |
3.5.2 植物景观——功能与美感兼顾的植物景观 |
3.5.3 连通水廊——塑造生态连通的水系统 |
3.5.4 海绵体——构建渗透性强的海绵体系统 |
3.6 多元化滨水空间设计 |
3.6.1 多元业态——拓展多元绿色业态 |
3.6.2 多元活动——丰富文体活动类型 |
第4章 悦湖现状概况及调查 |
4.1 现状分析 |
4.1.1 地理区位 |
4.1.2 现状用地 |
4.1.3 地形条件 |
4.1.4 周边功能规划 |
4.1.5 规划交通概况 |
4.2 生态分析 |
4.2.1 水文概况 |
4.2.2 现状水体 |
4.2.3 现状植被 |
4.3 文化分析 |
4.3.1 蜀水文化 |
4.3.2 诸葛文化 |
4.3.3 科技文化 |
4.4 现状问题归纳 |
4.4.1 功能不足 |
4.4.2 景观性差 |
4.4.3 生态破坏 |
4.5 滨水空间调查分析 |
4.5.1 问卷调查目的及方法 |
4.5.2 调查结果分析 |
4.5.3 调查结果对设计研究的指导 |
第5章 悦湖滨水空间设计 |
5.1 悦湖空间总体设计 |
5.1.1 设计目标 |
5.1.2 空间结构 |
5.2 悦湖人本化空间设计 |
5.2.1 满足公众需求的场所塑造 |
5.2.2 联系共享的滨水交通组织 |
5.2.3 体现人本主义的设施设计 |
5.3 悦湖特色化空间设计 |
5.3.1 探寻空间文化特质 |
5.3.2 具象表达文化特质 |
5.4 悦湖生态化空间设计 |
5.4.1 打造可观性强的活水景观 |
5.4.2 功能与美感兼顾的植物景观 |
5.4.3 塑造生态连通的水系统 |
5.4.4 构建自我循环的海绵体 |
5.5 悦湖多元化空间设计 |
5.5.1 拓展多元绿色业态 |
5.5.2 丰富文体活动类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成都市滨水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2)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论“叙”: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绪论 |
1.1 建成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与挑战 |
1.1.1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严峻 |
1.1.2 建成环境“利用”产生的问题更加突出 |
1.1.3 近年来国内城镇建成环境保护理论仍存在不足 |
1.2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时代背景 |
1.2.1 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内涵深化 |
1.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成环境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镇建成遗产 |
1.3.2 文化 |
1.3.3 叙事 |
1.3.4 文化叙事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文化研究理论研究综述 |
1.5.2 叙事学理论研究综述 |
1.5.3 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
1.5.4 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与空间叙事理论 |
1.5.5 城镇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
1.5.6 相关研究启示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异“叙”: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批判 |
2.1 国际城镇建成遗产话语的叙事流变 |
2.1.1 1970年代以前的精英化叙事 |
2.1.2 1970-90年代初期的功能化叙事 |
2.1.3 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环境化叙事 |
2.1.4 近二十年建成遗产的文化化叙事 |
2.2 空间的衰败——消极保护导致城镇建成遗产的凋敝 |
2.3 拟像的市场——建成遗产经营过度商业化 |
2.3.1 街区发展失衡 |
2.3.2 生态环境破坏 |
2.3.3 拟像的超真实 |
2.4 复制的空间——空间生产的遗产空间标准化 |
2.4.1 建设导致的破坏 |
2.4.2 空间的复制生产 |
2.4.3 景观的制造手段 |
2.5 置换的主体——资本介入的遗产空间绅士化 |
2.5.1 绅士化的发生机制 |
2.5.2 资本与权力的共谋 |
2.5.3 绅士化的社会影响 |
2.6 消费的叙事——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异化 |
2.6.1 消费的狂欢 |
2.6.2 日常的异化 |
2.7 本章小结 |
3 理“叙”:基于“人时空”关联的遗产文化叙事 |
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时空”关联 |
3.1.1 城镇建成遗产是“人时空”复合体 |
3.1.2 建成遗产保护需要“人时空”关联 |
3.2 回归文化叙事:建立遗产“人时空”关联 |
3.2.1 传统物质空间规划的理论缺陷 |
3.2.2 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思想引入 |
3.2.3 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理念 |
3.3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价值存续 |
3.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
3.3.2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评估 |
3.3.3 建成遗产价值真实性存续 |
3.4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线索 |
3.4.1 建成遗产的多重关联线索 |
3.4.2 时间线索 |
3.4.3 空间线索 |
3.4.4 人文社会线索 |
3.4.5 当代发展线索 |
3.5 本章小结 |
4 解“叙”:时空层积的文本结构叙事策略 |
4.1 遗产文本的结构性叙事逻辑 |
4.1.1 线性叙事的结构局限 |
4.1.2 从简单线性到复杂结构叙事 |
4.1.3 时空层积关联的复杂叙事路径 |
4.2 遗产文本的结构叙事内涵 |
4.2.1 叙事主题:单一主题和意蕴层积 |
4.2.2 叙事内容:宏大仪式和日常事象 |
4.2.3 叙事层次:表层描述和深度描绘 |
4.2.4 叙事语境:去语境化和语境回归 |
4.3“层积机制”的时间结构 |
4.3.1 历时共时的空间状态 |
4.3.2 层积结构的演化特征 |
4.3.3 时间次序的叙事表现 |
4.4“叙事语法”的文本结构 |
4.4.1 遗产叙事的语汇构成 |
4.4.2 文本组织的结构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5 存“叙”:时空互文的地方语境叙事策略 |
5.1 地方语境:全球化下地方性叙事困境 |
5.1.1 全球化与认同危机 |
5.1.2 地方语境的必要性 |
5.2 地方认同:时空互文的人地关系回归 |
5.2.1 地方的时空互文特征 |
5.2.2 地方互文的认同价值 |
5.2.3 回归生活的地方语境 |
5.3 地方营造:社区存续的日常生活叙事 |
5.3.1 营造目标:日常生活共同体为目标 |
5.3.2 营造观念:包容性为观念 |
5.3.3 营造手段:微更新为手段 |
5.3.4 营造依据:综合性地方知识为叙事依托 |
5.4 地方复兴:协同城镇发展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
5.4.1 宏观层面——以“生活织补”为核心的空间叙事 |
5.4.2 中观层面——以“生活逻辑“为核心的景观叙事 |
5.4.3 微观层面——以“生活情境”为核心的场所叙事 |
5.5 本章结论 |
6 延“叙”:时空场域的权力语境叙事策略 |
6.1 权力语境的遗产时空场域 |
6.1.1 时空场域的权力关联 |
6.1.2 遗产的权力话语叙事 |
6.1.3 权力叙事的话语主体 |
6.2 权力话语的表征:强弱空间生产 |
6.2.1 强势话语下的“强”空间生产 |
6.2.2 建成遗产空间生产的正义危机 |
6.2.3“非正规”空间生产:强弱话语冲突 |
6.3 权力失范的根源:产权制度失灵 |
6.3.1 产权制度:刻画人-人权力关系的工具 |
6.3.2 产权制度与建成遗产更新关系 |
6.3.3 建成遗产更新的产权制度失灵 |
6.4 权力保障的核心:产权结构优化 |
6.4.1 产权配置多元化 |
6.4.2 产权治理空间化 |
6.4.3 权力主体协作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的创新 |
7.1.1 认知的整合创新 |
7.1.2 策略的集成创新 |
7.2 不足之处 |
7.2.1 相关学科融贯的深度仍需进一步深化 |
7.2.2 文化叙事基础研究需不断扩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博士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类别 |
B. 学业经历 |
(3)基于生态共生视野下的城市核心区空间规划与构建——以合肥高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2 城市核心区空间规划建设思路 |
2.1 总体规划思路 |
2.2 规划理论支撑 |
2.2.1 生态规划, 构建EOD发展模式 |
2.2.2 带状组团, 西向跨越发展 |
2.2.3 高效便捷、“网络秩序”、“公交导向” |
2.2.4 西部“水”战略 |
2.3 概念规划 |
2.3.1 结构布局规划 |
2.3.2 生态系统规划 |
2.3.3 交通系统规划 |
2.4 核心城区生态规划 |
3 结论 |
(4)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滨河景观设计探析 ——以晋城市圪针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 我国乡村河道的概况 |
2.1 乡村河道的概念 |
2.2 我国乡村河道的分类 |
2.2.1 自然生态型 |
2.2.2 水利工程型 |
2.2.3 休闲旅游型 |
2.3 我国乡村河道的现状 |
2.3.1 功能多样性 |
2.3.2 结构多样性 |
2.3.3 水环境问题多样性 |
3 乡村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研究 |
3.1 乡村滨河景观的概念 |
3.1.1 滨河景观 |
3.1.2 乡村滨河景观 |
3.2 乡村滨河景观的构成要素 |
3.2.1 自然要素 |
3.2.2 文化要素 |
3.2.3 经济要素 |
3.2.4 社会要素 |
3.3 乡村滨河景观设计的特点 |
4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滨河景观的影响 |
4.1 乡村旅游的发展概述 |
4.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4.1.2 乡村旅游的兴起 |
4.1.3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
4.2 乡村旅游对乡村滨河景观的影响 |
4.2.1.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
4.2.2 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
4.2.3 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4.3 乡村旅游背景下滨河景观的优化策略 |
4.3.1 开发适度,保护生态环境 |
4.3.2 因地制宜,凸显乡土特色 |
4.3.3 以人为本,满足行为需求 |
5 乡村旅旅游背景下景观与产业的融合 |
5.1 乡村滨河景观设计与农业的融合 |
5.1.1 与生态农业的融合 |
5.1.2 与休闲农业的融合 |
5.1.3 与创意农业的融合 |
5.2 乡村滨河景观设计与绿色旅游业的融合 |
5.2.1 与绿色景区的融合 |
5.2.2 与绿色经营的融合 |
5.2.3 与绿色交通的融合 |
6 乡村旅游背景下乡村滨河景观设计的方法 |
6.1 规划布局 |
6.1.1 定位 |
6.1.2 规划 |
6.1.3 平面布局 |
6.2 驳岸设计 |
6.2.1 斜坡驳岸 |
6.2.2 垂直驳岸 |
6.2.3 垂直木栈道驳岸 |
6.3 道路系统设计 |
6.3.1 机动车交通设计 |
6.3.2 非机动车道设计 |
6.3.3 静态交通设计 |
6.3.4 步道交通设计 |
6.3.5 水上交通设计 |
6.4 景观建筑设计 |
6.4.1 商业服务建筑 |
6.4.2 交通建筑 |
6.4.3 园林建筑 |
6.4.4 管理建筑 |
6.4.5 公共服务建筑 |
6.5 植物配置 |
6.5.1 植物空间设计布局 |
6.5.2 不同场景的植物设计 |
6.6 配套设施及景观小品设计 |
6.6.1 配套设施 |
6.6.2 景观小品 |
6.7 铺装设计 |
6.7.1 人性化考虑 |
6.7.2 图案设计 |
6.7.3 材质选择 |
7 实践研究一晋城市泽州县圪针掌村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
7.1 项目现状分析 |
7.1.1 自然条件 |
7.1.2 社会经济条件 |
7.2 前期研究与分析 |
7.2.1 规划依据 |
7.2.2 发展前景分析 |
7.2.3 项目SWOT分析 |
7.3 规划思路 |
7.3.1 项目设计理念 |
7.3.2 项目设计定位 |
7.4 项目规划设计 |
7.4.1 总体布局 |
7.4.2 功能分区规划 |
7.4.3 道路系统设计 |
7.4.4 驳岸设计 |
7.4.5 植物规划及主要节点设计 |
7.4.6 服务及配套设施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5)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促使地方政府重视城市营销 |
1.1.2. 政府利用重大赛事提升城市竞争力 |
1.1.3. 国内各地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发展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2. 第二章理论综述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
2.1.1.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2. 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3.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4. 小结 |
2.2. 城市马拉松赛事特点 |
2.2.1. 马拉松赛事起源 |
2.2.2. 马拉松赛事分类 |
2.2.3. 城市马拉松赛事线路划定要求 |
2.2.4. 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特点 |
2.2.5. 小结 |
2.3.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综述 |
2.3.1. 城市形象的理论基础 |
2.3.2. 城市形象与城市马拉松的联合研究 |
2.3.3. 城市营销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营销 |
2.3.4. 城市形象营销的工具 |
2.3.5.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小结 |
2.4.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框架 |
2.4.1. 研究对象界定 |
2.4.2. 研究资料来源 |
2.4.3. 研究整体框架 |
3. 第三章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3.1. 解说文本的解构 |
3.1.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
3.1.2. 解说文本的叙事结构 |
3.1.3. 解说文本的叙事方式 |
3.1.4.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
3.2. 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3.2.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
3.2.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
3.3. 本章小结 |
4. 第四章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4.1.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简介 |
4.2.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解构 |
4.2.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
4.2.2.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
4.3.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
4.3.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
4.3.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
5.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想象的城市不能形成地方认同 |
5.2.2. 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
5.3. 不足之处及研究发展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7.1. 城市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统计 |
7.1.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线路途经功能空间 |
7.1.4.2015丹东鸭绿江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5.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6.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7.2014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8.2014北京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9.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0.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1.2014杭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2.2014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1.13.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
7.2. 解说文本 |
7.2.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4.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5.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6.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7.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7.2.8.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
8. 致谢 |
附件 |
(6)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聚焦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2.1 背景概念:遗产、文化遗产与城市遗产 |
1.2.2 研究对象:历史街区 |
1.2.3 理论视角:城市历史景观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概述 |
2.1 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探索阶段:概念提出与制度初立 |
2.1.2 初步发展阶段:市场主导与多元尝试 |
2.1.3 全面深入阶段:兼容并包与规范提升 |
2.2 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实困境 |
2.2.1 社会网络断裂 |
2.2.2 传统文化没落 |
2.2.3 空间特色丧失 |
2.3 历史街区保护困境的制度根源 |
2.3.1 重物质环境,轻社会文化 |
2.3.2 重保护结果,轻逻辑依据 |
2.3.3 重静态保护,轻有机更新 |
2.4 小结 |
3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
3.1 城市历史景观概述 |
3.1.1 城市历史景观的由来 |
3.1.2 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 |
3.1.3 《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与相关保护文件比较 |
3.2 城市历史景观的要素类型及构成 |
3.2.1 遗产本体层次 |
3.2.2 传统背景层次 |
3.2.3 当代背景层次 |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 |
3.3.1 整体性理念:从历史保护到城市保护 |
3.3.2 多样性理念:从“突出的普遍价值”到多样性价值 |
3.3.3 动态性理念:从“特定历史时期”到历史层积 |
3.4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街区再认识 |
3.4.1 历史街区的城市性特征 |
3.4.2 历史街区的多元性特征 |
3.4.3 历史街区的动态性特征 |
3.5 小结 |
4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街区保护思路 |
4.1 保护框架:基于多元价值的关联性活态传承 |
4.1.1 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案例借鉴 |
4.1.2 历史街区的总体保护框架构建 |
4.2 认知方法:以要素整体关联认知为基础 |
4.2.1 历史街区的关联认知维度 |
4.2.2 时间关系认知 |
4.2.3 空间关系认知 |
4.2.4 社会文化关系认知 |
4.2.5 当代关系认知 |
4.3 评价方法:以多元价值评估为依据 |
4.3.1 历史街区的价值构成及特征 |
4.3.2 遗产价值的评价指标 |
4.3.3 遗产价值的评价要点 |
4.4 保护方法:基于历史街区价值特征的保护与发展平衡为手段 |
4.4.1 基于遗产本体层次的真实性保护 |
4.4.2 基于传统背景层次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保护 |
4.4.3 基于当代背景层次的活态传承 |
4.5 小结 |
5 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街区的要素关联认知及价值评价 |
5.1 区位及概况 |
5.2 街区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
5.2.1 街区总体现状调查 |
5.2.2 街区建筑调查分析 |
5.2.3 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
5.3 街区要素整体关联性认知 |
5.3.1 时间关系:五大时期,明清中兴 |
5.3.2 文化关系:四大文化,多元交织 |
5.3.3 社会关系:移民社会,会馆凝聚 |
5.3.4 当代关系:当代遗珠,尚待转型 |
5.4 街区要素多元价值评价 |
5.4.1 遗产本体要素特征及价值重要性评价 |
5.4.2 传统背景要素特征及价值重要性评价 |
5.4.3 当代背景要素对遗产价值脆弱性的影响评价 |
5.4.4 街区多样价值类型的载体梳理 |
5.5 小结 |
6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策略 |
6.1 基于遗产本体层次的真实性保护 |
6.1.1 基本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保存和修复 |
6.1.2 遗产本体要素的环境控制 |
6.2 基于传统背景层次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保护 |
6.2.1 空间策略:区域要素关联 |
6.2.2 文化策略:文化生态构建 |
6.2.3 社会策略:社会网络延续 |
6.2.4 规划管理:精细化的要素控制 |
6.3 基于当代背景层次的活态传承 |
6.3.1 基于城市发展的综合定位 |
6.3.2 空间策略:基于生活功能的空间营造 |
6.3.3 文化策略:基于契合传统的文脉融合 |
6.3.4 社会策略:基于分类准入的社会更新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及创新性 |
7.1.1 主要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 |
(7)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文献资料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工赈的萌芽与成长 |
一、清代以前工赈的出现与推行 |
二、清代前中期工赈事业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 |
一、近代新型工赈观的形成 |
二、工赈管理趋向近代化 |
三、工赈筹资渠道趋向多元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 |
一、工赈管理体系日益近代化 |
二、工赈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
三、民间工赈事业蓬勃发展 |
四、官办工赈事业缓慢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上)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四、思想因素 |
五、国际因素 |
第二节 抗战前工赈事业的蓬勃兴起(1927-1937) |
一、设立科层制工赈管理组织 |
二、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 |
三、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 |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下) |
第三节 抗战中工赈事业的曲折发展(1937-1945) |
一、科学设置工赈管理机构 |
二、继续大力举办各类工赈 |
三、工赈活动开展有所掣肘 |
第四节 抗战后工赈事业的迅猛发展(1945-1949) |
一、兴修水利工赈工程 |
二、实施交通工赈工程 |
三、推行房屋工赈工程 |
四、举办市政工赈工程 |
五、推广农林工赈工程 |
六、兴办复业工赈工程 |
第二、三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 |
第一节、工赈工程的准备 |
一、成立工赈管理机构 |
二、审批工赈项目 |
三、进行实地勘察 |
四、制订征地拆迁制度 |
五、制定工赈计划 |
六、开展招标承包业务 |
第二节、工赈工程的施工 |
一、施工前的准备 |
二、工赈工程的施工 |
第三节 工赈工程的验收 |
一、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 |
二、进行工程验收 |
三、整理工赈档案资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人”的管理 |
一、工作管理 |
二、生活管理 |
三、卫生管理 |
四、教育管理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物”的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资金管理 |
三、物料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工程的主要特点 |
一、分布不平衡 |
二、类型多样 |
三、以政府主导为主 |
四、合办色彩浓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绩效分析 |
一、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的主要成效 |
二、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工赈成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 |
一、政治影响 |
二、经济影响 |
三、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余论: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 ——以太原汾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一章 地域文化、城市公园概念 |
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1.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1.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
1.2 城市公园的概念 |
1.2.1 城市公园的概念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城市公园地域性特色的表达 |
2.1 借鉴历史形式,保留历史痕迹 |
2.2 再现历史题材 |
2.3 隐喻场所精神 |
2.4 象征表达地域文化内涵 |
第三章 太原汾河公园景观设计 |
3.1 背景概况 |
3.2 地域文化分析 |
3.2.1 自然环境因素 |
3.2.2 人文历史因素 |
3.3 汾河公园规划构思 |
3.4 景观地域特色分析 |
第四章 毕业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及区位特征 |
4.2 规划目标 |
4.2.1 创造标志性高品质的城市公园 |
4.2.2 传统文化与现在城市精神的结合 |
4.2.3 文化、生态、休闲、体验 |
4.3 规划构思 |
4.3.1 地域文化的体现 |
4.3.2 功能分区的联系 |
4.4 规划结构 |
4.5 地域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淡水资源危机 |
1.1.2 河流生态环境恶化 |
1.1.3 城市水生态战略的开展 |
1.1.4 空间规划的生态化转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辨析 |
1.3.1 河流生态功能 |
1.3.2 空间规划 |
1.3.3 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规划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维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关键生态要素 |
2.1.1 维持河流自然生态功能的生态要素 |
2.1.2 维持河流衍生功能的生态要素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实践 |
2.2.1 河流生态治理的研究综述 |
2.2.2 空间规划对河流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
2.2.3 土地利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
2.2.4 河流的生态修复实践 |
2.3 小结 |
2.3.1 基本判断 |
2.3.2 研究的不足 |
3 河流生态功能保护、恢复与空间规划的关系解析 |
3.1 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困境 |
3.1.1 多元污染并存 |
3.1.2 高强度的河流开发 |
3.1.3 涉水规划均集中在河道尺度 |
3.2 空间规划介入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必要性 |
3.2.1 对空间开发建设进行引导 |
3.2.2 空间规划特性:水陆两栖 |
3.3 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对空间规划的内在约束 |
3.3.1 以流域为区域规划的范围 |
3.3.2 保护河流的自然生命特征 |
3.3.3 保护河流的水文过程 |
3.4 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规划应对 |
3.4.1 规划应对的三个空间范畴 |
3.4.2 多层次的规划应对 |
3.5 小结 |
4 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流域空间规划 |
4.1 流域生态格局的构建策略 |
4.1.1 流域生态格局的构建方法 |
4.1.2 流域生态格局的模式 |
4.2 河流水系网络的恢复 |
4.2.1 河流水系结构的恢复 |
4.2.2 关键生态节点的保护 |
4.2.3 河岸植被带的修复 |
4.3 蓝道绿网系统的建设策略 |
4.3.1 蓝道的建设策略 |
4.3.2 节点空间的建设策略 |
4.4 流域内城镇建设指引 |
4.4.1 强化水资源对城镇发展的约束 |
4.4.2 流域城镇协调发展 |
4.4.3 流域空间管制规划 |
4.5 小结 |
5 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城市空间规划 |
5.1 城市空间规划对策 |
5.1.1 调整城市空间规划策略 |
5.1.2 建立遵循水文循环的用地布局结构 |
5.1.3 建成区空间的生态恢复 |
5.2 水域空间规划对策 |
5.2.1 保护河流水系的空间规划对策 |
5.2.2 保护河流生态敏感区 |
5.2.3 城市河道的的空间规划策略 |
5.2.4 驳岸的空间规划策略 |
5.3 城市滨水区空间规划 |
5.3.1 城市滨水绿带的规划 |
5.3.2 滨水区用地的空间布局 |
5.4 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规划控制 |
5.4.1 河流沿线线性空间的控制 |
5.4.2 城市用地的规划控制 |
5.5 小结 |
6 应用研究:流溪河沿线岸线控制性规划 |
6.1 项目概况及规划思路 |
6.1.1 现状概况 |
6.1.2 规划思路 |
6.2 总体规划与引导 |
6.2.1 流域生态格局的构建 |
6.2.2 河流沿线用地规划结构 |
6.2.3 河流沿线功能区划 |
6.3 河流沿线用地规划控制 |
6.3.1 河流沿线用地的控制体系 |
6.3.2 生态保护与建设指引 |
6.3.3 地块控制 |
6.4 规划建设实施指引 |
6.4.1 分期规划实施阶段指引 |
6.4.2 近期行动计划 |
6.5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村落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 |
1.2.3 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 |
1.4.1 相关理论基础 |
1.4.2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1.6 研究的过程 |
2 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概述 |
2.1 几个概念 |
2.1.1 传统 |
2.1.2 村落 |
2.1.3 信仰、迷信和宗教 |
2.1.4 文化的释义:理解村落文化空间的起点 |
2.1.5 空间与场所 |
2.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 |
2.1.7 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间最直接的纽带 |
2.2 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构成框架 |
2.2.1 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概念 |
2.2.2 基础要素:人,时间,事件,空间 |
2.2.3 文化景观:魅力要素 |
2.2.4 文化氛围(文化场):孵化要素 |
2.2.5 文化场所:活力要素 |
2.2.6 文化制度与政策:保障要素 |
3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类型与分析 |
3.1 晋文化的构成与发展 |
3.2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类别 |
3.2.1 据信仰的对象分类 |
3.2.2 据信仰的具体表现形式分类 |
3.2.3 据信仰的目的性分类 |
3.2.4 据信仰的场所分类 |
3.2.5 据信仰的时间分类 |
3.3 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分析 |
3.3.1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符号学阐释 |
3.3.2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意义分析 |
3.3.3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特点分析 |
3.3.4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层级分析 |
3.3.5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流变分析 |
4 晋中传统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
4.1 晋中传统村落概述 |
4.1.1 晋中传统村落的人文地理环境 |
4.1.2 晋中传统村落的物态环境 |
4.1.3 晋中传统村落的功能类型 |
4.1.4 晋中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 |
4.1.5 晋中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 |
4.2 晋中传统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典型案例分析 |
4.2.1 山地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
4.2.2 组团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
4.2.3 带状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
4.3 信仰文化空间——晋中传统村落场所的标识 |
4.3.1 地理位置上是村落和院落民居的核心 |
4.3.2 人文景观环境上是村落的特质 |
4.3.3 传统村落文化和精神上的主导 |
4.3.4 工艺和形制上代表了村落水平的至高级 |
4.3.5 聚落结构和社会(宗族)结构、村落结构的重要组成 |
4.3.6 属于农村民俗文化活动领域,是村落生活方式的重要成份 |
5 促进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保护传承途径的探索 |
5.1 提出保护的社会依据 |
5.1.1 外部依据:制度的变迁 |
5.1.2 内部依据:大众化的需要 |
5.2 促进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外力整合途径 |
5.2.1 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制度 |
5.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国策 |
5.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 |
5.2.4 信仰文化空间的价值参考体系 |
5.2.5 文化空间的动态演变与文化功能的合理转换 |
5.2.6 人和资金 |
5.3 保护传承中应注意的问题 |
5.3.1 过度商业化 |
5.3.2 情境性 |
5.3.3 文化创新 |
5.3.4 客观对待 |
5.4 保护传承的三种模式 |
5.4.1 保护的模式 |
5.4.2 发掘的模式 |
5.4.3 引进的模式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图片来源及出处 |
附录一 部分晋中地区村落的庙宇调研成果汇总 |
四、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汾河太原城区段工程规划设计随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园城市背景下成都悦湖滨水空间设计研究[D]. 姚月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D]. 薛威. 重庆大学, 2017(12)
- [3]基于生态共生视野下的城市核心区空间规划与构建——以合肥高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J]. 宋冬芳. 低碳世界, 2017(17)
- [4]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滨河景观设计探析 ——以晋城市圪针掌村为例[D]. 郭文婷.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5]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D]. 周丽婵.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D]. 王一飞. 重庆大学, 2016(03)
- [7]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D]. 蒋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8]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 ——以太原汾河为例[D]. 申思. 苏州大学, 2014(10)
- [9]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规划对策研究[D]. 罗攀攀. 重庆大学, 2014(01)
- [10]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 白佩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