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身份追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梁志英,边缘生活,身份追寻,离散
身份追寻论文文献综述
常海兰[1](2019)在《追寻与离散:梁志英作品中边缘人物的身份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华裔作家梁志英的短篇小说集《凤眼及其它故事》描述亚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边缘生活。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故事集中第一部分《离开》中主人公的身份追寻问题,并着重探讨这些边缘人物身份追寻背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文章认为,尽管各个主人公拥有不同的成长、生活经历,但身份追寻的结果并无二致,都是被迫选择了离散状态。(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李方达[2](2019)在《身份的追寻——论拉希德·阿默哲德对身份认同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巴基斯坦作家拉希德·阿默哲德的两篇短篇小说《追寻七色鸟》和《虚无》,通过分析他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和解读身份认同感的主旨,从真实的生活片段窥见当前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在全球化冲击下面临的心理困境。(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6期)
周晓静[3](2017)在《论《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中琳达·布伦特个人身份的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洲裔美国女性作家哈里特·雅各布斯(Harriet Jacobs,1813—1897)自传体叙事《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Incidents of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1861)开创了美国女性奴隶叙事文本。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琳达·布伦特在奴隶制的束缚下忍受着非人的折磨与压迫,最终获得了人身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故事。国外学者多关注小说的真实叙事、性别意识以及政治意义。琼·费根·耶林(Jean Fagan Yellin)在1981年证实了该自传中人物的真实性,之后开始出现研究这本女性叙事的热潮。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注重叙事策略、黑人意识以及女性对话等方面,金莉(2004)研究该小说的(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7年32期)
张葵华[4](2019)在《身份的追寻与认同——大学生村官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的开展距今整整十年,一批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完成了成长历练,给予农村题材影视创作丰沛灵感,这期间涌现出许多大学生村官题材的电影。对大学毕业生与大学生村官两重身份的叙述,从小我走向大我、在身份的追寻与认同中完成叙事成为大学生村官题材电影的主要模式。(本文来源于《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文浩[5](2019)在《文学消费主义的意义追寻与价值批判——读李胜清《消费诗学的历史表意: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拉开序幕;1979年3月,邓小平宣布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距今已经40年。时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40年很短,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40(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宇轩[6](2019)在《矛盾·追寻·陨落——文化身份视角下《藻海无边》女主人公身份认同困境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藻海无边》是英国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是着名文学作品《简·爱》的前篇。本文以安托瓦内特为研究对象,首先描述其因特殊的血统种族而被社会排斥与孤立的遭遇,然后分析了她在不同文化视角下难以得到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原因,揭示了特殊历史时期对人们身心的摧残和身份认同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吕靖[7](2019)在《电影《父子TCK》的“第叁文化”与身份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11月22日,加拿大籍华人导演胡纪华执导的电影《父子TCK》在加拿大多伦多首映。影片历时18个月于多伦多拍摄完成,因其对海外华人移民生存状态的刻画而受到关注。《父子TCK》主要讲述了自中国大陆移民到加拿大的赵氏一家叁口在加国适应、融入的艰难情状和个人发展成长的心酸历程。父亲赵一弹,人到中年移民加拿大,旋即遭遇了长久的文化移植之痛;儿子赵海洋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磨合成长,不断调适探寻自身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从"第叁文化"(ThirdCulture)的视角切入,剖析赵氏父子于两种异质文化交错之间生存的困境以及身份感缺失带(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07期)
柳陶[8](2019)在《身份的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洛林·汉斯贝利凭借其代表作《阳光下的葡萄干》,获得了1959年纽约剧评家协会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戏剧奖。并由此使她成为了荣获该奖的最年轻获奖者,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黑人剧作家。同时,洛林·汉斯贝利也是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要的民权运动知识份子。在剧中,作者叙述了杨格一家从黑人区搬离至白人居住区中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揭示了身处文化夹缝中的非裔美国人各自不同的身份取向。在这个充满差异、而又碎片化的后现代社会,身份日益成为一个动态化的,而又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身份不再是一个既定的,永久不变的实体,而是流动的,可建构的一个生成过程。本文以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及文化研究中的身份认同理论为框架,剖析了洛林·汉斯贝利的作品《阳光下的葡萄干》中非裔美国人的“居间”地位,探讨了剧中黑人在身份建构中所采取的叁种途径:重访黑人历史;融入主流社会;指向混杂化身份。本文包括导言、叁章正文和结语五部分。导言部分包括对洛林·汉斯贝利及《阳光下的葡萄干》的介绍,文献综述,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一章分析了阿萨盖在自己的身份建构之旅中,选择了回归非洲,重拾自己的文化之根,同时也揭示了存在于种族内部的种族歧视。第二章探讨了以丽娜为代表的非裔美国人在身份认同上的取向。她力求融入美国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同时指出了在建构此身份的过程中,遇到的来自本族群和白人社会的重重困难和阻碍。第叁章则集中于贝尼莎和沃尔特的身份建构中的曲折过程:从游离于两种文化的边缘,到徘徊于非裔身份和美国身份之间,到最终重塑非裔美国杂糅身份。结尾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汉斯贝利在描写这些非裔人物身份建构过程中,对单一、不变、本质的身份观的叩问。同时表明,对非裔美国人以及所有被边缘化的少数族群而言,身份建构作为一种文化协商的过程,是一个操演性的、带有政治意义的行为。(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杨涛[9](2019)在《托妮·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疯女人的身份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特殊社会群体,黑人女性因为她们的“隐匿性”一直受到黑人女性作家和评论家的关注。黑人女性应当如何自处以及如何处理与其他群体的关系共同成为了长久以来困扰她们的身份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当代最负盛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的托妮·莫里森在她的早期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描绘了众多的疯女人形象,对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进行了探索。在莫里森所描绘的疯女人形象中,《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和宝琳的疯狂分别代表了黑人女性的两种不同生存现状。通过这一对疯女人形象,莫里森向世人展现了黑人女性的真实存在和真实苦难,提出了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秀拉》中秀拉和伊娃的疯狂分别代表了黑人女性对待黑人社群的两种不同态度,展现了现代性与黑人性的冲突。通过这一对疯女人形象,莫里森探讨了黑人女性与黑人传统和黑人社群的关系,表明割裂与传统和社群的联系并不是黑人女性的出路。在随后的《所罗门之歌》中,哈格尔和派拉特展现了黑人女性与黑人男性的两种不同相处状态。通过这一对疯女人形象,莫里森强调了黑人女性在追寻自己身份时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托妮·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诸多疯女人形象显然在不断地追寻黑人女性的身份。而莫里森塑造这些疯女人形象则是在不断探索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这些疯女人的身份追寻表明黑人女性的出路在于回归社群和独立自主。只有紧密联系黑人社群,妥善地处理她们与黑人传统的关系,同时在处理与黑人男性的关系时保持独立自主,黑人女性才能确证自己的身份。这也是托妮·莫里森对黑人女性身份问题的回答。(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7)
朱旭晗[10](2019)在《身份的迷失与追寻—后殖民视角下《微物之神》中“自我”与“他者”的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处女作《微物之神》获得了1997年英国文学布克奖。在这部描绘人性的美善与丑恶的小说中,阿兰达蒂·洛伊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为大背景,从自身经历出发,描绘了-幅在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共同影响下的后殖民时期印度社会的图景。小说围绕跨越种姓制度的爱情悲剧展开,再现了印度社会中“他者”的生存困境及所经历的身份的迷失与挣扎。《微物之神》自出版以来便深受东西方文学批评界的关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作品的艺术手法上。尽管这些研究都涉及到对“他者”的讨论,但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在细致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借鉴后殖民批评中的“他者”理论,以《微物之神》为具体研究文本,结合印度的被殖民历史和其内部性别、阶级社会文化语境,探讨印度社会中被边缘化的“他者”,详尽分析《微物之神》中的“他者”的生存困境及所经历的身份的迷失与挣扎。本论文主要采用后殖民批评中的“他者”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在印度后殖民语境下“他者”身份产生的叁个主要原因:殖民意识形态侵蚀、父权社会的压迫和严苛的种姓桎梏,来重点探析小说《微物之神》中的“他者”身份的迷失与追寻。本论文主要采用后殖民批评家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他者”理论来分析小说中在种族、性别和阶级关系中沦为边缘化的“他者”。通过探究“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从而揭示出以阿母和维路沙为代表的被边缘化的印度后殖民社会中的“他者”的抗争以及对身份的追寻与建构。本文通过对“他者”与“自我”关系的探讨,扩展了后殖民主义“他者”理论的应用范围,对于在当今社会弘扬面对困境勇于斗争,敢于追寻公平正义的奋斗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3-01)
身份追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了巴基斯坦作家拉希德·阿默哲德的两篇短篇小说《追寻七色鸟》和《虚无》,通过分析他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和解读身份认同感的主旨,从真实的生活片段窥见当前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在全球化冲击下面临的心理困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身份追寻论文参考文献
[1].常海兰.追寻与离散:梁志英作品中边缘人物的身份追寻[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2].李方达.身份的追寻——论拉希德·阿默哲德对身份认同的思考[J].北方文学.2019
[3].周晓静.论《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中琳达·布伦特个人身份的追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
[4].张葵华.身份的追寻与认同——大学生村官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9
[5].李文浩.文学消费主义的意义追寻与价值批判——读李胜清《消费诗学的历史表意: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王宇轩.矛盾·追寻·陨落——文化身份视角下《藻海无边》女主人公身份认同困境之解读[J].文化学刊.2019
[7].吕靖.电影《父子TCK》的“第叁文化”与身份追寻[J].电影评介.2019
[8].柳陶.身份的追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9].杨涛.托妮·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疯女人的身份追寻[D].四川师范大学.2019
[10].朱旭晗.身份的迷失与追寻—后殖民视角下《微物之神》中“自我”与“他者”的博弈[D].华北电力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