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论文和设计-白振成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多个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包裹投放部、调速部以及匀速部;所述包裹投放部包括辊轴以及缠绕在所述辊轴上的皮带,所述皮带上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板边与所述皮带的传动方向成一个角度,所述包裹投放部上侧设有输送轨道,所述板边沿所述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皮带为平皮带。该供包机能够保证包裹在传递到供包机的过程中的姿势稳定性,避免其角度和位置产生较大的偏移。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多个架体(11),所述架体(11)上设有包裹投放部(2)、调速部(3)以及匀速部(4);所述包裹投放部(2)包括辊轴(21)以及缠绕在所述辊轴(21)上的皮带(22),所述皮带(22)上侧设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板边(231)与所述皮带(22)的传动方向成一个角度,所述包裹投放部(2)上侧设有输送轨道(5),所述板边(231)沿所述输送轨道(5)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多个架体(11),所述架体(11)上设有包裹投放部(2)、调速部(3)以及匀速部(4);所述包裹投放部(2)包括辊轴(21)以及缠绕在所述辊轴(21)上的皮带(22),所述皮带(22)上侧设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板边(231)与所述皮带(22)的传动方向成一个角度,所述包裹投放部(2)上侧设有输送轨道(5),所述板边(231)沿所述输送轨道(5)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投放部(2)包括第一输送带(221)和第二输送带(222),所述第一输送带(221)与所述输送轨道(5)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轨道(5)下侧,所述第一输送带(221)为平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2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2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架体(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22)与所述调速部(3)之间设有检测光幕(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22)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皮带(22)沿宽度方向由所述架体(11)一侧的横梁(112)延伸至另一侧的所述横梁(112)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5)的侧壁与所述板边(231)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1)包括支腿(111)和所述横梁(112),相邻所述架体(11)上的所述横梁(112)连接设置,所述横梁(112)上设有罩壳(1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支腿(111)之间设有横向连杆(114),所述辊轴(21)一侧的所述横向连杆(114)上设有驱动所述辊轴(21)转动的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边(231)与所述皮带(22)的传动方向的夹角为30-7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22)为平皮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

背景技术

在物流设备交叉带分拣机中,供包机用于将来自输送线的各种包裹准确的送入交叉带分拣机环线相应的托盘中,其对于整个分拣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以及分拣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将包裹转移到包裹投放部上之后,控制器根据前方包裹通过情况控制包裹传送速度或原地等待,以保证包裹之间的距离。包裹经过光幕检测尺寸,未检测到异常情况下,在调速部调整包裹的位置与速度,使之与预分配托盘匹配,最后在匀速部将包裹准确的送入指定托盘。

目前的供包机多采用人工将包裹转移到包裹投放部上,转移过程中需要调整包裹的位置与角度,每个供包机至少需要一个工作人员操作,若采用输送轨道将包裹自动传递到包裹投放部上进行后续检测与拉距处理,包裹在转移过程中会出现角度和位置的变化,导致包裹发生旋转,最终导致包裹上包托盘时姿态不佳或无法正常上包。

如申请号为CN201720690032,名称为交叉带自动供包系统的专利,该供包系统中,转移至第一输送体上的包裹角度和姿态无法保证,尤其不适合向第一输送体上自动送包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能够保证包裹在传递到供包机的过程中的姿势稳定性,避免其角度和位置产生较大的偏移。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多个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包裹投放部、调速部以及匀速部;所述包裹投放部包括辊轴以及缠绕在所述辊轴上的皮带,所述皮带上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板边与所述皮带的传动方向成一个角度,所述包裹投放部上侧设有输送轨道,所述板边沿所述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包裹投放部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输送轨道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轨道下侧,所述第一输送带为平皮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架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皮带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皮带沿宽度方向由所述架体一侧的所述横梁延伸至另一侧的所述横梁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输送轨道的侧壁与所述板边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架体包括支腿和横梁,相邻所述架体上的所述横梁连接设置,所述横梁上设有罩壳。

作为一种优选,相邻所述支腿之间设有横向连杆,所述辊轴一侧的所述横向连杆上设有驱动所述辊轴转动的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调速部之间设有检测光幕。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板边与所述皮带的传动方向的夹角为30-70°。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皮带为平皮带。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挡板的设置避免包裹在皮带上沿输送轨道输送方向移动幅值过大,板边可在与包裹接触的过程中减小其沿输送轨道输送方向的速度,同时对其角度进行微调,使包裹侧边与板边贴合,能够保证包裹在传递到供包机的过程中的姿态的稳定性,避免其角度和位置产生较大的偏移;另外,皮带的摩擦力较小,避免包裹在由输送轨道传递至包裹投放部的皮带上的过程中,皮带与包裹一端接触摩擦带动其转动,进而导致包裹角度偏移过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机架,11.架体,111.支腿,112.横梁,113.罩壳,114.横向连杆,2.包裹投放部,21.辊轴,22.皮带,221.第一输送带,222.第二输送带,23.挡板,231.板边,3.调速部,4.匀速部,5.输送轨道,6.检测光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多个架体11,架体11上分别设置有包裹投放部2、调速部3以及匀速部4。该供包机的所述功能部件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其数量并将承载其的架体11拼接即可,因此具有运输组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包裹投放部2包括辊轴21以及缠绕在辊轴21上的皮带22,皮带22上侧设有挡板23,挡板23的板边231与皮带22的传动方向成一个角度。包裹投放部2上侧设有输送轨道5,板边231沿输送轨道5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输送轨道5与挡板23分设在皮带22两端。

挡板23的设置避免包裹在皮带22上沿输送轨道5输送方向移动幅值过大,包裹在转移至皮带22上时,位置与角度可能会发生改变,包裹沿垂直于皮带22移动方向移动幅值过大时会与板边231接触,板边231与包裹摩擦力降低了其沿输送轨道5输送方向的速度,同时可对其角度进行微调,使包裹侧边与板边231贴合,能够保证包裹在传递到供包机的过程中的姿势稳定性,避免其角度和位置产生较大的偏移。皮带22选为平皮带22,其摩擦力较小,避免包裹在由输送轨道5传递至包裹投放部2的皮带22上的过程中,皮带22与包裹一端接触摩擦带动其转动,进而导致包裹角度偏移过大且不可控的情况。

包裹投放部2上的皮带22的数量为一个,皮带22沿宽度方向由架体11一侧的横梁112延伸至另一侧的横梁112端。即选用一个整体的皮带22,此时,包裹在各个方向上运动的摩擦系数一致,保证了包裹转移过程中的顺畅性,避免摩擦系数不同引起的角度偏移。输送轨道5的侧壁与板边231相抵,使得供包机与输送轨道5结构紧凑,避免大件包裹转移过程中对输送轨道5的位置造成影响。板边231与皮带22的传动方向优选为60°,该角度过大会导致包裹沿垂直皮带22方向移动过度,角度过小会造成装置占地大、布置不便的问题。

另一种实施例中,包裹投放部2包括第一输送带221和第二输送带222,第一输送带221与输送轨道5相对设置并位于输送轨道5下侧,第一输送带221为平皮带22。第一输送带221的速度可小于第二输送带222的速度,以保证包裹转移过程中的平稳性,同时第二输送带222可对包裹进行适当加速,以使其接近调速部3的传送速度。第一输送带221和第二输送带222分别设置在两个架体11上。第二输送带222与调速部3之间设有检测光幕6。

如图2所示,架体11包括支腿111和横梁112,相邻架体11上的横梁112连接设置,横梁112上设有罩壳113,罩壳113覆盖在相邻架体11的横梁112连接处,一方面使得结构美观,另一方面避免连接处缝隙对输送的包裹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对相邻架体11进行限位,以避免其产生相对扭转。相邻支腿111之间设有横向连杆114,辊轴21一侧的横向连杆114上设有驱动辊轴21转动的电机。电机靠近输送带两端的辊轴21中的一个设置,以缩短传动带长度,保证传动效率。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8361.3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54145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5G 21/20

专利分类号:B65G21/20;B65G41/00;B65G37/00;B65G47/22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马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3023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上强工业园区

发明人:白振成;陈晶;谢振华;蒋坤

第一发明人:白振成

当前权利人: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马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卫康

代理机构:33246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交叉带自动供包机论文和设计-白振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