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联合国难民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联合国,难民,难民署,印支,专员,国际组织,高级。
联合国难民署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联合国难民署首位女性高级专员绪方贞子去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报道,因致力于保护"无防御者和被剥夺权力者"而着名的日本外交官、联合国难民署首位女性高级专员绪方贞子于2019年10月22日去世,享年92岁。英国广播公司10月29日报道,1991~2000年任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期间,绪方贞子处理了数起重大危机事件,包括1991年海湾战争后帮助从伊拉(本文来源于《法律与生活》期刊2019年22期)
[2](2019)在《绪方贞子:联合国难民署首位女性高级专员去世》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就像消防队一样,人员身影遍及世界各洲"。这是日本外交官、联合国难民署首名女性高级专员绪方贞子,在讲述自己十年难民工作一书中写下的话。就在数日前,92岁的绪方贞子与世长辞。绪方贞子于1927年出生在东京都的一个外交官家庭。她从1991年进入联合国难民署,在十年工作中,她处理了数起重大危机事件。其中包括1991年海湾战争后帮助从伊拉克逃离的库尔德难(本文来源于《廉政了望(上半月)》期刊2019年11期)
吴昊昙[3](2019)在《主要捐助国利益与国际组织的行动空间——基于联合国难民署20世纪90年代难民保护行动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难民署的行动空间受主要捐助国利益影响。基于主要捐助国军事利益和国家声誉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难民署叁次大的难民保护行动,即伊拉克库尔德难民危机、扎伊尔难民危机和科索沃难民危机,可以发现,主要捐助国通过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获得军事利益和国家声誉的程度影响了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的行动空间,即若主要捐助国能够通过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获得军事利益和国家声誉,难民署难民保护行动的行动空间大,反之则小;若仅能提高主要捐助国国家声誉,则难民署行动空间居中。此外,在主要捐助国国家利益对难民署行动空间造成主要影响的大框架下,难民署的行动空间在实践中体现出更深的复杂性,与其他国际组织的竞争及其内部创新等因素进一步影响其行动空间的扩大或缩小。难民署行动空间的发展变化始终是难民署在政治理性与自身自主性之间所做的平衡。(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效玉[4](2019)在《联合国难民署援华印支难民项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支难民~((1))问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印支叁国政治剧变,期间有近160万的外逃难民涌入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在华印支难民也有近30万,他们大多被集中安置在云南、广西、江西、广东、福建、海南六省和自治区的华侨农场中。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和物质上难以支撑规模如此巨大的难民救济,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出现一定问题。我国积极寻求与国际社会合作,得到了联合国难民署、欧共体(欧盟前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世界红十字会等组织的支持和援助。截止到2000年,联合国难民署对华援助已近1亿美元,实施各类项目六百余个,使90%以上的在华印支难民不同程度受益。作为我国首次与联合国难民署在难民问题上进行合作,对拓展我国的外部国际空间,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致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都有着较大的作用。此次合作让我国了解到了规范化、国际化的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模式。并且,对于难民问题,我国也有了自己的理性和审慎的认识,推动了我国难民立法和难民政策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8)
陈昌山[5](2019)在《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的国际组织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组织是全球治理的核心行为体,国际组织的治理行为是影响全球治理实践及其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国际组织行为模式的研究是理解全球治理的关键。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处于组织生态环境不断变化中的国际组织,将以何种模式回应环境的变化?国际组织将表现出怎样的行为模式?现实主义理论不承认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认为国际组织是无政府体系下国际力量对比的结果;自由制度主义以委托—代理模式解释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国际组织因为主权国家的授权而获得了部分行为能力;社会制度主义将国际组织视为国际官僚组织,认为官僚组织文化最终会导致国际组织的病态行为。本文将组织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国际组织研究中,在承认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的前提下,将国际组织生态环境作为理解国际组织行为模式的关键变量。通过对国际组织环境的国家中心主义缺陷的批判,将国际制度、国际组织之间的互动纳入到国际组织的环境中,重新定义了国际组织环境,将国际组织的行为模式解释为国际组织在组织生态环境中进行生态位竞争的过程。相同或相似议题下的国际组织形成组织生态种群,国际组织在其生态环境中以资源竞争、职能扩展和制度及规范倡导为策略,进行组织生态位竞争。生态位竞争过程受到组织种群密度和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组织种群密度越高,生态位重迭现象越严重,国际组织之间的生态位竞争越激烈。研究以国际难民治理为案例。在对难民治理组织的生态环境进行梳理后,以联合国难民署为对象,解释该组织的难民治理实践和参与行为。研究发现,联合国难民署通过争取组织资源、政策偏好和治理规范的演变、治理客体的扩展,进行组织生态位竞争。通过实施组织的生态位竞争策略,难民署逐渐突破时间、地理范围和授权的限制,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对难民治理的研究验证了组织生态学理论关于国际组织生态位环境与国际组织生态位竞争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9-05-21)
宋婉贞[6](2019)在《国际移民组织与联合国难民署在东南亚难民救助中的合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两个功能相似的国际组织,国际移民组织和联合国难民署自成立初期就已开始尝试合作,而非生而对抗。这一合作基础使其将行动领域扩至东南亚,并在该地区难民救助议题上选择合作。通过平等自主协调,两者在联合对外发声、共享资源、参办会议和联通区域国家等方面展开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是基于活动议程互补、影响效力存在差异、利益分配相对公平、实践环境较为温和等多项动力因素而产生,对其评析需从结果和过程双导向进行。二者的合作为相似功能国际组织参与区域/全球治理提供一种路径借鉴,同时,引发对加强与国际组织关系及制定全球治理规范能力的新形式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谢垚琪[7](2019)在《联合国难民署应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难民危机将难民大规模流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联合国难民署通过自愿遣返、重新安置和融入本土等机制应对难民的大规模流动。然而,联合国难民署在实践中面临"公约难民"定义过窄、难民来源国与收容国责任分担不均、联合国难民署与国际移民组织缺乏明确分工等困境。对此,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将战争难民纳入与难民有关的条约体系,实现难民安置责任的合理分担,同时明确联合国难民署与国际移民组织的职能分工。(本文来源于《武大国际法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8](2018)在《郑国光副部长会见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先生一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8月10日下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京会见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先生一行,双方就加强人道主义紧急救援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友好交流。郑国光副部长代表应急管理部对菲利普·格兰迪高级专员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两个坚持、叁个转变"的新理念、新要求,介绍了应急管理部的工作职责、组建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王昉[9](2018)在《联合国难民署》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以来,欧洲各国正遭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严重难民潮,大批非法移民涌向希腊的科斯岛、英法海底隧道、地中海意大利海域等欧洲国家和地区,使难民问题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国际难民作为全球性问题,亦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根据第5届联大决议,联合国难民署于1950年12月14日成立。联合国(本文来源于《现代世界警察》期刊2018年08期)
窦妍[10](2018)在《论难民组织在难民保护中的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难民问题日益复杂化,难民潮已经波及到了欧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许多地区。难民问题长期影响着当事国、相关区域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断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与战乱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许多国际组织纷纷加入到保护难民的活动中来。国际组织在难民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的难民保护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图以难民救援的代表性国际组织——联合国难民署为例,以历史框架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国际组织在难民保护实践中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联合国难民署作为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在难民保护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存在着较多不足,比如联合国难民署资金不足、权力有限、组织自身存在着官僚化的弊端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难民署进行改革,并且增强联合国在难民保护中的首要作用,使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有关国家团结协作,才能突破国际组织在难民保护当中的局限性,才能使难民问题得到长期有效的解决。本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难民组织与难民问题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国际社会对难民概念的界定以及联合国难民署的由来;第二章主要介绍联合国难民署在处理难民问题时采取的主要方式;第叁章通过对联合国难民署在阿富汗难民保护、索马里难民保护以及对罗兴亚人进行救助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联合国难民署在难民保护实践中的优势与局限性。第四章通过对其局限性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第叁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总结:联合国难民署在难民保护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也因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改革,而难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也需要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协调与合作。总之,分析研究国际组织在难民保护中的不足,寻找有效并长期解决难民问题的方法不仅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联合国难民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就像消防队一样,人员身影遍及世界各洲"。这是日本外交官、联合国难民署首名女性高级专员绪方贞子,在讲述自己十年难民工作一书中写下的话。就在数日前,92岁的绪方贞子与世长辞。绪方贞子于1927年出生在东京都的一个外交官家庭。她从1991年进入联合国难民署,在十年工作中,她处理了数起重大危机事件。其中包括1991年海湾战争后帮助从伊拉克逃离的库尔德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联合国难民署论文参考文献
[1]..联合国难民署首位女性高级专员绪方贞子去世[J].法律与生活.2019
[2]..绪方贞子:联合国难民署首位女性高级专员去世[J].廉政了望(上半月).2019
[3].吴昊昙.主要捐助国利益与国际组织的行动空间——基于联合国难民署20世纪90年代难民保护行动的考察[J].国际政治研究.2019
[4].王效玉.联合国难民署援华印支难民项目研究[D].华侨大学.2019
[5].陈昌山.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的国际组织行为研究[D].外交学院.2019
[6].宋婉贞.国际移民组织与联合国难民署在东南亚难民救助中的合作[J].国际政治研究.2019
[7].谢垚琪.联合国难民署应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困境与出路[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9
[8]..郑国光副部长会见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先生一行[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9].王昉.联合国难民署[J].现代世界警察.2018
[10].窦妍.论难民组织在难民保护中的局限性[D].河南大学.2018