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艺论文_李霞,钟东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战文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艺,抗日战争,惠州,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赣州,黄河大合唱。

抗战文艺论文文献综述

李霞,钟东林[1](2019)在《赣州抗战文艺成就的探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赣州抗战文艺运动空前繁荣。以戏剧、文学和美术等为主要传播形式的赣州抗战文艺,不仅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抗战文化发展、丰富全国抗战文化宝库和创作有文化自信的文艺作品等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9年17期)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2](2019)在《惠州抗战文艺谱写气壮山河之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刚刚过去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站在74年后的时间刻度上回望过去,让我们表达对抗日英烈的敬仰与缅怀。自1937年9月用飞机轰炸惠州,到1945年8月投降,日军在惠州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四度沦陷,四度收复,惠州军民的抗战,艰难困苦(本文来源于《惠州日报》期刊2019-09-15)

黄德林[3](2019)在《张光年抗战文艺思想及其时代映射》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光年,笔名光未然,湖北老河口人,《黄河大合唱》歌词作者。作为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的见证者、中华民族奋勇开拓时代的守卫者、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代的捍卫者,张光年在国难危亡时期创作的大量抗日救亡歌曲与诗词,极大地促进了抗战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五月的鲜花》《黄河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06)

崔水莲[4](2019)在《抗战文艺的“大众化”建构过程——以晋察冀边区为例(1937—1945)》一文中研究指出几乎所有文艺创作的转换与变迁都与战争相辅相成,晋察冀边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亦是如此。抗战期间,边区的共产党与工农兵、革命文艺与民间文艺等发生了紧密互动性关联,随着边区军事斗争、民主政权和经济建设地不断发展,抗战文艺也由兴起、发展,开始走向成熟与繁荣,最终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大众化的人民文化艺术道路。(本文来源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毕孟森[5](2019)在《抗战文艺的现实主义论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新文学自诞生之日,就与现代历史发展紧密相联。尤其在全面抗战时期,全中国都被卷入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代漩涡,抗战文艺承载着民族的荣辱,势必在整个抗战进程中得到体现。在此过程中,现实主义因其本身所特有的功能作用和显效价值,成为了整个抗战文艺实践的主流倾向。首先,作为时代的主题,抗战的爆发使文艺活动与民族战争的总体进程密切关联。抗战初期,“现实主义”更多地是指一种“言必抗战”的题材选择,在创作上主要表现为对抗战的直接书写和正面表达,并因此展开了对“与抗战无关”论和“暴露与讽刺”问题的讨论,双方互为补充,共同丰富着抗战时期的现实主义文艺实践,体现出现实主义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次,作为对抗战现实的认知和理解,文学形式在现实主义作家手中被赋予了重大的功能意味。尽管在具体实现途径上有所差别,但出于为抗战服务的功能需要,有关文学形式的探讨自始至终都蕴含着大众化与民族化的逻辑思路,并对此后的现实主义创作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最后,从文艺创作方法来看,随着文坛讨论的深入发展,现实主义成为那个时期响应时代要求和反映社会需要的创作方法论,并在理论上显现出成为文艺主导方向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胡风进行了总结性的探讨并提出“主观战斗说”,影响着“七月派”作家的创作活动,在抗战胜利后依旧引发了持续的讨论。现实主义在抗战文艺中具有错综复杂的形态表现,虽然表面上看似集中统一,但背后却蕴含了多元繁复的理论交锋,而这也成为研究现实主义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围绕抗战文艺中的几个焦点论争,拓宽研究视野,重新审视那个阶段现实主义倾向的内部运作与话语建构,不仅能够深化对于抗战文艺的研究,而且对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5-16)

邓宇航[6](2019)在《时代浪花——《南宁民国日报》副刊的抗战文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八桂大地彼时"最完备的报纸"1,《南宁民国日报》的副刊《浪花》在大后方的广西积极宣传抗日,其副刊编辑方针、主编风格、主题内容在不同时期的微妙变化主导了抗战文艺的发生。同时副刊作品也为新闻史研究提供了一个的新角度,值得我们注意和探索。(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8期)

黎博[7](2019)在《抗战时期歌曲的浸润研究——以《抗战文艺》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抗战时期全国性的文艺协会,协会汇集了无数文艺工作者,在文学、诗歌、戏曲、影视等方面开创了新景象。《抗战文艺》作为"文协"会刊,从抗战初期一直出版直至抗战结束,其中刊载内容种类繁多,最贴近群众且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就是歌曲。歌曲内容反映抗战现实,对抗战文艺运动具有推动作用,为群众所广泛传唱,对于抗战的推进、人民的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9年02期)

文天行[8](2018)在《为学之路——抗战文艺研究的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曾一度被视为是全国抗战文艺研究的中心。本文回顾了四川抗战文艺、文化研究的整个主要过程。(本文来源于《蜀学》期刊2018年02期)

孙志伟,赵宪臣[9](2018)在《金剑啸与抗战文艺再解读——以《兴安岭的风雪》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地域上考察,金剑啸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都属于东北文艺最早的抗战诗。这首长达两百余行的叙事诗能出自金剑啸之手,现在看来有着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是一个堪当时代文艺大任的才华横溢的满族青年,是那个时代掷向黑暗的匕首投枪,是记录抗战年代抗联志士的热血檄文,是鼓舞人民奋起抗争的号角。不管经历了多少岁月,也不会磨灭其战斗的锋芒,仍会以持久的魅力穿越时空,在当下显示(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8年05期)

冯超,李继凯[10](2018)在《谢冰莹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认同与疏离——以其主编《黄河》中的自撰稿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安倦旅雪中行,香米园西遇女兵。号角诗筒同一吼,黄河从此怒涛生。"~①这是1940年初,诗人卢冀野在古城西安拜会谢冰莹时现场题赠的一首诗。是时,有着北伐女兵、知名作家之谓的传奇人物谢冰莹又有了另一种身份——《黄河》文艺月刊主编。有资料称,这份号为"国统区纯文艺刊物"的《黄河》自1940年创刊,1944年休刊,再到1948年复刊期间始终受到国民党当局胡宗南部的支持,因而后人在对(本文来源于《新文学史料》期刊2018年02期)

抗战文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刚刚过去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站在74年后的时间刻度上回望过去,让我们表达对抗日英烈的敬仰与缅怀。自1937年9月用飞机轰炸惠州,到1945年8月投降,日军在惠州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四度沦陷,四度收复,惠州军民的抗战,艰难困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战文艺论文参考文献

[1].李霞,钟东林.赣州抗战文艺成就的探讨与研究[J].出版广角.2019

[2].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惠州抗战文艺谱写气壮山河之歌[N].惠州日报.2019

[3].黄德林.张光年抗战文艺思想及其时代映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崔水莲.抗战文艺的“大众化”建构过程——以晋察冀边区为例(1937—1945)[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5].毕孟森.抗战文艺的现实主义论争研究[D].烟台大学.2019

[6].邓宇航.时代浪花——《南宁民国日报》副刊的抗战文艺[J].大众文艺.2019

[7].黎博.抗战时期歌曲的浸润研究——以《抗战文艺》报为例[J].山西档案.2019

[8].文天行.为学之路——抗战文艺研究的回顾[J].蜀学.2018

[9].孙志伟,赵宪臣.金剑啸与抗战文艺再解读——以《兴安岭的风雪》为例[J].文艺评论.2018

[10].冯超,李继凯.谢冰莹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认同与疏离——以其主编《黄河》中的自撰稿为中心[J].新文学史料.2018

论文知识图

《抗战文艺》《抗战文艺》的封面《抗战文艺》--图1《抗战文艺》--图2现代漫画叁宗师-柴将军外传/我国海宁籍着名...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结构

标签:;  ;  ;  ;  ;  ;  ;  

抗战文艺论文_李霞,钟东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