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德曼论文_覃守达

导读:本文包含了保尔德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保尔,卢梭,洛伊,美学,耶鲁,批评,语言。

保尔德曼论文文献综述

覃守达[1](2013)在《保尔·德曼文学理论批评的美学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保尔·德曼的文学理论思想重心置放于文本之外的美学关注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创作的艺术之美及其美学性,并研习其之间存在的彼此依赖但又相互颠覆的悖论关系。(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3年06期)

昂智慧[2](2008)在《文学性·美学·意识形态——论保尔·德曼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保尔·德曼的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几个关键词作为切入口,通过分析"文学性"、"美学"和"意识形态"等具有特殊含义的理论术语,并且清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特定的角度评析保尔·德曼的文学批评活动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解神秘化",以及对文本与世界之分裂关系的确认。(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昂智慧[3](2006)在《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语言问题——论保尔·德曼对“新批评”的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文学理论家保尔.德曼对“新批评”的基本语言理论观的质疑,指出他从文本的语言性出发,批评了“新批评”诸如“意图谬误”和文本的“本体论”与“有机整体”等观念。同时,德曼在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否定性语言观,以提示人们应该充分重视文学创作与阅读中的语言问题。(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昂智慧[4](2005)在《“文学科学”的弊端——论保尔·德曼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和致命弱点就是它对“文学科学”的提倡 ,本文从 3个方面论述了保尔·德曼对“文学科学”的批驳 :首先 ,为了把文学研究科学化 ,结构主义批评试图对文本进行“简约化” ,从而忽略了对具体文学文本的阅读 ;其次 ,它为了排除文学研究中必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不惜否认作者的存在 ;最后 ,由于自身理论的内在缺陷 ,结构主义批评从科学化走向了文本游戏。(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05年02期)

昂智慧[5](2005)在《阅读的危险与语言的寓言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新爱洛伊丝》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尔·德曼曾经断言 ,在所有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中 ,卢梭是遭遇误解最多的一个 ;此外 ,在卢梭的所有作品中 ,《新爱洛伊丝》不仅是被大多数重要的评论家轻视的作品 ,而且也是遭遇误读最多的作品。德曼在一篇题为“寓言 (朱莉 )”① 的文章中指出 ,评论家们倾(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05年01期)

昂智慧[6](2004)在《《忏悔录》的真实性与语言的物质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的修辞阅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细致分析了保尔·德曼对卢梭《忏悔录》的解读。德曼主要是从语言的物 质性角度来看待卢梭文本的真实性问题,因此,德曼认为,《忏悔录》中的“偷丝带”事件是一 个“文本事件”,需要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去阐释。(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04年03期)

周颖[7](2004)在《盲视与洞见——保尔·德曼早期解构模式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20世纪70、80年代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保尔·德曼在1971年出版的《盲视与洞见——论当代批评之修辞》中提出了一种别出心裁的阅读模式,即探寻文本中所存在的“盲视”与“洞见”的张力关系。通过对这一阅读模式的分析,追溯其理论的根源,比较德曼与德里达的方法论,可达到批判地理解保尔·德曼前期解构思想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昂智慧[8](2003)在《保尔·德曼、“耶鲁学派”与“解构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美国批评家和思想家保尔·德曼与所谓的“耶鲁学派”和“解构主义”的关系 ,指出这些关系中所包含的大量误解 ,认为这样的整体归纳和定位不利于真正理解德曼本人的批评思想 ,提倡放弃对主义和流派的过分关注 ,把批评研究的注意力稍稍转移到具体的批评家及其作品上来。(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03年06期)

周颖[9](2003)在《从批驳之靶到他山之玉——浅论海德格尔对于保尔·德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解构批评家保尔·德曼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这一点在他的前期着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抓住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试图说明保尔·德曼在吸纳海德格尔的理论资源的过程中 ,如何经历了一场从锋芒毕露的批判到不露声色的借鉴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03年04期)

周颖[10](2003)在《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介绍、清理和评价美国批评家保尔·德曼的解构思路。 作者认为,保尔·德曼的解构策略是在两次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第一次是德法的现象学,第二次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符号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正是在和这些思潮和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德曼的批评思路发生了从“从主体性到修辞性”的方法论转变。尽管有此转变,许多核心的观点和思想却是一脉相承,贯穿了德曼的整个批评生涯,比如认知失败论、文学本体论、时间性概念和对修辞的关注等等。因此如果要深入理解德曼的解构思想,必须清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关联和变化。出于这个缘故,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析德曼的早期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与现象学运动和其它哲学流派的渊源;下篇探讨德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以后的修辞性阅读。 每篇又各分叁章,从六个方面追溯、梳理和评估德曼的解构思路。第一章通过对苦恼意识和认知失败论的分析,从哲学层面点出德曼理论的根本症结:第二章通过细读德曼论述新批评的文章,同时参照新批评的论述,考察德曼与新批评的关系,试图回答德曼在哪个方面受益于新批评,又在哪个方面超越了新批评?第叁章讨论德曼如何取道海德格尔,借鉴其关键术语(包括阐释循环和时间性)开展带有现象学色彩的文学批评。第四章分析德曼如何运用盲视与洞见的模式,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解构式批评。第五章试图清理德曼与德里达的关系,不仅寻找德曼与德里达在思想渊源上的共通之处,而且借助索绪尔语言学的视角,来反思解构主义的症结与弊端。第六章着重梳理德曼晚期致力于发挥的修辞学,将这种修辞学与传统修辞学进行细致的比较,希望能够摸索到它的产生根源和发展过程,进而对它加以理性的分析和把握。正是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作者慢慢得到了关于德曼的一个比较清晰的图像,并最终探询到德曼理论的症结。 解构作为一种思潮,已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然而,它引发的许多关键的理论问题并没有随着它的退场而自动变得清晰。作者的当下立场,是希望通过回眸保尔·德曼的批评历程,来清理这些问题,同时探讨解构和德曼理论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03-05-01)

保尔德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保尔·德曼的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几个关键词作为切入口,通过分析"文学性"、"美学"和"意识形态"等具有特殊含义的理论术语,并且清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特定的角度评析保尔·德曼的文学批评活动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解神秘化",以及对文本与世界之分裂关系的确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尔德曼论文参考文献

[1].覃守达.保尔·德曼文学理论批评的美学解析[J].语文建设.2013

[2].昂智慧.文学性·美学·意识形态——论保尔·德曼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问题[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

[3].昂智慧.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语言问题——论保尔·德曼对“新批评”的批评[J].文艺研究.2006

[4].昂智慧.“文学科学”的弊端——论保尔·德曼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J].外国文学.2005

[5].昂智慧.阅读的危险与语言的寓言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新爱洛伊丝》的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5

[6].昂智慧.《忏悔录》的真实性与语言的物质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的修辞阅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4

[7].周颖.盲视与洞见——保尔·德曼早期解构模式论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昂智慧.保尔·德曼、“耶鲁学派”与“解构主义”[J].外国文学.2003

[9].周颖.从批驳之靶到他山之玉——浅论海德格尔对于保尔·德曼的影响[J].外国文学评论.2003

[10].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论文知识图

帕布罗·毕加索(pab,0p1easo8)商标一、商标申请和注册(1)商标一、商标申请和注册(23)商标一、商标申请和注册(22)商标一、商标申请和注册(16)商标一、商标申请和注册(17)

标签:;  ;  ;  ;  ;  ;  ;  

保尔德曼论文_覃守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