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论文和设计-袁俊洲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四个侧壁均与检测箱内壁接触,隔板底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升降电机启动,在螺杆和螺纹套的作用下带动了隔板升降,从而带动搅拌电机的升降,使搅拌杆方便从放置杯内部抽离出来,同时设置活动门,方便放置杯从检测箱内部拿出来,检测完直接清洗放置杯即可,达到了不会残留上一次检测的润滑油,从而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解决了将润滑油注射进机体内进行检测装置,机体内部会残留很多润滑油,清洗十分不方便,对于下一次检测其他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时,会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设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四个侧壁均与检测箱(1)内壁接触,所述隔板(18)底部安装有搅拌电机(9),所述检测箱(1)内壁底部放置有放置杯(14),所述放置杯(14)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搅拌电机(9)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一与转杆(13)一端连接,所述转杆(13)另一端贯穿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所述转杆(13)外壁连接有搅拌杆(16),所述检测箱(1)内壁安装有加热板(15),所述检测箱(1)外壁安装有温度计(10),所述温度计(10)一端贯穿检测箱(1)侧壁延伸至检测箱(1)内部,所述隔板(18)底部连接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底部连接有黏度检测器(8),所述黏度检测器(8)底部贯穿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所述检测箱(1)顶部安装有升降电机(2),所述升降电机(2)输出端贯穿检测箱(1)顶部延伸至检测箱(1)内部,所述升降电机(2)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二与螺杆(3)顶端连接,所述隔板(18)顶部连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杆(3)底端贯穿螺纹套(4)顶部延伸至螺纹套(4)内部,所述螺杆(3)外壁与螺纹套(4)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隔板(18)顶部连接有过滤箱(19),所述检测箱(1)上方设有进料漏斗(21),是进料漏斗(21)底部与进料管(20)顶部连通设置,所述进料管(20)底部依次贯穿检测箱(1)顶部和过滤箱(19)顶部延伸至过滤箱(19)内部,所述过滤箱(19)底部与出料管(17)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出料管(17)另一端依次贯穿隔板(18)和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设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四个侧壁均与检测箱(1)内壁接触,所述隔板(18)底部安装有搅拌电机(9),所述检测箱(1)内壁底部放置有放置杯(14),所述放置杯(14)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搅拌电机(9)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一与转杆(13)一端连接,所述转杆(13)另一端贯穿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所述转杆(13)外壁连接有搅拌杆(16),所述检测箱(1)内壁安装有加热板(15),所述检测箱(1)外壁安装有温度计(10),所述温度计(10)一端贯穿检测箱(1)侧壁延伸至检测箱(1)内部,所述隔板(18)底部连接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底部连接有黏度检测器(8),所述黏度检测器(8)底部贯穿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所述检测箱(1)顶部安装有升降电机(2),所述升降电机(2)输出端贯穿检测箱(1)顶部延伸至检测箱(1)内部,所述升降电机(2)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二与螺杆(3)顶端连接,所述隔板(18)顶部连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杆(3)底端贯穿螺纹套(4)顶部延伸至螺纹套(4)内部,所述螺杆(3)外壁与螺纹套(4)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隔板(18)顶部连接有过滤箱(19),所述检测箱(1)上方设有进料漏斗(21),是进料漏斗(21)底部与进料管(20)顶部连通设置,所述进料管(20)底部依次贯穿检测箱(1)顶部和过滤箱(19)顶部延伸至过滤箱(19)内部,所述过滤箱(19)底部与出料管(17)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出料管(17)另一端依次贯穿隔板(18)和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正面开设有活动门,所述检测箱(1)内壁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2),所述放置杯(14)底部连接有定位块(11),所述定位块(11)底部贯穿定位槽(12)槽口延伸至定位槽(12)内部,所述定位块(11)外壁和底部均与定位槽(12)槽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9)内部安装有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所述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侧壁均与过滤箱(19)内壁连接,所述滤网一(22)位于滤网二(23)上方,所述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均倾斜设置,所述进料管(20)底端位于滤网一(22)上方,所述出料管(17)顶端位于滤网二(2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内壁开设有滑槽(5),所述螺纹套(4)侧壁连接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远离螺纹套(4)的一端贯穿滑槽(5)槽口延伸至滑槽(5)内部与槽壁接触,所述限位杆(6)正面和背面均与滑槽(5)槽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底部与滑槽(5)底部接触,所述限位杆(6)顶部到滑槽(5)槽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转杆(13)位于放置杯(14)内部的长度距离,所述限位杆(6)顶部到滑槽(5)槽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螺杆(3)底部到螺纹套(4)内壁底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板(15)分别位于检测箱(1)内壁两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润滑油检测装置”,公开号为CN208140517U,该专利中通过设置润滑油进入机体内,此时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盘转动,从而搅拌轴可对润滑油进行搅拌,从而保持润滑油的流动性,此时人们可根据需求,设定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从而黏度检测器可对测试温度下润滑油的黏度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显示屏上,进行对不同温度的润滑油进行检测,但是润滑油的种类十分多,这种将润滑油注射进机体内进行检测装置,机体内部会残留很多润滑油,清洗十分不方便,对于下一次检测其他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时,会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达到了不会残留上一次检测的润滑油,从而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四个侧壁均与检测箱内壁接触,所述隔板底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检测箱内壁底部放置有放置杯,所述放置杯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一与转杆一端连接,所述转杆另一端贯穿放置杯顶部延伸至放置杯内部,所述转杆外壁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检测箱内壁安装有加热板,所述检测箱外壁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一端贯穿检测箱侧壁延伸至检测箱内部,所述隔板底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连接有黏度检测器,所述黏度检测器底部贯穿放置杯顶部延伸至放置杯内部,所述检测箱顶部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输出端贯穿检测箱顶部延伸至检测箱内部,所述升降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二与螺杆顶端连接,所述隔板顶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杆底端贯穿螺纹套顶部延伸至螺纹套内部,所述螺杆外壁与螺纹套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隔板顶部连接有过滤箱,所述检测箱上方设有进料漏斗,是进料漏斗底部与进料管顶部连通设置,所述进料管底部依次贯穿检测箱顶部和过滤箱顶部延伸至过滤箱内部,所述过滤箱底部与出料管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出料管另一端依次贯穿隔板和放置杯顶部延伸至放置杯内部。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正面开设有活动门,所述检测箱内壁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放置杯底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贯穿定位槽槽口延伸至定位槽内部,所述定位块外壁和底部均与定位槽槽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部安装有滤网一和滤网二,所述滤网一和滤网二侧壁均与过滤箱内壁连接,所述滤网一位于滤网二上方,所述滤网一和滤网二均倾斜设置,所述进料管底端位于滤网一上方,所述出料管顶端位于滤网二下方。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套侧壁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贯穿滑槽槽口延伸至滑槽内部与槽壁接触,所述限位杆正面和背面均与滑槽槽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底部与滑槽底部接触,所述限位杆顶部到滑槽槽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转杆位于放置杯内部的长度距离,所述限位杆顶部到滑槽槽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螺杆底部到螺纹套内壁底部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板分别位于检测箱内壁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升降电机启动,在螺杆和螺纹套的作用下带动了隔板升降,从而带动搅拌电机的升降,使搅拌杆方便从放置杯内部抽离出来,同时设置活动门,方便放置杯从检测箱内部拿出来,检测完直接清洗放置杯即可,达到了不会残留上一次检测的润滑油,从而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解决了将润滑油注射进机体内进行检测装置,机体内部会残留很多润滑油,清洗十分不方便,对于下一次检测其他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时,会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箱、滤网一和滤网二,将润滑油从进料漏斗倒进去,通过过滤箱内部滤网一和滤网二过滤,将润滑油内部的杂质除去,从而达到了防止润滑油内部含有杂质,影响了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正面剖视图。

图中:1检测箱、2升降电机、3螺杆、4螺纹套、5滑槽、6限位杆、7安装架、8黏度检测器、9搅拌电机、10温度计、11定位块、12定位槽、13转杆、14放置杯、15加热板、16搅拌杆、17出料管、18隔板、19过滤箱、20进料管、21进料漏斗、22滤网一、23滤网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内部设有隔板18,隔板18四个侧壁均与检测箱1内壁接触,隔板18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9,检测箱1内壁底部放置有放置杯14,检测箱1正面开设有活动门,检测箱1内壁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2,放置杯14底部连接有定位块11,定位块11底部贯穿定位槽12槽口延伸至定位槽12内部,定位块11外壁和底部均与定位槽12槽壁接触,放置杯14顶部开口设置,搅拌电机9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一与转杆13一端固定连接,转杆13另一端贯穿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转杆13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6,检测箱1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5,加热板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热板15分别位于检测箱1内壁两侧,检测箱1外壁固定安装有温度计10,温度计10一端贯穿检测箱1侧壁延伸至检测箱1内部,隔板18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7,安装架7底部固定连接有黏度检测器8,黏度检测器8底部贯穿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检测箱1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2,升降电机2为伺服正反转电机,升降电机2输出端贯穿检测箱1顶部延伸至检测箱1内部,升降电机2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二与螺杆3顶端固定连接,隔板18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4,螺杆3底端贯穿螺纹套4顶部延伸至螺纹套4内部,螺杆3外壁与螺纹套4内壁螺纹连接,检测箱1内壁开设有滑槽5,螺纹套4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限位杆6远离螺纹套4的一端贯穿滑槽5槽口延伸至滑槽5内部与槽壁接触,限位杆6正面和背面均与滑槽5槽壁接触,限位杆6底部与滑槽5底部接触,限位杆6顶部到滑槽5槽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转杆13位于放置杯14内部的长度距离,限位杆6顶部到滑槽5槽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螺杆3底部到螺纹套4内壁底部的距离,通过利用升降电机2启动,在螺杆3和螺纹套4的作用下带动了隔板18升降,从而带动搅拌电机9的升降,使搅拌杆16方便从放置杯14内部抽离出来,同时设置活动门,方便放置杯14从检测箱1内部拿出来,检测完直接清洗放置杯14即可,达到了不会残留上一次检测的润滑油,从而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隔板18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9,检测箱1上方设有进料漏斗21,是进料漏斗21底部与进料管20顶部连通设置,进料管20底部依次贯穿检测箱1顶部和过滤箱19顶部延伸至过滤箱19内部,过滤箱19底部与出料管17一端连通设置,过滤箱19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侧壁均与过滤箱19内壁固定连接,滤网一22位于滤网二23上方,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均倾斜设置,进料管20底端位于滤网一22上方,出料管17顶端位于滤网二23下方,出料管17另一端依次贯穿隔板18和放置杯14顶部延伸至放置杯14内部,通过设置过滤箱19、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将润滑油从进料漏斗21倒进去,通过过滤箱19内部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过滤,将润滑油内部的杂质除去,从而达到了防止润滑油内部含有杂质,影响了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在使用时,升降电机2正向转动带动螺杆3转动,螺杆3转动带动螺纹套4上升,从而带动隔板18上升,将放置杯14底部定位块11对准定位槽12放进去,启动升降电机2反向转动带动螺杆3转动,致使搅拌杆16伸进放置杯14内部,将润滑油通过进料漏斗21倒进去,经过过滤箱19内部的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进行过滤,将润滑油内部的杂质除去,通过黏度检测器8检测完之后,再将隔板18升上去,将放置杯14拿出来,进行清洗,达到了不会残留上一次检测的润滑油,从而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升降电机2启动,在螺杆3和螺纹套4的作用下带动了隔板18升降,从而带动搅拌电机9的升降,使搅拌杆16方便从放置杯14内部抽离出来,同时设置活动门,方便放置杯14从检测箱1内部拿出来,检测完直接清洗放置杯14即可,达到了不会残留上一次检测的润滑油,从而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解决了将润滑油注射进机体内进行检测装置,机体内部会残留很多润滑油,清洗十分不方便,对于下一次检测其他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时,会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问题,通过设置过滤箱19、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将润滑油从进料漏斗21倒进去,通过过滤箱19内部滤网一22和滤网二23过滤,将润滑油内部的杂质除去,从而达到了防止润滑油内部含有杂质,影响了实验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设计图

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5845.1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640144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G01N 11/00

专利分类号:G01N11/0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山东小松油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小松油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开源路

发明人:袁俊洲;纪祥娟;宋来功;乔良

第一发明人:袁俊洲

当前权利人:山东小松油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润滑油黏度检测装置论文和设计-袁俊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